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斗奇兵
《反斗奇兵》(英語:Toy Story)是一部於1995年上映的美國電腦動畫冒險夥伴喜劇片,由彼思動畫製作室製作,華特迪士尼影業發行。該片是尊·賴斯達的導演處女作,也是彼思製作的一部電腦動畫長片和第一部劇場影片。影片的主角是一隊在人類面前假裝沒有生命的擬人化玩具,側重於提線牛仔玩偶胡迪警長(湯·漢斯配音)和太空人活動人偶巴斯光年(提姆·艾倫配音)之間的關係。影片由尊·賴斯達、安德魯·斯坦頓、祖爾·高安、亞歷克·索科洛夫和喬斯·韋登編劇,蘭迪·紐曼配樂。時代教主:喬布斯和艾德文·卡特姆擔綱執行監製。影片於1995年11月22日在劇院上映。
反斗奇兵 Toy Story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尊·賴斯達 |
監製 | 寶妮·阿諾德 拉爾夫·古根海姆 艾德文·卡特姆 史提夫·喬布斯 |
編劇 | 尊·賴斯達 彼德·托達 安德魯·斯坦頓 喬·蘭福特 佐斯·韋頓 祖爾·高安 亞歷克·索科洛夫 |
主演 | 湯·漢斯 提姆·艾倫 唐·里柯斯 吉姆·瓦尼 華萊士·肖恩 威爾·普爾特 |
配樂 | 蘭迪·紐曼 |
剪接 | 羅拔·哥頓 李·安克里奇 |
製片商 | |
片長 | 88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1995年11月19日(洛杉磯預映) 1995年11月22日 1996年2月16日 1996年3月7日 1996年3月28日 1997年1月26日 |
發行商 | 博偉發行公司 |
預算 | 3000萬美元[1] |
票房 | 3.73億美元[2] |
前作與續作 | |
續作 | 《反斗奇兵續集》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玩具總動員 |
香港 | 反斗奇兵 |
臺灣 | 玩具總動員 |
新加坡 | 反斗奇兵(公映) |
為宣傳他們的電腦而製作動畫短片的彼思在以薯假包換講故事的短片《小錫兵》大獲成功後,接觸迪士尼,打算製造一部電腦動畫長片。賴斯達、斯坦頓和彼德·托達將先前寫好的劇本大綱交給迪士尼,推動一部更前衛的電影。故事捲軸被毀滅後,製作被中斷,劇本被重寫,彼思所希望的「玩具深深希望孩子們能和它們一同玩耍,這種欲望驅動着它們的希望、恐懼和行動」的主題和基調得到更好地反映[3]。工作室之後組建了一支員工相對較少的團隊,利用稍微緊縮的財務製作影片[4][5]。
影片評價均為正面,動畫技術上的革新和劇本的機智和複雜性都受到稱讚[6][7],而現在影片被許多影評人廣泛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動畫電影之一[8]。電影獲得三項奧斯卡獎提名:最佳原創劇本、最佳配樂和《你是我的朋友》(You've Got A Friend In Me)的最佳原創歌曲,最後贏得特別成就獎。影片因「在文化上、歷史上或美學上的重要意義」在其獲得參選資格的首年2005年便入選國家電影登記表[9]。除了家用媒體發行和劇院上映,本片衍生出玩具、電子遊戲、主題公園景點、外傳、商品等周邊產品和三部商業上大獲成功且口碑不俗的續集《反斗奇兵續集》(1999),《反斗奇兵3》(2010)和《反斗奇兵4》(2019)[10]。
劇情
傳統牛仔玩偶「胡迪」(Woody)是男孩安仔(Andy)最喜歡的玩具,可是熱門玩具「巴斯光年」來了之後讓胡迪失寵。胡迪為了要趕走巴斯卻反被其他玩具們唾棄,之後意外與巴斯一起陷入致命危機,兩個冤家的冒險之旅也由此展開。巴斯原本深信自己是要拯救地球的「太空騎警」,但他後來卻發現自己只是個玩具遂陷入沮喪。當巴斯萬念俱灰,胡迪則設法要逃出破壞狂阿薛的家;眼看安仔要搬家了,他們即將失去小主人,胡迪和巴斯必須團結合作,才能逃出虐待狂的家、回到小主人的身邊。
配音員
角色 | 配音員 | |||||
---|---|---|---|---|---|---|
中文名 | 英文名 | 說明 | 美國 | 中國大陸 | 臺灣 | 香港 |
胡迪警長 | Sheriff Woody | 玩具 | 湯·漢斯 | 童自榮 | 李勇 | 張錦程 |
巴斯光年 | Buzz Lightyear | 玩具(星際太空人) | 提姆·艾倫 | 程玉珠 | 姜先誠 | 周志輝 |
薯蛋頭先生 | Mr. Potato Head | 玩具 | 唐·里柯斯 | 秦川 | 孫中台 | 龔國強 |
彈弓狗 | Slinky Dog | 玩具 | 吉姆·華內 | 張小親 | 楊少文 | 龍天生 |
