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9月12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1年7月10日) |
坦克(英语:Tank,中国大陆称为坦克,台湾称为战车)是一类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越野机动性和厚重装甲防护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要负责压制或歼灭步兵和车辆、摧毁防御工事和火力点、突破敌方防线并为己方步兵提供抵抗轻武器的掩护,是现代陆军正面冲锋的主战武器之一,其战术功能可对比中世纪的重骑兵。
坦克一般装备一门大口径主要用来发射炮弹的主炮(有些现代坦克的可以炮射导弹,或改装火焰喷射器)以及数挺同轴和防空机枪,大多会设计有旋转炮塔,但亦少数使用固定式主炮(例如瑞典的S型坦克,只透过机动来开火)。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装甲车体等系统组成。大多数现代坦克都具有一定的潜渡能力。
名称来源
“坦克”是英语“Tank”的音译,原意为“大水柜”,因为制造坦克是在极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最初是因当时参与建造的工人误以为他们在建造军舰用来装载淡水的大水柜。英国军方为了在1915年首次使用坦克作战之前对外保密,因此在送往战场的坦克贴上“Tank”字样,并对外宣称是盛载饮水和食物的容器,该名称便一直沿用至今[1]。在日语和台湾使用的中文中,坦克被称作“战车”[来源请求]。
发展历史
早期至1960年代
坦克的概念最早可见于列奥那多·达芬奇手稿中的一台圆锥体的武装装甲车。
首辆坦克Mark I 坦克于1916年开始服役,由英国战地记者埃文顿所设计,英国军方建造而成。1903年履带车辆发明,主要是当作农业用的牵引机,一战时因为传统轮胎式的装甲车辆要么过重而无法在满是凹坑和松软泥土的战场冲锋,要么便是装甲不足以抵御机枪和手榴弹的威力。英国这时候注意这台履带车辆,不但在1915年2月成立Landships(陆舟)的研究机构,并向HOLT购买两台牵引机做研究,同年底,该机构研发出第一辆装甲履带车被称为“小威利”。
英国也是第一个在战场上使用坦克的国家,当时的坦克主要是为了克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战场上僵持不下的壕沟战局面。但是初期坦克的表现差劣,可靠性差、底盘没有独立悬吊系统,十分不舒适,操控环境非人性化,造成官兵晕眩呕吐、军人抱怨连连,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德国也开发出他们自己的坦克A7V步兵战车加入战场。只是在战争结束前并未发生多数坦克在战场上对决的场面。
在两次大战期间,坦克的运用与编组方式在各国兴起广泛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大致上分为两派,一派的意见是认为坦克应该是支援步兵的一个系统,因此需要搭配步兵部队的编制与作战型态,平均分配给步兵单位指挥调度。另外一派的意见认为坦克应该要集中起来使用,利用坦克的火力、防护与机动力的三项特性作为战场上突破与攻坚的主力角色。前一派的意见在当时占了大多数,后一派则以德国代表。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战果让各国领悟到坦克的运用应该加以集中,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而集中坦克使用之后,相对应的火炮支持,补给后勤和运输系统都需要跟着改变,这些在战争中学习到的经验彻底改变日后的战场型态。
