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岡嘎本孫峰
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話題外部連結已修改上作出的最新留言:7 年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懷疑「干卡本森峰」乃原創譯名。YunHuBuXi 2008年7月28日 (一) 12:31 (UTC)
- 的確,目前沒有看到其他譯名,我就選了這四個漢字音譯。--柳漫 (留言) 2008年10月31日 (五) 14:51 (UTC)
- 中國山峰沒有漢語名,卻用英文譯名比較可笑。我寧可直接用藏語名作條目名稱,也不願拿西方譯名做條目名稱。--柳漫 (留言) 2008年11月1日 (六) 10:38 (UTC)
- 只能等待可靠來源了。YunHuBuXi 2008年11月1日 (六) 11:16 (UTC)
- 目前沒有「可靠來源」。漢語界從來沒有翻譯過這座山名。不知道維基有沒有解決這種問題的原則。--柳漫 (留言) 2008年11月1日 (六) 17:05 (UTC)
- 使用CHIV—803—1982轉寫成漢字不就行了嗎?——虞海 (留言) 2010年1月16日 (六) 11:41 (UTC)
- 目前沒有「可靠來源」。漢語界從來沒有翻譯過這座山名。不知道維基有沒有解決這種問題的原則。--柳漫 (留言) 2008年11月1日 (六) 17:05 (UTC)
- 只能等待可靠來源了。YunHuBuXi 2008年11月1日 (六) 11:16 (UTC)
- 中國山峰沒有漢語名,卻用英文譯名比較可笑。我寧可直接用藏語名作條目名稱,也不願拿西方譯名做條目名稱。--柳漫 (留言) 2008年11月1日 (六) 10:38 (UTC)
- 應為岡嘎本孫峰(藏語: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 Kanggar Bünsum;阿洛語:གངས་ཁཝ་སྤུན་གསུམ།)。--123.125.157.49(留言) 2012年8月2日 (四) 14:20 (UTC)
請求把「Gangkhar Puensum」改名為「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
Gangkhar Puensum→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目前沒有官方中文名稱,根據中國藏語譯名的慣例,最有可能的名稱近似「岡嘎本孫峰」、「崗嘎本孫峰」、「崗嘎白松峰」等。根據命名常規,如果在漢語中原文一名比漢文譯名常用或漢文譯名不確定,應使用原文譯名(例如視窗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豬腳 (貶稱)->쪽발이)。--123.125.157.49(留言) 2012年8月2日 (四) 16:12 (UTC)
- (※)注意:由於柳漫通過複製文本移動了頁面,需要先將Gangkhar Puensum與干卡本森峰合併歷史。--123.125.157.49(留言) 2012年8月2日 (四) 16:40 (UTC)
- (-)反對,中文環境的電腦很多都無法正常顯示改名後的名稱。--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8月8日 (三) 19:59 (UTC)
- 中文環境的電腦很多都無法正常顯示鐽(或繁體字鐽),難道就不該把Darmstadtium命名為鐽了嗎?顯然這並非維基百科的方針指引,只是閣下自己杜撰出來的標準罷了。--58.83.252.15(留言) 2012年8月9日 (四) 05:25 (UTC)
- 還有閣下是否認為北𣴓省不應叫做北𣴓省而應命名為「北乾省」?--58.83.252.15(留言) 2012年8月9日 (四) 05:25 (UTC)
- 你那個不能顯示的原名是中文麼?條目標題是用作連結的,「所有條目命名都應當首先使用大多數中文用戶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同時儘量確保其他人可以簡單且符合常識地連結到這些條目」(自wp:NC)。請問閣下認為是藏文容易理解還是英文字母容易理解?請使用常識,謝謝。--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8月9日 (四) 11:49 (UTC)