抱抱龍 | Rex | 玩具(暴龍) | 華力士·肖恩 | 汪譯男 | 趙明哲 | 潘文柏 |
火腿 | Hamm | 玩具(小豬存錢筒) | 約翰·拉岑貝格爾 | 陳兆雄 | 李維 | 邱萬城 |
寶貝 | Bo Peep | 玩具(牧羊女) | 安妮·波特斯 | 章海紅 | 崔幗夫 | |
隊長 | Sarge | 玩具(士兵) | R·李·爾梅 | 哈圖 | 孫德成 | 古明華 |
安仔‧大衛斯 | Andy Davis | 以上玩具的主人 | 約翰·莫瑞斯 | 沈達威 | 廖冠豪 | 張預東 |
大衛斯太太 | Mrs. Davis | 安仔的媽媽 | 勞麗·麥卡夫 | 蘇光騏 | 王華怡 | 陳安瑩 |
席德/阿薛 | Sid Phillips | 玩具破壞狂 | 埃里克·溫·德坦 | 周敏吉 | 劉安 | 陳旭恆 |
漢娜 | Hannah Phillips | 阿薛的妹妹 | 莎拉·弗里曼 | 王燕華 | 許淑嬪 | |
巴斯光年電視主播 | Buzz Lightyear TV Commercial Announcer | 皮恩·吉雷特 | 沈光平 | |||
雷尼 | Lenny | Joe Ranft | 彭彭 | |||
塑膠鯊魚 | Shark | Jack Angel | 李勇 | |||
拼字先生 | Mr.Spell | Jeff Pidgeon | 彭大龜 | |||
傷兵 | Army Men on Patrol | 彭祥瑛 |
製作
開發
導演尊·賴斯達最早的電腦動畫經歷是在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擔任動畫師時,當時他的兩個朋友給展示了《電子世界爭霸戰》的夜光摩托場景。這次大開眼界的經歷使賴斯達意識到電腦生成動畫這種新媒介帶來的可能性[11]。賴斯達試圖給迪士尼提出全電腦動畫電影的想法,但想法被駁回,賴斯達也被解僱。他後來供職於魯卡斯影業,後來成為彼思的創辦人之一,後來1986年彼思被企業家、蘋果公司創辦人時代教主:喬布斯買下[12]。在彼思,賴斯達創作電腦動畫短片,炫耀彼思圖像電腦的實力。1988年以玩具角度講故事的短片《小錫兵》引用了賴斯達對經典玩具的喜愛,後來於1988年成為首部贏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的電腦動畫影片[13]。
《小錫兵》受到迪士尼的關注,華特迪士尼公司的新部門華特迪士尼影業集團總裁米高·艾斯納和傑弗瑞·卡森伯格請求賴斯達回顧[13]。賴斯達感激喬布斯對他的信心,覺得有必要留在彼思,便告訴聯合創始人艾德文·卡特姆:「我可以去迪士尼當一個導演,或者我可以留在這兒創造歷史[13]。」卡森伯格意識到他不能引誘賴斯達回歸迪士尼,便謀劃跟彼思簽署製作電影協議的動議[13]。迪士尼總是閉門造車,拒絕改變這一傳統。但當曾供職於迪士尼的添·布頓希望買回《怪誕城之夜》的版權時,迪士尼達成協議允許他在工作室之外將影片打造成一部迪士尼電影。這為彼思打開了在迪士尼之外製作電影的大門[14]。
雙方都同意。卡特姆和同行的彼思創辦人匠白光早就想製作一部電腦動畫長片[15]。此外,迪士尼授權彼思使用電腦動畫製作系統,彼思成為迪士尼最大的客戶[16]。儘管迪士尼跟彼思合作愉快,喬布斯還是不修邊幅地直接跟卡森伯格坦白:「我們想跟你做一部電影,這會讓雙方滿意。」與此同時,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主席彼得·施耐德私下有跟彼思製作電影長片的興趣[15]。1990年夏,卡特姆、史密斯和拉爾夫·古根海姆(Ralph Guggenheim)會面,他們發現氣氛令人困難且充滿異議。後來他們才知道卡森伯格預想如果迪士尼要跟彼思拍電影,就會超出施耐德的職權範圍,這激怒了施耐德[17]。首次碰面後,彼思一行人帶着最壞的打算回家,但卡森伯格要求再開一次會時,讓他們感到意外。卡特姆、史密斯和古根海姆加入比利·里維斯(Bill Reeves,動畫研發負責人)、喬布斯和賴斯達。他們提出了製作半小時電視特別節目《小錫兵聖誕節特輯》(A Tin Toy Christmas)的想法。他們的理由是電視節目將會是在對付長片之前獲得經驗的合理方式[18]。
