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韓朝/沙盒
羅德尼 Rodney | |
---|---|
概觀 | |
艦種 | 戰列艦 |
艦級 | 納爾遜級戰列艦(2號艦) |
舷號 | 29 |
製造廠 | Cammell Laird船廠,伯肯希德 |
動工 | 1922年12月28日 |
下水 | 1925年12月17日 |
服役 | 1927年11月10日 |
退役 | 1946年 |
結局 | 1949年3月15日被拆解 |
格言 | Non Generant Aquilae Columbas (拉丁語) "Eagles do not breed doves" |
技術數據 | |
標準排水量 | 33,950噸 |
滿載排水量 | 41,250噸 |
全長 | 220米 |
全寬 | 32米 |
吃水 | 10米 |
動力 | 八台 三鼓過熱鍋爐 兩台寇蒂斯蒸汽輪機 雙軸 |
最高速度 | 23.5節 |
續航距離 | 7,000海里(16節) 5,500海里(23節) |
乘員 | 1,361人 |
武器裝備 | 3座三聯裝45倍徑16英寸主炮 6座二聯裝50倍徑6英寸副炮 6座4.7英吋高射炮 8座40毫米高射炮 2座622毫米魚雷發射器 二戰時 3座三聯裝45倍徑16英寸主炮 6座二聯裝50倍徑6英寸副炮 6座4.7英吋高射炮 6座8聯裝40毫米高射炮 4座4聯裝40毫米波佛斯機砲 2座622毫米魚雷發射器 |
裝甲 | 356毫米(主側舷) 330毫米(低側舷) 171毫米(甲板) 406毫米(主炮塔) 324毫米(炮塔) 305毫米(艦橋) |
艦載機 | 1架 |
羅德尼號(英語:Rodney)是英國皇家海軍於兩次大戰間建造的納爾遜級戰列艦的二號艦(舷號29)。於1922年在伯肯希德的Cammell Laird船廠建造,1925年下水,1927年12月11月10日服役。其被命名為羅德尼以紀念海軍上將喬治·布里奇斯·羅德尼男爵。羅德尼號參加過著名的擊沉卑斯麥號的戰鬥和諾曼第登陸。
設計
羅德尼號與其姊妹艦納爾遜號一樣,是G3戰列巡洋艦的削減版。原本的G3計劃因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而取消。為了在條約規定的35000噸限制下達到美國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和日本長門號的火力,納爾遜級採用3座三聯裝410毫米主炮炮塔全部在艦橋之前,而動力機艙集中配置在艦體後部這種非常規的佈局,目的是將有限的重裝甲防護區最大限度集中在重點部位。由於這種非常規的佈局,羅德尼號的航速被降低,裝甲也被限制在關鍵部位。
建造
羅德尼號和納爾遜號一同於1922年12月28日鋪設龍骨。其在位於伯肯希德的Cammell-Laird船廠建造,於1925年12月17日由瑪麗公主主持下水。在下水時經過三次嘗試才將香檳瓶子砸碎。羅德尼號於1927年完工並在納爾遜號服役的三個月後於同年11月27日服役。整個建造花費7,617,799英鎊。服役時的艦長是安德魯·康寧漢。
服役
1931年,羅德尼號的水手參與了因弗戈登暴動。1938年,一台原型79Y型雷達被安裝至主桅上,使她成為皇家海軍第一艘在主桅上安裝雷達的戰列艦。自1939年二次大戰開始,羅德尼號一直在大西洋和本土艦隊服役。1940年一台279型雷達取代了79Y型,並在B和C炮塔上裝備了UPAA火箭發射器,但因安全原因在1941年拆除。防空任務被35台單管厄利孔20毫米機炮取代。
武裝巡洋艦HMS Rawalpindi被德國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擊沉後,羅德尼號在大西洋上追擊兩艦,但遭受了嚴重的舵機勞損,被迫返回利物浦維修至12月31日。羅德尼號於1940年4月9日遭到德國飛機攻擊,一枚500公斤炸彈擊穿了甲板,但沒有爆炸,在擊中裝甲甲板後滑出。在9月13日接到調令前往英吉利海峽後,羅德尼號從斯卡帕灣前往羅塞斯,以防備德國登陸英格蘭。11月和12月間羅德尼號主要進行不列顛和哈利法克斯間的商船護航任務。1941年1月,她加入了追擊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的艦隊,但沒有戰果。3月16日,在北大西洋進行商船護航時,發現德國艦隊,但在懾於英艦的火力優勢,德艦撤退。
擊沉俾斯麥號
1941年5月,羅德尼號和四艘驅逐艦和一艘郵輪前往加拿大。之後羅德尼號將前往美國進行維修。
24日,羅德尼號和驅逐艦Somali,Mashona,Tartar被徵召前往攻擊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由Eskimo號驅逐艦繼續護送商船。由於對卑斯麥號行蹤的錯誤判斷,由海軍上將John Tovey指揮的英王喬治五世號錯誤地前往了西北方。
羅德尼號冒着損壞主機的危險超速2節前進,在情報被修正後於26日與英王喬治五世號會合。三艘驅逐艦被派回基地以補充油料。27日早上落後於英王喬治五世號的羅德尼號和她及重巡洋艦Norfolk號和Dorsetshire號遭遇了舵機被英國劍魚艦載機魚雷攻擊損毀的俾斯麥號。
由於無法保持航向,俾斯麥號在其前炮塔被擊毀前都無法打出命中。之後羅德尼號靠近至能保證命中後開火。一發16英寸炮彈擊中了俾斯麥號的二號炮塔並炸死了艦橋上的大部分人。整場戰鬥中羅德尼號一共發射了360發16英寸炮彈,716發6英寸副炮炮彈和兩發魚雷,在近至2700米的距離上打出了大量命中,並造成了最多的傷害。其中一發魚雷命中了俾斯麥號,使羅德尼號成為唯一一艘用魚雷命中另一艘戰列艦的戰列艦。Dorsetshire號之後被命用魚雷擊沉俾斯麥號,而兩艘油料短缺的戰列艦則返回基地。路上與驅逐艦會合,但遭到德國飛機攻擊,Mashona號被炸沉。
After refuelling at Gourock, Rodney sailed to the South Boston Navy Yard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for the delayed repairs to her engines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more 8-barrelled "Pom-Pom" AA guns, which had been carried in crates on the deck throughout the battle. This is significant because 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formally enter the war for several months and the docking of Rodney illustrated the US government's true sympathies in the growing global conflict. Since the repairs took several weeks to complete, Rodney's crew was furloughed to local 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 camps. In the interim, some members of the crew struck up lasting relationships with American civil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