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4年6月8日) |
犬(学名:Canis lupus familiaris)[1],通称狗,又称家犬[2][3],一种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是狼(学名:Canis lupus)的一个亚种。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一个物种。野狗可能对环境与其他生物造成影响。狗的寿命最多可超过二十年,平均则为十数年,与猫的平均寿命相近。若无发生意外,小型犬的平均寿命更长。
犬 | |
---|---|
驯养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食肉目 Carnivora |
科: | 犬科 Canidae |
属: | 犬属 Canis |
种: | 狼 C. lupus
|
亚种: | 犬 C. l. familiaris
|
三名法 | |
Canis lupus familiaris (Linnaeus, 1758)
| |
异名 | |
|
DNA分析显示狗不单单是狼的近亲,更是各地不同狼亚种的混血后代。现代狗的祖先约在1.1万至1.6万年前开始在西欧被人类驯化,更早之前人类饲养的古代狗已经灭绝,如在比利时所发现距今3.6万年及阿尔泰山所发现约3.3万年前的标本,显示已经中断的驯化事件,这些更早期的古代狗并未留下现存后代。2016年的研究表明,现代狗至少经过两次驯化,人类在亚洲驯化狗,发生在超过1.4万年前,一小部分家犬和人通过欧亚大陆西迁。这意味着,所有现代家犬,还有纽格莱奇墓犬,牠们的祖先可追溯回到亚洲。基因检测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欧洲犬,很多基因型在现代欧洲犬中找不到。这结果意味着,古欧洲犬没留下多少后代,有可能是因为亚洲犬在新石器时代就逐渐取代了古欧洲犬[4]。
狗在与人的长期互动中习得了与人类行为和谐一致的特殊习性,更获得了靠高淀粉饮食茁壮成长的能力[5]各种狗的形状、大小、毛色都有显著不同。[6]。狗与人之间已经高度演化出互利共生关系,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役用动物,可用来看家护院、捕猎、放牧、载货、警用、军用、做宠物伴侣、帮助身障人士等,因此有“人类的好朋友”这一美誉。此外有些地区也将狗作为食物,例如东亚的朝鲜、韩国、中国部分地区、东南亚的越南、欧洲的瑞士、法国、美国夏威夷等地。
家犬通过数万年的人工选择,已培育出数百个犬种,其中多数犬种出现是近几百年的事。人们根据需要培育了许多不同的品种。例如身高从只有15.2厘米的吉娃娃到76厘米的爱尔兰猎狼犬,也有各种颜色,例如白、黑、灰或棕。
概要
犬最早可能于16,000年,最晚不晚于14,000年前,就被人类从野生狗类驯化成家畜[7][8]。从DNA上来看,驯化可能最早发生在亚洲东南部[7][9],但也有人认为是在中东[10],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2013年的研究指出,现代家犬的DNA血缘与一种已灭绝的古代欧洲野狼最为接近,人类在大约在距今18,000年到32,000年之间开始驯养欧洲野狼,最终培育出现代家犬[11]。2015年的研究发现,来自东南亚的狗,与其他种群相比,具有显著更高的遗传多样性,是与狼有亲缘关系的最基础种群,显示家犬的起源地可能是在33,000年前的东南亚。大约15,000年前,一部分祖先狗开始迁移到中东和非洲,大约10,000年前入了欧洲。走出亚洲的其中一支又迁移回到东方,在迁移至新大陆之前与中国北部的地方性亚洲谱系形成了一系列混杂种群[12]。
食物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5年10月4日) |
尽管犬的祖先为狼,属食肉目,犬在各种文献中除了称肉食动物的之外,[13][14]也有不少称其为杂食动物。[15][16][17][18]与严格肉食动物不同,狗可以适应各种饮食。狗不需动物蛋白,也不需大量蛋白质,即可满足基本饮食需求。狗可以健康地消化吸收各种食物,包括蔬菜和谷物,即使在饮食中有很大比重都可以。纯肉饮食缺乏钙质,反而不适合犬类食用。[15]狼狗对比的基因分析指出,狗的基因中有一些突变增强了淀粉酶活性,令狗较为适应高淀粉饮食,可能为早期驯化的重要一步。[5]一些狗甚至带有唾液淀粉酶。[19]犬类仍然需要一些在自然界里主要由肉类提供的营养成分,例如其合成胆酸使用的牛磺酸,提升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以及维持氮平衡的精氨酸。[20]