他們在伯班克華特迪士尼工作室迪士尼團隊大樓的會議室會見卡森伯格[18]。卡特姆和史密斯認為很難在一段時間內讓卡森伯格對公司合作事宜保持興趣。他們認為很難將與迪士尼合作的想法賣給賴斯達和其他初級動畫師。迪士尼的員工福利名聲很多,卡森伯格樹立了事無巨細的暴君形象[18]。卡森伯格在會議中如此評價自己:「所有人都把我看成暴君。我就是暴君。但我通常都是對的[16]。」他扔出了半小時特別節目的想法,把賴斯達當成房間裏的關鍵人才來看:「約翰,既然你不會來為我做事,我就要走這條路子[16][18]。」他邀請六名訪客混入動畫師中,「什麼都問他們」,這些人遵命,發現他們都曾溫習過卡森伯格的稿本。拉賽特覺得他能跟迪士尼合作,兩家公司於是談判[19]。彼思這時瀕臨破產,需要與迪士尼交易[16]。卡森伯格堅稱迪士尼應授予彼思製作三維動畫的專有技術,但喬布斯拒絕。在另一種情形下,喬布斯開出彼思將持有電影及其角色所有權、共同管控視頻版權和續集的價碼,也被卡森伯格拒絕[16]。1991年5月3日,雙方一致達成合同條款,於7月初簽署協議[20]。最終協議規定迪士尼將完全持有圖像及其角色,擁有創意控制權,並將12.5%的票房分紅分給彼思[21][22]。彼思有製作下兩部電影的兩種選擇(不是義務)和在製作(有無彼思參與均可)續集時利用本片角色的權利。迪士尼還可以在任何時候僅作為小小的懲罰而槍斃電影。這些早期的談判多年來成為喬布斯和艾斯納爭論的一個焦點[16]。
編劇
劇本初稿由賴斯達、安德魯·斯坦頓、彼德·托達起草,跟最終成片幾乎完全不同[3]。《小錫兵》中的小錫跟一位腹語演員的玩偶搭檔,踏上漫長的冒險旅程。按照工作室主管傑弗瑞·卡森伯格的設想,伍迪是大反派,虐待其他玩具,引發群情反抗。然而,迪士尼高管認為他們應該放棄創意控制,把故事版交給彼思[23]。然而,影片的中心思想出自不斷前進的治療:「玩具非常想被孩子們玩弄,這種渴望驅動着他們的希望、恐懼和行動[3]。」卡森伯格認為初稿存在問題,告訴賴斯達把影片重塑得更像一部貌合神離夥伴片,建議他們多看看兩位性格不同的角色被綁到一起的夥伴片,如《黑白金剛》和《48小時》[24][25]。1991年9月初,賴斯達、斯坦頓和多克特拿着二稿出現,儘管主角仍是小錫和玩偶,但成片的輪廓開始成型[24]。
終稿出來之前,劇本有多處修改。賴斯達斷定小錫「太陳舊」,便把角色改成軍事活動人偶,給出空間的主題。小錫名字起初改為月球拉瑞(Lunar Larry),後來變成變性人坦帕斯(Tempus from Morph),最終定名巴斯光年(以航天員巴茲·奧爾德林的名字命名)[26]。巴斯光年的設計參照阿波羅計劃太空人太空服和特種部隊活動人偶。此外,巴斯光年服裝綠紫結構的靈感出自賴斯達和他的妻子南茜,兩人各自喜歡綠色和紫色[27][28]。男二號伍迪則受賴斯達兒時的鬼馬小精靈玩偶啟發。一開始,伍迪是個冒險家牽線玩偶(名字伍迪的來源)。然而,人物設計師布迪·勒基(Bud Luckey)建議把伍德改成牛仔腹語玩偶。賴斯達喜歡西部片和科幻流派之間的反差,隨即改變角色。最終,由於腹語玩偶的設計看似「鬼祟且卑鄙」,角色所有的腹語玩偶概念被刪掉[29]。然而,他們保留名字伍迪,向西部片演員伍迪·斯特羅德致敬[26]。劇情部門從《午夜狂奔》和《古怪的一對》等影片中汲取靈感[30],賴斯達則觀看宮崎駿的《天空之城》,進一步獲取啟發。
影片劇本極大程度上受編劇羅拔·麥基創意的影響。彼思劇情團隊的賴斯達、斯坦頓、多特和喬·蘭福特都意識到隊裏大部分人都是頭一次寫電影劇本,除了蘭福特在加州藝術學院上過編劇課,之前有故事版經驗.[29]。為了尋求洞察力,賴斯達和多特出席麥基在洛杉磯舉辦的為期三日研討會。麥基的準則紮根於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明確角色應在主角面對困難時的選時最真實且最引人注目地塑造出來[31]。迪士尼還任命祖爾·高安、艾力克·索科洛,後來加上喬斯·韋登設計劇本。韋登發現劇本不管用,但有宏大的架構,便增加抱抱龍一角和對關鍵橘色Barbie的搜尋[32]。製作進行時,劇情小組仍在潤色劇本。後來經過數十位迪士尼導演、劇情藝術家和動畫師的頭腦風暴,增加了巴斯光年和披薩星球玩具店發聲玩偶們的邂逅[33]。
選角
1993年1月19日,卡森伯格通過劇本,並指出配音選角應開始[34]。賴斯達一直想讓湯·漢斯飾演伍迪,表示湯·漢斯「有能力駕馭情感,讓角色更加吸引人。即便像《紅粉聯盟》中的角色,也演出了窮困潦倒和謙卑味[34]。」後來接下另一部彼思熱門作品《汽車總動員》藍天博士(Doc Hudson)一角的保羅·紐曼曾考慮出演伍迪[35]。曾有意出演巴斯的比利·基斯度後來對放棄這一角色感到遺憾,之後在另一部彼思熱作《怪獸公司》中出演米高·沃佐斯基一角[36][37]。除了克里斯托,標·梅利、切維·切斯和占·基利都曾考慮過巴斯一角[38][39][40][41][42][43]。賴斯達選擇曾出演迪士尼系列劇《家居裝飾》的提姆·艾倫扮演該角,得到提姆同意[44]。
