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浙贛革命根據地
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在第一次國共內戰[2]、抗日戰爭和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的戰略基地,其轄區最大時包括福建西北部、江西東北部、湘贛交界地區以及浙南、浙西南等地。[3]:1
閩浙贛革命根據地 | |||||||||
---|---|---|---|---|---|---|---|---|---|
1932年—1949年 | |||||||||
首都 | 葛源(今江西省上饒市橫峯縣葛源鎮楓林村) (1932年12月11日—1934年11月) | ||||||||
常用語言 | 漢語、贛語、閩北語、閩東語、吳語等 | ||||||||
政府 | 蘇維埃政府(第一次) 游擊區(第二次) | ||||||||
• 1932年12月11日—1935年2月 | 方志敏(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 | ||||||||
• 1938年—1949年 | 曾鏡冰(中共閩浙贛黨支部領導人) | ||||||||
歷史 | |||||||||
• 建立 | 1932年12月11日 | ||||||||
• 終結 | 1949年8月24日 | ||||||||
貨幣 | 贛東北省蘇維埃銀行閩北分行銀元券 閩浙贛省蘇維埃銀行閩北分行銀元券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銀幣券[1] | ||||||||
| |||||||||
今屬於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歷史
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
1931年9月,中共贛東北省委成立。11月,贛東北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葛源(今江西省上饒市橫峯縣葛源鎮)召開,成立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方志敏任主席。下轄閩北分區蘇維埃政府(1931年7月成立)[4]。1932年底,贛東北革命根據地擴大到閩浙贛三省,形成閩浙贛革命根據地[2]。1932年12月11日,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改稱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方志敏仍任主席,根據地進入鼎盛時期,囊括上饒、橫峰、弋陽、崇安、開化等20餘縣,擁有人口約100萬,閩浙贛紅軍發展到一萬餘人。
1933年4月26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決定將閩北和信撫兩塊根據地從閩浙贛省劃出與中央蘇區的建寧、黎川、泰寧3縣合併,成立直屬中央蘇區的閩贛省。紅十一軍和閩北獨立師從閩浙贛省軍區劃歸閩贛省。紅11軍調中央蘇區改編為紅七軍團,歸中央紅軍建制。
1935年1月下旬,紅十軍團在懷玉山之戰中失敗,方志敏等被俘。2月,閩浙贛省直機關幹部大會上,省蘇維埃政府工作部門精簡。不久,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被撤銷。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三年游擊戰爭時期的閩贛邊委、閩北游擊區、閩東特委(游擊區)和閩中工委(游擊區)等紅軍力量控制的根據地組成閩浙贛邊區。1937年,游擊區呼籲當局與中共和談,福建省政府派遣代表分別與三個游擊區中共代表談判,於1937年底達成協議,將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游擊隊[3]:13-30。1938年6月,為適應抗日戰爭需要,中共中央將三區的黨組織合併為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員會。[3]:1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1947年1月,福建省委改組為中共閩浙贛區黨委[3]:351。5月,浙南特委歸閩浙贛區黨委領導,9月改稱閩浙贛省委。同時,閩浙贛省委發展了城市工作部組織,各城工部委員會在各地成立[3]:612。1948年,城工部事件發生,導致大量地下黨員被秘密處死,省委亦切斷了與城工部黨員的聯繫(直到1956年,中共才宣佈為城工部事件平反,承認城工部是「黨的組織」)。[3]:439-4431949年,閩浙贛省委與和上級組織斷聯的城工部黨員配合解放軍解放並接管了福建大部分地區。閩浙贛省委亦有向湘中、皖南、香港、台灣等地發展黨員。[3]:378, 392
1949年8月中旬,福州解放,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3]:554,閩浙贛省委的任務完成,其武裝力量也收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3]:564-565
參見
參考文獻
- ^ 《福建省志·金融志》. [202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3).
- ^ 2.0 2.1 纪念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建暨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座谈会召开. [2023-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2).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鄭錦華等.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 福建省: 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3年. ISBN 7561508468.
- ^ 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福建篇).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2021-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