- 至於「𫟼」是不是中文,閣下的眼睛長在閣下自己身上,我想我沒必要為閣下充當小學、初中或高中的語文老師幫閣下識字。
- 條目名當然應該使用大多數中文用戶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
- 藏文容易理解還是英文容易理解,取決於用戶的外語或民語學的是什麼。有人學的是英語,有人學的是韓語,有人是民授雙語(如藏漢)。所以,Microsoft Windows、쪽발이、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都是合適的名稱。閣下自己對英文字母十分熟悉,不代表別人也熟悉,殊不知中國有多少文盲,他們或許從私塾里學了個把幾個漢字就來了,甚至更慘。維基百科裏有了不少赴英美留學的維基人,他們當然熟悉英文,但精英階層不具有代表性。
- 應當使用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但是英文轉寫就有「Gangkhar Puensum」、「Kankar Punsum」、「Kangkar Punsun」、「Gankar Punzum」、「Gangkar Punsum」等等,而且常用程度相差無幾(閣下可以查查維基百科以外的英文資料)。所以依精確性起見,為避免混淆,應當使用「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
- 在下強烈建議閣下去發起一個移動請求,將北𣴓省移動至北Kạn省,因為「𣴓」不僅不是中文,甚至連漢字恐怕都不是。在下到今天也不知道這個字是怎麼讀的,而且超出了在下的小學、初中或高中的語文老師的知識範圍。在下實在不明白,放着一個喃字條目不管,閣下和這個藏文條目叫什麼勁呢?--58.83.252.147(留言) 2012年8月10日 (五) 13:26 (UTC)
- 請閣下不要扣帽子,「北𣴓省移動至北Kạn省」是我用閣下的「不能使用非中文字符,但拉丁字母是例外」的思想來推算的,不代表我的個人主張。但是,如果閣下真的要堅持「Gangkhar Puensum」這一西洋名稱,我也只能提出將北𣴓省移動至北Kạn省。另外,閣下支持的「北乾省」只是個原創研究。
- 另外請閣下不要把自己的常識當作所有人的共識:可能閣下使用帶有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的鍵盤,但是並不代表別人也像你一樣只有認識了「ABCD」才能操作電腦。閣下可能來自一個喜愛鍵盤的家庭,但就我身邊的人而言,除了我以外,絕大多數人都習慣使用手寫輸入法。所以,會用電腦的真的沒幾個用ABCD的。況且,更多的人連手寫都不用,他們只是去閱覽,在希望工程分發到貧困地區的電腦上瀏覽離線網頁或者在一些博物館、圖書館的終端機上用觸屏瀏覽幾張網頁。對於他們來說,「ABCD」可真的不比「ཀཁགང」簡單。所以,請閣下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環境想當然地想成別人的生活環境。
- 閣下只想了一個方向,「Gangkhar Puensum」和「Kankar Punsum」確實都指的是這座山峰,但是提到這座山峰,它叫什麼呢?「Gangkhar Puensum」還是「Kankar Punsum」?當然,每個人知道一種名稱,就能找到這座山。但是,兩個人交談時,怎麼確定他們所指的是同一座山呢?這難道不是混淆嗎?或者,閣下準備在條目中寫:這座山叫「Gangkhar Puensum」也叫「Kankar Punsum」也叫「Kangkar Punsun」也叫「Gankar Punzum」也叫「Gangkar Punsum」,這幾個名稱指的都是同一座山,為避免混淆,把這些名字統統都給我背下來!當然,如果這幾個名字都背下來了,那確實就不混淆了,可連續背誦五個摩斯碼一樣的字符串,這現實嗎?對於一個既不懂英文又不懂藏文的使用者來說,背誦一個摩斯碼一樣的字符串總比背誦五個摩斯碼一樣的字符串簡單,從而更不容易造成混淆。另外關於閣下說的「既打不出來,有看不見內容」,我聽不懂是什麼意思不知閣下再說什麼。