為了衡量演員的聲線如何貼合角色,賴斯達借用迪士尼的常見技術:將成熟演員的獨白聲音動畫化,融入到動畫角色的外貌和動作中[32]。早期的測試鏡頭利用了《古惑丑拍檔》,證實湯·漢斯適合該角[34][45]。影片是湯·漢斯和艾倫的第一部動畫電影作品[46]。
製作中斷
每隔幾個星期,賴斯達團隊都會整合他們的最新故事版和鏡頭,上交迪士尼。在早期的鏡頭測試中,彼思景仰迪士尼的技術創新,但說服迪士尼挑戰更為複雜的劇情。每次給彼思做展示,卡森伯格都會刪掉大部分內容能夠,給出詳盡的評論和註釋。卡森伯格大力推動增加兩位主角的緊張關係[25]。迪士尼希望電影既吸引兒童,又能招徠成人,要求將成人元素加進電影[34]。經過卡森伯格和其他迪士尼高管的數輪解釋,大家達成共識,伍迪幾乎要剝離所有的魅力[25][44]。湯·漢斯給故事影帶錄製對白時,突然喊出某角色是個混蛋[25]。賴斯達的彼思團隊已經準備好影片前半部分的放映,於是在1993年11月19日把它帶到伯班克展示給卡森伯格及其他迪士尼高管看,這一天他們後來稱作「黑色星期五」[5][34]。結果是災難性的,從來就不特別喜歡卡森伯格讓外人給迪士尼做動畫想法的施耐德,聲稱影片一團糟,下令立即停止製作[47]。卡森伯格問職員托馬斯·舒麥加為什麼影帶這麼糟糕,舒麥加的回答直言不諱:「因為這不再是他們的電影,完全不是約翰想去創作的電影[5]。」
賴斯達對放映的內容感到尷尬,後來回憶:「故事充斥着我所見過的最不開心,最自私的角色。」他問迪士尼,彼思有沒有機會重新投靠迪士尼,用兩個星期重寫劇本,卡森伯格表示支持[5]。賴斯達、斯坦頓、多特和蘭夫轉達製作團隊暫停創造的小錫,其中許多人已經離開該項目中的職位。與此同時,組員們轉投電視廣告,而領銜編劇們則創作新劇本。儘管賴斯達藉助仍存留的表面繁榮保持士氣高漲,但製作停止的日子「非常可怕」,劇情部主管B.Z.彼得羅夫表示[48]。施耐德起初想完全停止製作,解聘最近雇的所有動畫師[49]。卡森伯格把影片收歸迪士尼動畫名下,彼思團隊很高興,此舉無疑給他們諮詢迪士尼動畫老將洞開大門。然而,施耐德繼續對項目心存芥蒂,後來還去過問卡森伯格的上司,敦促艾斯納取消項目[24]。斯坦頓退回到黑暗沒窗戶的小辦公室里,定期推敲新的劇本。他和其他劇情藝術家會在故事板上畫畫。韋登回到彼思協助修訂,劇本最終在承諾的兩個星期內修改完成[48]。卡森伯格和施耐德停止《反斗奇兵》的製作時,時代教主:喬布斯動用私人資金維持工作。喬布斯尊重彼思藝術家,沒有把自己置於創作過程中,轉而打好與迪士尼的關係[5]。
三個月後,彼思帶着新劇本回來,伍迪的角色從當安仔其他玩具的殘暴頭目,轉變成給他們當聰慧體貼的領導。此外,玩具們的會議更成人化,而不是早期草案中的幼稚討論。巴斯光年的角色也產生輕微變化,「讓觀眾更加明確他真的沒意識到自己是個玩具[49]。」卡森伯格和施耐德批准這個新創意,到1994年2月,影片製作恢復。配音員於1994年3月回歸錄製新台詞[34]。當製作一路綠燈時,製作團隊從最初的24人規模,擴充至110人,包括27名動畫師、22名技術主管和61名其他藝術家和工程師[4][50]。相比之下,1994年上映的《獅子王》預算達4500萬美元,需員工800名[4]。在早期的預算編制過程中,喬布斯渴望電影的製作儘可能地有效,讓卡森伯格更加注重成本削減。儘管如此,1700萬美元的製作預算被證明是杯水車薪的,尤其是卡森伯格推動他們讓伍迪變得更加激進,需要做出大幅度修改。喬布斯更加需要資金保障來完成電影的權利,堅持迪士尼要負責超支成本。卡森伯格不願意,艾德文·卡特姆便出面妥協[5]。
動畫
影片的動畫師招募很活躍。吸引人才的磁力不是普普通通的薪水,而是參與首部電腦動畫長片的魅力。賴斯達表示影片中電腦動畫的挑戰「迫使我們讓影片開起來更有機。必須創造每一片樹葉和草葉。我們得給世界一種歷史感,所有把門撞開,地板要有磨損。」影片從故事板動畫化開始,指引動畫師們開發一眾角色。27名動畫師利用400個電腦模型動畫化角色。每個角色要麼是泥塑的,要麼是用電腦繪製圖表建模,之後才進入電腦動畫設計。一旦動畫師有了模型、發音或編好碼的運動控制,每個角色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運動方式,例如說法、走路或跳躍。所有角色當中,伍迪是最複雜的,需要723項運動控制,其中臉部佔212項,嘴部佔58項。首段動畫是30秒的測試片段,於1992年6月交付迪士尼,當時公司要求影片應有一段展現影片大概的樣本。賴斯達用測試中的突破傳統手繪動畫的東西激發迪士尼創新,如伍迪的黃色格子紅色條紋相間襯衣、巴斯頭盔的發射和他太空服上的貼花,還有落在安仔房間上的威尼斯人陰影。
