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正新村
崇正新村是香港新界元朗区南部十八乡的一条杂姓客家村落,位于元朗公路以南,大棠路和大树下西路之间,村内居民是由梅县、大埔、蕉岭、平远、丰顺及惠阳、宝安等地迁来的客家人,人口接近3,000人,是香港境内最大的一条客家村落。
历史
崇正新村原址本属于水蕉老围辖下称为“红枣田”的地方,于清朝康熙初年复界后,有宝安简姓的客家人移居到此,随后陆续有陈姓和李姓宝安籍的客家人迁入,初时以种植水稻为生。
直至1930年代初,旅居海外的客籍华侨以香港的地理位置处于家乡与南洋通道之间,往来方便,而在英国人的管治之下政局相对较稳定,且新界的土地可自由购买及搭建房屋,陆续有嘉应籍的华侨在南北行引介下在此买地和兴建居所,其时原居于“红枣田”的简氏将土地善价而沽,出售予华侨富商,简氏则保留上游现时红枣田村的位置续居,当时在行政划分上,仍属于隔邻的水蕉老围村。
到了1940年代后期国共内战展开,大批国民政府军政人员及其家眷逃难抵港,经同乡和亲朋戚友互相介绍,而拥有大片土地的梅籍华侨亦乐意分割小块土地廉售予南来的同乡,当中不少客籍新移民便告定居于斯,其中有当年富甲潮梅地区的商人陈富源和很多国民政府的小官吏均先后居住于此地。
随着大量新移民扎根于“红枣田”,乡绅贤达发起立村,于1957年正式组织成村落,以1921年成立的香港客家人组织“崇正总会”之名,将村落命名为“崇正新村”,代表崇尚正义、正本清言的意思。并加入当地的乡约组织,成为十八乡的成员村落。早年崇正新村有两位村长,分别代表村中梅县籍和宝安县籍客家人社群。
崇正新村村民大多以种菜、养猪、养鸡为业,先后成立了养猪合作社和蔬菜合作社。村民主力饲养母猪并非用作肉猪,而是生小猪用以供应乳猪予游客和驻港英军。1980年代初期,是崇正新村最鼎盛的时期,人口高达7,000多人,由于大陆内地改革开放,大批侨生侨眷获准出国抵港,这些新移民均选择到来这同声同气的社区内,居于由猪舍改装而成的村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纯朴的村庄亦逐渐城市化,由于村民并非原居民,其子孙没有丁权另建房屋居住,崇正新村的人口逐年下降和老化,受到周遭环境习惯的影响,新一代讲流利纯正客家话的村民亦愈来愈少。
习俗
虽然崇正新村有多达78个姓氏的村民,但村内没设单姓氏族的祖宗祠堂或庙寺等,村民以春节作为每年最大的节日,并以客家话为主要方言。
崇正新村的共同活动组织是不问政治和宗教信仰的“三喜堂花炮会”,活动经费由村内热心人士赞助,并由村民推举德高望重人士担任理事,新入会会员要先交2,000元的入会费,其后每年只需缴交350元的会费。“三喜堂”于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参与十八乡天后诞活动,其名称亦源自1968年天后诞抽得代表“丁、贵、财”大吉大利的第三号花炮,故称为“三喜堂”。每年正月初八中午在“三喜堂”会址内大摆宴席,当日每位会员并可领取5斤新鲜猪肉券及3斤烧肉券。而当会员家有丧事,“三喜堂”除派出代表参加丧礼及慰问外,亦会致送1,000元帛金。
-
三喜堂
-
三喜堂
教育
客家人崇文重教,着重下一代的教育,“红枣田”早期由水蕉老围的觉民书室提供“卜卜斋”教育,而由十八乡创办的永安学校亦于战后复校,提供新式教育课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侨贤梁干臣连同其他热心人士捐出村马路边大块土地,在《华侨日报》和实业家田家炳赞助下,于1959年建成“崇正公立学校”,提教育予村内和邻村的儿童,学校校训“忠信笃敬”出自《论语》。而永安学校亦于1966年搬到村内的新校舍。随着村内适龄学童人口下降,两间学校先后因收生不足而停办。崇正公立学校旧址现时被改为货仓用途。
-
前永安学校校舍内貌
-
前永安学校校舍
-
前永安学校邓干新堂与邓务本堂
-
前永安学校大闸
-
前永安学校大闸
-
前永安学校大闸,前方道路为大树下西路
-
崇正新村 153 号殷翠幼稚园
著名建筑
参见
参考文献与注释
- ^ 邵超. 一樓一古:萬呎豪宅 客家撞上西洋味. 苹果日报. 2013-05-13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