犬类能接受的食物种类比人类少,例如牠们对巧克力中的可可碱的代谢速度比人类慢很多,大量摄入巧克力会使犬发生可可碱中毒甚至致死。其他尚有洋葱、葡萄(葡萄会使犬肾衰竭或死亡)、樱桃、酪梨[21],含有木糖醇的食物如糖果、烘焙食品、冰淇淋和花生酱等[22]。而一些人类常用的成药对狗也是毒药。[23]因此不要让狗有机会接触人用药品及有害的人用食品是饲养的基本原则。饲主应注意如狗吃蛋糕、饼干或其他人类食用的甜点,是否会令狗的肾负荷过大;肾脏负担过大可能造成皮下脂肪堆积和脱毛等现象。[24][来源可靠?讨论]
名称及术语
学名
家犬属于狼,狼的学名为“Canis lupus”,拉丁语“canis”即“犬”,“lupus”即“狼”。1758年林奈最初将其视为独立物种,命名为Canis familiaris ——意即“家犬”,但1993年史密森学会与美国哺乳动物学会重新分类将其划为狼的一个亚种,于是“Canis lupus familiaris”成为家犬的正式学名。
汉字
汉字“犬”字早在甲骨文时代已出现,写作 ,为象形字。后经演变,虽然楷书“犬”字象形的痕迹已很难辨认,但仍可从部首“犭”看出象形痕迹。
在汉藏语系其他语言中,亦可发现“犬”的同源词:藏语 khyi、缅甸语 khwe、嘉绒语 khɯna,白语 kuanx,这证明原始汉藏民族已经会饲养犬,或与之有互动。而现行所称的“狗”,据美国汉学家罗杰瑞的论证,上古汉语的“狗”*kug>kəu:是借自共同苗瑶语*klu2B[25]。
种族特性
现代狗种在体形,外貌和行为上要比其他驯化动物的差异更大。但即使各个种类差异如此极端,家犬与其野生祖先狼仍然有着共同的属性。所有犬科动物都是掠食动物或食腐动物,拥有便于攻击,抓捕和撕咬它们食物的锋利尖牙和有力的爪。
狗类四肢的结构能够使它们在必要时快速向前出击或是进行跳跃动作,用于追赶或抓捕它们的猎物。因此,它们拥有小而结实的足部,使用前足移动;前腿松软灵活,肌肉只用于与躯干连接;后腿则强健有力。
狗类是二元色视者,所以以人类的标准来说狗类是色盲1,2,基本上在狗的世界中他们可以看见的是蓝色与黄色。又由于狗类眼球透镜比人类要平,所以它们不能看见过多的细节事物;另一方面,狗眼比人眼对光和运动更为敏感。有些种类的狗,特别是最好的视力型嗅猎犬(sighthound),拥有270°的视力范围(人类只有100°到120°),而大头狗(broad-headed)向前的视力范围则要小一些,只有180°。1,2
狗类对音频声波的感觉极限为67Hz至45,000Hz(人类为20Hz至20,000Hz;猫为45Hz至64,000Hz )2,另外,狗的耳朵是可以活动的,这可以帮助它们快速准确的定位声音的来源。狗对声音的定位比人类迅速,听见声音的距离也要比人类远四倍,但比猫逊色。
家犬在一个口袋手帕那么大小的范围内有将近2亿2000万个嗅觉细胞(人类在邮票大小的范围内只有500万个)。某些经过挑选的种类更是可以进行嗅猎工作,认为狗鼻部的化学感受器虽能感受到化学物质,但狗并不真正理解的想法是过于单纯化了;虽然仍然存在争论,但现在看来可以确定的是狗有能力在跟踪时,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味道,比如某人带来的空气味或是某物经过的味道。一般地上的味道能够在很长时间内留存。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味道进行一段时间追踪后,情形会变得非常不同:空气味会断断续续但味道仍旧浓烈,地面上的味道相对永久可以被狗反复搜寻,但其相较其他味道也更容易受到污染。对于任何事件,可以确信的是,训犬员并不能教会狗如何实现超越它们的天生能力以更有利于追踪;训犬员可以教会的是,依靠合适的激发物,让狗集中注意力在一个味道上并忽略其他味道,未受过训练的狗对其他味道可能更感兴趣。狗有能力进行针对味道搜索,比如在船上对违法货运进行搜查,但这项艰苦工作是必须经过长期训练以鼓励其持续进行的。
所有的狗类都拥有掌握复杂社会行为与理解不同身体语言和声音的能力,如同其他许多掠食动物,狗也能在异常情势进行相应反应并从中学习经验。复杂合作社会行为对犬类通过身体语言表达感知甚或传递处理感情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一点上甚至比人类要求还要高,这是因为人类还可以使用语言达到相同的目的。生理上,这种行为是与大量神经刺激下进行的狗面部肌肉活动分不开的,神经会微妙的控制面部表情以表现各种不同的情感;可以对比的是猫,猫脸上只有比较少的神经负责脸部肌肉活动,其结果就是猫只能通过面部表现出有限的情感。
