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病毒/Selected article

The following articles are currently featured as the Selected disease at the Viruses Portal. To suggest an article for inclusion, use the suggestions page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1

登革熱的症狀
登革熱的症狀

登革熱又稱骨痛熱症,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蚊媒熱帶疾病英語tropical disease潛伏期為3至14天,症狀包括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痛,還有典型性的麻疹樣英語morbilliform皮疹,一般會於2至7天痊癒。少部分患者病情可進一步惡化,出現危及生命的登革出血熱,患者有出血血小板減少英語thrombocytopenia和血漿蛋白滲出,或者進展為登革休克綜合症,此時會出現致命性的低血壓休克。登革熱病毒由黑斑蚊的幾種蚊子傳播,主要是埃及斑蚊A. aegypti),病毒可分五型,感染後對同型病毒可獲得終身免疫,但對異型病毒免疫力維持時間較短。且感染異型病毒會增加嚴重併發症的風險,目前的篩檢方式包含偵測血液中是否存有對抗病毒或其RNA抗體

目前已有多種登革熱疫苗在某些國家上市。其他預防方式包含減少斑蚊滋生地及斑蚊數目,以及避免蚊蟲叮咬。方法包含移除積水或、靜水加蓋,以及穿着包覆衣物。輕度或中度的急性登革熱的治療方式包含支持治療,包含口給輸液或靜脈注射,重症則必須輸血。全球約有50萬人因此病住院。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2

H1N1
H1N1

豬流感是指通常感染豬的流感病毒毒株引起的流感。豬流感常見於美國的中西部(偶爾也發生在其他州)、墨西哥、加拿大、南美、歐洲(包括英國、瑞典和意大利)的豬流感毒株都是C型流感病毒以及被稱為H1N1、H1N2、H3N1、H3N2和H2N3的A型流感之亞型病毒的毒株

豬流感病毒經由豬傳播到人並不常見,在豬群中工作的人們,尤其是不穿戴防護衣物頻繁接觸豬群的人們,有被傳染上豬流感的危險,但妥當地煮熟了的動物肉不會有傳播病毒的危險。二十世紀中期出現了亞型流感病毒的鑑定技術,使豬傳人的情況能夠被準確地鑑定出來,之後記錄了大約50宗這樣的傳播。這些豬流感毒株極少在人和人之間傳播。在人方面,豬流感的症狀和一般流感症狀相似,即發冷、發熱喉痛、肌肉痛、嚴重頭疼咳嗽虛弱和一般的不舒服。

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情是一鳥類、人類與豬的流感病毒毒株重組產生的新毒株所致。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3

伊波拉病毒感染症狀總覽
伊波拉病毒感染症狀總覽

伊波拉出血熱是一種由伊波拉病毒引起,多出現於靈長動物身上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因在伊波拉河附近發現而得名。罹患此病的人會在2天至3週內陸續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疼痛嘔吐腹瀉以及出疹症狀。病情之後會進一步惡化為肝衰竭腎衰竭,步入此階段,病人或會出現體內、體外出血現象,並可能在首個症狀出現後的6至16天內因血容量過低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伊波拉患者多因接觸了帶有病毒的體液(包括血液)、器官,或間接觸摸到最近受污染之器具而染病。目前尚未有足夠的證據顯示病毒能經空氣微粒在靈長動物間傳播。患者的精液母乳在其康復後的數週至數月內,仍可能載有病毒。果蝠被認為是伊波拉病原體天然宿主,能在自身不受影響的狀況下將之散播。疫症的控制在醫界以及社區的配合,前線醫學措施包括快速的病例偵測、實驗室診斷、接觸者追蹤、正確看護、謹慎處理醫療廢物,以及妥善安葬或火化屍體。減少接觸受感染的個體為社區防疫的一大重點。在近距離接觸患者時,應穿着完整的連身型防護衣物,並勤加洗手。叢林肉易沾染病毒,故在徹底煮熟後方能進食;在處理這類產物時,也需佩戴醫用手套。

伊波拉出血熱在1976年首次出現於當時的蘇丹薩伊,並常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造成間歇性爆發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4

