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討論:Wikijoiner/archive1

由費勒姆在話題第五次動員令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7 年前
您好,Wikijoiner!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15 2005年4月29日 (UTC)

待翻譯文章

請不要短時間內建立大量待翻譯文章,而且不要將大量外文保留在條目內。請完全或部分翻譯完成後,加入條目。謝謝。---肚臍 | 。| 16:44 2005年5月19日 (UTC)

您可以參看Template:Notchinese,這個是維基百科的共識。當然,相信您會在有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為維基百科中文版翻譯出更多優秀的外文條目。俗話說「貪多嚼不爛」,同時創建太多的條目,可能到時候就忘掉了還要翻譯它們,而被刪除就浪費了您和管理員的精力。

目前至少有以下條目是您創建但是沒有能夠翻譯完成的,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如果全部翻譯完成還是要花上一些時間的。如果您對它們還有興趣,請努力完成它們吧:

iTunes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阿拉伯的勞倫斯(其他朋友幫您翻譯了大部分)、瑪麗一世 (蘇格蘭)Silverpit隕石坑網格計算CIH病毒口蹄疫基布茲彈道導彈夢劇場國際勞工組織第一次中東戰爭阿勒祖巴洛特戰役麻醉品單一公約路易斯·瑞爾地衣西北地區Xenx86(其他朋友幫您翻譯了一些)、Ubuntu

--Panda 05:50 2005年5月20日 (UTC)

忘記說了,肚臍確實是維基百科的管理員,您可以在管理員名單里查看,當然他給您的留言只是善意的建議,並不是什麼規定和決議。--Panda 06:06 2005年5月20日 (UTC)

如果是這樣的原因,您可以用<!-- -->將其餘部分暫時註釋起來,當然,不要把interwiki部分也註釋掉就好了。這樣比將大量的英文放在中文維基百科中要給人的感覺好點吧?--Panda 06:36 2005年5月20日 (UTC)

我也不知道有什麼好法子,要不然把這個問題發到互助客棧問問別的朋友的看法?--Panda 07:23 2005年5月20日 (UTC)

Wikipedia_talk:待翻譯文章#.E6.AE.8B.E4.BD.99.E8.8B.B1.E6.96.87 討論。---肚臍 | 。| 18:12 2005年5月20日 (UTC)

反維基榮譽

建議您在您的頁面上使用Image:Barn star free zone.png。謝謝。---肚臍 | 。| 18:18 2005年5月24日 (UTC)

這個就是「反(對任何人給自己頒發)維基榮譽」的標誌,可能我沒表達清楚,您可以仔細閱讀該標誌的描述頁面。謝謝。---肚臍 | 。| 14:38 2005年5月25日 (UTC)
您想要就要,不想要就別要,我也沒求您。想改自己動手改。您自己腦子沒有「XXX思維」,就是您留言不經過大腦。---肚臍 | 。| 15:07 2005年5月25日 (UTC)

維基百科是個合作項目

維基百科是個合作項目,需要所有參與者的共同努力,整個維基百科工程要是靠單個人努力的話,窮其一生也難以達到現在的規模。就如您由en.wikipedia.org移來的文字,其中很多專業性的內容您也無法獨立將其翻譯的很完備,還需要別的朋友來幫助您將其翻譯為一篇真正的中文百科全書條目。您大概是做通訊技術專業的人士,對GNU和開源項目的概念不會陌生,合作互助是它的精神所在,維基百科也是一個遵循GNU協議的項目,所以也希望您能夠多與其他朋友合作,而不是將其他朋友看作自己的對立面,我行我素的騎士精神雖然很酷,但是在這裏並不是非常適合。維基百科規則中的自由和團隊協作並不矛盾。

回到前些天討論的話題,我個人覺得,提供interwiki(跨語言連結,您創建的條目自己已經加上它們了,相信您熟悉它們的作用)在中文條目上就可以為其他朋友提供英文版本參照了,如果有興趣,可以直接點擊條目的英文維基間連結,增加新內容的時候他們可以直接參考英文版,而不一定拘泥於它。而且英文版或其他版本的文字也在隨時更新之中,即使現在搬過來的是最新的內容,下一刻可能已經被參與英文版的朋友進行了重大調整或徹底重寫,即使有朋友翻譯現在粘貼在中文版中的文字,他們仍然需要去直接參照英文版,而且很多人不喜歡英文版的結構,或者比如我個人對自己編寫的條目的要求就是超過英文版的水平,大段的文字確實阻礙了我個人對條目總體框架的理解。

以上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我一貫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寫得很亂,請不要太在意。仍然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傾力貢獻,相信在您的幫助下,維基百科中文版也會逐步壯大,成為最好的中文百科全書。--Panda 09:20 2005年5月25日 (UTC)

想問問您為什麼用Wikijoiner這個ID呢?--Panda 09:46 2005年5月25日 (UTC)

請問您在維基的什麼自由被限制了?一直在說「不要人治」,需要「法則治」。我們從始至終刪除過您添加的外文內容麼?我們是因為維基在這方面的規定比較模糊,才一直討論,未做任何行動。動不動就抬出「管理員」怎樣怎樣,您究竟想怎樣?任何一位管理員如有任何行為您認為有損您的權力和權利,請您指出。謝謝。---肚臍 | 。| 15:33 2005年5月25日 (UTC)

您怎麼不去投票?---肚臍 | 。| 15:22 2005年6月2日 (UTC)

繼續討論

請到此處繼續討論待翻譯非中文的處理辦法。謝謝。---肚臍 | 。| 18:34 2005年6月6日 (UTC)

