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草

植物物種

大米草学名Sporobolus anglicus),禾本科鼠尾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

大米草
摄于德国北部海岛施皮克罗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演化支 鸭跖草类植物 Commelinids
目: 禾本目 Poales
科: 禾本科 Poaceae
属: 鼠尾粟属 Sporobolus
种:
大米草 S. anglicus
二名法
Sporobolus anglicus
异名[2][3]
  • Spartina anglica C.E.Hubb., 1978
  • Spartina × townsendii var. anglica (C.E.Hubb.) Lambinon & Maquet, 1983
  • Spartina townsendii var. anglica (C.E. Hubb.) Lambinon & Maquet, 1983

形态

大米草具有根状,秆高达1.2-1.5米,叶片狭披针形,上面具有致密的纵肋,叶舌为一圈密生的纤毛,总状花序3-6枚呈总状排列,穗轴顶端延伸至刺芒状,小穗狭披针形,含一小花。

本种可以在海水能到达的海滩生长,冬季枯死,春季萌生,如同普通野草,但根系广阔。

物种起源

大米草已确定起源自杂交种汤氏米草S. × townsendii)的异源四倍体,其原始亲本是原生于欧洲与西非沿海的海岸米草S. maritimus)及原生于北美洲东岸的互花米草S. alterniflorus)。互花米草约于1870年代随着船只从北美洲被引入英国南安普敦水域,与当地的海岸米草发生杂交形成汤氏米草,原本不育的汤氏米草偶然出现了具有生殖能力的双二倍体,最后形成大米草这一新物种[4]

因此,大米草最初在大西洋沿岸繁衍开来,包括美国东海岸,英国法国沿海和非洲西北部沿海。

分类

本种最初归类于米草属Spartina[3],后来随着整个米草属于2014年并入鼠尾粟属[2]

用途

大米草秆、叶可作饲料或绿肥,也可作造纸原料;在欧洲可以作为的一种饲料。

入侵物种

由于大米草比其原始亲本具有更高的耐盐性及更强的生存力,因而在西欧,大米草反而将海岸米草排挤出原生地。一开始时,大米草被视为可以保护海滩免受海潮侵蚀的植物,因而被引种到各地,但却也因为其生命力而成为了危害各地原有生态的入侵物种[4]

1963年南京大学教授仲崇信出于保护沿海滩涂的考虑,将其引种到江苏沿海,1964年引种到浙江,1980年引种到福建。但没有想到的是,在新区域,由于没有天敌,气候适宜,大米草迅速生长,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使泥滩变为草地,危害滩涂的生态环境,导致贝类、鲍鱼、水藻等大量死亡,影响海带紫菜的种植和牡蛎养殖。由于草质粗糙,中国牛不喜欢这种饲料,因此无法消耗,甚至导致水质下降,诱发赤潮,以至堵塞航道。尤其严重的是在福建侵入红树林,导致红树林大批死亡,红树林区域日益萎缩,用机械方法除草非常困难,现在尚没有好的方法彻底根除大米草,是一种错误引种导致的生物入侵。

在香港后海湾下白泥,环保团体保育泥滩生境,保护,重点手段就是清除大米草。[5]

参考文献

  1.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5-4. <www.iucnredlist.org>. Downloaded on 14 May 2016.
  2. ^ 2.0 2.1 Sporobolus anglicus (C.E.Hubb.) P.M.Peterson & Saarela. In: Govaerts, R. (2016). World Checklist of Araceae. Facilitated by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apps.kew.org/wcsp/ Retrieved 2016-5-14.
  3. ^ 3.0 3.1 Spartina anglica C.E.Hubb.. In: The Plant List (2013). Version 1.1.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theplantlist.org/ [2016-5-14].
  4. ^ 4.0 4.1 UK Joint Nature Conservation Committee: Spartina anglica
  5. ^ 【大自然逐样解:蚝的价值】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18分钟),香港电台,2022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