狗的汗腺多分布在脚掌上,因此出汗的时候会在地上留下湿的脚印。狗可以通过张大嘴伸舌头喘气,通过蒸发舌头和肺部的水汽来降温。也可以通过扩张耳朵和面部的毛细血管来散热。[26]
背毛
不同的狗有不同的毛皮质地,颜色和花纹。RSPO2、FGF5及KRT71三个基因控制了包括长度、弯曲程度、皮毛纹理等七种毛皮特点[27]。某些种类的外貌有专属名词藉以称呼。
基本上,狗类都拥有致密绒毛覆盖在毛皮上,而头部长有胡须,但这两个特征在一些种类的狗身上会有所改变甚或完全消失,就像在墨西哥无毛犬和英格兰斗牛犬身上那样。
人们提及狗的外貌时一般第一想起的总是它的颜色而非种类;人们会说,“一头蓝紫色的澳大利亚牧羊犬”或“一头巧克力色的拉布拉多猎犬”。狗的皮毛颜色包括(但不限于):
- 黑色:通常是纯黑有时有点发白。
- 棕色:从红褐色到深棕色都有。
- 红:如樱桃树或桃花心木的木头颜色;也有茶色,栗色,橙色,铁锈色,肝脏色(深红)和金红色的。
- 黄:从淡奶酪色到深金黄或金红色。
- 金色:从淡杏仁色到偏红的深黄色。
- 灰狗:从包括银色的淡灰到深灰都有;可以与多种其他颜色和形式混杂产生胡椒粉杂色,胡椒色,灰白色,偏蓝的灰色和银褐色来。
- 蓝色:指的是很深的金属灰色,如黑色上带有蓝纹理或蓝色斑点。
- 深褐色:毛发是黑的;身上的毛皮是金色,银色,灰色或茶色的。
- 白色:这里的白色与白化狗的白色是不同的。
身上纹路包括:
- 双色,如白色和茶色,白色和红色:毛皮明显的拥有两种颜色并且这两种颜色边界清晰;通常上方颜色较深而腿的下半部或腹部颜色较浅。
- 三色:由三种颜色组成;通常的组合包括黑色,茶色,白色或深红色,茶色,白色。
- 斑纹:黑色和棕色,茶色或金色的混和;通常是呈现“虎纹”形式。
- 小丑:在白毛皮上“分裂的黑斑点”。
- 纹理:深色的花纹或斑点在某种颜色的毛皮上。
- 混色:双色的毛皮,并且两种颜色互相割裂彼此,面积上大致相同。
狗的毛皮纹理变化多样,一些狗的毛皮惹人喜爱另外一些则完全防水。如在大部分雪橇犬和狐狸狗有着紧密毛皮的狗身上,每英寸的毛发可以高达600根,少毛的约克夏㹴只有100根/英寸,像墨西哥无毛犬这种“无毛”的种类身上完全没有一根毛。毛皮的纹理经常是取决于毛发的分布和狗身上两部分毛的长度:浓密,温暖的“内”(或“里”)部毛发和粗糙抵御天气变化的外(顶)层毛发,外层的毛发也称为针毛。 拥有柔软毛皮的狗种,它们的内层毛发要比针毛长;有着粗糙纹理外观的狗通常它们的针毛比较长。这些纹理包括:
- 双层毛皮:即拥有浓密温暖比较短的“里层”(或“下层”)毛发以抵御水的渗入,也有比较粗糙抵御天气变化的外层(顶层)毛发,外层的毛发也称为针毛。大部分狗皮毛都是这种类型。
- 单层毛皮:缺少内层毛发层。
- 光皮:摸起来看起来都很光滑。
- 硬毛:也称为破皮。外层针毛明显非常粗糙,给像边境㹴或Wirehaired Pointing Griffon这种类型的猎狗提供了完美的对天气环境的保护。
- 长毛犬:毛发长于一英寸。
- 短毛犬:毛发短于一英寸或正好。
- 棱纹皮毛:例子参见匈牙利种长毛牧羊犬。
耳部
狗的耳朵形态多样,大小,长度和在头部的位置甚至是耷拉下来的方式也各异。耳朵的每种形式都有专业术语,包括:
- 蝠耳:头部两侧竖直的大耳朵,顶端呈圆弧状。
- 钮扣耳(button):顶端折叠向前贴近头部的小耳朵,形成V字型,就像杰克罗素㹴(Jack Russell)或玛尔济斯那样。
- 剪耳(cropped):像被切过那样。
- 垂耳(drop):折叠向下紧贴头部的耳朵,就像大部分嗅猎犬那样。也被称为 pendant 耳。
- 自然状态(nature):像狼那样的耳朵。
- 竖耳:警觉直立的耳朵;也称为 pricked 或 erect。
- 玫瑰耳(rose):非常小耳折叠向后的耳朵;大部分视力型嗅猎犬和英格兰斗牛犬皆是如此。
- 半竖耳:耳朵大部分直立但顶端有一点开始向前折叠,如柯利牧羊犬那样。
尾部
与耳部相比,尾部在形态,长度,毛发,位置方面的差异更加巨大。它们包括:
- 螺纹刀卷状:呈短且卷曲状,例如哈巴狗;
- 无尾状:外部因素如外科手术或其他办法造成尾巴变短只剩尾根,常发生在出生后的三两天内;
- 另类状:卷,但并不短,不常见,藏獒的尾巴即一例;
- 马刀状:如马刀样呈轻微弯曲,但总体说来较平顺;
- 镰刀状:像镰刀一样翘起并呈半圆状。
- 松鼠尾状:向头部高翘,尾尖常因弯曲而更接近头部;
- 轮状:在背上翘起呈大圆,类似轮子。
尾部行为
狗尾部的摇摆动作常被人们视为狗的情绪指针,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有关于狗的尾巴摆动行为之研究,他们研究调查了500多只狗尾部行为,发现当狗的尾巴往牠的左边摆来摆去时,表示狗的心情不错,表示友善;要是尾巴往牠的右边摆动则表示生气意思,人类最好远离别招惹它。[28]