每個鏡頭必須經過八個團隊的手。藝術部給出每個鏡頭的配色方案和大致昭明。由克雷格·古德(Craig Good)主管的佈局部則負責把模型放在鏡頭中,透過設置虛擬相機的位置定好每一格,給所有機位的移動編程。為了讓媒介的感覺儘可能地讓人覺得熟悉,他們試圖像拍真人電影的真實鏡頭、開板車、三腳架和起重機那樣,保持限度。在指揮動畫師里奇·奎德(Rich Quade)和阿什·布萊儂的主導下,每個鏡頭從佈局部轉交給動畫部。賴斯達選擇打破迪士尼指定每位動畫師專門負責整部影片中的一個角色的套路,在場景中作出特定例外,在他看來,表演是尤為關鍵的。動畫師使用Menv程序設定每個角色所需的姿勢。一旦創建好一系列的關建格,軟件就會在格與格之間創建關聯動作。動畫師研究演員錄像獲取靈感,賴斯達則拒絕自動唇形同步技術。為了讓角色的嘴型與演員錄製聲音的面部表情同步,每8秒的動畫就要花費動畫師們一個星期時間。
結果,動畫師編譯出場景,用電腦動畫角色開發新的故事板。之後他們加入陰影、照明、視覺效果,最終用了300個電腦處理器在最後的設計中渲染影片。在湯姆·波特(Tom Porter)指揮下,着色團隊採用RenderMan陰影語言,給每個模型的表面陰影編程。影片中的部分外觀出自真實物體,例如安仔房間窗簾布的着色是掃描實際布料得來的。蓋倫·蘇斯曼(Galyn Susman)和莎朗·卡拉漢(Sharon Calahan)指揮照明團隊協調動畫化和着色過的鏡頭的最終照明、之後,每個完成的鏡頭用117部太陽電腦系統電腦的「着色農場」24小時不間斷渲染。動畫成品需要一周大約3分鐘不間斷滴水測驗。取決於複雜性,每格的渲染需要45分鐘到30個小時不等。全片需80個機器工作時和114240格動畫。超過77分鐘的動畫涵蓋1561個鏡頭。在大衛·弗朗斯科的協助下,鏡頭團隊,各格錄入電影菲林。影片的渲染尺寸為1536x922像素,每個像素大約相當於標準電影銀幕的四分之一英寸。後期製作中,影片交由Skywalker Sound將聲效混入配樂。
音樂
迪士尼擔憂賴斯達使用音樂的立場。不同於迪士尼同期的其他影片,賴斯達不希望影片變成音樂劇,表示影片應是出現「真玩具」的夥伴片。喬斯·韋登表示同意:「夥伴片做場音樂劇真的很糟糕。影片關於不願意承認自己夢想的人們,跟唱歌的關係較少......夥伴片關於關係衝突,如同『我恨你』,沒有開朗的情緒。」然而,迪士尼青睞音樂劇模式,表示「音樂劇是我們的方向。角色闖入歌曲中是個不錯的速寫。需要給他們要的東西帶來一些責任。」最終迪士尼和彼思達成妥協:影片角色不唱歌,但會像《畢業生》那樣使用非劇情向歌曲傳達闡發巴斯和伍茲的感情。迪士尼和賴斯達派蘭迪·紐曼為影片配樂。1995年9月底,影片剪接版交由紐曼和加里·瑞德斯托姆,由他們分別完成配樂和聲效設計。
賴斯達表示:「他的歌曲動人、風趣且諷刺,為每個場景打好情感基礎。」僅用一天時間,紐曼便寫好影片的標誌性歌曲《我是你的好朋友》。
剪接和發行前期
大部分製作時間中,由於素材零散且缺乏音樂和音樂設計等元素,劇組成員們很難把握影片的質量。一些動畫師認為電影在商業上很可能會令人失望,但認為動畫師和動畫迷會發覺影片很有趣。影片原剪接師李·昂克里奇表示,有一幕從最終剪接版中剪去。在這一幕中,逃離披薩星球的阿薛瘋狂折磨巴斯和伍迪。昂克里奇認為觀眾可能會喜歡那時候的巴斯和伍迪,最終決定切入席德拷問玩具的一幕。而被困於箱子中的伍迪嘗試吸引巴斯注意的另一幕則被剪短,因為創作者認為這一幕丟掉影片的能量。彼得·施耐德對影片接近完成表示樂觀,宣佈美國上映日定在11月,恰逢感恩節周末和冬季假日季開始。
消息指出,執行監製時代教主:喬布斯在影片製作期間失去信心,從霍爾阿麥到微軟,一直與各大公司商討出售彼思的事宜。然而,隨着電影的發展,喬布斯越來越興奮,感覺他可能處在電影行業轉型的邊緣。電影完成,他反覆觀看,還讓朋友們到他家共享激情。喬布斯決定把彼思公開的日子定在影片上映的11月。1995年7月下旬,根據最後調整的需要,阿納海姆郊區舉辦了一場觀眾試映會,這給幾近瘋狂的最後幾個星期又增添了壓力。觀眾填寫的反饋卡結果令人鼓舞,但沒達到最高分的境界,又增添了觀眾們如何反應的疑惑。影片以安仔家和新生小狗的吠叫結尾。出席試映的米高·艾斯納後來告訴賴斯達,影片結尾應是伍迪和巴斯一同回應小狗的消息。
原聲帶
原聲帶由華特·迪士尼唱片製作,於影片上映當周的1995年11月22日發行。全碟由蘭迪·紐曼作詞作曲,被贊「明快、激動人心」。儘管專輯獲得很大的成功,但屈居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第94位。歌曲《你是我的朋友》的卡式錄音帶和單曲CD於1996年4月12日發行,以推廣原聲帶的發行。2006年,原聲帶再版發行。絕版後,專輯在iTunes等零售商數字發售。原聲帶連同影片所有未收錄的配樂在2015年7月17日發行的《華特·迪士尼唱片:經典合輯》系列中重新發行。