天花
天花

天花是一種由天花病毒引起之人類傳染病。患者一般在染病後的12天內,出現包括發燒肌肉疼痛頭痛等近似普通感冒症狀。幾天後,其部分的粘膜會長出紅點,身體多處地方亦會長出皮疹(以臉部居多)。天花病毒共有兩類:主天花病毒及次天花病毒。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由前者引發之天花又被劃分為四種形式:典型、惡性、出血型、緩和型。其中,多數未曾接種疫苗者均會出現典型天花的症狀次天花病毒引起之病變程度比上述四種的都要溫和,但卻非常罕見。

天花主要透過空氣傳播。患者的呼吸道與皮膚皰疹分泌物均載有病毒,故避免與其近距離接觸可減低患病的風險。多種痘病毒疾病的病癥均與天花的如出一轍。專家需利用絨毛尿囊膜英語Chorioallantoic membrane進行病毒培植以確定天花病毒的存在,聚合酶鏈式反應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測試可提供更多病毒的細節。接種天花疫苗為預防此病的最佳方法。目前並沒有認可的抗天花藥物。一旦出現確診病例,醫護人員會為病人注射疫苗提升免疫保護,有時亦會配以舒緩性療法加大療效。天花病毒不會造成慢性或復發性感染,但會導致各類併發症或後遺症(如失明)。不同類型的天花所引發的病死率有所參差;最為常見的典型天花約奪取了三成病患者的性命。

古埃及或為天花的起源地。已死去逾三千年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可能是史上首名天花病人,專家在其木乃伊身上找到了明顯的膿皰痕跡。早期的印度中國文獻亦有記載這種疾病。在隨後的漫長歲月裏,天花於世界多個地方展開大流行,並奪取了無數人類的性命(尤其是兒童)。歷史上,有不少國家的君王及著名人物均染上過天花。19至20世紀期間,多番的防疫行動減低了此病對群眾的威脅。最終,世界衛生組織於1980年正式宣佈撲滅天花,使之成為首個於世上絕跡的人類傳染病。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5

貓傳腹
貓傳腹

貓傳染性腹膜炎(FIP),簡稱傳腹,是一種發生於的致命異常免疫反應,由貓攜帶的貓冠狀病毒發生變異而引起。FIP目前仍為絕症,發病後死亡時間不定,但極少活過一年時間。

雖然該病名稱為「腹膜炎」,但FIP實際上是一種多系統性炎症,並非所有的患貓都一定會表現出腹膜炎的症狀。患貓的症狀表現通常分為兩類,分別為濕性FIP和乾性FIP,其中濕性FIP佔全部病例的70%左右,表現為腹腔胸腔出現積液,異常鼓脹;乾性FIP患貓症狀不一,取決於病毒侵害的器官種類。

作為一種首次記載於1963年的疾病,FIP的預防、治療等應對措施皆尚在研究中。作為患FIP的先決條件,貓冠狀病毒的感染非常常見,惟其變異為腹膜炎病毒的條件尚不明確,因而難以預防;統計結果顯示,FIP患貓中高達70%為純種貓,這很可能與純種貓較弱的免疫力有關。FIP少有直接的確診手段,一般需要根據患貓的臨床症狀、生化指標和既往歷史等因素來進行推斷,加之有一些其他貓的疾病與FIP症狀類似,造成FIP有一定的誤診率。而一旦確診,患貓只能接受以緩解痛苦為主要目的的治療。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6

口蹄疫
口蹄疫

口蹄疫的一種非致命的病毒傳染病,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鵝口瘡病毒屬英語Aphthovirus的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以感染鹿、山羊、綿羊等其它偶蹄動物,並有感染刺蝟的紀錄,人類感染病例則非常少。1897年,弗里德里希·勒夫勒首先揭示口蹄疫起因為病毒。他將感染動物的血液穿過良好的瓷玻璃過濾器,發現收集到的液體還能夠在健康動物中致病。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7