与猫的关系
解剖学结构
像大部分肉食哺乳动物那样,狗拥有有力的肌肉,狗的循环系统能提供疾跑和耐久的体力,犬牙适合进行抓捕,咬住和撕咬动作。
狗的骨骼先天就适合奔跑和跳跃。虽然人类对狗的生育控制已经改变了许多种类的外貌,但所有的狗仍然从先祖那里保存了基本特性。狗的肩骨是分离的(缺少锁骨),这种结构允许其在奔跑和跳跃时步幅更大。狗使用前腿和后腿四足行走,大部分狗前腿的上爪都已经退化。
狗先祖的体形大约类似澳洲野狗,狗的骨骼大约需要发育10个月达到成熟。今日人们膝上的玩赏种类的骨骼只要几个月就已经发育成熟,而像獒这种大狗的骨骼需要16至18个月才能发育成熟。侏儒症影响了某些种类骨骼的比例,如矮脚长耳猎狗。
经由数万年的经验积累使得天性和教养已经部分融和,如训练小灵狗(whippet)看守羊群即是如此。
狗与人类的关系
犬在人类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有不同的工作犬之分。传统上,犬类被用于放牧、守卫等,现在也用作导盲、搜救、侦缉等工作。现如今在许多国家,家犬最普通和重要的社会角色是作为宠物。
宠物狗
人类与狗之间经常存在强烈的感情羁绊。狗已经成为人类的宠物。人们乐于接受一个永远高兴看见他,并善解人意的好友,并且这个好友没有任何功利性要求。根据2012年英国媒体报导,近期在《当代生物学》的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新的科学研究,研究发现狗智商与一个2岁幼儿相当类似,并有类似婴儿的认知技能,不仅能够了解人类的语言跟想法。团队更进一步指出,透过狗的眼球运动可得知其脑部运作,并利用追踪技术也可以发现部分较聪明的狗还会学习人类的社会技能。[来源请求]
一些研究发现狗能够传递深度情感,例如2014年匈牙利研究人员更成功透过神经成像实验发现,狗的大脑确实可感受人类情绪,再做出各种贴心反应。这据称可能是因为其与现代人类的紧密关系造成,在进化中,幸存下的狗会逐步变得和人类生活更紧密。[来源请求]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发现,经过训练的狗,脑中左侧颞叶皮质、杏仁核、尾核、丘脑,会对人类所说的字有反应。[30]
估计有10-20%的人对猫、狗过敏,但对狗过敏比对猫过敏更难诊断。[31]2008年德国慕尼黑海姆霍兹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所,研究显示家里没养狗的小孩比从出生到六岁家里有养狗的小孩,容易对引发气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花粉与吸入性过敏原过敏。研究者海恩瑞希认为,早期接触到狗毛带进屋内的细菌,可刺激免疫系统成熟。[来源请求]另外有研究显示,出生后一年内家中有宠物的幼童,在7-9岁时过敏性疾病盛行率较低,暗示著宠物猫狗或许有助于防止过敏发生。[32]
工作用犬
- 看家护院:从前最主要的用途,现在也是主要用途之一,仅次于作宠物。
- 照顾生活:狗可以被训练成照顾盲人行动的“导盲犬”。也有一些狗用于照顾长期瘫痪或有其他身体不便的人士。
- 捕猎畜牧:猎狗、牧羊犬。
- 交通畜力:在一些寒冷地带生活的人,如北极圈附近生活的爱斯基摩人或在中国东北有些人使用“狗拉爬犁”。也有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利用狗协助递送邮件。
- 军警用途:军犬、警犬、海关缉毒犬、机场火药监测犬、警戒守卫重要地点。也有训练狗在战场上协助清除地雷或爆裂物,二次大战期间,苏联红军甚至训练狗绑上炸弹,对纳粹德军战车或阵地进行自杀式攻击。
- 表演:大多马戏团都有。又称“训狗”、“训练家犬”。
- 救助:雪崩、地震等灾害发生后常有专门的救助犬首先进入危险地带寻找生存者。
- 医疗:近年来有医疗研究认为狗可以协助心智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复康,或者协助慢性疾病患者如癌症、中风患者复原,称这种狗为“狗医生”。[33]此外有医疗机构利用狗敏锐的嗅觉,训练狗辨识人类罹患严重疾病(如癌症、糖尿病、中风等)的能力。
- 农业:有些狗在农田中被训练捕猎害虫、鼠类,或驱赶麻雀、猴子、狐狸等可能偷吃农作物的生物。另外法国人也利用狗的嗅觉,协助采集珍贵的松露。
- 博弈:让狗互相打斗或奔跑竞赛,并供赌客下注比赛的结果,但近年来动物保护人士批评这是虐待动物的行为,许多国家已立下法令禁止,特别是斗狗的行为。
试验用犬
- 医药试验:在医疗、药品研究时,由于小白鼠的体重和人相差太大,所以经常需要用狗来做试验。
