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軍統領

護軍統領,為後金清朝設置統率清軍八旗精銳的護軍營官兵之職官,員額8人,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下五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鑲紅旗各1人,品秩正二品,由皇帝於滿洲、蒙古王公大臣、護軍統領副都統中簡選補授。

建置

後金天命初年於軍中選拔精銳士兵,每牛彔甲兵100人中,選白巴牙喇10人、紅巴牙喇40人。長官稱為巴牙喇纛額真滿語ᠪᠠᠶᠠᡵᠠᡳ
ᡨᡠᡳ ᡝᠵᡝᠨ
穆麟德轉寫bayarai tui ejen)。天聰初年,定巴牙喇營制,每牛彔僅抽10人。八年(1634年),巴牙喇纛額真改稱為巴牙喇纛章京滿語ᠪᠠᠶᠠᡵᠠᡳ
ᡨᡠᡳ ᠵᠠᠩᡤᡳᠨ
穆麟德轉寫bayarai tui janggin)。順治十七年(1660年)巴牙喇纛章京漢字稱為護軍統領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鑄給護軍統領印信8顆。雍正八年(1730年)設立護軍統領衙門左翼四旗、右翼四旗各一所。

護軍統領掌管護軍營政令、遴選八旗精銳士兵、選補營官、按時操練、進班宿衛皇宮、帶刀隨扈巡幸、圍獵演習步圍、戰時統兵出征。護軍營兵缺額時,由護軍統領會同本旗都統於本佐領下驍騎、執事人、教養兵、步軍、閒散壯丁內,遴選善於滿語、弓馬嫻熟、人材壯健者補用。

護軍統領出缺時,由兵部開列奏請補授,亦可由王公大臣特簡。護軍統領下轄協理事務護軍參領、護軍參領、副護軍參領、護軍校筆帖式等官。另設景運門值班大臣印務章京、上三旗司鑰章京、下五旗司鑰章京各1員,掌值班宮闕門禁。[1][2][3][4]

參考文獻

  1. ^ 清史稿·卷一百十七·志九十二·職官四·護軍營
  2. ^ 朱金甫、張書才編,《清代典章制度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工具書叢刊),頁304。
  3. ^ 張廷玉等奉敕修,《(乾隆)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卷一百七十八·護軍統領·營制》
  4. ^ 宗室崑岡等奉敕修,《(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一千一百五十二·護軍統領·建置·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