Ubuntu

你的校對似乎和原意是反的。上下文也說明了這一點。原文是分別說明Ubuntu與Debian互相支持,而不是把同一個事情說了兩次。

Beyond just using the same deb package format, Ubuntu has very strong links with the Debian community, contributing any changes directly and immediately, rather than announcing them only at release time. Many Ubuntu developers are also responsible for key packages within Debian itself.Lion.guo 08:05 2005年6月28日 (UTC) 使大多數日常使用Linux系統時所需的任何東西包括在內。----更不通順Lion.guo 08:15 2005年6月28日 (UTC)

據我所知,Ubuntu是一些debian骨幹感覺debian開發模式為其普及帶來麻煩,所以發起了一個普及版Debian。因此Debian為Ubuntu做貢獻是正常的情況。

我認為你此處校對是不正確的。contributing的主體更應該是緊緊在它前面的Debian community。如果對原文理解有歧義,從上下文和Ubuntu背景可以得到更清楚的結論。這是我的看法。我沒有跳轉,我只是提供更多的旁證,這應該是常用的探討問題的手段。Lion.guo 09:12 2005年6月28日 (UTC)

全程關注

hi, 目前全程關注沒有明確的標準, 但現在裏面的條目已經過多, 另外你添加的相較於原先內容. 是新近發生的. 列入新聞動態即可. --  Moses+ 

吉斯公爵

之所以寫為吉斯公爵 (第二),是因為第二代公爵和第二個叫這個名字的公爵是兩回事。比如說,亨利二世是吉斯公爵 (第五)。所以把這個條目移回去了。--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05:04 2005年10月14日 (UTC)

您不必如此光火啦!是您很少關注人物條目的撰寫的緣故。凡是第幾個叫這個名字的,寫為幾「世」;只有當某一爵位同名的人太多、而都列出來又不必要時,才用「爵位 (第幾)」的寫法。例如,安茹公爵只有3個叫路易的,所以就寫成路易三世 (安茹);而9代阿蓋爾伯爵全叫一個名字,所以才用阿蓋爾伯爵 (第一)的寫法。大多數編寫人物條目的人都理解這種做法。其實我使用吉斯公爵 (第二),也是參考了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做法。--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0:55 2005年10月14日 (UTC)
英文維基根本都不怎麼用括號。他們消歧義用逗號。在中文維基中括號是用來消歧義,但這不表示它就不能用來表示其它概念。有些條目名字本身就帶逗號。--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1:38 2005年10月14日 (UTC)

Sorry

我剛才說話太莽撞了,請您多原諒。您要是真看着不好就隨便您吧…只是萬一真寫到阿蓋爾伯爵就不知道怎麼辦了(笑)。--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1:48 2005年10月14日 (UTC)

歡迎你到Wikipedia talk:專題/德國歷史來專門討論這件事。其實外國人名和爵位翻譯這個問題已經困擾維基很久了。--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有意見請到Wikipedia talk:專題/德國歷史大家一起來談。否則就變成我們兩人的論戰了。實際上,中文維基的人名條目寫法現在這種狀況是我造成的,當時還沒有統一標準,我就這麼用了,後來大家看習慣了而已。因為我已經寫了上千個人物條目,其中有括號的不下幾百,一個個地改成您主張的不可能,反而更是對資源的浪費。您可以向其他用戶徵詢一下意見。--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2:13 2005年10月14日 (UTC)
我真是服了你了,那麼執著。我倒是建議你到Wikipedia:互助客棧#非中國君主的條目命名去看看。從來就沒有形成一致結果。我當時沒有參加討論,是因為後來做法已經成為慣例,被大家所允許。您沒必要去改變一個已經存在很長時間的事。而且真正的問題是,如果你貿然把條目名字改動,那就會擾亂已經有的其他條目到這裏的連結(內部和外部),而某一個連結存在於哪個頁面不可能知道。--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2:40 2005年10月14日 (UTC)

respond

你提出的問題不是也超出了職位+編號,而擴展到所有括號問題了嗎?在那個頁面上有這個討論的。你要投票的話,我可以發起。如果大家支持你的意見,我也會遵守新規定。但請你不要干擾我目前的工作,因為我正忙着清理一位用戶建立的大量未翻譯完的條目,等我把這個弄完了我跟你討論三天三夜也行,但是我現在太忙了。請原諒我的口氣。--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3:04 2005年10月14日 (UTC)

禽流感

你好,Wikijoiner,我將留言放在Talk:禽流感,希望你不會介意。基本上,我覺得這個條目的內容是關於病毒,沒有太多疾病的描述。當然,這個仍有討論及修正的空間。--roc (talk) 05:04 2005年10月25日 (UTC)

關於禽流感

我認為對於今年10月禽流感疫情的詳細記述,放在更細緻的H5N1流感條目中比放在禽流感中更合適。內容細化更有利於閱讀,如果對這一波禽流感的疫情在禽流感條目中做如此詳盡的記述,相應的以往的疫情就也需要類似的詳盡記述,這樣的話,整個條目就變成疫情記錄了,更何況對以往的疫情很難做如此細緻的記錄,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條目中疫情一欄應該是歷次疫情的綜述而不是時序記錄。而H5N1條目正好收錄這一次的疫情記錄,不是更合適麼?

另外關於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分型是依照其核蛋白的抗原型來區分的,而通常所謂甲型乙型丙型流感病毒,是針對人流感病毒作出的區分,感染豬、鳥的流感病毒並不做這種區分,所以規範的使用的話,甲型流感病毒指的是人甲型流感病毒。但是實際上感染動物的流感病毒其核蛋白抗原型全是甲型,所以有時候就有人把禽流感病毒、豬流感病毒等等也都規為甲型流感病毒,這樣的表述在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因為核蛋白抗原型是一樣的,但是不規範,所以出於規範的考慮,我覺得在條目中還是用禽流感病毒更合適一些,你覺得呢?--雪鴞◎海德薇 看看雪鴞 (talk) 04:51 2005年10月31日 (UTC)

