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
此條目內容疑欠準確,有待查證。 (2012年11月12日) |
頓悟(英語:Epiphany,源自古希臘語 ἐπιφάνεια,羅馬化:epiphana,「顯化,驚人的出現」)是一種突然而驚人的理解的體驗。通常,該詞彙用於描述科學突破或宗教或哲學發現,但它可以應用於任何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啟發性的認識允許從新的更深入的角度理解問題或情況。該詞彙所指相關現象被心理學[1][2]和其他領域研究,特別是針對創新過程進行研究的領域。[3][4][5]
頓悟是相對罕見的事件,通常是對問題的重大思考過程的產物。它們通常由一個新的關鍵資訊觸發,但重要的是,需要深入的先驗知識才能實現理解的飛躍。[3][4][6][7] 著名的頓悟包括阿基米德發現了一種確定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尤里卡!」),以及艾薩克·牛頓 (Isaac Newton) 意識到落下的蘋果和繞軌道運行的衛星都受到相同的力的牽引。[6][7][8]
歷史
頓悟這個詞最初是指通過神性的洞察力。[9][10] 今天,這個概念更多的是在沒有宗教內涵的情況下使用,但一種流行的神話仍然認為頓悟是超自然現象,因為這種感覺是毫無來由的。[9]
這個詞的世俗用法可能要歸功於愛爾蘭小說家詹姆斯·喬伊斯。喬伊斯的頓悟定義為 「一種突如其來的精神表現,無論是從某種物體、場景、事件還是心靈的難忘階段--這種表現與產生它的任何東西的意義或嚴格的邏輯相關性不相稱。」[11] 作者在他的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1914年)的每篇作品中都把頓悟作為一種文學手段;他的主人公突然頓悟,改變了他們對自己和/或社會狀況的看法。喬伊斯在 Stephen Hero (1944年死後出版)一文中首次闡述了頓悟的含義。對哲學家伊曼紐爾·列維納斯來說,頓悟或神性的表現是在另一個人的臉上看到的(見 Face-to-face_(philosophy))。
在傳統和前現代文化中,入會儀式和密契主義與藝術一樣,都是頓悟的載體。希臘戲劇家和詩人在理想中會分別將觀眾帶入淨化或覺醒的狀態。在現代,威廉·柏洛茲的《赤裸的午餐》(Naked Lunch)的標題背後就是頓悟,一種受藥物影響的狀態,正如巴勒斯所解釋的,「當每個人都看到叉子盡頭的東西時,一個凍結的時刻」。馬塞爾·杜尚和安迪·沃荷將普通的物體或圖形作為美術作品來呈現(小便池作為噴泉),顛覆人們的期望,通過以意料之外的方式呈現它們,誘發人們對 「藝術是什麼」 或不是什麼的頓悟。
過程
頓悟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形式,而且往往是由經驗、記憶、知識、傾向性和背景的複雜組合產生的。頓悟在教育領域的一個當代例子是學生「茅塞頓開」的過程。[12] 儘管有各種流行的形象,但頓悟是發現者的辛苦工作的結果,而且只是長期投入產生的。[13] 頓悟這種感覺之所以令人驚訝,是因為潛意識在提供解決方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們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之所以令人滿足,是因為之前的長期努力[14][13] 。
科學神話
一個比較常見的神話是,大多數創新都是通過頓悟發生的,[15]其實並非如此。斯科特·伯昆指出,「認為頓悟最有用的方式是將其視為解決棘手問題的偶然獎勵。」[16]大多數創新的發生都沒有頓悟,而且頓悟往往對尋找下一個創新沒有什麼貢獻。[16] 關鍵是,頓悟無法被預測或控制。
雖然頓悟只是一種罕見的現象,為一個重要的勞動過程錦上添花,但有一種流行的神話,認為頓悟就是技術和科學飛躍的原因。[15][16] 著名的頓悟包括阿基米德意識到如何估計給定質量的體積,這啟發他喊出 「尤里卡!(我找到了!)」 [17] 許多數學家和科學家的傳記都描述職業生涯早期的一個頓悟事件,以及他們如何推動了後面幾年的研究。例如,據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年幼時得到了一個羅盤(作為禮物),並意識到空間中某種看不見的力量在使它移動。另一個也許是更好的例子,發生在1905年,當時他花了一個晚上試圖調和牛頓物理學和麥克斯韋方程,但沒有成功。