- 閣下有一個誤解,就是認為我非要把藏文放在維基百科上,這是錯的。我要放藏文是因為該條目沒有統一的中文名稱,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原始名稱,因此請求移動至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只是一個臨時措施(因為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至少比Gangkhar Puensum好),最後還要移動至中文。如果閣下能夠提供統一的漢語名稱,做些有建設性的編輯,在下將十分感激(在下已經找到了最接近於原始名稱的中文名稱「岡嘎本孫峰」,但是卻沒有找到統一的中文名稱,在下已經盡力了)。使用英文完全沒有道理,因為該條目也沒有統一的英文名稱;使用不統一的英文名稱來代替不統一的中文名稱,在下真不知道閣下是怎麼想的。維基百科推薦使用中文,但沒有規定在找到統一的中文名稱前使用什麼特定的語言,只是說「原始語言」(原始語言應用在這裏就是藏語和宗喀語)。這也是維基百科的基本精神中立性所致。在沒有中文的情況下,英文、韓文都是一樣的,甚至連五角星都可以。如果允許這些,卻不允許藏文,那麼這些中立性也做得太虛假了吧?--58.83.252.35(留言) 2012年8月15日 (三) 05:06 (UTC)
- 哦,既然有這麼多理由,那你趕快移動吧。另外不好意思,「共識不是全票通過」,沒有「所有人的共識」的說法。有問題歡迎到互助客棧探討,這裏就我們兩人,我不同意閣下也移不走:)--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8月15日 (三) 07:14 (UTC)
「干卡本森峰」
好像網絡上只能查到這個譯名。--MakecatTalkDC10 2012年8月15日 (三) 07:19 (UTC)
- 這個不錯。--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8月15日 (三) 07:27 (UTC)
- 所有的「干卡本森峰」均來自從維基百科的拷貝,而這最終來源於User:柳漫的原創研究。所以我不同意干卡本森峰這個半英半藏的標準。--58.83.252.13(留言) 2012年8月15日 (三) 08:08 (UTC)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拉薩藏語地名譯音規則》標準,「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四字對應漢語「康」、「嘎爾」、「本」(標準中的近似替代音規則)、「蘇木」。標準規定,音節合併時,變為「康」+「嘎」+「本」+「孫」=「康嘎本孫」。標準又規定,藏漢音意接近的詞,採用因巧就巧的原則(例如「岡仁波齊」、「庫拉岡日」,後者有連讀音變的成分在),所以「康」應變為「岡」或「崗」(前者更常用)。因此,「岡嘎本孫」應為按照規定最合適的候選。--58.83.252.13(留言) 2012年8月15日 (三) 08:08 (UTC)
- (!)意見:所以我最初確定,這個條目無疑可以移動至岡嘎本孫峰了。不過後來我發現這裏還有問題:
- 所以,我認為,應該先移動到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觀察一年,看看有沒有什麼人提供更多的信息,再考慮是否移動到「岡嘎本孫峰」(有鑑於User:柳漫誤譯帶來的不良影響,我不打算急於將條目移動到「岡嘎本孫峰」,以免造成更多的不良影響)。--58.83.252.13(留言) 2012年8月15日 (三) 08:30 (UTC)
- 沒事,反正都不是中文名,就英文在這放上一年好了,改不改名和提信息也沒什麼關係。--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8月15日 (三) 12:28 (UTC)
- 在下認為差別很大:獲得了原始語言,就離正確的漢語譯名更近了一步,就不會出現諸如「干卡本森」這樣的事情。使用了原始原始語言作為標題,就至少在特定的時期給讀者提供了更加正確的信息——該峰的唯一標識符,不想Gangkhar、Kankar等等那樣嬗變。--58.83.252.114(留言) 2012年8月15日 (三) 16:44 (UTC)
- 原始藏語已在正文中提供,並不違反閣下所謂的「獲得原始語言」。
- 維基百科是按媒體的報到來決定名字,而非閣下(或任何人)根據原名來研究,如果閣下是期望「通過原名來分析出譯名,最後在填到標題上」,那這個理由也不成立。
- Kankar可以重定向到Gangkhar,使用Kankar搜索到此峰並無難度。而且人有容差功能,四川方言和普通話發音差別不少不也能交流麼?