乙肝
乙肝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臟急性或慢性發炎之疾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潛伏期,可從30天至180天不等,平均約75天。大多數人初次感染時沒有明顯症狀,而少數人會有急性症狀如噁心嘔吐、黃疸疲倦、茶色尿以及腹痛等。初次感染造成的急性症狀,通常持續數週之後即會消退,極少數會造成死亡或嚴重併發症。嬰兒經由母親垂直感染乙型肝炎後,有90%的概率成為慢性乙型肝炎帶原者;而5歲後才感染乙型肝炎者,長大後只有不到10%會成為慢性帶原者。雖然大部分慢性肝炎患者沒有症狀,但卻有機會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病毒傳染途經為接觸到受感染的血液體液,特別由血液感染占最大宗。在乙型肝炎盛行區,母嬰垂直傳染英語Vertic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以及兒童時期接觸傳染為感染族群的大宗。相較之下非乙肝盛行區,此疾病的傳染途經則主要為共用靜脈藥物注射針頭,消毒不完全的牙科醫療、刺青、紋眉、穿耳洞等。乙型肝炎病毒幾乎完全不會藉由握手、共用餐具、接吻、擁抱、咳嗽、噴嚏或哺乳等方式傳染。自1982年乙型肝炎疫苗問世之後,人們可以有效地預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出生後首日施打第一劑,接着需定期完成第二劑或第三劑甚至更多的接種,方能獲得最佳的疫苗保護力,估計可達95%。據估計,全球每三人當中,就會有一個人曾經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其中約有2.4億至3.5億人會轉變成慢性肝炎。估計每年因乙型肝炎死亡的人數約為75萬。2006年中國人口中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7.18%。在亞洲東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已有成為地方性流行病之趨勢,約有5至10%的成年人為帶原者,而在歐洲以及北美洲,帶原的比例降為不到1%。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8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CHF)是一種病毒導致的傳染性疾病。症狀包括發燒肌肉痛頭痛、嘔吐、腹瀉皮膚瘀點,通常於暴露病原後2週內發病,可能造成肝衰竭等併發症。倖存者通常在發病後2週左右康復。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通常由咬或接觸患病的家畜來傳染,患者通常為農民屠宰場工作者。病毒也能透過體液接觸傳播。診斷則需偵測血液中的抗體、病毒RNA或病毒本身。此病為一種病毒性出血熱,預防的方式主要為預防蜱咬;目前沒有商業化的疫苗。治療主要為支持性療法利巴韋林可能也有幫助。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最初在1940年代發現,分佈於非洲、巴爾幹半島、中東和亞洲,通常以區域流行英語outbreaks的形式出現。2013年,伊朗俄羅斯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出現了約50例患者,患者的死亡率介於10%到40%之間。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9

一種亨尼巴病毒的結構
一種亨尼巴病毒的結構

尼帕病毒感染是由尼帕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於1998年在馬來西亞爆發,由馬來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得名於馬來西亞雙溪立百新村馬來語Kampung Sungai Nipah。馬來西亞大多數確診患者在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接受了診治。尼帕病毒於1999年被分離出並得到確認。此病毒的感染者可能無症狀,也可能發燒、咳嗽、頭痛、呼吸急促和神志不清,一兩天之內可能惡化為昏迷。有50%至75%的被感染者死亡。併發症可能包括腦部炎症和恢復後的癲癇發作

尼帕病毒(NiV)是亨尼巴病毒屬的一種RNA病毒,通常在特定種類的果蝠之間傳播。尼帕病毒既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可以由其他動物傳播給人,通常需要與感染源直接接觸。尼帕病毒可以基於症狀和實驗室檢測進行診斷。病患的管理僅限於支持性護理。截至2020年 (2020-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既沒有針對尼帕病毒的疫苗,也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預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觸蝙蝠和病豬,以及不喝生椰棗汁。截至2018年5月,據估計已發生700例尼帕病毒人類感染病例,其中50%至75%的感染者死亡。2018年5月,該病在印度喀拉拉邦爆發,造成17人死亡。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10

黃熱病
黃熱病

黃熱病是一種急性病毒病,症狀通常包括發燒冷顫食慾下降噁心、肌肉痛)」與頭痛。症狀通常在發病5天內會改善;有些病人會在症狀改善1到2天後,發燒再度發生,出現腹痛,肝臟損傷導致黃疸,這類病患併發出血和腎衰竭的風險較高。