曲目列表
曲序 | 曲目 | 時長 |
---|---|---|
1. | 我是你好朋友(紐曼演唱) | 2:04 |
2. | Strange Things(紐曼演唱) | 3:18 |
3. | I Will Go Sailing No More(紐曼演唱) | 2:57 |
4. | Andy's Birthday | 5:58 |
5. | Soldier's Mission | 1:29 |
6. | Presents | 1:09 |
7. | Buzz | 1:40 |
8. | Sid | 1:21 |
9. | Woody and Buzz | 4:29 |
10. | Mutants | 6:05 |
11. | Woody's Gone | 2:13 |
12. | The Big One | 2:51 |
13. | Hang Together | 6:02 |
14. | On the Move | 6:18 |
15. | Infinity and Beyond | 3:09 |
16. | 我是你好朋友(二重唱版)(紐曼和萊爾·勞伏特演唱) | 2:42 |
總時長: | 51:44 |
榜單
榜單(1995年) | 最高排位 |
---|---|
美國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 | 94 |
發行
《反斗奇兵》有兩場首映禮在1995年11月舉行。迪士尼在洛杉磯酋長劇院舉辦了其中一場,在隔壁搭建了名叫「Totally Toy Story」的歡樂屋,片中角色亮相[51]。喬布斯並沒有出席活動,反而隔天晚上在三藩市包下相似的麗晶(Regency)劇場,自行舉辦首映禮,嘉賓不是湯·漢斯和蒂姆·艾倫,而是拉里·埃里森和安仔·葛洛夫等矽谷名流。兩場首映禮凸顯兩家公司之間糾纏不清的問題:《反斗奇兵》是迪士尼還是彼思的電影[52]。「觀眾仿佛被影片迷住了,」大衛·普萊斯(David Price)在他的2008年書作《彼思全接觸》(The Pixar Touch)中提到,「巴斯光年從樓梯着陸時摔得四分五裂後的安靜時刻中,可以聽到成年人的嗚咽聲[53]。」影片於1995年11月22日在美國2281塊影院上映,後來擴大到2574塊[53],貼片《兔子羅渣》短片《過山車兔子》,精選版則貼片《安德魯和威利的冒險》
影片以非競賽片身份在1996年2月15日到2月26日的柏林國際影展上放映[54][55],並於1996年3月在海外上映[56]。
營銷
營銷活動包括迪士尼2000萬美元的廣告費用,還有漢堡王、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和瑋倫鞋業公司等廣告商為電影支付的1.25億美元促銷費。市場營銷顧問阿爾·雷耶斯反思宣傳活動時提到:「這會是一個殺手鐧,一個孩子怎麼可能安仔靜靜地坐上一個半小時,看一部一群辨識度極高的玩具角色演電影,卻不想買一個?」雖這麼說,迪士尼消費者產品最初沒能及時發現電影的潛力。感恩節上映的日期於1995年1月公佈時,許多玩具廠商適應了18個月到兩年的準備時間,通過了該項目。1995年2月,迪士尼將概念帶到了紐約玩具產業交易會上。當時,一家在中國設廠的多倫多公司Thinkway Toys很感興趣。儘管Thinkway是行業的小角色,主要生產電影角色形式的玩具庫,但由於沒人想要,還是撈到了《反斗奇兵》玩具的全球許可。華特迪士尼家庭娛樂在700萬份的《灰姑娘》VHS再發行中加入了電影的預告片,迪士尼頻道播出電影製作電視特輯,佛羅里達州的華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區在迪士尼-美高梅製片廠每天舉辦《反斗奇兵》巡遊。
編劇喬斯·韋登希望將Barbie娃娃打造成在片尾拯救伍迪和巴斯光年的角色。由於美泰拒絕給出授權,這個想法被放棄。監製拉爾夫·古根海姆聲稱美泰不允許使用Barbie娃娃,是因為「他們在哲學上認為玩Barbie娃娃的女生將她們的性格投射到玩偶身上。如果你給了娃娃一把聲音,將其動畫化,你就給它塑造了一個可能不符合每個小女生夢想和期望的人格。」孩之寶拒絕批出特種部隊的授權(主要因為席德要毀掉一個),但批准使用薯頭先生。上世紀70年代停產的Slinky狗是影片中唯一一個沒有在生產的玩具。理查德·T·占士的妻子貝蒂·占士收到Slinky的設計時,她表示彼思改進了這個玩具,比原版「更可愛」。