- Gangkhar既然能搜出20,000個結果,反而藏文一個結果都搜不出來,這就說明這個名字不但沒有錯誤,反而「更正確」。
- 對於絕大多數維基百科讀者來說,藏文寫法幾乎不能給讀者傳達人和信息,但是使用英文字母就可以很好地交流。(因為英語轉寫沒有錯誤)
- 中文維基沒有理由使用所謂「非中文的官方語言」。
- 依據常識,出於方便維基編輯者和使用者,我拒絕為閣下移動條目。閣下是自己註冊賬號移動,還是找別人幫忙,自己看着辦吧。
- 閣下如果認為應該翻譯為「岡嘎本孫峰」,請自己將相關文章發佈到可靠文獻上,然後再回頭引用,而不是在這長篇大論。--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8月15日 (三) 17:26 (UTC)
- 在下認為差別很大:獲得了原始語言,就離正確的漢語譯名更近了一步,就不會出現諸如「干卡本森」這樣的事情。使用了原始原始語言作為標題,就至少在特定的時期給讀者提供了更加正確的信息——該峰的唯一標識符,不想Gangkhar、Kankar等等那樣嬗變。--58.83.252.114(留言) 2012年8月15日 (三) 16:44 (UTC)
- 原始藏語當然要在正文中提供,但絕不允許藏區的山峰在鏈入頁面中以毫不相關的語言呈現,如果那樣,就絕對違反了「在無法獲得中文名稱時獲得原始語言」的原則,更違反了維基百科的基本常識(參見維基百科:瑣碎章節。無關內容放在條目中是「瑣碎內容」,這倒好,直接把無關內容放在標題上了!閣下何不把這座山峰的阿拉伯語名稱也放在標題上???),至少在鏈入頁面中如此。
- 閣下說得不準確,中文維基百科是按中文媒體的報到來決定名字(詳情參見第四條)。另外,閣下又在給在下扣帽子了——如果說在下通過《拉薩藏語地名譯音規則》將藏文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轉寫為岡嘎本孫是「根據原名來研究」的話,引文維基百克中所有通過《漢語拼音方案》將中文轉寫為英文的,如en:Zhonghua Da Zidian,就都是「根據原名來研究」了!可見這個「根據原名來研究」的帽子是多麼地荒謬!
- 對不起,Kankar是鈣結核的意思,不能重定向到Gangkhar。
- Gangkhar既然能搜出20,000個結果,可那是中文結果嗎?如果不是,20,000個零加起來還是零。另外提醒,只有Google Books搜索和Google Scholar搜索才有一定限度的說服力(而且說服力不強,因為涵蓋太少),Google Web搜索不被維基百科接受,因為沒有人能夠保證搜出的內容不是閣下私自發佈的
- 「對於絕大多數維基百科讀者來說」這個完全是屬於閣下的原創研究,甚至連原創研究都不是,是主觀臆斷。
- 沒錯,中文維基沒有理由使用所謂「非中文的官方語言」,閣下說得太對了。所以閣下沒有理由對所有無中文名稱的條目都推廣英文名稱;相反,只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屬於什麼領域的條目,用什麼領域的原文。
- 我不了解閣下所謂的「常識」從何而來,不過依照在下的常識,在暫無中文譯名的情況下使用原文是理所應當的事,而「暫無中文譯名的情況下使用英文則莫名其妙」。另,如果需要在下註冊一個用戶來移動,在下願意。
- 在下是說「岡嘎本孫」是依據《拉薩藏語地名譯音規則》的藏文漢字轉寫(就像「中華大字典」-「Zhonghua Da Zidian」)。至於怎麼翻譯,在下並不十分鼓勵使用「岡嘎本孫峰」因為(在下說過)「……我們暫時還沒有能力接觸那些檔案館內的檔案……」——這也是在下要求先移動到藏文等一年在考慮是否確定中文名稱的原因。但是無論如何,轉寫「岡嘎本孫」總比原創名稱「干卡本森」好,我寧願用轉寫也不用原創名稱。--58.83.252.199(留言) 2012年8月21日 (二) 12:55 (UTC)
- 沒事,反正都不是中文名,就英文在這放上一年好了,改不改名和提信息也沒什麼關係。--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8月15日 (三) 12:28 (UTC)
- 我覺得鐵鐵的火大了的觀點實在奇怪,他估計是個以英文為外語的漢族(或者什麼其它類似的情況)。
- 如果一個以英文為外語的漢族(或者什麼其它類似的情況)可以以「常識表明我身邊的人都認識英文字母」為理由在中文維基中堅持Gangkhar Puensum這一名稱,
- 那麼一個以阿拉伯文為外語的回族(或者什麼其它類似的情況)也一定可以以「常識表明我身邊的人都認識阿拉伯字母」為理由在中文維基中堅持گنکھڑ پیونسم這一名稱了?
