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鲁斯·普劳提乌斯
奥鲁斯•普劳提乌斯(英语:Aulus Plautius)是1世纪中叶罗马的政治家和将军。他于公元43年着手罗马征服不列颠的行动,并成为新行省的第一任总督,任期从43年到46年。
奥鲁斯•普劳提乌斯 | |
---|---|
罗马帝国的补任执政官 | |
任期 29年—29年 与卢修斯•努内斯•阿斯普雷纳斯同时在任 | |
前任 | |
继任 | |
不列颠尼亚总督 | |
任期 43年—47年 | |
前任 | 首任 |
继任 | 普布利乌斯•奥斯托留斯•斯卡普拉 |
个人资料 | |
职业 | 古罗马政治家和将军 |
知名于 | 罗马征服不列颠 |
职业生涯
对于奥鲁斯•普劳提乌斯的早期职业生涯所知甚少。此前相信他与马库斯•埃利厄斯•塞勒一起参与了镇压可能发生在公元24年普利亚的奴隶起义。[1] 然而,"A•PLAVTIO"铭文现在被确定参与镇压为奥鲁斯的同名父亲奥鲁斯•普劳提乌斯。[2] 年轻的普劳提乌斯在29岁半担任补任执政官,卢修斯•努内斯•阿斯普雷纳斯是他的同了执政官。[3] 随后,他在罗马皇帝克劳狄斯统治早期担任行省总督,可能是潘诺尼亚。另一个铭文显示,他当时监督了的里雅斯德和里耶卡之间的一条道路的建设。[4] 英国古代历史学家安东尼•伯利怀疑普劳提乌斯在42年镇压卢修斯•阿伦蒂乌斯•卡米卢斯•斯克里博尼亚努斯的政变中亦发挥了作用。[5]
皇帝克劳狄斯在43年任命普劳提乌斯领军入侵不列颠尼亚。开战的理由是为了恢复阿特雷巴特人的国王和罗马盟友维里卡的王位; 他被他的东部近邻卡图维劳尼人废黜。历史学家伯利认为,普劳提乌斯被选中不仅是出于对他前一年的忠诚的感激,也是因为他与克劳狄斯和皇室建立了家庭关系。[5]
入侵部队由四个军团组成:第九“西班牙”军团,然后是在潘诺尼亚的第二奥古斯塔军团; 第十四合组军团和第二十英勇凯旋军团,加上大约20,000名辅助部队,包括色雷斯人和巴达维人。第二奥古斯塔军团是由后来的罗马皇帝维斯帕先率领。已知另外三名具有适当的军衔去指挥军团参与了入侵的有:维斯帕先的兄弟,提图斯•弗拉维乌斯•萨比努斯和格奈乌斯•霍西迪乌斯•盖塔出现在卡西乌斯·狄奥的入侵记录中; 古罗马历史学家欧特罗皮乌斯提到了前执政官格奈乌斯•霍西迪乌斯•萨图努斯,但可能他过于资深,或许较后时间伴随了皇帝克劳狄斯抵达不列颠。[6]
在高卢北部的海滩上,普劳提乌斯面临着军队的哗变,士兵们不愿意越过海洋,在已知世界的界限之外作战。直到皇帝克劳狄斯的自由民兼秘书纳西索斯向他们发表讲话后劝服了他们。士兵眼见一位前奴隶处于他们的指挥官中,他们大喊道:"'Io Saturnalia!'"(农神节Saturnalia是一个罗马节日,在这一天中,社会角色被颠倒过来) 兵变因而结束。
普遍认为,入侵部队在肯特的里奇伯勒登陆,尽管有部分兵力可能在其他地方登陆。由卡图维劳尼人的多哥杜姆努斯和卡拉塔库斯领导的凯尔特布立吞人不愿意打一场激烈的战斗,而是依靠游击战术。然而,普劳提乌斯首先在麦德威河击败了卡拉塔库斯,然后在泰晤士河上击败了多哥杜姆努斯。不久之后,多哥杜姆努斯身亡,卡拉塔库斯残存并继续在其他地方抵抗成为入侵者的眼中钉。
到达泰晤士河后,普劳提乌斯停下来,并派人向皇帝汇报战况,克劳狄斯带着攻城武器和大象等增援部队抵达不列颠,完成了对卡图维劳尼人首都卡姆洛多努(现今的高车士打)最后的军事行动。克劳狄斯在凯旋铭文中声称在卡姆洛多努接受了不列颠十一个部落国王的投降。罗马在新征服的领土上建立了行省,普劳提乌斯被任命为不列颠尼亚总督[7]
从成功征服后的一年开始,四个罗马军团组成的行省驻军开始着手扩大疆域: 第九军团沿着日后成为埃尔米恩街的路线向北推进,在后来成为林肯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军营; 第十四军团沿着惠特灵大道的路线进入中部地区,然后转向北方,在日后成为李斯特城的地方建立了基地; 维斯帕先率领第二军团,在南方推进,攻陷了20多个丘堡,征服了怀特岛,并征服了两个强大的部落,最终最有可能在雅息特建立了自己的基地; 第四支主力部队,第二十军团可能被普劳提乌斯保留在卡姆洛多努和一些辅助军团作为预备部队。几年后,行省首府迁至伦蒂尼恩,后者在普劳提乌斯的任内建成。[8]
公元47年,普布利乌斯·奥斯托留斯•斯卡普拉接替普劳提乌斯成为新总督。[9] 在他回到罗马和非军职的生活时,普劳提乌斯获得了一次小凯旋式的奖励,在凯旋式期间,皇帝本人从神殿走到他的身边。[10]
家族
奥鲁斯•普劳提乌斯是公元前1年补任执政官奥鲁斯•普劳提乌斯与维特里亚的儿子。[11] 36年的执政官昆图斯•普劳提乌斯是他的弟弟。[11] 他的妹妹普劳蒂亚已被确定为19年执政官普布利乌斯•佩特罗尼乌斯的妻子; [12] 他们的婚姻关系在墓志铭中得到证实。[13] 普劳蒂亚和普布利乌斯•佩特罗尼乌斯的女儿,嫁给了奥鲁斯•维特里乌斯,后者后来在四帝之年时期成为罗马皇帝。[14]
奥鲁斯•普劳提乌斯娶了庞波妮亚•葛莱西娜,英国古代历史学家安东尼•伯利确定她是16年执政官盖乌斯•庞波尼乌斯•葛莱西亚的女儿。[15] 庞波妮亚在她的女亲属茱莉亚•德鲁丝•凯撒丽丝被克劳狄斯和瓦莱瑞亚·麦瑟琳娜处决后,在皇帝免其受罚的情况下,公开哀悼了四十年。[16] 公元57年,她被指控犯有"异端罪"被一些人解释为皈依了基督教。根据罗马法律,她被她的丈夫在她的亲戚面前审判,并被宣判无罪释放。[16] 这段婚姻没有经证实的子女。尽管有人认为后来的奥鲁斯•普劳提乌斯据称是小阿格里皮娜的情人,这段关系可能有了他们的儿子。[17] 然而,一些现代历史学家,如伯利,认为尽管这个名字是相同,但这个人物是奥卢斯•普劳提乌斯的兄弟昆图斯•普劳提乌斯的儿子。[18]
