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與雅辛托斯

阿波羅與雅辛托斯》(拉丁語Apollo et Hyacinthus),作品號K. 38,是一部由胡爾夫岡·阿瑪迪斯·莫扎特創作的歌劇,作於1767年。莫扎特當時只有11歲。由於一些研究者認為《第一誡的義務》只是一部清唱劇,因而這部歌劇依照這種觀點就應該是莫扎特第一部真正的歌劇作品[1][2]。整劇分為三幕。故事情節取材於古羅馬詩人奧維德在《變形記》中所記述的希臘神話故事。為了更好地詮釋作品,魯菲努斯·韋德(德語:Rufinus Widl)以拉丁語編寫了本劇的劇本。

歷史

在歐洲巡演獲得極大成功後,莫扎特回到家鄉受到本篤大學(今薩爾茨堡大學)委託為之創作一部作品。莫扎特的父親,利奧波德,在這所學校中小有名氣,他的學生中有一批人就讀於這所大學的附屬學校。戲劇在這所大學的課程中佔有很大的分量。[3]

莫扎特首次造訪這所學校是在1761年9月1日,當時只有5歲的他作為臨時演員出演了雅各布·安東·威默與約翰·恩斯特·埃貝林英語约翰·恩斯特·埃贝林排演的拉丁語歌劇《匈牙利王西吉斯蒙德》(拉丁語Sigismundes Hungariae Rex.)。儘管莫扎特是這所學校的常客,但他卻從未正式就讀過該校。

《阿波羅與雅辛托斯》只是那個學年末的「年終劇」的一部分,而且在完成後一直沒有正式的名稱。莫扎特去世後,他的姐姐安娜·瑪麗亞·莫扎特才將這部作品列入利奧波德編制的莫扎特早期作品目錄中,並給這部作品賦以《阿波羅與雅辛托斯》這個名字。薩爾茨堡大學當時在表演大型戲劇時有一個傳統,即在幕間插入音樂短劇。《阿波羅與雅辛托斯》正是魯菲努斯·韋德擔當編劇的五幕悲劇《仁慈的克羅伊斯》(拉丁語Clementia Croesi)的幕間短劇。主體作品與莫扎特所寫的部分都由韋德設計,有共同的動機與主題。韋德的悲劇以呂底亞王之子因飛來的長矛意外身亡作結。莫扎特的作品與這個主題並行,以歐里庇得斯講的一段故事開頭。在原本的神話故事中,阿波羅在擲鐵餅時意外地殺死了情人雅辛托斯。這個鐵餅是在阿波羅的情敵仄費羅斯的慫恿下投出的,他嫉妒於二人的親密關係。沉浸於悲傷中的阿波羅運用神力令雅辛托斯的墓邊開起了美麗的風信子。魯菲努斯神父沿用了這個故事的基本框架,但移除可能在當時引起爭議的同性間三角戀主題。他在故事中又添了兩個角色:雅辛托斯的父親俄巴洛斯英語Oebalus和姐姐墨利亞 ,來作為阿波羅的愛與仄費羅斯嫉妒的淵源。這齣歌劇獲得極大成功,但在作曲家生前僅演出過一次。

這部劇只是一部更為龐大的作品中的一小部分。這一點引起有關其是否能稱作是莫扎特第一部「歌劇作品」的爭論。但由於這部作品具有明確的結構:其中包含五段詠嘆調、兩段二重唱、一段合唱以及一段合唱,其間以宣敘調連接,因而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這部作品應該歸為歌劇。

出場角色

角色 類型 首演演員[a]
俄巴洛斯 男高音 馬蒂亞斯·施泰德[b]
墨利亞 童聲高音 費利克斯· 富克斯[c]
雅辛托斯 童聲高音 克里斯蒂安·恩青格[d]
阿波羅 童聲低音 約翰·恩斯特[e]
仄費羅斯 童聲低音 約瑟夫·封德頓[f]
阿波羅祭司甲 男低音(存疑) 約瑟夫·布倫德[g]
阿波羅祭司乙 男低音(存疑) 雅各布·莫澤[h]

劇情梗概

 
亞歷山大·基謝廖夫俄語Киселёв, 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繪製的雅辛托斯之死