黃熱病是一種黃病毒科節肢介體病毒——黃熱病毒引起的,此病毒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第一個人類病毒(發現的第一個病毒則是煙草花葉病毒),也是第一個證實由蚊子進行傳播的病毒,主要的傳播方式是蚊蟲叮咬。在都市中,主要的黃熱病病媒蚊是埃及斑蚊。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黃熱病疫苗,有些國家會要求旅客入境前需接種;其他預防感染措施包括減少病媒蚊等。

黃熱病源自非洲,17世紀時因奴隸貿易傳往美洲,並在歐美非三洲都爆發過大流行,直到18、19世紀,黃熱病都還被視為最危險的疾病之一。現在黃熱病每年感染約20萬人,並造成3萬人死亡(近九成發生在非洲)。有十億人口生活在黃熱病疫區,包括位處於熱帶南美洲非洲亞洲則無。自1980年代起,雖然早已有了特效疫苗黃熱病感染數再次開始上升,推測可能原因包括具免疫力的人口減少、都市化造成人口密度提升、便利的人口移動、以及氣候變遷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11

三文魚貧血症正黏液病毒科的三文魚貧血症病毒引致,經接觸受感染三文魚及其分泌物傳播,出現在大西洋三文魚的疾病,近年在多個地區爆發,令三文魚的產量驟降。此疾病最先在1984年秋天被發現於挪威諾爾蘭郡一個養魚場的大西洋三文魚身上,當時的散播較為緩慢,直至1988年6月出現大規模及嚴重的擴散,英國的魚類及食品農業部隨即要求如發展三文魚感染此病要上報。受感染三文魚外表上明顯的感染病症包括會令三文魚的鰓部變得蒼白軟弱,三文魚需要游到靠近水面的地方呼吸、眼球突出、眼窩出現班點、腹部腫脹出血水腫。受感染三文魚內部的血細胞會異常活躍,紅血球會遭病毒攻擊,大量死亡,壞細胞則上升,出現嚴重貧血,令肝臟脾臟腫脹,循環系統停頓,最終令三文魚死亡,此疾病的死亡率相當高,在養殖場內可高達100%。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12

裂谷熱
裂谷熱

裂谷熱又稱作里夫谷熱,是一種由白蛉熱病毒屬英語Phlebovirus感染引起的人畜共通病,它的症狀程度從輕微到嚴重都有。輕微的症狀包括:發燒、肌肉疼痛、以及頭痛(常持續數天到一週);嚴重的症狀則有:失明(通常在感染三週後發生)、腦部感染引起劇烈的頭痛神智混亂英語confusion、以及伴隨肝功能異常的出血(可能在最初幾天出現),有出血症狀的患者的死亡率高達50%。此疾病藉由接觸染病動物的血液(在屠宰染病動物的現場可能吸入帶有血液的空氣而染病)、生乳、或是受到已感染蚊子的叮咬而傳播。牛、綿羊、山羊與駱駝等動物也會被裂谷熱感染,最常見的病媒為蚊子(通常為黑斑蚊屬)。目前尚無發現人傳人的病例。診斷方面,可藉由尋找血液中病毒或病毒所產生的抗體而確診。

裂谷熱一般常在東非及南非畜養綿羊和牛的地區發現,但是在非洲下撒哈拉多數國家和馬達加斯加亦可見該病毒的蹤跡。過去只在非洲與阿拉伯地區出現爆發的紀錄。疫情爆發的時期是在雨量增加時,因為在此時蚊子的數量也會增加。1900年代早期,該疾病首次報告有家畜傳染的地區為肯亞大裂谷英語Great Rift Valley, Kenya,並於1931年分離出裂谷熱的病毒。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13

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又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英語varicella zoster virus感染所致的疾病病毒性疾病,特徵為局部出現強烈疼痛的群聚皮膚水泡,典型病徵為在身體左側或右側或臉部呈現帶狀的水痘,水痘出現前二至四天會出現麻刺感拉丁語paresthesia或局部疼痛,紅疹通常會於二到四週內痊癒,然而有些人發生持續數月或數年的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英語postherpetic neuralgia,如果疹子擴散到眼部可能導致視力減損

