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發現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2月1日) |
《第六發現》(英語:The 6th Day,中國大陸譯《第六日》,香港譯《第六發現》,新加坡、台灣譯《魔鬼複製人》)是一部於2000年出品的由羅渣·史波提斯伍德執導,阿諾·舒華辛力加主演的美國科幻電影。故事背景在近未來的2015年,阿諾·舒華辛力加在片中飾演一名被克隆的男人亞當·吉布森。儘管評論褒貶不一,但本片在票房上還算是獲得成功。阿諾·舒華辛力加提高本片角色的表演獲得2500萬美元的片酬[4]。影片上映一周內北美票房收入1300萬美元。本片也是泰瑞·克魯斯的演員處女作。
第六發現 The 6th Day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羅渣·史波提斯伍德 |
監製 | |
編劇 | Cormac Wibberley and Marianne Wibberley |
主演 | |
配樂 | 特沃·拉賓 |
攝影 | 皮埃爾·米格諾特(Pierre Mignot) |
剪接 |
|
製片商 | 鳳凰影業 |
片長 | 124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
預算 | 8200萬美元[2] |
票房 | 1.51億美元[3][2]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第六日 |
香港 | 第六發現 |
臺灣 | 魔鬼複製人 |
施瓦辛格在以黑夜場景為主的片中,跳瀑布、潛水,逃離別人的追殺,還有類似飛行摩托車的鏡頭。配上Big Beat的音樂,整部電影充滿未知的未來感。男主角叫亞當,似乎也有影射上帝造人的意思(片名直譯為「第6日」,指的就是聖經上所說,上帝在第六天造亞當)。
劇情
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科技的技術已發展到可以克隆任何生物,例如複製羊,魚,甚至包括人類本身的地步。不過克隆人類仍然被宣佈為非法行為。但充滿野心的科學家卻以死心不息繼續秘密地研究複製人類的可能性,而他們其中的一個成功的實驗品就是亞當·吉布森(阿諾·舒華辛力加飾)。有一天他回到家中,卻驚異地發現有一個同他一模一樣的克隆人已經霸佔了他的家。正在亞當驚疑之際,一伙人綁架了他,並把他投進了一個神秘的邪惡世界,因此他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他背後的陰謀是什麼,奪回屬於他的生命和他最愛的家庭,揭發這一天大陰謀。
演員
演員 | 角色 |
---|---|
阿諾·舒華辛力加 | 亞當·吉布森 |
米高·拉帕波特 | 漢克·摩根 |
托尼·戈德溫 | 米高·杜克 |
米高·魯克 | 羅拔·麥謝兒 |
放映
這部影片於2000年在第13屆東京國際影展上首映,[5]並於2000年11月17日正式在影院上映。Box Office Mojo網站稱全球票房有1.51億美元,[2]《綜藝》雜誌則稱全球票房為1億1600萬美元。[3]
家庭視頻發佈
《第六發現》 家庭視頻發佈情況如下:
發佈時間 | 地區 | 格式 | 說明 |
---|---|---|---|
2001年3月27日 | 美國、加拿大 | DVD | 停產 |
2001年5月27日 | 美國、加拿大 | VHS | 停產 |
2003年6月3日 | 美國、加拿大 | DVD | 特別版 |
2003年12月15日 | 美國、加拿大 | DVD | 施瓦辛格動作集: 《第六發現》和《幻影英雄》 |
藍光版於2008年4月8日於美國和加拿大發佈。其中包含兩個花絮但是缺少DVD版本中的解說。[6]
反應
對這部電影的評論褒貶不一。評論網站爛番茄報道說115個受訪者有41%的人給此片正面評價,平均評分為5.2/10。該網站說:「這是共識,此片提供給阿諾施瓦辛格一個包含有趣的、令人不安的前提,但這部電影執行得太刻板和公式化導致無法運用好它。」[7]《芝加哥太陽時報》的羅渣埃伯特給《第六發現》四分之三星的評分,說它不是和《新宇宙威龍》和《未來戰士2》一種類型,但它仍然是一個嚴肅的科幻電影。他還發現電影中描述的克隆技術存在一個問題:說:「[他]的問題,是產生的克隆體[……]可能知道我知道的一切[……】我自己依然會在這舊集裝箱。」[8]《洛杉磯時報》的肯尼斯蘭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一般表現還有施瓦辛格作為一個動作英雄一般的演出。[9]圖蘭給這部電影的五分之二星的評分。[7]
《第六發現》獲得了由於施瓦辛格的緣故三個金酸梅獎提名:最差男演員(亞當),最差男配角(亞當的克隆)和最差銀幕搭檔(施瓦辛格飾演的亞當和其克隆體),但三個獎項均輸給了《地球戰場》。[10]這部電影在第二十七屆土星獎也被提名四次,[11]但是在最佳男演員和最佳科幻電影的獎項上輸給了《變種特攻》,在最佳特殊效果獎項上輸給了《透明人》,在最佳化妝獎項上輸給了《聖誕怪傑》。
參考資料
- ^ Herskovitz, Jon. Tokyo pledges to cut red tape for lensing. Variety. 2000-10-30 [201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3).
- ^ 2.0 2.1 2.2 The 6th Day. Box Office Mojo. [201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30).
- ^ 3.0 3.1 Harris, Dana. Arnold tells Morris agency hasta la vista. Variety. 2002-07-17 [201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 ^ Grover, Ronald. Schwarzenegger Flexes Some Muscle. BusinessWeek. 2002-01-25 [2009-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4-14).
- ^ Herskovitz, Jon. Tokyo pledges to cut red tape for lensing. Variety. 2000-10-30 [201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3).
- ^ Jane, Ian. The 6th Day (Blu-ray). DVD Talk. 2008-04-16 [201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 ^ 7.0 7.1 The 6th Day (2000). Rotten Tomatoes. [201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3).
- ^ Ebert, Roger. The 6th Day. Rogerebert.com. 17 November 2000 [18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 ^ Turan, Kenneth. Arnold Lands in a Double Bind. Los Angeles Times. 17 November 2000 [18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9).
- ^ Armstrong, Mark. News/Raspberry "Battlefields" Forever. E! Online. 2001-02-12 [201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2).
- ^ X-Men Leads Sci-fi Awards Pack. ABC News. 2001-04-04 [201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外部連結
-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The 6th Day》的資料(英文)
- AllMovie上《The 6th Day》的資料(英文)
- Metacritic上《The 6th Day》的資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The 6th Day》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The 6th Day》的資料(英文)
- 開眼電影網上《第六發現》的資料(繁體中文)
- 時光網上《第六發現》的資料(簡體中文)
- 豆瓣電影上《第六發現》的資料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