3D重製
2009年10月2日,電影以迪士尼數字3D模式重新上映。影片和《反斗奇兵續集》同場加映時,延續了之前的成功。此外,影片的第二部續集《反斗奇兵3》在2010年也以3D模式上映。
票房
影片上映首周末成為最賣座的影片[57],全球票房超過3.73億美元[2]。
北美地區方面,開片首周6040萬美金[58]。
評價
《反斗奇兵》大獲媒體和影評家的好評,爛番茄新鮮度100%,基於81條評論,平均分為9.1/10[59],成為該網站罕見的爛蕃茄100%新鮮度電影名單之一。在Metacritic上根據26條評論,得到95分(滿分100分)[60],截至2022年5月15日,名列該網站影史百大動畫電影第7名[61]。IMDB上得8.3分(滿分10分)[62],名列該網站1995年最佳動畫電影第1名[63]
參考資料
- ^ Toy Story (1995) -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e Numbers. [2014-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5).
- ^ 2.0 2.1 Toy Story (1995). Box Office Mojo. [2010-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5).
- ^ 3.0 3.1 3.2 Price 2008,第121頁.
- ^ 4.0 4.1 4.2 'Toy Story': The Inside Buzz.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5-12-08 [2011-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2).
- ^ 5.0 5.1 5.2 5.3 5.4 5.5 Isaacson 2011,第208頁.
- ^ Toy Story Reviews. Metacritic. [2009-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8).
- ^ Toy Story (1995). Rotten Tomatoes. [2009-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9).
- ^ King, Susan. How 'Toy Story' changed the face of animation, taking off 'like an explosion'. Los Angeles Times. 2015-09-30 [2015-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2).
- ^ Librarian of Congress Adds 25 Films to National Film Registry - News Releases (Library of Congress). Loc.gov. [2013-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9).
- ^ McClintock, Pamela. 'Cars 3' and 'Incredibles 2' Get Release Dates; 'Toy Story 4' Bumped a Year.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5-10-08 [2015-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 ^ Paik 2007,第38頁.
- ^ Paik 2007,第41頁.
- ^ 13.0 13.1 13.2 13.3 Isaacson 2011,第181頁.
- ^ 'Best idea wins': how Pixar grew up. [2016-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30).
- ^ 15.0 15.1 Price 2008,第117頁.
-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Isaacson 2011,第206頁.
- ^ Price 2008,第118頁.