當他在伯爾尼乘坐街車回家的時候,他看着身後正在倒退的鐘樓,意識到如果汽車加速(接近光速),他就會看到時鐘慢下來;他後來說,有了這個想法,「我的腦海中就有了一場風暴」,這使他理解了狹義相對論。兩年後的1907年,愛因斯坦又有了第二個頓悟,他稱之為 「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想法」,當時他想像電梯墜落,並意識到乘客將無法區分墜落的失重和空間的失重,由此他將相對論概括為把重力作為時空的曲率。據說查爾斯·達爾文在頭腦中閃現出類似的整全觀,使他有了 「預感」(關於自然選擇理論),達爾文後來說他總是記得頓悟時他的馬車在路上的那個位置。另一個著名的頓悟是艾薩克·牛頓的蘋果故事,[14] 還有一個是尼古拉·特斯拉發現可行的交流感應電機。幾乎可以肯定,頓悟是這些人長期深入研究的結果,而不是對以前沒有想過的問題突然有了靈感。[15][16]
另一個神話是,頓悟只是(通常是精神上的)願景的另一個詞。實際上,儘管異象和頓悟都是由(有時看起來)無關緊要的事件或物體引發的,現實主義和心理學認為頓悟是區別於異象的不同感覺。[18][19] 。
宗教用法
在基督教中, Epiphany(頓悟)指的是認識到基督是上帝的兒子。西方教會一般將麥琪人的來訪作為嬰兒基督道成肉身的啟示來慶祝,並在1月6日紀念主顯節。傳統上,東方教會遵循儒略曆而非公曆,在基督接受施洗者約翰的洗禮時慶祝 Epiphany(主顯節),並在1月19日慶祝;然而,其他東方教會則採用西曆,在1月6日慶祝。[20] 一些新教教會通常將 Epiphany (主顯節)作為一個季節慶祝,從聖誕節的最後一天一直延續到聖灰星期三,或2月2日的獻主節。
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宗教頓悟 」一詞是指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信仰,或確信某一事件或事情確實是由其信仰的神靈或存在造成的。例如,在印度教中,頓悟可能是指阿朱納意識到黑天(《薄伽梵歌》中作為他的戰車的神的化身)確實代表了宇宙。印度教的頓悟術語是 bodhodaya,來自梵文 bodha 意為 「智慧」 和 「上升」。或者在佛教中,這個詞可能指的是佛陀在菩提樹下獲得覺悟,最終實現了宇宙的本質,從而獲得了涅槃。禪宗術語明心見性也描述了這一時刻,指的是意識到公案的答案時的感覺。
漢傳佛教
頓悟與漸悟是漢傳佛教一個重要的教義爭論,在南北朝劉宋時期展開。最早主張頓悟教義者,為東晉支道林。支道林研讀《十住經》,認為修行至第七地時,已得無生法忍,諸結頓斷,即是頓悟。在七地之前,則是漸修而至。劉宋時,又有竺道生,以《涅槃經》佛性常住不滅的道理,主張頓悟佛性,則一切具足,因此,只有進入十地之後,才能稱為頓悟。後世以支道林為小頓悟派,而竺道生為大頓悟派。禪宗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即是主張頓悟。它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著名的拉薩論爭,由摩訶衍與蓮花戒兩位大師展開。摩訶衍主張頓悟,而蓮華戒主張修行必有次第。後吐蕃贊普支持蓮華戒的論點,將主張頓悟的禪宗逐出西藏。但在大圓滿教法與大手印中,仍然可以看到頓悟的思想。
延伸閱讀
研究書目
- Peter N. Gregory編,馮煥珍等譯:《頓與漸:中國思想中通往覺悟的不同法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參考資料
- ^ Jarvis, Arianna Nicole. Taking a break: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piphanies as discontinuous change experiences. Doctoral Dissertation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1996-01-01: 1–296 [2021-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 ^ McDonald, Matthew G. The Nature of Epiphanic Experience.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08-01-01, 48 (1): 89–115. ISSN 0022-1678. doi:10.1177/0022167807311878 (英語).
