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群島和小笠原群島政權移交
琉球群島和小笠原群島政權移交,日本稱為本土復歸(日語:本土復帰/ほんどふっき Hondo fukki ?),指的是在二戰後,美國陸續將戰後接管的吐噶喇群島、奄美群島、小笠原群島和沖繩縣等日本北緯30°以南的領土返還日本的過程。
背景
二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根據1946年1月29日發佈的同盟國最高司令官指令677號第3項規定戰後日本行政權之範圍,其中規定[1]。
本指令提及的日本定義如下。
(b)子項規範之地域除伊豆群島在1946年3月就歸還給日本外,其餘各島皆由美國接管。
1951年9月,包括日本在內的49個國家簽訂《三藩市和約》,其第三條規定日本將會同意美國提出的將琉球群島、小笠原群島等北緯29度以南島嶼提交聯合國「信託統治」制度的提議,並在此之前由美國獲得立法、行政和司法權。[2]《三藩市和約》確認日本保有琉球群島和小笠原群島主權,僅將行政權交與美國,直到交付聯合國託管理事會前。事實上美國原本計劃將它們交由聯合國託管理事會後,從日本分離出並獨立。然而後來美國意識到,如果將其託管,便不能有效利用這些島嶼來與蘇聯對抗、防止共產主義勢力進入太平洋。因此美國決定,撤回以獨立為前提的託管計劃,改認可日本對這些島嶼的潛在主權,維持以軍隊統治琉球的型態。1952年4月28日《三藩市和約》生效,由於日本保有琉球群島、小笠原群島主權,這些島嶼沒有成為美國領土或聯合國託管領土,島嶼上的居民也保留日本的國籍。[3][4]
吐噶喇群島
奄美群島
1953年12月25日,美軍把奄美群島交與日本國。原因是奄美群島的美軍基地較少,且美國統治一方面切斷奄美群島過去與鹿兒島本土的經濟聯繫,又將大部分資源集中在沖繩本島,使奄美群島經濟衰落,當地復歸運動因此較其他地區更為激烈。不過在外交上,美國將此事稱為給日本的「聖誕節禮物」,日本國會也對此通過致謝和祝賀決議。
小笠原群島
在美國統治下,只有129名歐美裔小笠原群島居民被允許於1946年回到小笠原群島。[5]美軍佔領時期,美軍在父島設立了海軍基地,每月由從關島來的軍用船運送物資。歐美裔島民被集中安置在特定區域,戰前的土地所有權不被承認,許多島民在美軍設施中工作。島上還設立了名為"五人委員會"的自治組織。1956年,為美軍子弟設立的拉德福德提督初等學校開始為島上兒童提供教育,而高等教育則需前往關島接受。
1968年4月,日美簽署《小笠原復歸協定》,確定了小笠原群島的歸還事宜。1968年6月26日,美國將小笠原諸島返還與日本國。美軍決定的土地所有權在本土復歸後繼續沿用,並有助於小笠原群島的開發,但也引發了與戰前土地所有者的補償談判糾紛。後來,美軍無視日本政府意見,在父島建立核武器儲存設施,並儲存數枚核彈頭的歷史被揭露。
沖繩縣
1972年5月15日,美國將沖繩縣返還與日本國。
關聯條目
參考資料
- ^ 連合軍最高司令部訓令(SCAPIN)第677号. 獨立行政法人 北方領土問題対策協會. [2024-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8) (日語).
- ^ 維基文庫中的文獻全文:三藩市和平條約
- ^ 河野康子. 平和条約以後の沖縄と日本外交 (PDF). [2024-11-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7-04) (日語).
- ^ 琉球政府章典.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田中明彥研究室. [2017-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8) (日語).
- ^ 歴史. 小笠原村公式サイト. [2024-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31)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