初次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水痘。水痘痊癒後,病毒會潛伏英語virus latency神經元中,當病毒再度轉為活性,便會經由神經行遍全身造成疹子。引起病毒活化的危險因子包含年長、免疫功能低下、嬰幼期(小於18個月大)水痘病史。病毒如何滯留於人體或再次活性化的成因目前仍不清楚。未得過水痘的患者會在暴露於疹子病毒的情況下得水痘,但不會引起帶狀疱疹。帶狀疱疹疫苗可降低50-80歲施打者一半的得病概率,也有助於降低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或再發時的嚴重度。當帶狀疱疹發病的最初72小時內,服用阿昔洛韋抗病毒藥物可緩和病情和減短病期。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抗病毒藥物或類固醇對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有所影響。據估計約有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可能罹患帶狀疱疹,常見於年長者或兒童中,小於5%的人發病超過一次。帶狀疱疹被認為是歷史悠久的疾病,在阿拉伯語中被稱為「火之腰帶」,西班牙語中稱為「小蛇」,印地語中稱為「起大疹」。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14

水痘
水痘

水痘是一種因初次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英語Varicella zoster virus(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而引起的疾病,具高度傳染性。本病會產生皮疹,而這種皮疹的特徵是會形成小水疱、發癢難耐然後結痂。通常始發於臉部、胸部和背部,然後會蔓延至全身;其他可能產生的症狀如:發燒、倦怠頭痛,症狀通常會持續五至十天。水痘偶爾會引起肺炎、腦炎、皮膚上的傷口細菌感染等併發症。成人感染時的症狀通常比孩童嚴重許多。一般來說,在接觸病毒10到21天後,感染症狀才會顯現。水痘主要透過空氣傳染英語Airborne disease,可輕易透過感染者咳嗽與噴嚏傳染,大部分的人終生只會患病一次。

疫苗的接種成功地降低了水痘病例的數量,及防治相關併發症。疫苗可讓約70-90%的人免於感染,及感染後減輕症狀。替兒童接種水痘疫苗,已是許多國家的常規衛生政策。而對於已經受到感染且發病的患者來說,建議治療方式包含使用卡拉明洗劑以抑制皮膚搔癢的感覺,以及剪短指甲避免劃傷皮膚。發燒的患者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來減緩症狀。而使用抗病毒的藥物,如阿昔洛韋,則可以減少嚴重併發症的概率。水痘是全球性的疾病。在各國政府強制實施新生兒接種水痘疫苗前,每年的新增病例數量,幾乎和該年新生兒的出生數相同。在美國,接種水痘疫苗的衛生政策實施後,水痘病例降低了約90%。1990年,水痘在全球造成約8900名死亡病例,2013年降低至約7000名,約60000名患者中會有1人死亡。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15

Rabies
Rabies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之人畜共患病,可於恆溫動物身上造成嚴重腦炎。沒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當神經症狀出現後幾乎必然死亡,通常的死亡原因都是由於中樞神經-脊髓)被病毒破壞,通過被染病動物或患病者抓傷或咬傷傳播,很多時令染病的人或動物特別活躍,在沒有被激怒的情況下發起攻擊,展現其他不尋常的行為。狂犬病的早期症狀包括發燒與傷口的刺痛感,稍後則可能會出現暴力行為、不可自制的興奮感、恐水症、部分肢體癱瘓、意識混亂或喪失知覺英語unconsciousness。自染病到病發的時間為一至三個月,但因人而異的程度相當大:長可長至一年,短可短到一週內,狂犬病只有在症狀出現後方可確診,但是此時致死率已達幾乎百分百,幾乎不可治癒,僅有少數狂犬病發病者能在接受密集的密爾沃基療法後存活。

大多數的人類狂犬病案例都是被染病犬隻咬傷(>99% ),尤其在非洲國家及印度第三世界國家。在美國等發達的國家,因為犬隻普遍接受疫苗及流浪動物控管,因此蝙蝠是最常見的狂犬病原因。動物管制與疫苗施打計劃使得許多地區的犬隻感染狂犬病風險下降。對於感染狂犬病高風險者,一般建議在暴露於危險前施打疫苗。針對已經暴露狂犬病的患者,狂犬病疫苗與狂犬病抗體都能在症狀出現前阻止疾病的繼續惡化,被動物咬傷後清洗傷處十五分鐘在可某種程度上防止病毒傳播。狂犬病每年在全世界造成26,000-55,000人死亡,當中有多於95%發生在亞洲非洲。除了南極洲外,狂犬病遍佈世界其他六大洲中的150餘個國家。有三十億人居住在仍有狂犬病的國家中。在歐洲澳洲,狂犬病只能在蝙蝠身上見到,許多島國則根本沒有狂犬病。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16

