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齐什库斯·巴尔特鲁斯·希维茨基斯
普兰齐什库斯·巴尔特鲁斯·希维茨基斯(立陶宛语:Pranciškus Baltrus Šivickis,1882年9月30日—1968年10月12日)是立陶宛的一位动物学家,专业领域为发育生物学、水生生物学、软体动物学、寄生虫学与土壤生物学,他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曾至菲律宾马尼拉的菲律宾大学担任教授,1929年回到立陶宛,先后任教于立陶宛大学(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与维尔纽斯大学,之后在立陶宛科学院下的数个研究所从事研究[1],1956年获选为立陶宛科学院院士,为立陶宛水生生物研究的先驱[2]。
普兰齐什库斯·巴尔特鲁斯·希维茨基斯 Pranciškus Baltrus Šivickis | |
---|---|
出生 | 俄罗斯帝国罗西耶斯基县希卢瓦札拉基什基艾(今属立陶宛) | 1882年9月30日
逝世 | 1968年10月12日 苏联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维尔纽斯 | (85岁)
墓地 | 安塔卡尼斯墓园 |
母校 | 瓦尔帕莱索大学、密苏里大学、芝加哥大学 |
配偶 | 佩特罗内莱·里姆库特(Petronėlė Rimkutė) |
奖项 | 立陶宛科学院院士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动物学(发育生物学、水生生物学、软体动物学、寄生虫学与土壤生物学) |
机构 | 菲律宾大学、立陶宛大学(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维尔纽斯大学、立陶宛科学院 |
早年生活
希维茨基斯于1882年出生于立陶宛中部的希卢瓦札拉基什基艾的一个农民家庭,有两名兄弟[2]。1898年至1890年他毕业于当地一所以俄语授课的中学,当时正值立陶宛书刊禁令期间,希维茨基斯透过地下出版品习得立陶宛文,协助分发立陶宛文书籍,并公开支持1905年主张立陶宛自治的维尔纽斯大议会[3],1906年因被沙俄政府通缉而前往美国,在芝加哥半工半读,1908年至1922年间他辗转就读了多所大学,1911年于瓦尔帕莱索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17年又于密苏里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此外还曾就读伊利诺伊大学、普渡大学、爱荷华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等院校[2],同时也在立陶宛裔社群中活跃,曾担任天主教会周报的编辑[4],1920年希维茨基斯开始进行博士论文研究,主题为虎纹三角涡虫(一种扁虫,希维茨基斯当时将其命名为Planaria lata[5])受损伤后组织再生的机制,1922年获博士学位[6],论文于隔年发表[2]。
因无美国国籍,希维茨基斯无法在美国担任教职,1922年便前往美属菲律宾马尼拉的菲律宾大学担任教授,隔年建立了加莱拉港海洋生物研究站,1924年至1928年担任该校动物学系系主任,教授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基础动物学和实验动物学等课程[3]。
回国后
1929年希维茨基斯回到立陶宛,任教于立陶宛大学(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1940年改至维尔纽斯大学担任教授,1944年起担任组织学与胚胎学科系的系主任,1945年因教学与研究贡献(特别是对立陶宛淡水动物的研究)获颁有功科学家称号,但1948年他因支持孟德尔遗传学,拒绝为符合苏联意识形态的李森科主义(李森科-米丘林理论)背书而失去了教授职位[7],改至立陶宛科学院农学研究所的白索加拉家畜研究站任职,1952年希维茨基斯创立了寄生虫学实验室,隶属于畜牧与兽医研究所,1956年他获选为立陶宛科学院院士[7],同年改任职于生物学研究所,1959年至1960年为动物学与寄生虫学研究所所长,1960年至1968年负责管理无脊椎动物学的研究部门[3]。希维茨基斯于1968年逝世,葬于维尔纽斯的安塔卡尼斯墓园[4][7]。
个人生活
1937年希维茨基斯与时年29岁的佩特罗内莱·里姆库特(Petronėlė Rimkutė)结婚,里姆库特为教师与地理学家,两人育有两子三女,其中两人为化学家,两人为音乐家,一人为数学家[2]。
除科学研究外,希维茨基斯还是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曾在菲律宾与立陶宛各地旅行拍照,摄影主题包括人物、建筑、自然风光、人文风俗与历史事件等,共留下约3000张珍贵的照片[8],立陶宛国家档案馆现仍保存他于1928年至1934年间录制的影片[7]。
纪念
共有四种无脊椎动物生物的种小名以希维茨基斯为名:希维茨基斯氏箱形水母(Copula sivickisi)、希维茨基斯氏多胃蚓(Pleionogaster sivickisi)、希维茨基斯氏盾螨(Scutacarus shivicki,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螨)与希维茨基斯氏艾美球虫(Eimeria shivicki),其中前两者为自菲律宾采集,由希维茨基斯在西欧的合作者发表,后两者为希维茨基斯身后发表[2]。