- 太空实验: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之间苏联太空署使用一群犬只进行次轨道和轨道上的太空飞行以确认人类太空飞行的可行性。其中较著名的有贝尔卡、莱卡跟施特雷卡。
食用
在东亚、欧洲等全球许多文明都有食用狗肉的传统,这是因为过去的狗放养不结扎,狗仔产量大,在农耕时代属于六畜之一,但由于狗在现代许多地区,特别是文明村镇发展起来后,狗被视为人类的宠物与伴侣[34],是故当今食用狗肉常引起争议。部分宗教,如犹太教、伊斯兰教等,视狗肉不洁而拒绝食用。
药用及其它
中医学认为狗多个部位可入药。如认为狗骨有除风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是虎骨的较好代用品。
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说“狗胆:平、苦、有小毒。”《本草纲目》记载了六种以狗胆为主的药方。
狗胃结石、膀胱结石及胆结石等,称为狗宝。多为圆球形,表面灰白色或灰黑色,略有光泽。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镁等,中医认为狗宝具有降逆风、开郁结、解毒之功能。《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三种以狗宝为主的药方。
诊断癌症
2015年,英国慈善组织“医疗侦测犬”训练出犬只能嗅出癌症,准确率高达93%,英国的医院将会引入这种方法。狗的鼻较人类灵敏40倍,除了可以助海关缉毒外,还可以侦测癌症。9只医疗侦测犬接受过半年训练,与狗医生无异。组织和英国国民保健署辖下医院合作进行测试,实验室人员将不同病人的尿液样本放在架上,医疗侦测犬只要嗅一嗅就知道病人是否患有前列腺、膀胱及肾癌。当一嗅到有癌症的气味,就会坐在那样本前,让实验室人员知道。研究员指,这项研究证实狗有嗅出癌症的能力,准确率达93%,高于传统的前列腺特异抗原测试。[35]
毛皮
狗皮可以像多数动物毛皮一样被制作成皮制品,制作如狗皮褥子,狗皮帽子(故有狗尾续貂一语),等等。“狗皮膏药”是把熬制的黑膏药摊在兽皮或布或纸上制成的,用时候加热,趁温热将有药的一面贴于人体上[36]。
袭击人类
狗袭击人甚至其主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在美国从1979年到1990年代末期,有超过300人被家养的狗咬死,咬伤则更多。著名的案例有2001年1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一个33岁的妇女在公寓楼里开门时被邻居的两条大狗咬死(狗太壮,主人拉不住狗链)。2005年6月3日,一名12岁的男孩在旧金山被自家养的狗咬死。
另外,有一些狗携带狂犬病病毒,被这些狗咬伤也有极大的危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为各传染病之首,每个月有数百人死于狂犬病[37]。
对城市养狗的不同意见
有些人反对养狗,尤其是在城市养狗,理由包括:
- 狗吠噪音扰民。
- 狗的排泄物常遗留在公共场所,污染环境,破坏卫生。
- 遛狗时很多人不用狗链,对他人安全有威胁。即使在家里或被狗链拴着,也有危险。尤其大型凶猛犬只极具危险性,如獒犬、土佐犬、比特犬等。参见“袭击人类”一节。
世界上大多数的大城市允许养狗,但有统一注册管理、定期给狗打疫苗、遛狗时用狗链、清理排泄物以及排遗物等要求。但这些规定在所有城市都不同程度地被养狗人士违反。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欧洲部分国家,因为拥有健全的宠物立法以及大多数饲养宠物的居民拥有近乎独门独院的居住环境,所以狗类的饲养异常发达,狗在西方社会亦通常被认为是家庭中的其中一个成员。1990年代后,在澳洲、加拿大及台湾等地,主人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将储存了该狗档案的宠物登记芯片植入狗体内,该政策同时避免了很多失踪宠物无法重返家庭的事件发生。
在中国大陆等亚洲地区,无论城市和乡村都有一些流浪犬的问题[来源请求]。为了防止人类被流浪狗伤害甚至杀死,也为了防止狂犬病的传播,政府组织打狗队、捕狗队捕捉流浪狗,以处理流浪狗问题[来源请求]。也有些流浪狗被商家捕杀,用作狗肉食用,但由于卫生以及生命道德观念,这种行为受到卫生检疫部门和卫道人士的强烈批评[来源请求]。近年来也出现了民间或半官方的流浪犬收容机构,暂时收养流浪狗,并鼓励爱狗人士以收养代替购买[来源请求]。
不同的育犬协会根据育种的功能和协会的性质有不同的分法。
