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月22日) |
中书令,是中国古代官职名。
西汉年间置中书,乃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史家司马迁因曾身受腐刑,并学识过人等原因任此要职。
曹魏后,逐渐不拘于宦官,也起用士人,从而演化成可以讨论政策的研究机构,其主官阶高者称中书监,次者称中书令。
隋唐早期,任中书令为中书省之长官,属于宰相职。隋朝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名叫杨忠,为忠避讳,改中书令为内史令,中书省为内史省。自唐太宗始,用其他官员以参议朝政等名义担任实际的相职。到了武周时期,改中书令为“内史”,中书省为“凤阁”。唐初中书令与侍中同为正三品,至唐代宗大历二年时同升为正二品,自此之后成为定例。
其后演化至未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不是真宰相。由此,中书令与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等三省官职转变成虚位,其功能大用于给重臣加官阶。五代十国、宋与之同。
大蒙古国仿效汉制,设立中书省为行政机关,耶律楚材在窝阔台汗时期担任中书令,位居中书丞相之上。元朝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继续设立中书省为行政机关,权限则大为扩充至地方行中书省,中书令为宰相,不常设,多以皇太子兼领,缺位则由中书丞相代其职责。明洪武年间,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不设中书令。后由于胡惟庸案,原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的机构中书省及中书令一职皆遭撤销,权归皇帝。
明成祖以后,明、清朝内虽无相职,但有所谓“内阁首辅”或内阁大学士等职接连替代宰相原有的角色,清朝中堂一词即由此衍生而来。惟与前期相较,内阁大学士等要职皆不复宰相威信。
担任者
|
|
|
|
|
参考文献
- 《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