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力

解释力是指一个假设或理论对其所针对的主题,能够进行"有效且清晰"解释的能力。

解釋力是指一個假設理論對其所針對的主題,能夠進行"有效且清晰"解釋的能力。它的反義詞是解釋無力

解釋力也可以說是一種衡量一個假設或理論能否對其所涉及的主題做出精準且易於理解的解釋的能力。

在過往的學術研究中,研究者們提出了多樣化的標準與方法來衡量解釋力。具體來講,如果一個假設、理論或解釋在同一主題上比其他假設、理論或解釋具有更強的解釋力,通常意味着它能夠更準確、更全面地闡釋所觀察到的現象或數據並揭示其背後的深層邏輯與聯繫。

如果一個假設、理論或解釋滿足以下條件,它通常會被認為具有更強的解釋力:

  • 要能夠涵蓋更多的事實或觀察。
  • 要將更多「令人驚訝的事實」轉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意味着它能夠合理地闡述之前看似異常或出乎意料的觀察結果,使其變得合情合理且易於理解。(根據查爾斯·桑德斯·皮爾斯的觀點)
  • 要提供更多因果關係的細節,從而提升描述的準確性和精確度
  • 要具備更強的預測能力(即能更詳細地預測"應該觀察到"和"不應觀察到"的現象)。
  • 要更依賴於觀察而非權威。
  • 要基於更少的假設。
  • 要更具可證偽性(根據卡爾·波普爾的觀點,即更易通過觀察或實驗進行檢驗)。
  • 要更有效地減少描述觀察數據所需的比特數,即實現了數據的高效壓縮,表明其更加簡潔高效,能以更少信息量描述更多現象。(根據所羅門諾夫的歸納推理理論)。

近期,戴維·多伊奇提出了一種評估理論或解釋優劣的新視角,即一個好的理論或解釋要滿足「難以變化」的標準。所謂「難以變化」,指的是其所有細節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功能性角色。這意味着,這些細節不能被隨意更改或刪除,否則將直接改變理論的預測結果。反之,那些「易於調整,容易變化」即較差的解釋,則由於其細節與所研究的現象聯繫較為鬆散,可以輕易地被調整,以適應新的觀察數據或事實,這種隨意性使得它們缺乏科學解釋所應有的嚴謹性和精確性,容易導致解釋的泛化和空洞化。

示例

德沃夏克從希臘神話中取材,深入淺出地解析了古人如何構建特定且帶有可驗證性的理論,來闡述德墨忒爾女神的悲傷如何引發四季變遷這一現象。不過德沃夏克指出,另一方面人們同樣可以輕易地解釋四季是由神祗的快樂造成的,所以這將構成一個糟糕的解釋,因為它的細節如此容易被隨意改變,因其細節能夠隨意變換而成為一個不穩固的解釋。缺乏「難以隨意修改」這一核心標準,關於「希臘諸神」影響自然現象的解釋體系,可能會無限制地添加各種理由,以適應不同的情況。德沃夏克強調的「難以變化」的標準,恰恰是現代科學解釋四季更替之所以令人信服的關鍵。現代科學解釋的每一個細節,比如地球繞太陽以特定角度和軌道旋轉,都不能輕易改動,否則將破壞整個理論的內在邏輯和一致性。這種「難以變化」的特性,確保了理論的嚴謹性和科學性,使之成為解釋自然現象的有力工具。

與其他標準的關係

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承認,理論的提出者的確可以通過不斷調整理論的細節來避免被證偽(這種策略被他稱為「免疫策略」,這一概念源自漢斯·阿爾伯特)。但波普爾認為,科學假說應該通過嚴格的方法論測試來篩選出最穩健的假設。(他話的意思是在強調科學理論的發展是通過假設、試錯和反駁的過程,理論一旦不能經受實證的考驗,就應該被新的假設所取代。這種不斷的推翻和更新是科學不斷發展和精進的基礎。)

參見

參考

  1. David Deutsch,「解釋的新方法」
  2. David Deutsch (2011),《無限的開始》,第 1 章,《解釋的範圍》
  3. Ray S. Percival (2012),《封閉心靈的神話:解釋人們為何以及如何變得理性》,第206頁,芝加哥。
  4. Karl R. Popper (1934),《科學發現的邏輯》,第 20 頁,Routledge Classics(2004 年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