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形腹足類
此條目目前正依照其他維基百科上的內容進行翻譯。 (2017年4月18日) |
笠形腹足類支序(Patellogastropoda),亦作斗笠形貝類[2]:32,舊稱笠螺目[2]:7或梁舌目(Docoglossa)[3],是軟體動物門腹足綱之下的一個主要的系統發生學分類,生活於海洋,包括所有帽貝。本分類原為「亞綱」,現時分類專家一般作演化支(clade)[4]或目來處理[1]。
笠形腹足亞綱 化石時期:
| |
---|---|
三個不同的笠螺物種的螺殼與活體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
綱: | 腹足綱 Gastropoda |
亞綱: | 笠形腹足亞綱 Patellogastropoda Lindberg, 1986 |
總科與科 | |
分類的歷史
大衛·R·林德伯格(David R. Lindberg)在1986年時建議本分類,當時本分類被指定為一個目,其後林柏格與旁德在1996年編輯腹足綱物種的分類時真腹足亞綱(Eogastropoda)[6]。
2005年分類
根據布歇特和洛克羅伊的腹足類分類 (2005年)的分類,笠形腹足類生物被認為是一個支序,而不是分類單元。這個支序包含了多個總科與科,詳列如下(†表示已滅絕的科):
- 笠螺總科 Patelloidea
- 花笠螺總科 Nacelloidea Thiele, 1891
- 花笠螺科 Nacellidae Thiele, 1891
- 蓮花青螺總科 Lottioidea
- Superfamily Neolepetopsoidea
- Family Neolepetopsidae
- † Family Daminilidae
- † Family Lepetopsidae
與先前旁得和林德伯格的腹足類分類 (1997年)的分類相比較,除了笠形腹足類生物在當時被訂為一個目級分類而不是支序,本類物種其實沒有多大變動。布歇特和洛克羅伊的分類索性跳過旁得和林德伯格分類的亞目,再加上Neolepetopsoidea這個總科。
2007年分類
中野智之及小澤智生 (2007)[1]基於分子分類學的研究基礎,對笠形腹足類生物進行大手修訂:
- 他們認為蓮花青螺科與青螺科其實只是同種異名;
- 梳齒笠螺亞科(Pectinodontinae)被提升成為梳齒笠螺科(Pectinodontidae)[7];
- 真青螺科 Eoacmaeidae
下列這個基於線粒體12S核醣體RNA、16S核醣體RNA和細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序列克隆形式的支序發育圖(cladogram),顯示了笠形腹足類各成員基於中野智之及小澤智生 (2007)的系統發育關係[1]及基於WoRMS的總科間的關係[9]:
笠形腹足類 Patellogastropoda |
| ||||||||||||||||||||||||||||||
留意,Neolepetopsidae科並沒有在以上的支序發育圖裏,因為這個科的成員沒有被包括在中野智之及小澤智生 (2007)的遺傳分析[1]。不過,其實這個科有兩個物種Eulepetopsis vitrea在Paralepetopsis floridensis更早之前Harasewych & McArthur (2000)[10]的文獻已經被分析過,並且 根據部分18S rDNA的分析證實了牠們在青螺總科/蓮花青螺總科中的位置。 Daminilidae跟Lepetopsidae也沒有被包括在支序發育圖裏,因為這兩個科都是只有化石種的科。這三個科都是蓮花青螺總科的成員[9]。假若連牠們的數據也包括的話,這個支序發育圖就會變成[9]:
- 真青螺總科 Eoacmaeoidea Nakano & Ozawa, 2007
- 笠螺總科 Patelloidea Rafinesque, 1815
- 蓮花青螺總科 Lottioidea Gray, 1840
- † family Daminilidae Horný, 1961
- † family Lepetopsidae McLean, 1990
雖然距離布歇特等人 (2005)發表的分類已有兩年,但中野等人 (2007)依然稱呼本分類為「笠形腹足目」[1]。
分佈
笠形腹足類的代表物種笠螺生活於所有海洋沿岸的石灘。
繁殖
繁殖季節每年只有一次,通常都在冬季。一般發生之時海面很洶湧,使牠們的卵子和精子可以四散。幼體漂浮了兩星期左右,就會附着到堅硬的底質定居[11]。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Tomoyuki Nakano, Tomowo Ozawa. Worldwide phylogeography of limpets of the order Patellogastropoda: molecular, morphological and palaeontolog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Molluscan Studies. 2007-02-01, 73 (1): 79–99 [2018-04-02]. ISSN 0260-1230. doi:10.1093/mollus/eym001 (英語).
- ^ 2.0 2.1 賴景陽. 台灣貝類圖鑑. 貓頭鷹出版社. 2005-10. ISBN 986-7415-58-2 (中文(繁體)).
- ^ 黃祈雄. 台灣貝類圖鑑分類系統. [2013-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7) (中文(繁體)).
- ^ Bouchet, P.; Rocroi, J.-P.; Frýda, J.; Hausdorf, B.; Ponder, W.; Valdés, Á. & Warén, A.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or of gastropod families. Malacologia (Hackenheim, Germany: ConchBooks). 2005, 47 (1–2): 1–397. ISBN 3-925919-72-4. OCLC 61351079. OL 42989175M. S2CID 83847814.
- ^ Aktipis, Stephanie W.; Giribet, Gonzalo. A phylogeny of Vetigastropoda and other “archaeogastropods”: re-organizing old gastropod clades. Invertebrate Biology. 2010, 129 (3): 220–240 [2015-02-01]. doi:10.1111/j.1744-7410.2010.00198.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英語).
- ^ Pina, A. Sistemática: Versión "moderna" [系統分類學:現代版本]. 2002 [2017-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8) (西班牙語).
- ^ 7.0 7.1 7.2 7.3 鍾柏生. 介紹台灣的梳齒笠螺科及無鰓笠螺科. 貝友 (The Pei-Yo)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The Malacological Society of Taiwan)). 1996 [2017-04-01] (中文(繁體)).
- ^ 国际贝库:白无鳃笠螺. 台灣貝類資料庫. [2009-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9.0 9.1 9.2 Gofas S. Bieler R, Bouchet P, Gofas S, Marshall B, Rosenberg G, La Perna R, Neubauer TA, Sartori AF, Schneider S, Vos C, ter Poorten JJ, Taylor J, Dijkstra H, Finn J, Bank R, Neubert E, Moretzsohn F, Faber M, Houart R, Picton B, Garcia-Alvarez O , 編. Patellogastropoda. MolluscaBase. 2010 [2010-04-01] –透過WoRMS.
|author=
和|last=
只需其一 (幫助); editor-name-list parameters只需其一 (幫助) - ^ Harasewych, M. G.; McArthur, A. G. A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Patellogastropoda (Mollusca: Gastropoda: Eogastropoda). Marine Biology. 2000, 137 (2): 183–194 (英語).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ScienceNatureBBC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references>
標籤中name屬性為「LoHanaHou」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