但是如果你把它刪掉就說明你支持相反的觀點「H5N1疫情不是禽流感疫情的一部分」。這個邏輯不成立,按照這個邏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條目中如果沒有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山街道辦事處老山西里社區的詳細介紹的話,就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山街道辦事處老山西里社區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了?按照這個邏輯的話,條目都沒法寫的啊,只要與某個概念有關的所有內容都必須塞在這個條目底下,這樣的話維基百科只要一個條目就可以了就叫做「知識」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啦,例子舉的有點極端,比較搞笑了,但是是這麼個意思不是?至於甲型流感,在下三年前恰好在北醫學過醫學微生物,這些知識來自我們的課本,其實現在也很少有人對這個概念這麼較真了,但是作為百科全書還是嚴謹一些比較好不是--雪鴞◎海德薇 看看雪鴞 (talk) 06:10 2005年10月31日 (UTC)
一樣啊,在中國這個條目里是不應該詳細介紹北京的,對不對?如果我在中國這個條目中加上一個北京文物故跡的列表,讀者肯定會覺得莫名其妙的吧。而且H5N1也不是流感病毒的直接下層概念,它是亞型在它上面還有型啊,我的觀點是,在禽流感這個條目裏面的疫情一欄,最好這樣寫,某年某地爆發某型禽流感疫情,損失狀況如何如何,如果比較著名的疫情付上斜體字參見:H5N1流感,在更細緻的條目里就可以寫歷次疫情的詳細信息了,我覺得這樣邏輯更清晰一些,你覺得呢?當然這樣的工作量也更大,要整理一下歷史上流行禽流感的狀況--雪鴞◎海德薇 看看雪鴞 (talk) 06:36 2005年10月31日 (UTC)

有關來源的問題

我不是指你個人的問題,我不得不承認自己可能有犯下同一個毛病。近期發現很多所謂的條目沒有提出來源,就例如有人提出的觀點沒有來源支持不是一件好事。看過時事條目時,整整一個版面只得兩三個來源是令我吃驚的。不禁問自己,這堆字在哪裏長出來的呀?是有人作嗎?不知你怎樣看呢?-- 13:52 2005年11月8日 (UTC)

UTC

因為必須統一時區, 而只有 UTC 最為中立, 原來也一直是這樣用的 --  Moses+ 

那將會是個只有一個選項的投票. 這亦並非我的觀點, 英文版也是這樣做的. --  Moses+ 
那用甚麼時區呢? 英文版規則請見 這裏 --  Moses+ 
新聞的歸類排序應該使用 UTC, 新聞內可以提供本地時間 --  Moses+ 

英文版目前就是這樣做的. 而且中文版一直也是這樣做的. 我贊同這個觀點, 但這不是我的觀點. --  Moses+ 

方針的內容已經在上面的那個連接里了. 雖然的英文的, 但一樣適用於中文. 另外不用 UTC 排序那用甚麼時區呢?? --  Moses+ 

List, if possible and appropriate, local time and UTC for events. For example, if an earthquake takes place, it is useful to have both a common reference (ie, UTC) and the local time, so as to be able to place it in context (rush hour, lunchtime, etc). Otherwise prefer local time.

這不是強制, 而是使用 UTC 才能作為參考.

英文版的意思作為一個可以參考的標準就使用 UTC, 排序正是需要一個標準的事, 如果不用 UTC 排序那用甚麼時區呢???


大部分現在的方針來自英文版呀~ 另外用 UTC 不代表排除其他時間, 在內文指出本地時間也是很好的.

加上了.

改為 如果可能, 做參考時請將 UTC 時間與本地時間同時列出, 其他可以使用本地時間, 可以 ?

沒有, 我覺得很好. 例子不必要翻譯了 --  Moses+ 

安德魯·斯丁普森

除第一句話外其餘部分全部來自我提出的資料,因此是侵權。--Wing 13:20 2005年11月15日 (UTC)

意思—表達分離原則:這是我認為文章侵權最重要的一點:你雖然將原文中的句子的順序顛倒了一下,但是你連將每句話本身稍作改動的努力都沒有作,而是每句話、每個詞如同原作者的使用抄了下來。--Wing 13:52 2005年11月15日 (UTC)
  • to produce copies or reproductions of the work and to sell those copies (including, typically, electronic copies)
雖然將原文放入維基百科不是出售拷貝,但是原作者可以認為對他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Wing 13:53 2005年11月15日 (UTC)

引用只能引用片斷,不能組成文章的絕大部分。語錄中收錄的語言也只是片斷,沒有收錄整篇文章的。--Wing 14:07 2005年11月15日 (UTC)

你所寫的安德魯·斯丁普森這篇文章除第一句以外其餘的全部是所謂「引用」,而且是逐字「引用」的句子,只不過句子的順序被顛倒了一下巴了。請比較歷史中你的文章與我給出的來源。--Wing 14:18 2005年11月15日 (UTC)

我沒有批評你對事件本身作報道,我批評你逐字逐詞地大規模地使用別人的文章。--Wing 14:26 2005年11月15日 (UTC)

我再說一遍,假如一篇文章的90%的字、詞、句子與原來的文章一樣的話,那麼就已經不是「引用」或者Faire use了。即使你將文章裏的句子顛倒了一下也依然是90%的文章中的字、詞、句子與原文一樣。這是我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Wing 14:36 2005年11月15日 (UTC)
其它媒體怎樣使用我管不着,我也不管,中國大陸侵權成風是舉世聞名的,但這不是維基的標準。--Wing 14:38 2005年11月15日 (UTC)

這是竊書不是偷書的邏輯。你去問問虎兒去,他是學法的。--Wing 14:43 2005年11月15日 (UTC)