在这个阶段之后坦克的编组与运用又有两种不同的方向,一派认为坦克需要步兵的协助,因此步兵需要增加机动力,这也就是机械化或者是摩托化步兵单位的兴起。另一派认为如果步兵赶不上,那么只要坦克就可以独揽大局。后一派的意见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当中失败,所以坦克还是需要和步兵相互配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世代划分
只限于对主战坦克在国际上有共通的分代准则,侦察和特种坦克都因为各国为本国国情度身订造,各国鲜有和盟国合作开发,而且也经常因服役时间更长,而较少有世代更新的必要。
一般认为大战到六七十年代推出的是第一二代主战坦克,但一些装甲武力发展较后进的国家,在八十年代才推出类似的第二代坦克,可是在某些方面的设备远较真正的第二代坦克先进。
第一代多是二战时的中重型坦克的直接改良型,和前辈的分别是普遍改用柴油机驱动和有斜面的装甲,如苏联的T-54,美国的M48巴顿,英国的百夫长坦克,日本的61式坦克。第二代又是多第一代的直接改良型,有现代化的火控系统和悬挂系统,并使用专用的坦克炮,也首次引入较简单的核生化武器防御系统和夜视仪,如美国的M60巴顿,苏联的T-62,英国的酋长式,西德的豹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9式坦克和80式坦克,法国的AMX-30,日本的74式坦克。
到六十年代因适应战后的反坦克武器和战术核武器的威胁,各国开始研制全新的坦克。首先使用较大口径的主炮甚至适应发射导弹为主武器,采用机械的方式装弹配合威力强大的主炮。并有复合或间隙装甲后续是反应装甲,来挡住反坦克武器的穿透。也考虑因为减轻被核袭的爆风威胁降低车高,实战时以疏散的队形活动减轻敌人使用核弹的意欲。还有以反坦克导弹为主武器的方案。但这些最初的方案都因为技术难度太大而被取消了,如美德合作的MBT-70和苏联的279工程,但却成为后来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技术基础。
苏联在七十年代率先推出T-64和T-72,但对于其新技术掌握并不成熟,T-64单价高昂而且只有苏联采用,T-72实战中表现并不出众,常被批评而不算合格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一般认为真正的第三代是八十年代前后出现的,而俄国索性认为是第四代,如俄国的T-80和T-90,美国的M1艾布兰,乌克兰的T-84,德国的豹2,英国挑战者1和挑战者2,中华人民共和国96式坦克和99式坦克,日本的90式坦克和10式坦克,法国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以色列的梅卡瓦主战坦克,韩国的K1主战坦克等。
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新技术含量较高,多半是全新设计的,只有部分车型使用和第二代主战坦克相似的旧型号部件(包括中国的MBT-2000和英国挑战者1)。但实际上坦克不像战斗机可以快速到达战场,故需要大量部署而造成天价的总采购费,故为防止重复MBT-70和279工程的失败,所以各国以坦克的最原始功能——保护坦克组员,作为主要的判别第三代标准,便是安装了有间隙或复合装甲,以及全自动的灭火系统,集体式的核生化武器防护,大大保障了组员的安全。
其他新的技术在一部分早期(八十年代)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并未全面使用,便是120或125毫米口径的主炮和夜视热成像仪*,到上世纪末的九十年代才全面使用。而其他一些新技术如自动装弹机、主动防卫系统、液气压悬挂系统、防止被贯穿后弹药殉爆的隔舱、主炮发射导弹、燃气轮机、敌我识别系统、C4I机能、隐身涂料……等至今仅在一部分车型上使用。
- 早期的美国M1坦克只使用105毫米口径主炮,而同期苏联的早期T-80亦未使用热成像仪。
设计
1. 观瞄设备 | 8. 倾斜式装甲板 | 15. 车壳 |
2. 炮盾 | 9. 履带 | 16. 引擎吸气口 |
3. 同轴机枪 | 10. 机枪弹药 | 17. 引擎 |
4. 炮膛排烟器 | 11. 车长机枪 | 18. 履带侧裙 |
