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产业

夕阳产业(英语:Sunset industry),亦称衰退产业夕阳工业,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1980年出版之著作《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夕阳产业是指产品销售总量在持续时间内绝对下降,或增长出现有规则地减速的产业,其基本特征是需求增长减速或停滞,产业收益率低于各产业的平均值,呈下降趋势。与夕阳产业相对的是朝阳产业sunrise industry)。[1]

例子

纺拓会36周年庆活动上,时任副总统的萧万长参加时表示,纺织业依靠转型,不再是夕阳产业。[2]

纺织业曾经在八零年代带动台湾经济,如今被认为是夕阳产业[3]。1980年代是台湾纺织业黄金期,堪称创汇产业,后来因工资调涨、竞争国家窜起、业者外移等因素而变调,成了夕阳产业。[4]

而驻美投资贸易服务处主任孙良辅认为,台湾纺织有完整的产业链,透过异业结盟推陈出新,并非所谓的夕阳产业。[5]

参考资料

  1. ^ 洪涛编著. 流通产业经济学. 北京市: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06. 页2
  2. ^ 韦枢. 蕭萬長讚紡織業非夕陽. 中央社. 2011-11-25. 
  3. ^ 韦枢. 紡拓會:紡織體育聯手 創造無限未來. 中央社. 2017-10-16. 
  4. ^ 潘姿羽. 夕陽產業華麗變身 台灣紡織廠布局醫療成衣. 中央社. 2020-03-29 [202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5. ^ 尹俊杰. 台灣紡織業者用虱目魚鱗製布料 前進紐約開拓藍海. 中央社. 2019-09-19 [202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