瘞鶴銘》是一部摩崖石刻,原石刻在江蘇鎮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北宋黃庭堅譽之為「大字之祖」。今餘殘石五塊,存放於焦山碑林之內。

瘞鶴銘。

歷史

《瘞鶴銘》原石刻在江蘇鎮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唐代宗時石碑被雷擊裂成五段,崩落滑坡,滾落江中,在長江躺了三百多年。

北宋慶曆年間,鎮江郡守錢子高在退潮的江底打撈起一塊殘石,便在焦山興建寶墨亭以安立這塊殘石。熙寧年間,因焦山島水域修建運河,在疏流工程中,再尋獲四塊殘石。但命運多舛的《瘞鶴銘》殘石,於洪武年間再度墜江。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陳鵬年在冬季枯水期,以鉅資募工打撈,經三個月的搜索,終於在距離焦山下游約三里處,尋獲五塊《瘞鶴銘》殘石,讓《瘞鶴銘》沉入江中七百多年後,又得以重見天日。殘碑石塊後來移置焦山上,砌入定慧寺伽藍殿南壁中。在躲過日本侵華戰火的掠奪後,於1962年移往焦山寶墨軒碑林至今。

作者

該石刻題載「華陽真逸撰,上皇山樵書」。關於作者和年代歷來有不同說法。宋黃庭堅蘇舜欽認為是王羲之所書,也有人認為是唐人顧況王鑽書。宋金石家黃伯思考為梁陶弘景書,後世多同意這種說法。陶弘景(452—536)字通明,晚號「華陽真逸」。

特色

《瘞鶴銘》字體厚重高古,書風古樸自然,用筆奇峭飛逸,字號大小不一,字序由左寫到右,不具真名,不錄書寫紀年,此舉實在是中國書法史上絕無僅有的異品。楷書中揉和了隸書和行書的風格,頗受飄逸的六朝書法影響。宋黃庭堅譽為「第一斷矽殘壁,豈非至寶」。曹士冕《法帖譜系》[1]云:「筆法之妙為書家冠冕。」宋吳琚在詩中描繪:「游僧誰渡降龍缽,過客爭摸《瘞鶴銘》。」可見人們對此銘的重視。其書法對後世影響很大,為隋唐以來楷書之風範。[2]

《瘞鶴銘》據黃伯思考,為南北朝陶弘景為埋葬亡鶴所寫的一篇銘文,由於書法字體大字雄偉,筆韻超逸,神彩脫俗,雖為楷書,但兼備草情、隸意,南梁天監十三年(514年)此帖被刻於江蘇鎮江焦山西面崖石上,後世書法家爭相臨習,被譽為「大字之祖」。

外部影片連結
  CCTV-瘞鶴銘 上
  CCTV-瘞鶴銘 下

拓本

  • 《瘞鶴銘》宋拓本
  • 《瘞鶴銘》水前本
  • 《瘞鶴銘》出水本

歷代評論

  • 北宋黃庭堅在《論書》中說:「古人有言,大字無過《瘞鶴銘》, 小字莫學癡凍蠅。隨人學人成舊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其勝乃不可貌,譽之為大字之祖」。[3]
  • 北宋歐陽修讚:「世以其難得,尤以為奇。」
  • 宋代曹士冕在《法帖譜系》:「則推崇其「筆法之妙,書家冠冕」。
  • 清代阮元評價:「短箋長卷,意態揮漉,則帖擅其長;界格方嚴,法書深刻,則碑據其勝」。
  • 清代康有為在《瘞鶴銘》劉文清舊藏本跋中說:「大字之妙莫過於《瘞鶴銘》,因其魄力雄偉,如龍奔江海,虎震山嶽,歷代書家之臨此者,惟東坡得其神,山谷得其形,外此不足道也!」
  • 清代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一書中評價《瘞鶴銘》:「筆力厚實,儀態正大,偉然令人起敬。」、「瘦勁,大人氣態,精神飛越,大手大腳,敞步邁去,極有派勢。」、「大方,高雅,自生魅力,濃郁,筆筆鄭重,有千鈞之力。」、「派力雄強,大模大樣,無意皆意,方鈎極有味。」「氣態軒昂,圖傲乎不可一世,氣足處全由收處顯示出來,筆筆相關如一體」。[4]
  • 清代包世臣在《藝舟雙輯》中說:「南朝遺跡唯《鶴銘》、《石闕》二種,蕭散駿逸,殊途同歸。[5]
  • 清代劉熙載《藝概》說:「《瘞鶴銘》剝蝕已甚,然存字雖少,其舉止利落,氣體宏逸,令人味之不盡。[6]

參考資料

  1. ^   法帖譜系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 (中文). 
  2. ^ 劉建國,潘美雲.瘞鶴銘石刻考證.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3. ^ 黃庭堅.   論書. 維基文庫 (中文). 
  4. ^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 維基文庫 (中文). 
  5. ^ 包世臣.   藝舟雙楫. 維基文庫 (中文). 
  6. ^ 劉熙載.   藝概. 維基文庫 (中文).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