戰地狐步舞
《戰地狐步舞》(希伯來語:פוֹקְסטְרוֹט)是2017年以色列、德國、法國、瑞士四國合拍劇情片,利奧爾·阿什肯納齊和莎拉·阿德勒在片中扮演了一對得知身為以色列國防軍的兒子陣亡的夫婦。
戰地狐步舞 פוֹקְסטְרוֹט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森姆·毛茨 |
監製 | 愛丹·曼蘇里 |
編劇 | 森姆·毛茨 |
主演 | |
配樂 |
|
攝影 | 朱拉·貝雅奇(Giora Bejach)[1] |
剪接 |
|
製片商 | Bord Cadre Films |
片長 | 112分鐘 |
產地 |
|
語言 | 希伯來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狐步舞 |
香港 | 戰地狐步舞 |
臺灣 | 今日跳舞不打仗 |
電影入圍第74屆威尼斯影展競賽片單元,並贏得評審團大獎銀獅獎[4][5]。影片還入圍2017年多倫多國際影展特別展映單元[6],之後贏得以色列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7],因而成為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以色列競賽作品[8],當年12月入圍決賽名單[9],不過最佳未獲得提名。
劇情
米高和達芙娜·費爾德曼是特拉維夫的一對夫婦,家境殷實,他們得知他們的當兵的兒子莊拿芬陣亡。以色列國防軍拒絕向心急如焚的夫婦透露莊拿芬的死亡的地方和原因,以及有沒有撿回他的遺體。幾個小時後,他們得知消息搞錯了,陣亡的士兵是另一位莊拿芬,憤怒的米高要求國防軍允許莊拿芬回家。儘管國防軍承諾第二天會讓莊拿芬回家,米高要求兒子立刻回家,還打電話叫人幫忙把莊拿芬趕快帶回來。
莊拿芬和另外三位戰友戍守邊遠地區一個哨所的檢查站。他們夜晚在一個慢慢陷入泥濘的貨物集裝箱中過夜。為了打發時間,莊拿芬講了父親在猶太人大屠殺期間把保存已久的傳家寶賣掉,換來一本黃色雜誌的故事。一天深夜,莊拿芬的戰友誤把巴勒斯坦從車中扔出的啤酒瓶當成爆炸裝置,莊拿芬於是開槍打死了四位年輕的巴勒斯坦人。士兵們用電話報告了事件後,國防軍高級軍官來到現場,他們叫來一輛推土機,將裝着屍體的汽車埋掉。軍官要四個人不要把事情講出去。說完話,軍官們接到米高打來的電話,之後跟莊拿芬表示要和他一起回家。
半年後,米高和達芙娜再次重聚,為兒子過20歲生日。原來,莊拿芬在回家的途中遇害,達芙娜責怪米高的急性子招致莊拿芬死亡,兩人於是分居。米高和達芙娜都喝醉了酒,他們在一起思考兒子最後一幅畫的意義,這張畫是一輛推土機在掩埋車子,他們都認為配偶是推土機,自己是車子。最後,米高承認自己當兵的時候,親眼見證戰友犧牲,便非常自責。他認為莊拿芬的出生是對死難戰友的赦免,而達芙娜對自己懷孕很是矛盾,想要墮胎。
影片最後,莊拿芬的遺體被帶回特拉維夫。載着他的軍用車輛行走在一條狹窄、滿是車轍的荒漠路上,閃避駱駝時不慎側翻,滾下路堤。
陣容
發行
爛番茄評論135條,新鮮度94%,平均分8.14/10。網站共識寫道:「《戰地狐步舞》利用局限性主題傳遞出艱澀的社會政治表達,一樣簡單有效地打造了一部生動有趣的劇情片[10]。」Metacritic評論31條,平均分90/100,表示「普遍好評」[11]。
影片獲得第74屆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12],也在以色列電影學院獎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在內的13項提名[7]。
由於影片描繪了以色列國防軍掩蓋槍殺四名阿拉伯青年的現場,以色列文化與體育部長米莉·雷謝夫批評該片贏得威尼斯評審團大獎。她稱電影是「自我鞭撻及反以色列敘述相結合的結果。」對此,導演森姆·毛茨表示:「如果我要批評我所生活的地方,我會去做,因為我很擔心。我這麼做是因為我想保護它,我這樣做是出自愛[13]。」雷謝夫之後發表聲明,稱:「以色列藝術家以藝術形式散佈謊言,煽動年輕一代反對世界上最道德的軍隊的行為令人髮指[14]。」
參考資料
- ^ Foxtrot.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7-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6).
- ^ Wiseman, Andreas. The Match Factory launches Samuel Maoz's Foxtrot. Screen Daily. Screen International. 2017-08-16 [2017-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The Hebrew, Arabic and German language film is an Israel-Germany-France-Switzerland co-production for Pola Pandora Filmproduktions, Spiro Films, A.S.A.P. Films and KNM. Co-production companies are Bord Cadre Films and Arte France Cinema.
- ^ Roxborough, Scott. Venice: Israeli Soldier Breaks Out the Moves in Samuel Maoz's 'Foxtrot' (Exclusiv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7-08-30 [2017-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30).
- ^ Lawless, Jill. 'Foxtrot' probes family grief and Israeli trauma. U.S. News & World Report. Associated Press. 2017-09-02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5). 參數
|newspaper=
與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幫助) - ^ Anderson, Ariston. Venice: Guillermo del Toro Wins Golden Lion for 'The Shape of Water'. The Hollywood Reporter.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2017-09-09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3).
- ^ Pond, Steve. Aaron Sorkin, Brie Larson, Louis CK Movies Added to Toronto Film Festival Lineup. TheWrap. 2017-08-15 [2017-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5).
- ^ 7.0 7.1 Brown, Hannah. 2017 Ophir nominations announced. The Jerusalem Post. 2017-08-19 [2017-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0).
- ^ Kamin, Debra. Israel’s ‘Foxtrot’ Sweeps Ophir Awards to Become Country’s Oscar Entry. Variety (Penske Business Media). 2017-09-19 [2017-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2).
- ^ Pond, Steve. Oscars Foreign Language Shortlist Includes 'The Square,' 'A Fantastic Woman'. TheWrap. 2017-12-14 [2017-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5).
- ^ Foxtrot (2018).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Media. [2019-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7).
- ^ Foxtrot Reviews.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8).
- ^ Anderman, Nirit. Israeli Film 'Foxtrot' Wins Silver Lion Grand Jury Prize at Venice Film Festival. Haaretz (Haaretz Daily Newspaper). 2017-09-09 [201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9).
- ^ The Latest: Director Maoz defends film from Israeli critics. Associated Press. 2017-09-09 [2018-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2).
- ^ Sommer, Allison Kaplan. The Real Drama Behind 'Foxtrot,' the Most Talked-about Israeli Film of the Year. Haaretz. Haaretz Daily Newspaper. 2017-09-18 [2017-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