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保衛戰 (1946年冬春)

遼陽保衛戰 是1946年2月至3月間,國軍新六軍遼西向東進攻遼陽等地,與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進行的一場戰役。

遼陽保衛戰
國共內戰的一部分

東北的解放軍會長時間爬在雪地上伏擊
日期1946年2月16日-2月19日
地點
指揮官與領導者
程世清(遼東軍區兼第三縱隊司令員) 廖耀湘(新六軍軍長)
兵力
2個縱隊 1個軍

歷史

第一階段:遼東軍區主動出擊

1946年1月20日新六軍由上海登船北上在秦皇島登陸。1946年2月初,國軍出關的3個軍:52軍、新六軍和13軍一部,共6個師,沿北寧鐵路向遼寧進攻。先後攻佔營口、盤山台安遼中蘇家屯。其中新六軍主力新編第22師進攻遼中、台安、新開河沙嶺等地,企圖攻佔遼陽。

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指揮所屬第三縱隊、第四縱隊,抗擊新編第22師進攻,保衛遼南。部署為:

  • 三縱九旅配屬八旅之二十四團和遼寧保安第三旅第七團,出遼陽向進佔媽媽街(今屬肖寨門鎮最南的行政村)、遼中縣城地區之新22師64團反擊;
  • 三縱八旅由遼陽向台安縣東南之六間房(新開河鎮東部行政村)、康家屯(新開河鎮東部行政村)、新開河地區之新22第65團反擊;
  • 四縱配屬三縱七旅向沙嶺子地區之新22師第66團反擊。

2月16日入夜在預定地域戰鬥全面打響。戰鬥經過如下:

  • 九旅二十七團在兄弟部隊配合下,以突然襲擊動作,經三晝夜連續戰鬥全殲徐家屯(遼中縣城東南的行政村)守軍64團第三營。九旅於19日攻打遼中縣城,因輕敵傷亡過大而撤出戰鬥;
  • 八旅二十三團給六間房駐守的第65團第三營以殲滅性打擊;
  • 七旅於15日全殲盤山縣城國民黨守軍一個營;
  • 四縱第十、十一旅6個團與進到盤山以東沙嶺地區的新22師第66團指揮的2個營及師機炮營、教導營共2000餘人2月16日17時開始戰鬥。2月19日,第三縱隊撤出戰鬥,國軍也撤回盤山縣城。沙嶺戰鬥歷時兩晝三夜,國軍傷亡674名,東北民主聯軍傷亡2157人。[1]

遼陽保衛戰第一階段的主動出擊作戰結束後,三縱、四縱短期休整。

第二階段:兩路夾攻遼陽

1946年3月11日,蘇軍撤出瀋陽,當日國軍進入瀋陽。新六軍第14師從瀋陽,沿中長路向南進攻遼陽。為此,三縱部署:

3月20日,新22師從遼中縣向遼陽進攻,第64四、第65團進抵遼陽城西的黃泥窪大沙嶺一帶,第66團進抵遼陽城區西北石橋子(今屬祁家鎮的行政村)一帶,遭四縱第11旅的阻擊。由於新22師兵力火力佔優,第11旅不得不後撤。3月21日12時,新22師的兩個團進至遼陽火車站,第11旅第33團阻擊3個小時,掩護遼陽市縣兩級政府和友鄰部隊安全轉移後,撤離遼陽。新六軍佔據遼陽市。

第三階段:鞍山保衛戰

此時,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用於本溪保衛戰

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為抗擊新六軍從遼陽市南進鞍山,部署為:

  • 第十一旅32團於遼陽城西南首山堡佈防;34團於遼陽城南的西八里莊(位於東寧衛鄉)集結,31團、33團於首山堡南佈防;第四縱隊警衛團於沙河佈防;
  • 急調十旅由牛莊北上鞍山
  • 調原駐大孤山莊河之十二旅第35、第36團到鞍山。

新六軍未直接進攻四縱陣地,而是等待各路進攻部隊到位。1946年3月底,新六軍第14師、新22師、九十四軍第5師及七十一軍第88師分路向遼南進攻

  • 左路新六軍第14師、新22師於3月31日由遼陽南下鞍山。4月2日,新六軍佯攻首山、沙河陣地,主力迂迴鞍山,與十二旅第35團在市內巷戰。當日黃昏新六軍佔領鞍山。
    • 第14師於首山一帶遭十一旅第32團殺傷400餘人,未能突破防禦陣地;
    • 新22師在沙河一帶與四縱警衛團作戰,七次進攻,未能突破防禦陣地。
    • 第七十一軍第88師和第九十四軍第5師進攻海城、營口、大石橋等地。由於原在營口牛莊的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第十旅北上鞍山,1946年4月1日,國軍佔領營口。

佔領營口後,按照國民政府規定的「日偽政權改變的體制一律恢復」的原則下,營口市又改回營口縣舊稱。後經遼寧省第21次政務會議決定,將營口作為省轄市,委任方忍之為營口市長;成立國民黨營口市黨部,書記長王惠久。又成立了三青團營口市分部、地方法院、警察局、憲兵分團、保安隊、軍警聯合稽查處等機構和國防部保密局營口情報組、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綏靖二大隊營口綏靖組、國防部二廳294組、中統營口分區、水陸檢查站、新民協會、青年愛國同盟等機構。

參考文獻

  1.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編委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 北京市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40號: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9787506554015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