5. 主炮 | 12. 炮塔舱盖 | 19. 动力轮 |
6. 驾驶员潜望镜 | 13. 炮塔 | 20. 履带连结扣 |
7. 驾驶员舱盖 | 14. 炮塔环 | 21. 路轮[2][3] |
坦克的设计可分三方面:包括火力、防护力及机动力,另外还有对战场上敌军士兵的心理压力。火力是指识别、交战及毁灭目标的能力;防护力是指被敌军发现、击中、破坏的忍耐力;机动力指对战场上多种不同地型的适应能力及战略上的运送能力。
以上三方面各自影响,例如加强装甲提高防护力后,因为重量增加而降低机动力;改用大型主炮加强火力后,会因炮塔前方装甲较弱及车体平衡而影响防护力及机动力。
坦克分类
坦克功能划分
根据车体重量,坦克可以划分为:
但现在军方鲜有作此方式分类,以上主要是作为对历史上的称谓分类概念。
主战坦克
1960年代开始,冷战期间,新型引擎、悬挂系统和轻盈的复合装甲(陆上),使得新型坦克能同时具有超重型坦克的火力,重型坦克的防护,轻型坦克的机动性,同时整辆坦克的重量还能相似于中型坦克,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的单一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成为各国家装甲部队的主力(Main battle tank,MBT)。 1960至1970年代期间,主战坦克几乎取代了所有其他类型坦克。剩下的装甲车不是有特殊用途的,更轻盈版本的主战坦克衍生型,就是其他种类的装甲战斗车辆(例如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自行火炮等)。
侦察坦克
包括了传统的轻型坦克和小坦克,前者有中国的62式坦克,后者有英国的蝎式侦察坦克,主要特点是较轻巧而方便在崎岖地形部署,并为了大部队作斥侯的侦察任务。为了方便运输,其中一部分更是两栖坦克如俄国的PT-76和空降坦克如美国的M551或M8-AGS。俄国的2S25“章鱼”既可以空降,同时也有两栖性能。
因为侦察坦克的数量需求较小,所以近年常倾向使用步兵战斗车相似的底盘,如俄国的BMP-1和法国AMX-13,美国的M2布拉德利骑兵战车。
自行反坦克炮
通常是由其他较轻的廉价装甲车改良而来的,但配备有相对于车型来说较大的主炮,作为非装甲部队在针对中或重型坦克战斗使用。为了适应较小的车体,往往牺牲某些功能,例如放弃回转的炮塔的突击炮。优势在于廉价形成的数量优势,如果在防御战情境下不须机动又可依托工事增强防护,加上攻击力更强的炮弹,有和敌方主战坦克一战的能力,是预算较少的军队对抗较强军队时一种战术武器。
现代因为反坦克导弹的普及所以专用的自行反坦克炮已经少见了,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PTZ-89自行反坦克炮或是瑞典S型坦克等少量特殊作品,但也随着时代逐渐退出现役,也有人会把一些侦察坦克或安装了反坦克炮或反坦克导弹的装甲车称为自行反坦克炮,如半人马装甲车也称为一种自行反坦克炮。
特种坦克
有些坦克因设计思想及战场需要而有特别功能:
空降坦克
飞行坦克
- 日本和苏联都曾计划开发飞行坦克,利用滑翔机机降坦克其实是对原有成熟的滑翔机空降技术的一种延伸,但其结构和重心都具有难以克服的问题,尤其是不合乎空气动力学原理,因而最终只能是“天马行空”。例如特三号坦克、A-40飞行坦克。
多炮塔坦克
- 炮台数量有两个以上的坦克,又称“多炮管坦克”
两栖坦克
- 两栖坦克又称为“水陆两用坦克”,意指“无需使用辅助设备及能通过水障碍的坦克”,部分轻型坦克及经改造的中型坦克有此功能,例如特二式内火艇。
装甲架桥车
- 大部分装甲架桥车需要在敌人的炮火下进行作业,因此大部分是以坦克改装而成,车体装有架桥装备。
扫雷坦克
- 扫雷坦克就是装有清除地雷装置的坦克,用于战场上排雷开路任务,而扫雷装置一般有滚压式、挖掘式、火箭爆破式三种,现在的扫雷设备大多可直接安装在坦克上在必要时使用,不需额外编组。
喷火坦克
- 喷火坦克是二战至越战时期出现的坦克衍生型,主要分别是它把主炮或机枪移除,改为射程可达数十米的火焰喷气器,例如英国的丘吉尔Oke喷火坦克。但由于作战模式转变加上喷火器的使用有其限制,越战后逐渐式微,但火药技术的进步使得纵火可用火箭达成,例如苏联在T-72的底盘加上多管火箭发射器的纵火坦克TOS-1。