世界犬业联盟(FCI)将所有品种分为十类:
- 牧羊犬及牧牛犬(Sheepdogs and Cattle Dogs(瑞士畜牧犬除外))
- 宾沙与史纳莎-藏獒犬-瑞士山犬与牧牛犬及其他(Pinscher and Schnauzer - Molossoid Breeds - Swiss Mountain and Cattle Dogs and Other Breeds)
- 㹴犬
- 腊肠犬
- 狐狸犬及原始犬类(Spitz and Primitive types)
- 气味追踪犬(Scenthounds and Related Breeds)
- 指标犬(Pointing Dogs)
- 寻回犬及激飞犬-水猎犬(Retrievers - Flushing Dogs - Water Dogs)
- 伴侣犬及玩赏犬(Companion and Toy Dogs)
- 视猎犬(Sighthounds)
英系
美系
根据美国犬业俱乐部(AKC)可分为:
狗的本能
守护领地本能
一般犬只都有地盘观念,这个本能使犬成为优秀的守卫和驱逐者。
狩猎本能
狗虽为拾荒动物,但是经过训练后,能发挥从其狼祖先遗留下来少部分本能,例如:视觉猎犬和追迹,亦有将猎物驱赶控制成小圈的牧羊犬和发动突击前的姿势指示猎物位置本能的波音达猎犬。
狗在团体中的地位问题
早期科学家和训犬书常倡导,狗承袭了其祖先——狼的某些习性,不论各种品种,狗都会在团体中将自己的阶级,在生活过程中,不论是猎食,游戏、甚至只是行走的前后顺序中,表达、寻找出来,不过在近代的部分专家却认为,地位论的说法已不合时宜,就如同用黑猩猩的行为套用在人类身上[38]。狗早在9500年前已演化为独立的物种,牠们从野狼的猎食行为演化为四处拾荒,通常独自或形成散落的两、三只群体,群体地位概念早已变得松散,越亲近人类的野狗生存能力越差,因此野狗的演化促使依赖人类食物[39]。
狗的近亲
狗属于食肉目犬科犬属,因而与其它同科近亲如狐、豺等拥有相近的外观与行为特征,与同属的近亲如郊狼等更可能杂交出具有一定生育能力的后代。
由于家犬与狼是同一个物种,因而能与其它狼亚种如生育具有繁殖能力的后代,其中澳洲野犬更是直接起源于野化的家犬,所以澳大利亚育犬协会甚至将澳洲野犬登记为家犬的品种。
与自然存在的物种与亚种不同,狗的品种与品系是人工择育的结果,在各品种之间,外观可能存有巨大差异但不存在实质的生殖隔离。在育种的历史上,人们可能让不同品种的狗、甚至与野狼交配以孕育出被认为更好的新品种,但也有一些品种在培育过程中,人们可能为了保留该品种的一些特质,而故意让它们近亲繁殖,以维持所谓的“纯正血统”。长期近亲繁殖的作法可能导致其后代出现近交衰退的问题,如体质不好,寿命短等现象。现今则有出现许多所谓“混种犬”俗称“米克斯”取其英文谐音MIX,其来源于不同品种的犬种,或被弃养在外的流浪狗交叉繁殖而来,其体质和成长的外观保留或参杂了父母双方血统的特色,减少了近亲繁殖所造成的基因缺陷,且因为这样的米克斯犬种有很多样外观及特色,在当今鼓励以领养代替购买的推广之下,也成为逐渐受到欢迎的犬种。
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狗是外来入侵种之一。由于人类饲养的家犬有稳定的食物来源,家犬的竞争力增强,对野生动物会造成更多的干扰[40][41]。在野生动物与家犬共存的地区,野生动物通常会避开家犬[42]。
家犬还可能向野生动物传播疾病,如狂犬病和犬瘟热病毒的传播[43]。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4年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圈养的大熊猫感染犬瘟热死亡[44]。
关于狗的文化
中国大陆
狗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十一位。位于鸡的后面,猪的前面。所配地支为戌。也就是说,凡是戌年生的人,其属相为狗。五行上戌狗为土,根据五行相克关系,可以推导出狗怕虎(见王充《论衡》)。
在十二生肖中,狗为第十一个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在汉语里,狗通常被用于贬抑词语,在汉语中是不被当作家庭核心成员、地位等同于人的,参见:
- 成语:“ 狗血淋头””、“鸡犬不宁”、“蜀犬吠日”、“关门打狗”、“行同狗彘”、“狗仗人势”、“狗急跳墙”、“丧家之犬”、“鸡鸣狗盗”、“狗苟蝇营”、“狗尾续貂”、“狗胆包天”、“狼心狗肺”、“猪狗不如”、“偷鸡摸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犬马之劳”。