我用word所附的字數檢算功能大概算了一下,BBC報導共554字,其中有206字(約37%)被您原封不動地轉成為維基百科的條目,而條目內容有239字,換言之,條目中有高達86%的文字與BBC報導的37%完全相同。如此一來,文字相同不符合「意思與表達分離原則」,篇幅比例也不符合合理使用原則,再者引用必須註明出處(僅添加一個外部連結是不恰當的),這樣實難謂閣下所寫的條目沒有侵害原權利人的著作權。謹致。--Theodoranian|虎兒 =^-^= 03:55 2005年11月16日 (UTC)

我要告訴你的是:光是用字數來算,你都已經算是大篇幅侵權了。請你說明何謂通用的版權衡量方法?--Theodoranian|虎兒 =^-^= 06:23 2005年11月16日 (UTC)

你自己一直在引用「意思與表達分離原則」。修辭用字是語言的基本表達方式,因此也是判斷侵權的基本原則。任何侵權法案最後判決的原則也是是否和在多大的幅度上抄襲了他人的文章。--Wing 06:54 2005年11月16日 (UTC)

fair dealing is defined as "private study and criticism and review and news reporting"
維基百科即不是私人學習,也不是批評,也不是新聞報道。--Wing 07:08 2005年11月16日 (UTC)
給wikijoiner,意思與表達分離原則,就是說著作權在保障的是那個表達,而非保障那個事實,受到保障的表達就是在文字之上,你怎麼說文字一樣會不侵權呢?BBC原報導中有一句「一度情緒抑鬱」,這幾個字可以換很多表達的方式,只要你換了,就可以主張意思與表達分離原則,比方說「曾經為此感到沮喪」、「頓時心情大受打擊」都可以。再例如,BBC原報導說「斯丁普森說,他起訴了醫院,認為他們第一次化驗有誤」,換個方式表達可以是「斯丁普森以醫院第一次化驗疏失為由控告醫院並請求賠償」。但你連這麼簡單的改寫都不願意,而採用一字不差的直接照搬,這不是侵權是什麼?--Theodoranian|虎兒 =^-^= 07:09 2005年11月16日 (UTC)

Re

Hi, 我覺得你的理解不對, 如果是每次添加上限為 3 條, 那麼如果我要添加 6 條新聞分兩次添加就好, 這樣等於沒有限制; 至於為什麼這樣規定我想是防止亂添加地方新聞吧, 而且這一條是在我關注新聞動態時就存在了, 如果沒有改變, 我想我將繼續執行它 --  Moses+ 

你的意思是當天的新聞不限制數量, 一旦這天過了就限制數量, 是這個意思嗎? 如果是這樣, 我仍然擔心版面過於龐大, 因為新聞動態在月底才存檔一次, 這點不同於聊天和互助客棧 --  Moses+ 
那個查看歷史的問題我明白, 但是不太明白那句話和現在的方法或是上面我理解的過期限制數量的方法有什麼不一樣? --  Moses+ 
"過期的新聞"是指一旦過了當天, 是嗎? 那麼我還是有上面的擔心, 可能剛才沒有說清楚 --  Moses+ 

地方新聞?

您把[台灣拉法葉艦購案]歸類為台灣地方新聞(台灣當地的新聞請放入台灣主題中的新聞動態)?請看11月8日的〔動態新聞〕,那是一件屬跨國性的大弊案. 如果以您上述標準,那麼11月24日動態新聞裏的〔中國重慶市墊江縣一家化工廠發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傷,及苯等有害物質泄漏。〕,怎麼未見您把這則新聞歸類於中國地方新聞〔中國國內的新聞請放入中國主題下的新聞動態〕?  Yyk留

Re

對不起, 請詳細說明一下 --  Moses+ 

移動新聞動態的修訂歷史並不是個好主意, 比如你上次就很難找到需要日期的歷史 --  Moses+ 
Well, 可能吧, 不過我看了一下 en 版本, 也是這樣做的: en 10月新聞存檔中只有11月的歷史 --  Moses+ 
已經改好了, 謝謝提醒 --  Moses+ 
你看一下搜索結果明顯不是論壇和 blog --  Moses+ 

關於翻譯

沒有人翻譯,百科編者就要來翻譯,不能大家都懶或爛。已經加註英文,其他人有更好的譯法,可以改進。除非英文單詞被認為是中文的一部份,否則,用中文寫百科文章或任何文章的人,有責任用中文將意思表達清楚。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我剛才的留言或說話充斥「encyclopedia」、「English」、「words」呢?--roc (talk) 08:14 2005年12月7日 (UTC)

