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載波分時多工載波系統中的成員,為了以數位傳輸的方式同時處理多組電話呼叫而開發。歐洲郵電管理委員會(CEPT)最早對E-載波系統進行了標準化,他們修訂並改進早期的美國T-載波技術,現在E-載波已被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ITU-T)採用。除了美國、加拿大和日本以外,幾乎所有國家都廣泛使用E-載波。隨着電信網絡向全IP過渡,E-載波的部署已逐漸被乙太網絡取代。

E1訊框結構

E1的連線在兩組獨立的線路上工作,通常是使用無遮蔽式雙絞線(平衡電纜)或使用同軸電纜(非平衡電纜)。標稱3伏特的峰值訊號用脈衝編碼,使用一種避免長時間沒有極性變化的方法。線路資料速率為2.048 Mbit/s(全雙工,即下行2.048 Mbit/s,上行2.048 Mbit/s),分為32個時槽,每個時槽依次分配8位元。因此,每個時槽會發送和接收一個8位元的PCM取樣訊號,通常以A-law演算法編碼,每秒送收8000次(8 × 8000 × 32 = 2048000)。 這是語音電話呼叫的理想選擇,其中語音以該資料速率取樣並在另一端重建。時槽的編號從0到31。

特殊時槽

時槽(TS0)保留用於訊框同步(framing)目的,並輪流發送固定模式。這讓每個訊框在一開始時被接收器鎖定並依次匹配每個通道。該標準允許對每個訊框中所有傳輸位元執行全循環冗餘校驗,以檢測電路是否丟失位元(資訊),但並不總是使用。也可以使用時槽TS0發送警報信號。最後,一些位元則保留給國家使用。[1]

時槽(TS16) 通常保留用於信令目的,根據所選擇的其中一種標準電信協議,用來控制建立呼叫和拆掉(teardown)呼叫。包括隨路信令(Channel Associated Signaling,CAS),其中一組位元用於複製打開和關閉電路(就像拿起電話接收器並在轉盤式電話上送出數位脈衝一樣),或使用在語音電路本身上傳遞的單音信令(tone signalling)。 較近期的系統使用的是共通道信號方式(Common-channel signaling,CCS),如七號信令系統(SS7),則沒有將特定時槽預留給信令,信令協議在自由選擇的一組時槽傳輸,或在不同的物理通道上傳輸。[2]

當使用E1訊框進行資料通訊時,有些系統對這些時槽的使用方式略有不同,下面兩種選擇其中一種

  • TS0:訊框同步TS1-TS31:資料流量——這被稱為Channelized E1,在需要訊框同步的場合使用,它允許辨識和提取32個時槽中的任一個。
  • TS0-TS31:資料流量 — 通常稱為Clear Channel E1或Unchannelized,用於不需要訊框同步、不需時槽提取且需要完整頻寬 (2 Mb/s) 的情況。

參見

參考文獻

  1. ^ E1 Environmen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0-14., RAD data 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 Tutorials
  2. ^ Signaling System No. 7 (SS7/C7): Protocol, Architecture, and Services, Lee Dryburgh, Jeff Hewett, 2004. [2010-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