步兵坦克
- 步兵坦克是英国在二战以及二战之前使用的坦克分类。设计理念来源于海军的装甲舰,以坦克来为步兵近战火力支援及突击用途,具备较强的火力与装甲,但速度很低。
- 而现代的步兵坦克则在坦克基础上加装载员舱而成,其特点是既保留了坦克的强大火力和装甲防护,又可作运兵用途。目前仅见乌克兰在T-72和T-84的基础上研制出两种现代步兵坦克。以色列也曾将多款坦克改装成可搭载步兵,但其以机枪代替火炮,火力不及主战坦克。因此严格来说现代的步兵坦克只能称为重型步兵战车。
巡航坦克
- 又名巡洋坦克,亦是英国在二战以及二战之前使用的坦克分类,混合了海上的巡洋舰及陆上的骑兵概念,具有高移动速度及良好机动性,配备机枪及小口径火炮,多进行追击及长距离侦察任务,但装甲较步兵坦克弱得多,例如英国的十字军坦克。
-
M551轻型空降坦克
-
一架M60A1装甲架桥车正在架起其活动桥。
-
96式坦克底盘制造的装甲工程车
火力
在战场上,操作坦克的士兵必须在保持高机动性下,做到快速识别敌我、交战及破坏不同类型的敌军目标。因此坦克上安装了精密的探测装置及火控系统、可发射多种类型弹药的主炮及用于防御敌军士兵、轻型装甲车辆及飞机的机枪。
坦克炮
二战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些装有特别武器的坦克,如装有火焰喷气器及多管火箭炮的版本,但随作战模式转变,越战后已没有再出现。
二战后,所有坦克都采用大口径单主炮设计,亦是高火力地面武器中的代表,坦克炮可分为滑膛炮及线膛炮,英国及印度是现时少数仍然采用线膛炮坦克的国家。现代主流的坦克炮可分为北约的120毫米口径及苏联/俄罗斯的125毫米口径。坦克炮可发射多种类型的弹药,但主要发射穿甲弹及高爆弹,部分滑膛炮更可发射导弹,炮管上的炮膛清除器更成为现代坦克的常见装置。
现代坦克主炮通常备有散热系统来降低发射时炮管各部分的温度以保持准确度及射程,例如在下雨时发射后炮管顶部会比底部较快散热,侧风时炮管一侧亦会较快散热于另一侧,这种金属反应会影响弹药的远程弹著点。
机关枪
出于节省主炮弹药、方便校正弹道、以及因主炮装填或目标角度等因素而无法以主炮射击的情况下自卫之类的考虑,坦克亦会装备短距离、较小口径武器以对付敌军步兵、轻型装甲车辆及小面积目标,常见的为与主炮相同指向的同轴机枪(又名并列机枪),美国及北约的为7.62或12.7毫米口径,俄罗斯的为14.5毫米口径,而部分法国坦克(如AMX-30主战坦克及AMX-40)更装有高射速的20毫米炮作防御。除同轴机枪外,炮塔顶部亦装有一把或两把由车长或炮长以人手控制的防空或支援用途机枪,部分型号则为遥控版本。
火控系统
早期坦克是“直射”武器,早期的坦克火控系统以设有风偏及弹著距离分划的瞄准镜来瞄准,其后出现比早期准确的立体观镜测距仪,后来更准确的激光测距仪取代前者成为主流装备。现代坦克的火控系统更可在快速移动期间远距离准确命中目标。
弹药
坦克大多发射成型弹药,与自行火炮的三件式(分发射体、火药、雷管)弹药不同。常见的坦克弹药包括黏着榴弹(又名塑料榴弹)、高爆反坦克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等。
部分坦克如M551、T-64、T-72、T-80、T-84、T-90及PT-91等更可以炮管发射反坦克导弹,这种功能令坦克的作战方法改变、效能加倍,甚至可对付低飞的直升机。独联体国家至今仍然保留炮管发射导弹的功能。
但因为坦克本身的视野易受到地形影响,坦克本身目标又很明显,被认为不是反坦克导弹的最佳载具,故美国在采用M60A2后已放弃这种作战概念。
防护力
坦克的防护力包括避开敌军的发现、被破坏的忍耐力及被击中后对车组人员的保护和存活能力。
避开发现
坦克在森林及丛林静止时可用车体上的迷彩伪装作掩护以避开攻击;在开阔的地型时,坦克会成为一个明显的目标;当一架坦克在开动引擎移动时,引擎运作的热力可轻易被红外线探察到;坦克的履带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可在空中发现,在沙漠移动时引起的沙尘亦比车体体积大数倍。