奥卢斯•普劳提乌斯的侄子劳提乌斯•拉特兰努斯(昆图斯的另一个儿子)被发现与皇后瓦莱瑞亚·麦瑟琳娜的婚外情后。这一位有"杰出服务"的伯父,从处决中拯救了他的侄子。[11] 拉特兰努斯被解除了元老院的职务,转而被判流放。拉特兰努斯后来因参与65年反对尼禄的皮索阴谋而被处决,据此推断,他的伯父奥卢斯•普劳提乌斯当时已经去世。[19]
流行文化
普劳提乌斯是亨利·轩克维奇的小说你往何处去和Simon Scarrow的小说鹰旗的征服中的人物。
在1951年的电影暴君焚城录,根据Sienkiewicz的小说改编,普劳提乌斯是由费利克斯•艾尔默饰演,他的妻子庞波妮亚是一位基督徒(无历史记载)。
他在2018年的电视连续剧不列颠尼亚中由大卫·莫瑞瑟饰演,该剧描绘了罗马征服不列颠的幻想版本,并作为该系列的主要反派。
参考
注释
- ^ CIL IX, 2335 = ILS 961
- ^ Birley, Roman Government, p. 21
- ^ Attilio Degrassi, I fasti consolari dell'Impero Romano dal 30 avanti Cristo al 613 dopo Cristo (Rome, 1952), p. 9
- ^ CIL V, 698 = ILS 5889
- ^ 5.0 5.1 Birley, Fasti of Roman Britain, p. 39
- ^ 卡西乌斯·狄奥, Historia Romana 60:19–22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7-17; 苏埃托尼乌斯, 罗马十二帝王传: Vespasian 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欧特罗皮乌斯, Abridgement of Roman History 7: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Sheppard Frere, Britannia: A history of Roman Britain, revise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8), p. 82
- ^ Frere, Britania, pp. 86-91
- ^ 塔西佗, 阿古利可拉传 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Dio Cassius, Historia Romana 60:3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uetonius, Lives of the Twelve Caesars, "Claudius" 24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6-30
- ^ 11.0 11.1 11.2 Lily Ross Taylor, "Trebula Suffenas and The Plautii Silvan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emoir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at Rome, 24 (1956), p. 24
- ^ Ronald Syme, Tacitu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57) p. 386
- ^ CIL VI, 6866 Syme notes that she does not appear in either the Pauly-Wissowa or Prosopographia Imperii Romani
- ^ Tacitus, 历史 (塔西佗), II.63.
- ^ Birley, Fasti of Roman Britain, p. 37
- ^ 16.0 16.1 Tacitus, 编年史 (塔西佗), XIII.30
- ^ Suetonius, Lives of the Twelve Caesars, "Nero", 3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Birley, Fasti of Roman Britain, p. 40
- ^ Tacitus, Annales XI.27
扩展阅读
- William Smith (ed) (1870),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Biography and Mythology Vol 4 p. 4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eorge Patrick Welch (1963), Britannia: the Roman Conquest and Occupation of Britain
- Anthony R Birley (1981), The Fasti of Roman Britain, p 37–40
- Anthony R Birley (2005), The Roman Government of Britain, p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