- 俗语:“狗眼看人低”、“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打狗也要看主人” ,和一些关于狗肉的俗语,“挂羊头卖狗肉” 。
- 歇后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咬吕洞宾--不知好人心”。
- 骂人用语:“狗娘养的”、“狗日的”、“狗东西”、“狗杂种”、“狗崽子”、“狗男女”、“臭狗屎”、“放狗屁”、“狗眼”。
- 贬抑名词:“狗腿子”、“狗头军师”、“狗奴才”、“痛打落水狗”、“狗仔队”、“走狗”、“狗屁不通”等。近年来的网络语言中也出现了“XX狗”或“狗XX”的用法,“XX”一般为被描述的个人或群体所具有的特定身份(名词)或特征(形容词)以及其实施过的行为(动词),如“引战狗”(添加动词)、“洋狗”(添加形容词)、“狗骗子”(添加名词)。
- 自谦:“犬子”(犬子也可用于做贬义代词,如关羽说过“虎女焉能嫁犬子”)。
- 自嘲:现代中国网络文化中有一种现象,网民自嘲为“狗”,如“累成狗”、“热成狗”。“XX狗”表示对从事这某行业或者在某状态中有疲惫/无奈之感,如“加班狗”、“单身狗”;与之异曲同工的有程序员称“程序猿”、“码农”,又如互联网公司产品人员,“产品狗”、“设计狮”。若用于他人身上则不那么礼貌,带挑衅讽刺甚至可以是侮辱,因为“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多为贬义(“不是人”),如“优越狗”、“势利狗”。臆测最早应该借鉴、融合了英语对dog的用法,借用了狗的拟人化,如 “I had a dog day”、“he's a lucky dog/dead dog”。
台湾
最早期随南岛语族引入台湾,即所谓的“台湾犬”,主要作为狩猎用途,后随着不同民族交流,相继引入各种不同的犬种。
欧美
欧美文化里,狗是与人非常亲密的动物。
日本
因为“One One One”的发音与狗叫声的叠音汪汪汪相似,故日本宠物食品协会于1987年将11月1日定为犬之日。
蒙古
成吉思汗(铁木真)曾称其麾下四名勇猛的大将为“四犬”,分别为者勒蔑、忽必来、哲别、速不台。
埃及
在古埃及的信仰里犬头人身的阿努比斯是冥界的守护神,在陵墓中亦有宠物犬的壁画和犬的木乃伊。
活跃于虚构作品中的名犬
犬一向是最亲近人类的题材,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史努比》,脍炙人口的《灵犬莱西》,以大麦町为主角的《101忠狗》,《丁丁历险记》里的米路。
名犬
历史上有名的忠犬,它们凭着对人类的忠诚奉献,被永远纪念。例如中国邓世昌将军的“太阳犬”;日本八公犬、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圣伯纳犬、苏联太空犬等。
位于台湾最北端的乡镇-新北市石门区之石门十八王公庙,亦有忠犬随主人而殉的传说。
神犬
“狗”形象的卡通与电影
参见
脚注
- ^ Canis lupus familiaris Linnaeus, 1758. Retrieved [June 12, 2016], from the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on-line database, http://www.itis.gov.
- ^ 刘恩山.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 [M/OL].朱立祥,李晓辉, 副主编.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2022): 121 [2024].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 ^ 家犬 - 教育百科. [2024-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7).
- ^ 黄贞祥. 【生物考古】狗狗的雙重起源. 台大科学教育发展中心. 2016-07-06 [201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中文).
- ^ 5.0 5.1 Axelsson, E.; Ratnakumar, A.; Arendt, M. L.; Maqbool, K.; Webster, M. T.; Perloski, M.; Liberg, O.; Arnemo, J. M.; Hedhammar, Å.; Lindblad-Toh, K. The genomic signature of dog domestication reveals adaptation to a starch-rich diet. Nature. 2013, 495 (7441): 360–364. Bibcode:2013Natur.495..360A. ISSN 0028-0836. PMID 23354050. doi:10.1038/nature11837.