热效应是坦克的主要弱点之一,就算是一架静止在掩体后、开动了引擎的坦克释放出的热空气引至的影像反应(像海市蜃楼效应)仍可以被探察得到。坦克的动力由柴油引擎或涡轮引擎推动,运作时像一架火车头,发出的声音可在远距离上听到(涡轮引擎更为严重),气味亦可透过风向而被察觉出来。坦克在移动时亦会震动地面。
由于重量大,现代坦克采用极大输出功率的引擎(1,000匹或750千瓦以上),亦导致它比周围事物发出更大的热能讯号。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的M1艾布兰亦有四次因为热能讯号而被伊军的T-72发现,当时的伊军更会在夜间完全静止以探察敌方的热能讯号。
科索沃战争中显示出经常移动的坦克有更高的存活率,当时北约空中部队最初成功破坏在战场上静止的塞尔维亚坦克,后来塞尔维亚陆军把他们的坦克不断转换阵地,存活率亦立刻提高[4]。
装甲
主战坦克是现代地面部队中拥有最强装甲的车辆,坦克的装甲主要保护车体内部及车组成员对抗各种武器攻击。坦克最常见的威胁是敌军坦克的动能穿甲弹,其他包括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地雷、大型炸弹、火炮直接命中、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能毁灭坦克的武器,致命弱点还有被空中武器从顶部攻击。大部分现代主战坦克对火炮的破片及如火箭筒等的轻型反坦克武器有完整的保护力。实际上坦克装甲如果要对抗所有威胁将会变得非常沉重,因此设计时只取防护力及重量的平衡点。
大部分装甲战斗车辆以坚硬的钢铁或以铝制造,不少坦克亦以的轧压均质装甲(RHA)作防护。
二战前,多个坦克设计师推出了新的装甲设计──倾斜装甲,当中以T-34的倾斜装甲最为著名,与相同厚度的普通装甲相比下,倾斜角度的装甲对弹头的防护能力大大提高。弹头击中此类装甲跳弹的几率远高于普通装甲。
在二战时期,由战机发射的无制导反坦克火箭亦令坦克内的车组人员非常畏惧,尤其是D日霸王行动时,但其实无制导反坦克火箭的命中率很低,反而由飓风战斗机(Hawker Hurricane)发射的40毫米炮及斯图卡轰炸机的37毫米炮效果更好。反坦克高爆弹、巴祖卡火箭筒(Bazooka)及Panzerfaust亦是二战时期出现的新产品,它们皆采用锥形装药以贯穿目标。
1970年代开始,有些坦克已经装有混合了合金及陶瓷材料的新型复合装甲。复合装甲是一种具优良防护能力的被动装甲,而由英国开发著名的乔巴姆装甲(Chobham armour)亦是改良自复合装甲,美军的M1A1艾布兰则采用更先进的贫铀装甲。
1980年代开始,坦克开始装备爆炸反应装甲,当坦克被命中后,坦克表面的反应装甲就会爆炸,能够炸开穿甲弹锥形装药的金属射流。爆炸反应装甲逐渐成为主流坦克的标准配备,为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标志之一。
今天,地雷及空中武器从顶部的攻击仍然是坦克的致命弱点。轻型反坦克武器对破坏履带仍然有效,当履带被毁后坦克将失去任何机动力,因此很多履带式车辆都装有侧裙来保护履带及悬挂系统。有些反坦克弹药采用软性炸药以做成破片伤害。以色列为了向车组人员提供高度防护,因此他们梅卡瓦主战坦克设计比较特别,它以引擎及油箱作第二度防护来保护车箱内的车组人员。
被动防御
大部分装甲车辆皆装有烟雾弹发射器以在被伏击或攻击时快速发射烟雾弹作掩护,烟雾屏障可有效阻挡以可见光瞄准的武器攻击。有些烟雾弹可产生极浓密的雾团来影响激光目标指示器的效能,尤其是发射后需要保持目标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很多现代的主战坦克如法国勒克莱尔的烟雾弹发射器可发射催泪弹及破片手榴弹,以色列的坦克更装有可由内部遥控运作的小型迫击炮以对付掩体后的目标。二战时某些德军坦克的烟雾弹/破片手榴弹发射器更可从内部装填以避免人员暴露在外。部分坦克除装有烟雾弹发射器外,更装有以消耗燃料来运作的烟雾制造机。