- ^ 3.0 3.1 Berkun, Scott. The Myths of Innovation. "O'Reilly Media, Inc.". 2010-08-13: 4 [2021-12-24]. ISBN 978-1-4493-99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英語).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0」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4.0 4.1 Berkun, Scott. The Myths of Innovation. "O'Reilly Media, Inc.". 2010-08-13: 10–11 [2021-12-24]. ISBN 978-1-4493-99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英語).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1」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Leeming, David A.; Madden, Kathryn; Marlan, Stanton.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L-Z. Springer. 2009-10-26: 287 [2021-12-24]. ISBN 978-0-387-718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英語).
- ^ 6.0 6.1 Kawasaki, Guy. Reality Check: The Irreverent Guide to Outsmarting, Outmanaging, and Outmarketing Your Competition. Penguin. 2008: 125 [2021-12-24]. ISBN 978-1-59184-2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英語).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2」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7.0 7.1 Berkun, Scott. The Myths of Innovation. "O'Reilly Media, Inc.". 2010-08-13: 13–15 [2021-12-24]. ISBN 978-1-4493-99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英語).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3」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Tigges, Wim. Moments of Moment: Aspects of the Literary Epiphany. Rodopi. 1999: 43 [2021-12-24]. ISBN 978-90-420-063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英語).
- ^ 9.0 9.1 Scott Berkun. The Myths of Innovation. O'Reilly Media, Inc. 27 August 2010: 5 [15 October 2011]. ISBN 978-1-4493-89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 ^ Platt, V. J. (2011) Facing the Gods. Epiphany and Representation in Graeco-Roman Art,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Morris Beja, Epiphany in the Modern Novel.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1. P. 18.
- ^ Kounios, John; Beeman, Mark. The Aha! Moment: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Insigh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August 2009, 18 (4): 210–216. doi:10.1111/j.1467-8721.2009.01638.x. 已忽略未知參數
|seerx=
(幫助) - ^ 13.0 13.1 Scott Berkun. The Myths of Innovation. O'Reilly Media, Inc. 27 August 2010: 6–8 [15 October 2011]. ISBN 978-1-4493-89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 ^ 14.0 14.1 Scott Berkun. The Myths of Innovation. O'Reilly Media, Inc. 27 August 2010: 10–11 [15 October 2011]. ISBN 978-1-4493-89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 ^ 15.0 15.1 15.2 Guy Kawasaki. Reality check: the irreverent guide to outsmarting, outmanaging, and outmarketing your competition. Penguin. 1 December 2008: 125 [16 October 2011]. ISBN 978-1-59184-2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 ^ 16.0 16.1 16.2 16.3 Scott Berkun. The Myths of Innovation. O'Reilly Media, Inc. 27 August 2010: 13–15 [15 October 2011]. ISBN 978-1-4493-89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 ^ Scott Berkun. The Myths of Innovation. O'Reilly Media, Inc. 27 August 2010: 4 [15 October 2011]. ISBN 978-1-4493-89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 ^ Wim Tigges. Moments of moment: aspects of the literary epiphany. Rodopi. 1999: 43 [16 October 2011]. ISBN 978-90-420-063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 ^ Scott Berkun. The Myths of Innovation. O'Reilly Media, Inc. 27 August 2010: 11–12 [15 October 2011]. ISBN 978-1-4493-89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 ^ The Season of Epiphany. Crivoice.org. 2011-10-11 [2011-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