你好,wikijoiner,剛看到留言。我不認同或理解你提到的名譽權等法律問題或責任。一個人給自己或物或事取了名字,是要讓人利用的,只要名實相符、用於指稱該人/物/事、並本持善意,就不存在權利主張或告訴的邏輯基礎。同時,這個名字要被允許譯成他人的本地語文。比如說,「はやぶさ」(日本的小行星探查機)當然可以用中文表述。在名稱所有人沒有提供官方中文譯名的情況下,用「隼鳥號」、「鷹隼號」、「隼號」、「哈亞布薩號」……等等,都沒有所謂責任或告訴一說或之憂;如果後來有了官方或正式中文譯名,則有權利主張他人修正。日文需要譯成中文,英文當然也不應例外——並不是每個中文使用者都如你我這樣認得並唸得英文。當然,應該在不常見漢譯名後加註原文,以利查證或研究。而若如你留言首句指出的,因為某詞目前缺乏中文譯名,百科編者就不應使用中文譯名,我仍然覺得是「懶」或「爛」的問題。中國人現在沒有了日本人來幫忙漢譯西方辭彙與概念,就只剩轉靠直取外文拼法的智力以及對同胞與後代的責任嗎?回答「是」的人或許應該用「निर्वाण」的寫法與唸法(如果會唸的話)來表達「涅槃」呢!--roc (talk) 12:21 2005年12月10日 (UTC)
通過上面的解釋,我希望你已經理解,對於專有名詞的一般性正常翻譯,沒有所謂責任或風險的問題,也就沒有你由此附設的擔心的基礎。--roc (talk) 13:08 2005年12月10日 (UTC)
首先,對於專有名詞的正當翻譯,沒有你憂慮的責任問題!關於你新留言前半部分,維基媒體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成立、註冊、獲取法人資格,跟其他佛州公民(自然人)一樣遵守佛州法律,享受及承擔佛州法人的權利與義務,其法人代表是津伯(Jimbo),維基媒體並不是虛無的人。關於維基編者與維基媒體的責任關係,已在Wikipedia:免責聲明維基媒體的私隱政策詳述,並受美國1996年通訊規範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of 1996)以及美國憲法(特別是第一增修案)與其他適用刑法或民法的保護及約束。話說回來,對於專有名詞的正當翻譯,不存在你憂慮的責任問題!--roc (talk) 13:51 2005年12月10日 (UTC)
你說的「roc」(在維基通過用戶名「R.O.C」貢獻的這個人或東西)是我嗎?我當然是人,一個自然人!!擁有某國的國籍,暫住在另國,受這兩國適用法律的保障與約束。維基用戶(或者說任何在網絡發佈訊息的這種東西)是發言人本人的發言工具,而不是獨立存在的人或法人。你用筆名寫文章就無權收稿費、不能主張著作權、免除承擔法律責任了?這種思想真是太奇怪了,至少在我生活或生活過的國家或地方。希望你能夠仔細閱讀以領會免責聲明私隱政策;維基編者與維基媒體的關係,已經具體闡明了。討論已經偏離主旨了,而且我大概需要重複最後一遍:對於專有名詞的正當翻譯,不存在你憂慮的責任問題!--roc (talk) 14:20 2005年12月10日 (UTC)
我並不想跟你討論無關主旨的問題。但,維基的私隱政策以及我的網絡服務商的私隱政策,能夠在法院或司法部門遞交傳票後,使法律執行人員取得我的詳細連網資訊,從而正確迅捷地找到我的身分。你說roc(我)不可以被查出真實身分,則請你先調查實際情況,而不是武斷地自以為是。不僅如此自負,你提出的邏輯也相當謬亂。我的用戶名(叫做roc也好R.O.C也好)僅是我的發言工具及形式,不是獨立存在的人或法人(上面已經講了,但看來你沒有讀或沒有讀懂)。我前面也舉了筆名的類比,再舉一個:你寫字的時候,要讓你的筆承擔你的責任嗎?當然如果你的國家竟然賦予你的筆法人身分,就另當別論。回到譯名主旨本身,對於專有名詞的正當翻譯,不存在你憂慮的責任問題!。我已經說過的話,本不需要重複,但這種情況一而再再而三三番五次地發生,讓人無可奈何。我因此放棄跟你繼續交流討論的努力。--roc (talk) 15:31 2005年12月10日 (UTC)

全運會條目

我剛才要轉換全運會條目的繁簡字原因,是由於內裏的鏈接,是半繁半簡的東西,即是使用了繁體的「國」,再加個簡體的「赛」作鏈接。這樣的鏈接,是無法讓系統正確轉換和解讀的。--Hello World! () 14:00 2005年12月10日 (UTC)

已加回。Simonlo 02:52 2005年12月13日 (UTC)

不用每句話都要寫出處吧。如果你不相信,你自己隨便搜一下,難道找不到?中國不僅派出了顧問(韋國清(為團長)、梅嘉生、鄧逸凡、羅貴波,均非小人物),很多武器也是「無私」支援的。戰役所需彈藥、武器、油料、汽車、醫藥等,均由中國援助解決。整個戰役期間,應奠邊府作戰緊急需要而運入越境的物資有:汽車200餘台、汽油1萬餘桶、各種槍3000餘支(挺)、子彈240萬發、各種炮100餘門、炮彈和火箭彈6萬餘發、糧食340餘萬斤,還有大量戰救藥材、觀通器材、工兵器材和爆破器材等。 提供兩個連結新華網 新浪網 對別人的工作不要隨意否定,謝謝。 刻意 04:57 2005年12月14日 (UTC)

請問

首頁的「新聞動態」裏,「也未能找到黃氏曾經成功的證據。」裏面的「成功」後面遺漏「複製」兩個字,請問該向誰反應? Yyk

「新聞動態」「名人過世」裏我加了「羅曼菲」後,版面不知怎麼全變了,可否予以修正?謝謝。--Yyk 14:38 2006年3月24日 (UTC)

謝謝指導

如題,您的提醒對我日後的編輯工作助益相當大。Morning2k 13:21 2006年3月2日 (UTC)

五台山

自由亞洲電台的mp3採訪文件中,提到五台山的。藏族人認同的漢地最重要的佛教聖地,就是五台山,這點在佛教內屬於常識。--farm (talk) 13:55 2006年3月11日 (UTC)

連結原來就有,在rfa的連結上。已經修改。--farm (talk) 14:16 2006年3月11日 (UTC)

英國自由民主黨

本人在此道歉。Arbiteroftruth 03:28 2006年3月27日 (UTC)

請問一下

「恢復某人最後一次編輯」的指令如何使用?能否告之一下,謝謝。--Yyk 17:00 2006年4月6日 (UTC)

謝謝您的答覆。--Yyk 06:40 2006年4月7日 (UTC)

條目評選

歡迎到Wikipedia:條目評選湘潭評選。歡迎提出批評意見。--刻意 07:40 2006年4月23日 (UTC)

歡迎您對中國條目提出修改意見

中國條目已經提請Wikipedia:同行評審,歡迎您前往發表修改意見。謝謝!--Pierre 16:11 2006年4月27日 (UTC)

有關美國內閣模板

你好 我不太懂你指的"改為繁體"是什麼意思,請問你是指將"美國老兵事務部"直接改成全部繁體而不是簡體美國 加繁體退伍軍人 加簡體事務部 嗎?我想確認一下我的認知是不是正確的。謝謝。Mike9133 21:33 2006年5月16日 (UTC)