H
H

森林腦炎亦稱蜱傳腦炎(TBE),是一種由森林腦炎病毒英語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感染導致的累及中樞神經系統病毒感染性疾病。該病首先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米哈伊爾·楚馬科夫等人發現以春夏季發病為主,故該病曾被稱為俄羅斯春夏腦炎。該病臨床表現為腦膜炎腦炎腦膜腦炎,在10%至20%的患者中觀察到了長期或永久的神經精神病學後遺症。在歐洲大多數國家中,TBE病例數量一直在增加。TBE對歐洲人的健康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因為在過去的三十年中,歐洲所有流行地區的TBE病例報告數均增加了近400%。目前已知森林腦炎病毒可以感染多種宿主,包括反芻動物鳥類齧齒動物、食肉動物、和人等,蜱是病毒傳播的重要媒介,該病也可以從動物傳播到人類。在歐洲,反芻動物和狗是人類主要的直接感染源。在中國,該病散發分佈於東北林區和西北林區,蜱是人類主要的直接感染源。

該病中位潛伏期為蜱叮咬後8天(範圍為4–28天),大多數患者表現為隱性感染,少數患者為顯性感染。72–87%顯性感染患者的臨床表現為雙相型,首發表現為輕度發燒、全身乏力、頭痛、噁心、嘔吐和肌痛等非特異性症狀。顯性感染的首發表現通常在1周內自行消退,並在第2周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等繼發表現。該病可導致長期的神經系統症狀,包括腦炎腦膜炎腦膜腦炎。該病總體死亡率為1%至2%,但在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的顯性感染患者中,該病病死率可高達30%,死亡通常發生在神經系統症狀出現後的5至7天。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17

H
H

愛滋病(AIDS)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造成的疾病。HIV以人體的免疫系統作為攻擊目標,在沒有任何治療手段介入的情況下,愛滋病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將逐漸被HIV摧毀,直至喪失幾乎所有免疫能力。臨床上一般將愛滋病分為四個階段:急性感染期、潛伏期、症狀期,以及典型AIDS發病期。在HIV的急性感染期,大部分感染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但也有部分感染者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HIV急性感染階段後,愛滋病進入潛伏期,這一時期感染者仍然不會出現明顯症狀。愛滋病的潛伏期長度介於數月到20年之間。最後,HIV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幾乎被HIV摧毀,愛滋病進入症狀期(發病期),幾乎失去所有免疫力的患者將很快死於感染或惡性腫瘤

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主要傳播方式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以及性傳播。此病毒以人體免疫系統中的CD4+ T細胞為攻擊目標。在急性感染階段,HIV通過gp41英語gp41gp120英語gp120組成的複合體侵入CD4+ T細胞,導致CD4+ T細胞的數量開始下降。偵測到HIV存在的免疫系統很快會作出反應,殺死大部分的HIV,令CD4+ T細胞的數量幾乎恢復到正常水平。但HIV病毒通過高頻率的突變,最後能逃過免疫系統的追捕,轉為潛伏狀態。在HIV處於潛伏狀態的潛伏期,CD4+ T細胞的數量持續下降。最後,當CD4+ T細胞數量下降到極低水平、HIV病毒上升到一定水平後,愛滋病也隨之進入症狀期。沒有CD4+ T細胞輔助的後天免疫系統幾乎失靈。

至今愛滋病的傳播仍未受到有效控制。聯合國2018年進行的統計表明,全世界有3,790萬名HIV感染者、每年大約有77萬人因愛滋病而死。其中,大約有2,060萬名HIV感染者生活在東非地區與南部非洲。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有3,270萬人死於愛滋病,是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目前的研究表明,引起愛滋病的HIV大約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起源於西非地區。目前,隨着抗愛滋病藥物的發展,在得到妥善治療的前提下,愛滋病感染者的預期生存期已得到很大程度的延長。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18