- ^ 18.0 18.1 18.2 18.3 Price 2008,第119頁.
- ^ Price 2008,第120頁.
- ^ Price 2008,第122頁.
- ^ Kanfer 2000,第229頁.
- ^ Burrows, Peter; Grover, Ronald. Steve Jobs, Movie Mogul. Bloomberg BusinessWeek. November 23, 1998 [2009-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3).
- ^ Cezary Jan Strusiewicz. 5 Insane Early Drafts of Famous Films. 2011-02-01 [2017-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 ^ 24.0 24.1 24.2 Price 2008,第124頁.
- ^ 25.0 25.1 25.2 25.3 Isaacson 2011,第207頁.
- ^ 26.0 26.1 Price 2008,第125頁.
- ^ Disney's Buzz Lightyear and Wall-E explore space for NASA. Space.com. 2008-06-24 [2009-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4).
- ^ Paik 2007,第103頁.
- ^ 29.0 29.1 Price 2008,第126頁.
- ^ Charlie Rose. Charlie Rose Interview of John Lasseter. 2011-12-02 [2016-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8).
- ^ Price 2008,第127頁.
- ^ 32.0 32.1 Price 2008,第128頁.
- ^ Price 2008,第137頁.
- ^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Toy' Wonder.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5-12-08 [2009-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5).
- ^ Evans, Bradford. The Lost Roles of Jim Carrey. Splitsider. 2011-03-17 [2016-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08).
Early in Toy Story’s development, producers wanted Paul Newman as Woody and Jim Carrey as Buzz Lightyear, with the two actors representing Old Hollywood and New Hollywood, respectively.
- ^ Fischer, Paul. Billy Crystal – Cranky Critic StarTalk. [2009-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1-12-18).
- ^ Pearlman, Cindy. Crystal clear on 'Monsters' (Fee required). Chicago Sun-Times. 2001-10-28 [2009-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3).
- ^ Evans, Bradford. The Lost Roles of Bill Murray. 2011-02-17 [2015-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20日).
- ^ Farr, John. Bill Murray and the Roles That Got Away. The Huffington Post. 2014-09-19 [2015-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1).
- ^ Locke, Greg W. The Top 25 Roles Bill Murray Didn't Take. 2011-08-26 [2015-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5).
- ^ THE FACES & FACTS BEHIND DISNEY CHARACTERS. E!.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4).
- ^ Kozak, Jim. Serenity Now!. In Focu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Owners). August 2005 [2015-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8-03).
Ironically, Disney put the kibosh on the person they wanted for Buzz Lightyear because he wasn't famous enough, so we couldn't use Jim Carrey. But they had Tom Hanks in place.
- ^ Evans, Bradford. The Lost Roles of Chevy Chase. Splitsider. [2016-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2).
- ^ 44.0 44.1 Price 2008,第129頁.
- ^ Toy Story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 (Making Toy Story) (DVD). Walt Disney Home Entertainment. 事件發生在 6:43. 2005-09-06.
- ^ Michael, Dennis. 'Toy Story' stars say being animated is hard work. CNN. 1995-11-25 [2009-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0).
- ^ Price 2008,第130頁.
- ^ 48.0 48.1 Price 2008,第131頁.
- ^ 49.0 49.1 Toy Story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 (Filmmakers Reflect) (DVD). Walt Disney Home Entertainment. 2005-09-06.
- ^ Price 2008,第133頁.
- ^ Kronke, David. After 'Toy Story' Credits Roll, the Fun Comes Alive. Los Angeles Times. 1995-11-21 [2015-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0).
- ^ Isaacson 2011,第209頁.
- ^ 53.0 53.1 Price 2008,第151頁.
- ^ Programme 1996. Berlinale. [2014-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7).
- ^ 1996 Yearbook. Berlinale. [2014-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5).
- ^ Price 2008,第139–142頁.
- ^ Toy Story. The Numbers. [2009-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6).
- ^ 《反斗奇兵4》首周票房冠軍「超越前3集」 爛番茄11天仍98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19.6.24 ETtoday星光雲
- ^ TOY STORY. 爛番茄. Fandango Media.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7).
- ^ TOY STORY. Metacritic.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4).
- ^ Movie Releases by Genre. Metacritic.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9).
- ^ TOY STORY. 互聯網電影資料庫.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 ^ Best Animation Movie of 1995. IMDb.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5).
參考文獻
- Isaacson, Walter. 史蒂夫·乔布斯传.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1. ISBN 978-1-4516-4853-9.
- Kanfer, Stefan. Serious Business: The Art and Commerce of Animation in America from Betty Boop to Toy Story. New York: Da Capo Press. 2000 [1997]. ISBN 978-0-306-80918-7.
- Paik, Karen. To Infinity and Beyond!: The Story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Books. 2007. ISBN 978-0-8118-5012-4.
- Price, David. The Pixar Touch: The Making of a Compan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8. ISBN 978-0-307-26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