第一幕

在序曲後,雅辛托斯上場向仄費羅斯申明年輕人對於阿波羅的敬慕,仄費羅斯對此表示嫉妒。接着俄巴洛斯王與墨利亞出現在祭台,那裏有他們為阿波羅準備的供品。突然風暴襲來,雷電交加,祭台也被吹毀。俄巴洛斯的兒子對他說他們確實沒有做激怒阿波羅的事情。在序幕末尾,阿波羅出場,化裝為牧羊人。他被朱庇特的放逐,然後向俄巴洛斯示好。俄巴洛斯接納了他。不久,阿波羅與墨利亞互生情愫。阿波羅讓墨利亞證明她的愛。

第二幕

俄巴洛斯告訴墨利亞阿波羅對她也有愛意。墨利亞非常高興。但此時,仄費羅斯突然出場,帶來了阿波羅擲出的鐵餅擊中雅辛托斯頭的噩耗。激怒中的俄巴洛斯放逐了阿波羅。仄費羅斯一邊向觀眾懺悔他的罪責,一邊忠實地執行着俄巴洛斯的命令,然後開始了對於墨利亞的追求,但墨利亞對此不屑一顧。在他向墨利亞發起攻勢時,阿波羅出場申明他的清白,並將仄費羅斯化作了一陣風。但墨利亞仍然認為是阿波羅殺死她的弟弟,並開始拒絕阿波羅的示好。

第三幕

在最後一幕開頭,彌留之際的雅辛托斯向父親說清了他的死因。俄巴洛斯這才意識到是仄費羅斯的錯。當墨利亞再次上場時告訴他的父親她在知道真相前拒絕了阿波羅。俄巴洛斯與墨利亞沉浸於悲傷之中。之後阿波羅再度出場,並說是愛讓他重回墨利亞的身邊。雅辛托斯的墓邊開啟美麗的花朵。阿波羅與墨利亞訂婚。阿波羅向國王保證這個國家在他的庇佑下會永遠繁榮下去。

音樂特色

這部作品中的絕大多數詠嘆調都是以角色當時的感情狀態作為其主幹。它們中絕大多數是帶反覆的詠嘆調,即在與之形成對比的B段後,再重複一次A段。然而莫扎特有時會去掉這個反覆,例如序幕結尾阿波羅一段比較短的E大調詠嘆調就是以器樂間奏英語ritornello作結,演員沒有再唱這一段的台詞。這部歌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可能是幾個角色一齊演唱的唱段。這些唱段展現了當時只有11歲的莫扎特能夠熟練掌握18世紀音樂作曲技巧。比如令人動情的俄巴洛斯與墨利亞的二重唱就使用了當時時興的每節旋律各異的作曲風格,營造了令人沉醉的器樂效果,比如當小提琴停止演奏時,弦樂其他部分成員則在撥弦英語pizzicato。在這段之前是雅辛托斯在他父親面前死亡的場景。這個唱段展現了音樂的戲劇功能,同時還是莫扎特第一次在宣敘調中使用樂隊伴奏。[4][5]

註釋

  1. ^ 這裏的描述翻譯自薩爾茨堡書商約瑟夫·邁爾排印的台本
  2. ^ 道德神學與法學學生,時年22歲。
  3. ^ 教堂唱詩班成員、一年級學生,時年15歲。
  4. ^ 教堂唱詩班成員、一年級學生,時年12歲。
  5. ^ 教堂唱詩班成員,時年12歲。
  6. ^ 四年級學生,時年17歲。
  7. ^ 詩歌學生,時年18歲。
  8. ^ 四年級學生,時年16歲。

參考資料

參照

  1. ^ Kenyon, Nicholas. The Pegasus Pocket Guide to Mozart. New York: Pegasus Books. 2006: 287. ISBN 1-933648-23-6 (英語). 
  2. ^ Cairns, David. Mozart and his Operas.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6: 24. ISBN 0-14-029674-3 (英語). 
  3. ^ Angermüller, Rudolph. Mozart's Operas. New York: Rizzoli. 1988: 15–17 (英語). 
  4. ^ Eisen, Cliff; Keefe, Simon P. The Cambridge Mozart Encyclopedia.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6 (英語). 
  5. ^ Osborne, Charles. The Complete Operas of Mozart: A Critical Guide. New York: Atheneum. 1978 (英語). 

參見

莫扎特歌劇列表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