1982年立陶宛科学院纪念希维茨基斯的百岁诞辰,设立了以他为名的奖项,颁予表现杰出的动物学家,过去为每三年颁发一次,现为每四年颁发一次[2]。维尔纽斯有一条街道以希维茨基斯为名[7],此外他曾工作过的许多学校大楼皆设立纪念他的牌匾,其出生地的一所学校也以他为名[9]。
2005年,希维茨基斯的女儿雷蒙娜·希维茨基特·西莫凯蒂埃内(Ramona Šivickytė Simokaitienė)出版了纪录希维茨基斯生平的著作《持续的思考:回忆普兰齐什库斯·巴尔特鲁斯·希维茨基斯教授》(Gyvoji mintis: pagal prof. P. B. Šivickio atsiminimus)[7]。
希维茨基斯于1960年出版的《立陶宛的软体动物与其介绍》(Lietuvos moliuskai ir jų apibūdinimas)至今仍是该领域最重要的文献,他生前收集了立陶宛各地大量的软体动物标本,在他逝世后一度被忽略,1999年才被捐给考那斯的塔达斯·伊瓦纳斯卡斯动物学博物馆保存[2]。
参考文献
- ^ Arnastauskienë, Tamara; Jakimavièius, Algimantas. Akademiko Pranciðkaus Ðivickio mokslinë mokykla ir jos tæsëjai (PDF). Ekologija. 2005, 1: 1–10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3-22) (立陶宛语).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Irena Eitminavičiūtė, Algimantas Jakimavičius. Academician Pranciškus Baltrus Šivickis: research trends and students. Ekologija. 2013, 59 (1): 11–21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 ^ 3.0 3.1 3.2 Šivickis Pranciškus Baltrus. Vilniaus universitetas.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立陶宛语).
- ^ 4.0 4.1 Pranciškus Baltrus Šivickis. Raseinių Marcelijaus Martinaičio viešoji biblioteka.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立陶宛语).
- ^ Roman Kenk. Revised List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shwater Planarians (Platyhelminthes: Tricladida: Paludicola) (PDF).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89: 1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08).
- ^ Arnastauskienė, Tamara; Grikienienė, Jadvyga; Ježova, Tatjana; Valkiūnas, Gediminas. P.B. Šivickis laboratory of Parasitology: overview of activities. Zoology and Ecology. 2012, 22 (2): 125–136. doi:10.1080/21658005.2012.704750.
- ^ 7.0 7.1 7.2 7.3 7.4 7.5 Pranciškus Baltrus Šivickis (PDF). Lietuvos mokslų akademija.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03) (立陶宛语).
- ^ Laima Petrauskienė, Algimantas Jakimavičius. Philippine people and landscapes in the photographs from Pranciškus Baltrus Šivickis’ photoarchive. Ekologija. 2013, 59 (1): 36–61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 ^ Arnastauskienė, Tamara; Grikienienė, Jadvyga; Ježova, Tatjana; Valkiūnas, Gediminas. Žaiginio Pranciškaus Šivickio mokykla ir jos ryšiai su Ekologijos instituto mokslininkais. Zoology and Ecology. 2014: 1–6. ISSN 2165-8005. doi:10.1080/21658005.2014.88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