- 殊知以英文為外語的漢族和以阿拉伯文為外語的回族都是以漢語為母語的啊。--58.83.252.199(留言) 2012年8月21日 (二) 13:09 (UTC)
- 閣下怎麼知道那位會阿拉伯語的回族不認識26個字母,呵呵。--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8月21日 (二) 14:17 (UTC)
- 另外看到閣下對WP:TRIVIA的解釋我都快笑噴了。嘛,閣下慢慢理論吧,閣下不熟悉維基規則我就不為難了。--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8月21日 (二) 14:41 (UTC)
- 那個閣下又如何斷定:
- 會阿拉伯語的回族朋友們一定也會英文字母?
- 會英語的漢族朋友們一定就不會阿拉伯字母?
- 我舉這個例子,是說閣下不能自顧自地認為別人都像閣下一樣熟悉英文,是讓閣下不要以自己的小群體來取代「漢語使用者」這一大群體—前者能懂英文;後者因人而異,有的能懂英文,有的能懂阿拉伯文、有的能懂日文,有的能懂藏文—所以我們應該站在一個開放、中立的觀點上看問題,是這個意思。而不是說我一定要請來一位會阿拉伯語的回族朋友來。閣下不會連這一點都沒聽明白吧?
- 使用WP:TRIVIA,使在下過於牽強了。在下一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指引,但在下相信在維基百科中不許添加無關內容的共識一定會有的,否則在下就可以向一切條目添加相應的阿拉伯語名稱——正如閣下要在這個條目中添加英語名稱一樣。--58.83.252.199(留言) 2012年8月21日 (二) 15:41 (UTC)
疑問
- 藏語和阿洛語名出自何處?
- 如果能確保藏語名正確,其實中文化很簡單。གངས་དཀར: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六巴鄉有གངས་དཀར་དགོན་པ,中文名「貢嘎寺」;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赤土鄉有གངས་དཀར་དགོན,中文名「貢嘎寺」;阿里地區普蘭縣普蘭鎮吉讓居委會下有གངས་དཀར,中文名「貢嘎」;甘孜藏族自治州大雪山更有མི་ཉག་གངས་དཀར་རི་བོ་,中文名「貢嘎山」。故譯「貢嘎」。སྤུན་གསུམ:那曲地區有སྤུན་གསུམ་མཚོ,中文名「本松錯」;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有無人鎮སྤུན་གསུམ,中文名「白松」;山南地區瓊結縣有སྤུན་གསུམ,中文名「白松鄉」,亦譯「奔松鄉」。宗喀語將後者讀作/pɕuen sum/(前一部分為/gʰãː kaː/,符合「貢嘎」)[1][2],故譯「本松」。綜上,此山應稱為「貢嘎本松峰」。ɧ(留言) 2012年8月22日 (三) 09:49 (UTC)
- 「貢嘎」來源於康方言(阿里部分地區屬康方言西部土語;甘孜屬康方言東部土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行業標準《藏語(德格話)地名漢字譯音方案》,威利「-ongs」在康方言中讀作「[õ]」,與漢語拼音字母「g、gg、ngg」相拼時譯作「貢」,與漢語拼音字母「k」相拼時譯作「孔」,所以「貢嘎」用在閣下提到的那些地方是合適的,但用在這裏就不對了。「白松」也是受到康方言影響的翻譯。閣下可能對藏語的漢譯不太了解,所以把問題過度簡單化了。
- 藏語來源於英文網站《Gangkhar Phuentsum Trek》中的音譯轉寫和意譯,查字典得來的,應該沒有問題。阿洛語有待查證,可能有錯,阿洛語有可能也是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58.83.252.75(留言) 2012年8月23日 (四) 04:57 (UTC)