原來如此。我會把它全部改成繁體的,只是如果你本來將"退伍軍人"改成簡體的也可以。謝謝你的clarification。Mike9133 04:18 2006年5月17日 (UTC)

新聞動態的「討論」頁

是否出現故障?--Yyk 13:50 2006年5月21日 (UTC)

感謝

謝謝您在我usertalk上的留言以及在有關條目的修改中的說明,我已試着重新編輯了條目。有個別問題仍不太會解決,似乎屬於系統代碼的局限,在不影響閱讀條目的前提下,留待後人解決吧。 我來自大陸,因為訪問上有一定困難。域名系統的過濾可以用技術手段規避,但訪問速度慢實在是沒辦法,因此確實沒有耐心仔細去看維基百科的幫助頁面,造成了不少問題,我很抱歉。不過維基的幫助也確實有些使用上的不便,感覺它在設計上和unix的文檔系統很神似——完整、精確(這個似乎還不夠)、但對用戶不友好。一般來說,象我這樣的普通用戶通常會更多在意條目的內容,希望把精力主要用於如翻譯、撰寫方面,如果要考慮的關于格式、用法以及技術方面的問題多了,往往會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因此很希望能有個比較容易用的系統、以及一些專門幫助改進和完善這些非內容問題的管理員。 也許這確實有些要求過高了,但我覺得這可能會有利於大多數條目在形成統一的形式,同時能使撰寫內容的人更專注於提升內容的質量——就是說,這對整體質量都會有好處。 再次感謝您的幫助!renda 13:03 2006年5月22日 (UTC)

通過 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zh/wiki/ 來訪問中文維基百科確實在速度上有比較明顯的改善,而且這個域名的解析目前也很正常,我已經開始用新的方式來訪問維基百科了。只是因為一些圖片是來自http源,所以每進一個新頁面就會有安全警告出現,希望能加把勁,把這個解決一下!謝謝你告訴我這個辦法,而且也感謝你們為提供這個辦法所作的努力!renda 23:28 2006年5月23日 (UTC)
造成前面所說的出現安全警告的問題的原因,確實是由於頁面中存在來自http://upload.wikimedia.org的圖片,也感謝您教給我的設置自動代理的方法。不過目前的情況下我暫時不打算使用該辦法,這是因為我的手提電腦也需要在公司的網絡里使用,那裏的有些設置可能會和這個方法有衝突。好在只是出現安全警告,圖片可正常瀏覽,因此我還是費些力氣就是了。無論如何,非常感激您為此費心所作的答覆。 :-) renda 16:40 2006年5月24日 (UTC)

此投票正在進行中,請您積極投下您手中寶貴的一票,謝謝您。--五線譜(魔咒aP@P@) 15:36 2006年5月22日 (UTC)

謝謝提醒

:) 步坦協同 08:16 2006年5月24日 (UTC)

多謝你添加內部連結,為了避免招致新聞編輯戰之類的指責,我儘量減少編輯次數,每次編輯都是多添加些內容。我秉持的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觀點,容納歐美亞非拉、兩岸三地各方新聞(法輪功宣傳除外)——經濟發展類也罷,民權揭露也罷,都是報道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促其改善。我非常欣賞您的心胸。--步坦協同|♪♫ 09:34 2006年5月26日 (UTC)

因為是月底了,新聞頁面會比較大。不過月盈則缺嘛,馬上也就月初刷新了。--步坦協同|♪♫ 11:36 2006年5月26日 (UTC)

關於條目消歧義

條目消歧義的作用不僅僅在於讓用戶準確找到信息,還在於讓用戶能找到他們平時不知道的信息。關於無極的其他含義,很多人未必知道,而放在正文又不太妥當,因此設置條目消歧義可以讓他們發現原來還有別的意思,對於維基百科應該是有利的。--地球發動機〠✆ - ✉✍) 05:59 2006年5月28日 (UTC)

命名爭議

你好,看到你在討論若干電視條目名稱時提出了寶貴意見,有關討論已轉到Wikipedia talk:電視條目指導建議,請不吝抽空參與,謝謝。--Gakmo (Talk) 17:16 2006年6月19日 (UTC)

但使用"不轉換"的用戶(如我)就會出現:"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簡稱尼日利亞,又譯為奈及利亞(台灣)"--Gakmo (Talk) 07:08 2006年7月15日 (UTC)

人權理事會的成立是為了取代人權委員會以,詳情可參考以下網址: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hrc.htm。khris 08:59 2006年7月16日 (UTC) 「提升後者的地位」是我從新聞報道中理解出來的,但前者的確取代了後者。khris 09:41 2006年7月16日 (UTC)

二次動員令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8月15日到10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5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以是小條目或小小條目。如果可能的話,請儘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寫成後請在二次動員令設內部連結。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着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貢獻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或者可以讓新人們更快的掌握如何編輯條目。--18164 08:01 2006年8月17日 (UTC)

關於維基新聞

希望你在刪除新聞時最好說明一下理由。--方洪漸 01:45 2006年10月17日 (UTC)

北京奧運

你好!Wikijoiner兄,多謝你編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條目,希望你可以多多參與編輯!還有,到底奧運時的開幕式會在8:00開始或是8:08呢?--中華文化五千年 10:41 2006年11月12日 (UTC)

關於利特維年科的聲明

關於利特維年科的聲明的問題,我在互助客棧上問過,他們說沒問題,所以我認為重新加上這段聲明,對條目有好處,所以請求你的准許,謝謝。--華德禹(出口術) 15:04 2006年12月3日 (UTC)

2006年12月

先祝你新年快樂!關於上題,由於條目已經建立,已無法進行移動。煩請協助,或轉交管理員處理。--Whhalbert 07:40 2007年1月1日 (UTC)