H
H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人類引起之病症。大約有90%到95%的感染並沒有任何症狀。剩下5%到10%有發燒、頭痛、嘔吐、腹瀉、頸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輕微症狀,肌力變弱的狀況往往發生在下肢,大多數的人可以自行復原,但少數的人會造成終生殘疾。在感染此病毒造成肌力變弱的患者中,有2%到5%的幼年患者與15%到30%成年患者會導致死亡。從後小兒麻痺感染症候群英語Post-polio_syndrome中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會很長一段時間都有如同感染時期一樣的肌力不足。該病不僅會感染小兒,成年人也會因感染發病而造成殘疾,如發明四乙基鉛氟利昂的美國化學家托馬斯·米基利等。脊髓灰質炎病毒通常經糞口傳播脊髓灰質炎疫苗可預防此病感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建議旅客還有居住在脊髓灰質炎病毒依然猖獗的國家裏面的居民,應追加注射/服用脊髓灰質炎疫苗。一旦感染後,目前尚無特效藥或療法。

脊髓灰質炎已存在有千年之久,在古代的藝術品中,處處可見對此病症的描寫。在1789年,英國醫師麥可·安德伍德英語Michael Underwood首先對脊髓灰質炎提出完整的臨床描述,大規模的疾病爆發始於19世紀末的歐洲與美國。20世紀,小兒痲痺症更接着成為疫區中最讓人擔憂的幼童疾病英語List of childhood diseases。1950年代,美國病毒學家喬納斯·索爾克製作出世上第一劑小兒痲痺疫苗。期盼藉由疫苗的施打和早期發現,WHO在2013年預計最終可於2018年將這個疾病自世界上根除。脊髓灰質炎的感染人數,已從1988年的35萬例,降至2013年的416例,不過在2013年在敘利亞出現幾例新個案,且2014年五月,世界衛生組織因為小兒痲痺症在亞洲、非洲以及中東的疫情爆發所以發佈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19

H
H

尖銳濕疣俗稱菜花,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常見臨床症狀為菜花狀肉芽,常發於生殖器肛門等部位。尖銳濕疣是由DNA病毒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病毒顆粒直徑約為50至55奈米,主要感染上皮細胞,人類是其唯一宿主。應用核酸雜交技術,現已知HPV至少有28型。在臨床上HPV的類型與引起某些不同種類的疣相關。其中HPV6、11、16和18可經性傳播而引起尖銳濕疣。此病毒是由直接接觸患者外露的傷口傳播,一般經由性行為感染。間接接觸包括馬桶,私人衣物等,都可能引起感染,而且難以透過一般的清洗和消毒過程去消滅病原體。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20

H
H

傳染性單核白血球增多症是一種由EB病毒造成的傳染病。大部分人是在孩童時期被感染,當時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罹患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在青壯年族群會造成發燒、喉嚨痛、頸部淋巴結腫大以及疲倦感。大部分人會在兩到四週後痊癒,然而疲倦感會持續數月。肝臟脾臟也會腫大,在1%案例中會造成脾臟破裂英語Splenic injury

EB病毒又稱為人類皰疹病毒4,是皰疹病毒家族成員之一。除了EB病毒外還有一些其他病毒會造成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此疾病主要是經由唾液傳播,但也可能經由精液血液傳播。主要傳播的原因可能像是共用杯子或是牙刷造成。罹病者在出現症狀前幾周就有傳染力。主要診斷方式是經由觀察臨床症狀及血液抗體檢查。另外典型的診斷方式是血液中淋巴球的增加英語Lymphocytosis,其中有1成是非典型淋巴球(活化型淋巴球)。嗜異性抗體測試英語Heterophile antibody test的準確性低,所以現在較不推薦使用。

EB病毒目前並沒有疫苗。預防此疾病的方式是不共用個人物品或是親密接觸被感染者。患者多半會自己康復。建議多喝水及充足的睡眠,可使用止痛藥物像是普拿疼(乙酰胺酚)或是布洛芬

