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一益二

扬一益二”此一说法最早在时期已经出现,是由于扬州益州的经济发达而出现的说法,最早提于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1],另外于洪迈所著的《客斋随笔》[2]中也有提到“扬一益二”一词。 

兴起原因

由于隋代开凿的运河连接了中国南北,赋予了许多城市新生命。以扬州为例,扬州位于大运河的交叉口,是一繁荣的工商城市,于是唐朝时有了“扬一益二”的说法。[3]另外唐肃宗接受第五琦建议 ,在重要商业都市设盐铁转运使。并派第五琦以度支郎中兼盐铁使身份进驻扬州 ,这为扬州的商业经济繁荣提供了大好契机。第五琦采取了有效的榷盐制度,其后刘晏在第五琦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了榷盐制度,此制度也在益州实施,使得益州成为仅次于扬州的商业重镇,史籍才有了“扬一益二”之纪录。

参考资料

  1. ^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九卷唐纪七十五:先是,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及经秦、毕、孙、杨兵火之余,江、淮之间,东西千里扫地尽矣。
  2. ^ 洪迈著,《容斋随笔》卷九二十八则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3. ^ 《隋唐五代史》,高明士、邱添生、何永成、甘怀真编著,页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