關於2月2日的一宗新聞

你好,就意甲騒亂的新聞,我反覆測試多次也找不到任何問題,可能是國家當局把這個網站過濾掉才令你上不到那個網站而已。所以在我來說不應該有任何問題,我已經加回了。若有任何問題,歡迎和我聯絡,謝謝!--華德禹@以和為貴(江湖救急區) 08:23 2007年2月3日 (UTC)


投票

Wikijoiner兄, 謝謝你在Wikipedia:投票/罷免管理及行政員的票數投票, 抱歉開始時未有列出你心目中的方案, 但你能否在 50% 和 80% 之間選一個呢? 現在我怕最後一個方案都弄不出來, 整個罷免機制的方法就會一直懸空下去。--Kevin wong 08:46 2007年3月13日 (UTC)

ICD-10

請閣下先暫時停止在ICD-10上作出回復,疾病名稱是劃一採用湖北省十堰市人民醫院之icd-10中文化版本譯名.如要堅持譯名請另行以「/」加上,而非自行回復,另外,請勿在暫時未有中文頁之疾病加上超連結,以免導致中文化版本全部完成後全版有九成以上是無法轉頁的紅色連結。SumChung 17:14 2007年3月16日 (UTC)

來源請求

不要光是在條目上加個[來源請求]要別人添加來源,上網google一下一堆資料就跑出來了(用「巴拿馬」、「獨立」、「哥倫比亞」可以跑出80,000項以上的結果),有這麼難嗎?竊以為這種並非極度專業、冷僻、罕見,上網即可找到的內容,甚至是學校曾經教過的知識,若有人認為應該添加來源,應該自己動手,不應該再「請求」別人去做。—小籃子....找他抬槓? 04:36 2007年4月9日 (UTC)

關於微軟

請尊重之前的編輯者,不要再手工繁簡轉換。 --すぐる@武蔵 03:56 2007年4月12日 (UTC)

噢,對不起。沒有問題,我改回它。另我誤會你手工繁簡轉換的意思。 --すぐる@武蔵 04:08 2007年4月12日 (UTC)

關於方針投票的門檻

Wikijoiner兄,你在客棧提到,我考察英文版方針投票的支持率,是考察錯了對象。那麼能否請你給我更詳細的建議呢?究竟你說的「方針投票的門檻」是指什麼呢?謝謝。--Mountain 07:31 2007年4月14日 (UTC)

關於noteTA

我在skype上問了幾個維基人,都不存在你說的無法隱藏。是不是你的操作有誤?點一下顯示,再點一下隱藏,你是在那一步出的問題?至少我認為,有問題應當在技術客棧上報告,而非直接在編輯上取消。— fdcn  talk  2007年4月14日08:51 (UTC+8 4月14日16:51)

你的一些解釋讓我困惑,比如「簡體參數下zh-tw不能正確顯示」是在表達什麼。
但有一點我想你肯定弄錯了,noteTA與單獨的-{A|}- -{T|}-標籤除了在彈出信息這一差別上,其它在正文中的表現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A|}- -{T|}-有什麼樣的表現,noteTA就有什麼樣的表現,從原理上說,noteTA只是包裝了-{A|}- -{T|}-而已,不會有多出來的特徵。
如果說全局轉換表中已有黑山的話,你允許-{A|}- -{T|}-存在而不允許noteTA存在很讓我不解。按照邏輯,你應當在全局存在情況下只允許-{}-存在才是。
noteTA的彈出說明中自動轉換的確讓人迷惑,這個問題與系統也有關,目前沒有理想的解決辦法,其實要解決也是可能的,只是給了調用者更多的負擔,這些在技術客棧中有說明。
請詳細說明你看到-{A|}- -{T|}-與{{noteTA}}除彈出說明外的差異,如果我沒猜錯,可能你想當然了。
最後,我要表達一點不滿,其實用不用noteTA我不是很在意,這個概念並不是我提出的,是繼承原noteT和noteA而來,我只是為了消除系統的不合理(主要是JS問題)而改進了原先的視覺表現,當然也繼承了相關的問題。在我第一次說明了refTA要取下後,你的回退還是極其簡單。現在的許多理由我依然認為值得商榷。— fdcn  talk  2007年4月15日12:12 (UTC+8 4月15日20:12)
彈出文字在目前還等不到維基軟件來解決,我只能增加參數先行解決一下了。請看技術客棧的說明和應用了它的黑山。— fdcn  talk  2007年4月15日13:35 (UTC+8 4月15日21:35)
嗯,我們的分歧點找到了,在彈出說明上。以前我的看法有誤,後來本條目的拉鋸中我也注意到全局轉換對彈出的影響,只是我一直誤以為你在說正文上。
雖說目前模板解決了,我還是堅持與維基軟件有關的說法。你說的全局轉換造成此影響當然沒錯,但維基對轉換碼應用-{}-時只顯示一個用詞是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源,請注意,我並沒有說這樣是錯了,-{}-本身設計目標就是這樣,我是說沒有排除語法,類似<nowiki></nowiki>這樣對wiki排除那樣。這樣,轉換碼自身在有你說的全局轉換下無法做到不轉換顯示。再增加一個描述參數對我來說是一個醜陋的解決。還有,我說的等維基軟件來解決,是指的m:StringFunctions。感謝你來我這詳細敘述說明。— fdcn  talk  2007年4月16日04:38 (UTC+8 4月16日12:38)

達爾富爾衝突

您好,我正在從英文版翻譯這篇文章,在翻譯完成以前,可能會有一些與原有內容重複的部分,請不必擔心,我將來會把這些部分融入翻譯文章當中。此外,因為英文版的文章描述比較詳細,因此引言也寫得比較多,但是與內文比較之下仍然相當簡略,因此等翻譯完成之後,引言與內文的比例自然會變得符合常理。至於有中英對照問題的第一段,目前暫時只有一些組織名稱,但是我將來希望把那段變成一個簡單介紹各交戰勢力的段落。MLLTALK 2007年4月27日 (五) 12:12 (UTC)回覆