發達國家中,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主要影響15到24歲的民眾。在開發中世界中的民眾則常在孩童時期感染,症狀多較輕微。16到20歲的年輕人喉痛中,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佔了百分之八。美國每年每10萬人中約有45人會得到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百分之95的成人曾被EB病毒感染此疾病不分季節,全年流行。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首先在1920年被描述,在口語中被稱為接吻病。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21

H
H

小兒急疹俗稱玫瑰疹,是一種常見於6個月到3歲之間幼兒的疾病。雖然早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就開始懷疑是由於病毒引起的疾病,但是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研究人員才分離出與此相關的病毒,即皰疹病毒科玫瑰疱疹病毒屬英語Roseolovirus人類疱疹病毒6英語Human herpesvirus 6,並觀察到血清中對應抗體的上升。

此病症狀為發燒,也可能有輕微咳嗽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發燒漸退時出現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故又名猝發疹。本病並不需要特殊措施,一般會自動痊癒,且較少有後遺症。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22

H
H

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是一種由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ERS-CoV)感染所引起的新型人畜共患呼吸系統傳染病。患者常見的症狀為發燒咳嗽、喉嚨痛或胸痛、腹瀉嘔吐

此疾病在2012年中東地區首次爆發,被發現於一位曾去過沙特阿拉伯卡達病患身上,他被施以呼吸道疾病的治療,但疾病最後引起腎衰竭,入院後11天死亡。及後經過實驗室分析,確認該新發現的呼吸道疾病是由冠狀病毒所引起,並了解到這是以往未曾在人類身上發現過的致病病毒。中東冠狀病毒和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同屬冠狀病毒,前者所導致的人類病死率比後者更高,但傳染性較低。

中東呼吸系統綜合症於2012年在中東引起大型爆發,至今已造成超過1000人感染,約400人死亡。2015年5月,韓國首爾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病例,疫情至同年12月方止,共造成186人感染,其中38人死亡。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23

H
H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於200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順德首發,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稱為SARS事件。此疾病由世界衛生組織意大利醫生卡爾婁·武爾班尼發現,他在越南研究該病毒時受到感染,其後於2003年3月在泰國不治殉職。研究指出,該病是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引起的,傳播途徑包括由已被感染者所咳出的飛沫傳染,而整個傳染過程主要透過人與人近距離的接觸。SARS事件持續約一年,造成全球超過8000人感染,其中774人死亡。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24

H
H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是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發的傳染病,該病已知的首名病人2019年末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其後此病在全球各國大規模爆發並急速擴散,成為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之一。截至2021年1月,全球染病人數已逾1億,超過200萬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國對該病病死率的估計值差異甚大,截止2021年2月8日,多數國家該病的觀測病死率在0.5%-5.0%之間,全球初步修正病死率約為2.9%。

該疾病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熱咳嗽疲勞呼吸急促味嗅覺喪失。雖然大多數人的症狀較輕,但有些人可能因細胞素風暴多重器官衰竭敗血性休克血栓而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從感染到出現症狀的時間通常為5天左右,但可能在2至14天之間。SARS-CoV-2主要通過口鼻分泌物傳播,包括咳嗽、打噴嚏和說話產生的呼吸道飛沫英語Respiratory droplet。但是,站在近處的人可能會因吸入這些飛沫而被感染,人們也可能通過接觸受污染的表面,然後再接觸自己的臉而受到感染。在封閉的空間內,也可能通過能夠在空氣中懸浮較長時間的氣溶膠傳播。在出現症狀後的前三天最具傳染性,但在症狀出現前和無症狀的人身上都有可能傳播,而有研究顯示約40%-45%的患者為無症狀感染者診斷的標準方法是通過鼻咽拭子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來進行診斷。胸部CT成像也有助於診斷基於症狀和風險因素被高度懷疑感染的個人。

預防感染的建議措施包括經常洗手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隔離檢疫、咳嗽時掩住口鼻、避免觸摸眼、鼻、口。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可以非常有效地減少傳播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於2020年1月30日宣佈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並於2020年3月11日評估認為2019冠狀病毒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是人類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面臨的最嚴峻危機。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25

Portal:病毒/Selected article/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