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George Leung!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並同意在CC BY-SA 3.0和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人: --JuneAugustRe: 2016年2月9日 (二) 00:23 (UTC)回覆

華裔加拿大人加拿大華人

1、大陸的,擁有加拿大國籍即自動放棄中國籍,這個沒得說

2、香港、台灣能夠有雙重國籍,邏輯上,恰恰說明,「華人」與「加拿大人」是兩個概念,「華人」包含「加拿大華人」,「加拿大人」包含「華裔加拿大人」。 香港、台灣有雙重國籍的,認同自己是華人的同時又認同自己是加拿大人,恰恰說明了,這個兩個是不同的身份,雙重認同嘛,沒毛病,

如果這兩個身份是一樣的,就沒有必要說「雙重」。 如果雙重國籍的,僅僅認同自己是台灣人或香港人,那幹嘛還拿加拿大護照,恰恰說明這兩個身份是不同的, 拿加拿大護照是要宣誓效忠加拿大的。

就算雙重國籍的內心認同華人,但是形式上還是認同加拿大的

就算不拿加拿大護照,只拿楓葉卡,也是加拿大人,人口統計的時候都算進去的。 永久居民和公民一樣,有「絕對進入加拿大」的憲法權利(憲法第6條),就算楓葉卡失效,只有移民部申請法庭才能遣返, 海關沒有權力拒絕入境加拿大的。

我不是想和你爭辯,爭個高下的。就是剛看見你的留言,探討一下,澄清一下概念。 MikeV2017留言2017年5月17日 (三) 07:31 (UTC)回覆

上帝

您好!「上帝」不是任何宗教專屬的名稱,但目前的頁面內容也不是消歧義頁,而是對「上帝」此一名稱在各種情形下的說明。因此若要進行大量修改,應該先取得共識再進行。--Iokseng留言2016年2月23日 (二) 15:27 (UTC)回覆

合理使用文件

合理使用文件不得用於用戶模板。--Antigng留言2016年5月13日 (五) 14:58 (UTC)回覆

re:

沒共識就得一直討論到有共識為止啊......管理員不能製造共識,只能幫社群執行共識。--Antigng留言2016年6月21日 (二) 09:05 (UTC)回覆

WP:命名常規:常用名稱〉名從主人。--Antigng留言2016年6月21日 (二) 09:13 (UTC)回覆
這全依賴於你們討論的結果,我怎麼能替你們做決定呢?--Antigng留言2016年6月21日 (二) 09:19 (UTC)回覆
不行就到WP:VPD討論吧。--Antigng留言2016年6月21日 (二) 09:28 (UTC)回覆

Re: 加拿大「國會」

謝謝提醒,加拿大議會也應該統一到加拿大國會Nndd留言2016年7月7日 (四) 03:26 (UTC)回覆

錫罐大教堂

Hello George, Could you help me with the language of this article? A translator in Singapore did this translation for me. A tag has gone up on it complaining about its language. I am not fluent in Chinese. The article is a 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Wikipedia: Tin Can Cathedral. It is about Canadian history. When you have the time, could you take a look at it, and if possible help? Nicola Mitchell留言2016年12月9日 (五) 02:35 (UTC)回覆

You can change the title to something like the German Wikipedia: Seraphimite Church. That would focus more on the spirit of the event than the building. I would welcome any such changes that you make to improve the feel of the article.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to it beyond just the language, if you wish to add to it.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with this.Nicola Mitchell留言2016年12月9日 (五) 11:41 (UTC)回覆
P.S. When you have a chance could you go through the brief biographical accompanying article: 西瑞爾·格尼克, in the same way you did with the main article? Nicola Mitchell留言2016年12月9日 (五) 16:30 (UTC)回覆

致 《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讀者:

我們想要讓您知道,以2017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為期,共有針對方針與指引的新提案25項,已通過4項。謹就通過者加以介紹:

  • 特色圖片標準已經修訂,圖像最少大小放寬至1000像素並訂下例外條款。
  • 翻譯指引已經修訂,增加翻譯注意事項。
  • 勇於提問指引已經確立,提醒用戶要勇於發問,以達致減少爭議。
  • 簽名指引已經修訂,提醒用戶毋須於結構討論頁簽署。


編撰小組

R96340
Aotfs2013
J.Wong

2017年12月21日 (四) 11:57 (UTC)

藉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所發送

《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是第一份關注於維基百科政策建設的刊物,由R96340Aotfs2013J.Wong等編撰小組共同編撰,幫助社群成員掌握方針與指引的脈動。《維基百科政策公報》將以月為周期,於每月15日定期發刊,歡迎任何感興趣於維基百科政策的維基人訂閱《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若您沒有主動訂閱《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而收到《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是因為您被編撰小組認為是應掌握維基百科政策脈動的使用者,您可以將您的使用者名稱從公報發送名單訂閱清單中移除,並在您的使用者頁面添加特殊分類以停止透過《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掌握維基百科政策脈動。

《維基百科政策簡報》政策異動通知

我們非常重視使用者對於接受《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的感受,在2017年12月號(創刊號)的發送後,我們注意到一些使用者對於簡報的發送感到不適,對此我們感到萬分遺憾,並且已於第一時間自相關清單中移除不願繼續收受簡報發送的使用者。經過編撰小組審慎地評估與考量,我們決定在2018年1月號中取消對於引發一些使用者不適的List B的發送工作,為了在政策異動下維護您的權益,我們藉由此則訊息向您通知相關政策異動;如您希望繼續藉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掌握中文維基百科之管理人員及方針指引變動,您可以將自己加入一份全新的專屬清單以保持對於《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的訂閱。

感謝各位讀者對於《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的支持,我們希望能與您共同努力使中文維基百科更加美好。


此則訊息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編撰小組藉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發送於 2018年1月14日 (日) 16:16 (UTC)回覆


Template:User:香蕉人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User:香蕉人」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頁面的內容,您可以前往已刪除內容查詢。如需對刪除結果上訴,請在存廢覆核請求處按格式提出請求,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鏡音未來初音過去 2018年12月18日 (二) 12:45 (UTC)回覆

Template:User:香蕉人的快速刪除通知

 

您好,有編者認為您創建的頁面Template:User:香蕉人內容不當,符合快速刪除條件,該頁面很快會由管理員進行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查看已刪除頁面的頁面內容,您可訪問已刪除內容查詢。如果您認為刪除不當,請到存廢覆核請求處提出申請,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まっすろな未來 2018年12月18日 (二) 12:52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管理人員任免及仲裁委員會制度討論

註:此通告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於2024年9月21日 (六) 13:34 (UTC)寄送。若您未來長期或目前暫時不欲接收任何類似訊息,可考慮婉拒消息發送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