我並非刻意地重複翻譯,只是在翻譯時沒有發現。而且原有內容大都和英文版相同,似乎也是翻譯而來。MLLTALK 2007年4月27日 (五) 12:58 (UTC)回覆

關於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條目

閣下您好,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的官方代號為955,這一點您從英、德、俄文的任何一版都可以找到,用Google搜尋也可以找到,從條目最後的參考第一項中就有代號為955的內容。我不明白閣下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為這個代號加上來源請求的模板,請閣下在加該模板前,先閱讀一下條目和參考資料。—小Prinz 2007年5月13日 (日) 11:35 (UTC)回覆

重定向

不好意思,我是新手,請問在那兒可學重定向功能……囧rz—天網501頻道 2007年5月30日 (三) 11:56 (UTC)回覆

你好

我是大幅擴充中國電信的維基人,現在條目正在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處投票上首頁,但是台灣維基人都說此條目不夠中立及「不可能沒有正面評價」,原因可能他們真的不懂中國的壟斷企業的「無恥行為」。麻煩你到那裏投一下票吧,並且提些意見,也非常感謝你長期關注本條目,謝謝。—瓜皮仔Canton 2007年6月3日 (日) 14:37 (UTC)回覆

  • 謝謝你的意見,我會作為參考的,但是在這篇條目上寫出中立的文字對於我來說真的比較困難,我已經在上面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在必要時我可能會放棄了。其實在開始我只是想寫寫它的負面新聞而已,但是後來越寫越多,就跑去選首頁,哈哈,有點不自量力。最後,再次感謝你。^^ —瓜皮仔Canton 2007年6月3日 (日) 15:20 (UTC)回覆

抵制北京奧運會

關於抵制北京奧運會的問題, google 上到處都是, 有時間的話任何人自己搜索一下加上去似乎不是什麼難事, 一個 Unreferenced 標籤似乎很不給人面子. Serw 2007年6月11日 (一) 10:24 (UTC)回覆

PHP

軟件的版本在不論是在慣例上(參考英文版的en:Perlen:Ruby (programming language))或是在英文版的en:PHP上都不會在說明最新版軟件版本的時候要求引用來源—因為我們假定閱覽者不知道「最新版軟件的引用來源是官方站台」,另外,在旁邊的Infobox Software上也有標示類似的資訊。—Gslin 2007年6月13日 (三) 05:02 (UTC)回覆

我不需要出示任何規定,因為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規定。如果有這條規定,我提出的en:PHPen:Perlen:Ruby (programming language)早就有人做了。—Gslin 2007年6月13日 (三) 09:05 (UTC)回覆


信任機制的討論

剛才看到您在投票中表達了意向, 客棧現正在討論一個重選方案, 很希望了解你的看法, 請看看有沒有錯漏之處和發表你的看法。謝謝! 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構思:取消罷免機制,以重選代之 --Kevin wong 2007年6月19日 (二) 18:40 (UTC)回覆

Wikipedia不是公信力媒體?

你認為傳統媒體會報到"聖火路線是拍馬屁路線"嗎? 你覺得 CCTV 和 Wikipedia 哪個更有公信力?

24的手工簡繁轉換

為何取消?奇怪 譯名不同是事實,無論保留哪一種 其他兩地區的人完全看不懂 不知道你怎麼認為?wiki變了只能港臺用戶來看?我說過多次 編輯wiki和查閱wiki內容是兩回事,國內用戶怎麼辦?除了廣東粵語地區還要看明珠臺的,多少人知道包智傑=傑克·鮑爾?—我是火星の石榴 2007年6月29日 (五) 07:29 (UTC)回覆

我是做的全文手工轉換,但這轉換的內容,就是不同地區的譯名差異(用了解決譯名差異問題,正是目前全文手工轉換的主要作用)。—我是火星の石榴 2007年6月29日 (五) 07:43 (UTC)回覆
補充,剛查了一下,這條目又恢復到昨天晚上我編輯之前的樣子了,昨天晚上我就是看到本條目是簡繁夾雜的(其實嚴格說在wiki是不行的,其他條目基本都是 或者簡體到底 或者繁體到底 我是不知道這條目應該也不是一個人完成的吧 同時看見簡體和繁體 我自己之前就因為簡繁夾雜使用的情況,被人糾正過,而且如果不統一的話,noteTA也沒辦法繼續 肯定會出錯的,不然可以討論一下,本條目到底用簡體還是繁體)。—我是火星の石榴 2007年6月29日 (五) 07:54 (UTC)回覆
有關第六季上的那個模板,我的意思是只是「已於1月6日被泄漏在互聯網上」那句有問題,所以我用了Fact,如果下面一段也有問題的話,那1~5季上面也應該加模板了。第六季目前完結了,內容資料上面應該沒什麼大問題才是。—我是火星の石榴 2007年6月29日 (五) 13:11 (UTC)回覆
那不是我加的,我自己也在監視條目 所以很快反應了。劇情方面,基本是根據網上的介紹(如sina等),以及本身劇情的發展補充來寫的(不是自我參照)。這麼做的條目不少。—我是火星の石榴 2007年6月29日 (五) 13:56 (UTC)回覆

第五次動員令

第五次動員令將在7月15日開始,8月31日結束,歡迎各方維基人參加。

本次動員令是大動員令+小動員令的模式,3個主題的小動員令分別是:消滅外文動員令歷史動員令世界遺產動員令。規制與前次大致相同。「消滅外文動員令」要求參與者從翻譯任務的100個條目中選擇條目,完成翻譯。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邀請函發給其他維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品質。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謝君之合作。—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7月12日 (四) 01:58 (UTC)回覆

返回到 "Wikijoiner/archive1" 的使用者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