潟湖

地理学的一种湖泊

[1](英语:lagoon),旧时也作xiè,是一种因为海湾沙洲珊瑚礁等封闭形成的近似湖泊的水体。许多潟湖本来是开放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潟湖。潟湖与海洋之间有长期或间歇性的联通水道。[2]当潟湖与海洋完全隔绝时,潟湖就演变成了沿海湖泊。某些淡水湖泊的前身就是潟湖,如西湖太湖

意大利威尼斯潟湖

潟湖也可以指珊瑚环礁所围成的水域,有的涨潮时可与海相通。这种潟湖称为环礁潟湖(英语:atoll lagoon),而前一种典型的潟湖称为海岸潟湖(英语:coastal lagoon)。

[3]汉语中是卤咸地之意,如《史记·货殖列传130》中载有“地潟”;《汉书》中载有“海濒广潟”,现较常见于日语,如新潟。“潟湖”曾一度被写为“泻湖”(如1983年版《现代汉语词典》1276页),但在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已重新规范为“潟湖”,在该版本《现代汉语词典》1395页的“泻湖”词条中写道:“泻湖,潟湖的旧称[4]。”但仍有很多人把“潟湖”写成“泻(瀉)湖”。

功能

  • 具有防洪的功能:潟湖可宣泄区域排水,因而很少发生水灾。
  • 保护海岸的功能:由于外有沙洲的阻挡可防止台风暴潮侵蚀冲刷海岸。
  • 是天然的养殖场:潟湖是螃蟹的孕育场,也是邻近渔民的天然养殖场。
  • 由于潟湖外侧往往有沙洲作为防波堤,其内风平浪静,因此有时可以改建为人工港。

形成

潟湖多形成于泥沙质海岸,当海浪与海岸做垂直运动时形成壁障岛这种堆积地貌,此外壁障岛的发育还依赖较弱的潮差这一条件。潟湖原与外海相连,后来被壁障岛或沙嘴等完全隔绝,与外海分离后,若淡水的注入量大于蒸发量,潟湖的盐度便会降低,例如西湖就是从浅海湾变为内湖

环礁中的潟湖

 
托克劳阿塔富环礁的卫星图

环礁中潟湖的形成是因为珊瑚礁周围的岛屿下沉时,珊瑚礁通常会向上生长。这就会形成环状珊瑚岸礁,直到最终只有珊瑚礁仍高于或略低于海平面。与岸礁沿岸形成的潟湖不同,环礁潟湖中通常含有一些深水区域,通常在20米或更深

分布

全世界约有15%的海岸线有潟湖分布,而在某些地区如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沿岸,则有75%的海岸线存在潟湖。

著名潟湖

亚洲

欧洲

非洲

美洲

大洋洲

注释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北京,1401页
  2. ^ Troussellier, M. Coastal lagoon. The Encyclopedia of Earth. 2007-03-12 [2024-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7). 
  3. ^ “潟”,拼音注音ㄒㄧˋ中古拟音siek,思積,音同“细”
  4. ^ 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1354页

参看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