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華 (明朝)
趙文華(1503年—1557年),字元質,一字原實,號梅村、甬江,浙江慈谿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初年進士,官至工部尚書。
趙文華 | |
---|---|
大明少保工部尚書 | |
籍貫 | 浙江寧波府慈谿縣 |
字號 | 字元質,號梅村 |
出生 | 弘治十六年(1503年)六月十六日 |
逝世 |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
配偶 | 娶陳氏,繼娶項氏 |
親屬 | (子)趙懌思、趙慎思 |
出身 | |
|
生平
嘉靖元年(1522年)浙江鄉試第四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二百十一名,二甲八十八名進士,授官刑部主事,官員考察,左遷東平州同知。趙文華中進士前,曾在國子監,得到時任祭酒的嚴嵩賞識。後嚴嵩權勢日重,與其結為父子,並安插其任通政使。歷官工部右侍郎。[1]
嘉靖年間,倭寇作亂,趙文華上疏獻計。此後,下欺將士,上進讒言,打擊異己,大肆搜刮,總督張經等被冤殺,倭患日益嚴重,文華向朝廷謊報軍功,竟升工部尚書,加太子太保。不久,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江南、浙江軍務,清剿倭寇。趙文華本不懂軍事,依仗胡宗憲。宗憲剿滅徐海,俘獲陳東,趙文華以大捷上報,歸功於上玄,明世宗大喜,祭告郊廟社稷,加文華爲少保,並廕子錦衣千戶。[2]
趙文華身居高官,逐漸驕橫,對中官及嚴嵩不若從前。世宗派使者賞賜,文華酒醉,跪拜不拘禮數,世宗不滿。西苑建造樓閣,工期延遲。一日,世宗登樓遠眺,見西長安街有房屋壯觀,便問是誰家宅第,左右趁機進言,稱是趙文華私宅,且舉報他偷竊皇宮建材,世宗更怒。正逢三大殿火災,世宗欲修正陽門,催促甚急。趙文華,世宗準備將其撤職,詔諭嚴嵩,稱「文華似不如昔。」嵩猶尚不知世宗本意,還爲文華辯解,稱文華因南徵得病,應增加侍郎一人專門監督大型工程。世宗同意。文華於是上疏稱病請假,世宗批示:「大工方興,司空是職。文華既有疾,可回籍休養。」舉朝聞訊相賀。[3][4]
文華雖然去職,世宗意猶未盡,且言官無人上疏彈劾,世宗無處洩憤。恰逢其蔭子錦衣千戶趙懌思,於齋祀停進封章之日請假送父,說是送父啟程,無非望世宗再行留他。世宗大怒,藉此斥文華意存嘗試,目無君上,黜為民,其子顧家忘國,遣戍邊衛。且遷怒禮科,將都給事中謝江以下六人廷杖削籍。文華此時已病重,史載其「及遭譴臥舟中,意邑邑不自聊,一夕手捫其腹,腹裂,臟腑出,遂死。」[5]
此後,給事中羅嘉賓等查核軍餉,發現文華貪污以十萬四千計。朝廷降詔罰沒其家資,但直到萬曆十一年(1583年),尚未還清半數。明神宗便將其子慎思遣戍煙瘴之地[6],清廷列趙文華入《明史·奸臣傳》。
著作
趙文華有文才,著作收入《文華全集》。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曾應邀纂《嘉興府圖記》。另有《世敬堂集》,《衹役紀略》等。
佚事
《萬曆野獲編》載,趙文華任郎中時,因侵佔廟產被和尚痛毆。當地士人做順口溜諷刺道:「書中自有黃金屋,趙主事被和尚打得哭。」[7]
家族
曾祖趙增。祖父趙廣宗。父趙孟。母陳氏。具慶下。兄趙宋、趙文光[8]。
註釋
- ^ 《明史·卷三百零八》:趙文華,慈谿人。嘉靖八年進士。授刑部主事。以考察謫東平州同知。久之,累官至通政使。性傾狡,未第時在國學,嚴嵩為祭酒,才之。後仕於朝,而嵩日貴幸,遂相與結為父子。嵩念己過惡多,得私人在通政,劾疏至,可預為計,故以文華任之。文華欲自結於帝,進百華仙酒,詭曰:「臣師嵩服之而壽。」帝飲甘之,手敕問嵩。嵩驚曰;「文華安得為此!」乃宛轉奏曰:「臣生平不近藥餌,犬馬之壽誠不知何以然。」嵩恨文華不先白己,召至直所詈責之。文華跪泣,久不敢起。徐階、李本見之為解,乃令去。嵩休沐歸,九卿進謁,嵩猶怒文華,令從吏扶出之。文華大窘,厚賂嵩妻。嵩妻教文華伺嵩歸,匿於別室,酒酣,嵩妻為之解,文華即出拜,嵩乃待之如初。以建議築京師外城,加工部右侍郎。