- 筆誤吧,應該是威利-angs。嚴格來說,若不用其他藏語方言來譯,也不應該用拉薩藏語來譯,因為當地使用的不是拉薩藏語。應該用當地的方言音來譯,雖然這種方言可能連記錄都沒有……宗喀語可能更接近。阿洛語的詞形我懷疑是否正確,因為藏文相對保守應該書面上不會變動,khaw只是記錄當地dkar的詞音(前綴脫落伴隨基字送氣化,詞尾弱化)。ɧ(留言) 2012年8月23日 (四) 12:02 (UTC)
- 筆誤(其實「-angs」和「-ongs」在康方言中都讀「[õ]」)。閣下所言正是在下所擔心的:一方面,中國官方的政策是以拉薩話作為衛藏方言標準音、以德格話作為康方言標準音來漢譯,這樣,該山峰屬衛藏方言區,就應譯作「岡嘎本孫」;但另一方面,實際操作中經常以當地的土語音來譯,甚至加以諧音、意譯等,而我無法確知是否存在已有的翻譯。「khaw」在下也懷疑,因為它來自「kha ba」的縮讀;在下對不丹的語言不熟悉,不明白為什麼出現了「Gangkhar」。--110.232.42.147(留言) 2012年8月23日 (四) 15:00 (UTC)
- 筆誤吧,應該是威利-angs。嚴格來說,若不用其他藏語方言來譯,也不應該用拉薩藏語來譯,因為當地使用的不是拉薩藏語。應該用當地的方言音來譯,雖然這種方言可能連記錄都沒有……宗喀語可能更接近。阿洛語的詞形我懷疑是否正確,因為藏文相對保守應該書面上不會變動,khaw只是記錄當地dkar的詞音(前綴脫落伴隨基字送氣化,詞尾弱化)。ɧ(留言) 2012年8月23日 (四) 12:02 (UTC)
- 既然無實際標準,也沒必要為譯名研究半天。趕緊移動吧。阿洛語名我已刪。ɧ(留言) 2012年8月26日 (日) 00:30 (UTC)
- 先移動到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58.83.252.106(留言) 2012年8月31日 (五) 04:48 (UTC)
- 移動到中文名啊,既然無標準所以中文化也沒必要那麼嚴謹了。ɧ(留言) 2012年8月31日 (五) 14:04 (UTC)
- 岡嘎本孫?康嘎本孫?貢嘎本松?是否應綴「峰」字(官方譯名中,「良崗康日」不帶「峰」字,「庫拉岡日峰」帶「峰」字,但岡嘎本孫沒有記錄)?--58.83.252.112(留言) 2012年8月31日 (五) 15:06 (UTC)
- 移動到中文名啊,既然無標準所以中文化也沒必要那麼嚴謹了。ɧ(留言) 2012年8月31日 (五) 14:04 (UTC)
- 先移動到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58.83.252.106(留言) 2012年8月31日 (五) 04:48 (UTC)
- 既然無實際標準,也沒必要為譯名研究半天。趕緊移動吧。阿洛語名我已刪。ɧ(留言) 2012年8月26日 (日) 00:30 (UTC)
- 註:གངས་དཀར་རྡོ་རི་རྩེ=Kanggardo Rizê=康格多峰。--58.83.252.112(留言) 2012年8月31日 (五) 16:32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岡嘎本孫峰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nirvanaexpeditions.com/pictures/nature/imagepages/image3.htm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41225005944/http://nirvanaexpeditions.com/pictures/nature/imagepages/image3.htm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