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园村
地理
亦园是位于洪水桥田心新村和屯门青砖围之间的一片平原,北面是圆头山,南面以青山公路为界,青山公路对面有锺屋村、顺丰围和泥围。亦园村横跨元朗区和屯门区,不便于地方行政管理。1984年,亦园全部部分归入屯门区管辖。[1]
亦园农场
亦园村得名于亦园农场。1930年代,农商何伟三在青山公路廿二咪半以北一地段开设农场,畜养禽类、种植蔬菜和果树,占地约170亩,是为亦园农场。香港日治时期期间,亦园农场继续经营,是新界主要农场之一。[2]战后,香港政府一度计划将屏山至亦园一带的平原用作发展新机场,何伟三资助屏山乡和锺屋村代表邓松年、锺少庭上广州向国民政府陈情,最终香港政府搁置屏山机场计划。[3]1950年代初,报章报道亦园农场用科学方法饲养肉鸡,使肉质嫩滑肥爽。亦园农场以“亦园鸡”品牌驰名港九,并出售予到场游客、各大墟市和酒楼。[4]
至1950年代末,亦园农场附近已建有不少鸡场,亦有猪场、鸽场,不少人在农场之间搭建寮舍聚居。[5]亦园逐渐发展成一条杂姓村落,村中以正街最为热闹,两旁有不少商店,亦有北街、南街等街巷。1970年代村中人口续增,村代表周启华等人发起成立街坊联谊花炮会,参与天后诞庆祝活动,并发展成日后的居民联谊会。1970年代末,亦园村街坊会成立,位于亦园路的街坊会会所(村公所)亦落成启用。[6]1998年,位于村口的亦园村牌楼落成。
1980年代初,亦园农场已结业,农场原址于1983年被政府辟作亦园临时房屋区,直到1993年关闭。1993年,中电计划将大型电缆横跨亦园村上空,村民群起反对但无效。[7]自1980年代起,很多农场改作住屋之用,而近圆头山山脚的很多农地被租出作物流货仓、混凝土工场之用,加上九广西铁和深港西部通道分别于2003年和2007在村周围落成,现代化发展大大影响亦园村原来的乡郊面貌。2022年,亦园村约有2,000多名村民。
未来发展
1999年,政府计划兴建洪水桥环保城,需收回亦园村地皮,村民群起反对,后来计划搁置。[8]2013年,政府公布洪水桥新发展区初步发展大纲图,计划清拆五条非原居民村,当中包括亦园村。有不少村民均表示反对拆村,而村代表蔡志本建议政府以“村换村”方式安置村民。[9][10][11][12]2022年,新发展区道路工程正式刊宪。
参考文献
- ^ 亦園臨屋及亦園村將全面劃入屯門區. 香港工商日报. 1984-07-31.
- ^ 刘智鹏、周家建. 吞聲忍語——日治時期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中华书局. 2009.
- ^ 保育香港歷史筆記. 长春社. 2012: 第一期.
- ^ 亦園農塲調查率先用科學方法飼養肉用鷄採找尋直接銷戶的營業方法. 华侨日报. 1952-01-08.
- ^ 就「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第二階段諮詢立場書 (PDF). 亦园村关注组. 2013-11-01 [2022-11-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18).
- ^ 初探亦園村. 青山散步. 2019-10-26 (中文(简体)).
- ^ 電纜頭上過恐影響健康 屯門亦園村民盼「借歪」. 星岛日报. 1995-03-13.
- ^ 不滿收地價太低難覓新居洪水橋村民向陳太請願. 天天日报. 2000-06-07.
- ^ 洪水橋200非原居民反滅村. 东方日报. 2013-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 ^ 洪水橋發展收村 田心新村指忽視歷史. 明报. 2018-03-13 (英语).
- ^ 居住半世紀 今面臨迫遷 2000亦園村民情有不甘. 香港商报.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 ^ 洪水橋發展恐滅亦園村 3000村民失家園冀安置. 东方日报. 2018-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