- ^ 《明史·卷三百零八》:東南倭患棘,文華獻七事。首以祭海神為言,請遣官望祭於江陰、常熟。次訟有司掩骼輕徭。次增募水軍。次蘇、松、常、鎮民田,一夫過百畝者,重科其賦,且預徵官田稅三年。次募富人輸財力自效,事寧論功。次遣重臣督師。次招通番舊黨並海鹽徒,易以忠義之名,令偵伺賊情,因以為間。兵部尚書聶豹議行其五事,惟增田賦、遣重臣二事不行。帝怒,奪豹官,而用嵩言即遣文華祭告海神,因察賊情。當是時,總督尚書張經方征四方及狼士兵,議大舉,自以位文華上,心輕之。文華不悅。狼兵稍有斬獲功,文華厚犒之,使進剿,至漕涇戰敗,亡頭目十四人。文華恚,數趣經進兵。經慮文華輕淺泄師期,不以告。文華益怒,劾經養寇失機,疏方上,經大捷王江涇。文華攘其功,謂己與巡按胡宗憲督師所致,經竟論死。又劾浙江巡撫李天寵罪,薦宗憲代,天寵亦論死。帝益以文華為賢,命鑄督察軍務關防,即軍中賜之。文華自此出總督上,益恣行無忌。欲分蘇松巡撫曹邦輔滸墅關破賊功,不得,則以陶宅之敗,重劾邦輔。陶宅之戰,實文華、宗憲兵先潰也。兵科給事中夏栻得其情,劾文華欺誕。吏科給事中孫浚亦白邦輔冤狀。帝終信文華言,邦輔坐遣戍。文華既殺經、天寵,複先後論罷總督周琉、楊宜,至是又傾邦輔,勢益張。文武將吏爭輸貨其門,顛倒功罪,牽制兵機,紀律大乖,將吏人人解體,徵兵半天下,賊寇愈熾。文華又陳防守事宜,請籍閒田百萬畝給兵,為屯守計,而令裏居縉紳,分督郡邑兵事。為兵部所駁而寢。
官軍既屢敗,文華知賊未易平,欲委責去。會川兵破賊周浦,俞大猷破賊海洋,文華遂言水陸成功,江南清晏,請還朝。帝悅,許之。比還,敗報踵至,帝疑其妄,數詰嵩,嵩曲為解,帝意終不釋。會吏部尚書李默發策試選人,中言「漢武征四夷,而海內虛耗。唐憲複淮、蔡,而晚業不終。」文華劾其謗訕,默坐死。帝以是謂文華忠,進工部尚書,且加太子太保。是時,嵩年老,慮一旦死,有後患,因薦文華文學,宜供奉青詞,直內閣。帝不許。而東南警遝至,部議再遣大臣督師,已命兵部侍郎沈良材矣,嵩令文華自請行,為帝言江南人矯首望文華。帝以為然,命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江南、浙江諸軍事。時宗憲先以文華薦代楊宜為總督,及文華再出,宗憲欲藉文華以通於嵩,諂奉無不至。文華素不知兵,亦倚宗憲,兩人交甚歡。已而宗憲平徐海,俘陳東,文華以大捷聞,歸功上玄。帝大喜,祭告郊廟社稷,加文華少保,廕子錦衣千戶。召還朝,文華乃推功元輔嵩,辭升廕,帝優詔不允。 - ^ 《國榷》卷六十二
- ^ 《明史·卷三百零八》:文華既寵貴,志日驕,事中貴及世蕃,漸不如初,諸人憾之。帝嘗遣使賜文華,值其醉,拜跪不如禮,帝聞惡其不敬。又嘗進方士藥,帝服之盡,使小璫再索之,不應。西苑造新閣,不以時告成。帝一日登高,見西長安街有高甍,問誰宅。左右曰:「趙尚書新宅也。」旁一人曰:「工部大木,半為文華作宅,何暇營新閣。」帝益慍。會三殿災,帝欲建正陽門樓,責成甚亟,文華猝不能辦。帝積怒,且聞其連歲視師黷貨要功狀,思逐之,乃諭嵩曰:「門樓庀材遲,文華似不如昔。」嵩猶未知帝意,力為掩覆,且言:「文華觸熱南征,因致疾,宜增侍郎一人專督大工。」帝從之。文華因上章稱疾,請賜假靜攝旬月。帝手批曰:「大工方興,司空是職。文華既有疾,可回籍休養。」制下,舉朝相賀。
- ^ 《明史·卷三百零八》:帝雖逐文華猶以為未盡其罪,而言官無攻者,帝怒無所泄。會其子錦衣千戶懌思以齋祀停封章日請假送父,帝大怒,黜文華為民,戍其子邊衛。以禮科失糾劾,令對狀。於是都給事中謝江以下六人,並廷杖削籍。文華故病蠱,及遭譴臥舟中,意邑邑不自聊,一夕手捫其腹,腹裂,臟腑出,遂死。
- ^ 《明史·卷三百零八》:後給事中羅嘉賓等核軍餉,文華所侵盜以十萬四千計。有詔征諸其家,至萬曆十一年征猶未及半,有司援恩詔祈免。神宗不許,戍其子慎思於煙瘴地。
- ^ 《萬曆野獲編·卷二十六》:嘉興謔語 嘉靖間,吾郡城縉紳有遭大禍,及窮窘挫辱者,里中士人為口號誚之,反古語以示意曰:「書中自有千鍾粟,湯通判家中啜薄粥。」湯以明經罷官歸,而酷貧也。「書中自有黃金屋,趙主事被和尚打得哭。」趙甬江少保時尚為郎,以占寺基,為髡輩所毆也。「書中有女顏如玉,陳進士被徐秀刖了足。」陳第後請假歸,淫於徐婦,潛與謀殺其夫,為所覺見戕,其時先斷一脛也。「書中車馬多如簇,錢舉人獨身走躑躅。」錢居貧不克具輿馬,又蹇步不良於行也,此先大父為予言,其名則不盡紀矣。
-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八年己丑科進士登科録》
參考文獻
-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 鄭樑生:〈明嘉靖間靖倭督撫之更迭與趙文華之督察軍情(1547-155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
官銜 | ||
---|---|---|
前任: 吳鵬 |
明朝工部尚書 1556年-1557年 |
繼任: 歐陽必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