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拱辰
生平
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自幼家境貧寒,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十八歲舉進士一甲一名狀元,深得仁宗賞識,賜名拱辰,通判懷州、入集賢院,歷監鐵判官,慶曆元年(1041年)為翰林學士,知審官院。仁宗皇祐初(1049年)出知鄭州。皇祐四年(1052年)為學士承旨兼侍讀。嘉祐元年(1056年)再次拜三司使,出使契丹,遼主知拱辰是少年狀元,設宴垂釣,每得魚,必親自向拱辰敬酒[1]。後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知大名府。官御史中丞,頗強直,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拱辰上奏滕子京「盜用公使錢止削一官,所坐太輕」。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判河陽。累武汝軍節度使,徙彰德軍節度使。
王拱辰居洛陽,宅第豪奢,有朝天閣,洛陽人戲稱:「王家鑽天,司馬入地。」[2]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病卒於彰德軍節度使任上。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懿恪。
家庭
王拱辰先後娶薛奎第三、第五女,歐陽修娶薛奎第四女,與王拱辰同為薛奎女婿,歐陽修曾戲道「舊女婿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故兩人為連襟[3]。
延伸閱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