现代坦克的被动防御还包括被激光制导时发出警报的系统及被超短波雷达发现时的无线电警报系统。
反制系统
爆炸反应装甲是一种在坦克及装甲车辆上常见的反制品,它可以引爆击中车体装甲的锥形装药高爆反坦克弹弹头以降低伤害,由于成本低、使用简易,爆炸反应装甲在八十年代起,便被先进国家的军队大量地采用。
主动防护系统(Active protection systems,APS)是一种未来的反制产品,它采用雷达或类似的扫描装置找寻,并自动反制来袭弹头。近代俄罗斯出产的新型坦克装有一种可自动干扰来袭导弹及瞄准制导装置,名为Штора(Shtora)的主动干扰系统。
车组成员暴露在车体外时的保护
当坦克上的车组成员暴露在车体外,如车长或驾驶员打开保护盖伸出上半身以观察战场环境时,他们会因缺乏保护变得非常危险而容易成为敌方的目标,如敌军步兵及狙击手的射击,或因坦克被炮弹或导弹击中而引至受伤。因此潜望镜及相似功能的瞄准具成为坦克车长常用的观察装置,但是一旦将舱门全部关闭仅依赖潜望镜或是其他光学仪器作战时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各时期的代表坦克
一战时期
战间期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D1、AMR 33、雷诺FT-17 · NC-27、NC-31、H-35、R35、2C
- 美国:M2轻型坦克、M2中型坦克
- 大日本帝国:八九式、九四式、九五式
- 意大利王国:CV-33、CV-35、M11/39坦克
二战时期
- 大日本帝国:九七式、一式中型坦克
- 芬兰:BT-42
- 美国:M3轻型坦克、M3李/格兰特、M4雪曼、M26潘兴、T29重型坦克、M7
- 大英帝国:马蒂尔达系列(玛蒂达 I、玛蒂达 II)、克伦威尔坦克、A-34彗星、丘吉尔坦克、雪曼萤火虫、十字军坦克、瓦伦丁坦克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巴塔耶B-1、S-35坦克、BDR G1 B、ARL 44重型坦克、B1坦克、S-35CA、SAu-40
- 意大利王国:M13/40坦克、M14/41坦克、P-40坦克
- 波兰第二共和国:7TP、TKS、10TP
- 捷克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国:LT-35、LT-38
冷战前期
- 美国:M46巴顿、M47巴顿、M48巴顿、M60巴顿、M41、M-551谢里登、M103
- 苏联:T-44、T-54、T-10、T-55、T-62、T-64
- 中华人民共和国:59式、62式、69式、79式
- 西德:豹1
- 大英帝国:百夫长式、酋长式、蝎式、维克斯式
- 法国:AMX-13、AMX-30、AMX-32
- 瑞士:Pz61主战坦克、Pz68主战坦克
- 日本:61式坦克、74式坦克
- 南非:号角Mk.1
- 意大利:OF-40
- 瑞典:Strv 74坦克
冷战后期至今
参考文献
- ^ 大波笃司(张咏翔译). 圖解戰車事典. 台北县板桥市: 枫书坊文化出版社. 2009年3月27日. ISBN 9789866485251 (中文).
- ^ Hogg (2000), Greenhill 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s Data Book, London: Greenhill Books
- ^ Hogg & Weeks (1980),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Military Vehicles, London: Hamlyn Publishing Group, 1980
- ^ The KLA: braced to defend and control -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April 1999, via web.archiv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