- ^ Why are different breeds of dogs all considered the same species? - Scientific American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6-10-10.. Nikhil Swaminathan. Accessed on August 28, 2016.
- ^ 7.0 7.1 Elizabeth Pennisi. Study Reasserts East Asian Origin for Dogs. ScienceNOW. 2009-09-01 [2011-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1).
- ^ Pang, J.-F.; Kluetsch, C., Zou, X.-J., Zhang, A.-b., Luo, L.-Y., Angleby, H., Ardalan, A., Ekstrom, C., Skollermo, A., Lundeberg, J., Matsumura, S., Leitner, T., Zhang, Y.-P., Savolainen, P. mtDNA Data Indicate a Single Origin for Dog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Less Than 16,300 Years Ago, from Numerous Wolv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9-09-01, 26 (12): 2849–2864. doi:10.1093/molbev/msp195.
- ^ Ding, Z-L; Oskarsson, M, Ardalan, A, Angleby, H, Dahlgren, L-G, Tepeli, C, Kirkness, E, Savolainen, P, Zhang, Y-P. Origins of domestic dog in Southern East Asia is supported by analysis of Y-chromosome DNA. Heredity. 2011-11-23. doi:10.1038/hdy.2011.114.
- ^ Elizabeth Pennisi. New Data Fuel Dogfight Over the Origins of Man's Best Friend. ScienceNOW. 2011-11-29 [2011-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 ^ =O. Thalmann, B. Shapiro, P. Cui, V. J. Schuenemann, S. K. Sawyer, D. L. Greenfield, M. B. Germonpré, M. V. Sablin, F. López-Giráldez, X. Domingo-Roura,†, H. Napierala, H-P. Uerpmann, D. M. Loponte, A. A. Acosta, L. Giemsch, R. W. Schmitz, B. Worthington, J. E. Buikstra, A. Druzhkova, A. S. Graphodatsky, N. D. Ovodov, N. Wahlberg, A. H. Freedman, R. M. Schweizer, K.-P. Koepfli, J. A. Leonard, M. Meyer, J. Krause, S. Pääbo, R. E. Green, R. K. Wayn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Ancient Canids Suggest a European Origin of Domestic Dogs. 2013-11-15 [2015-08-07]. doi:10.1126/science.12436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黄贞祥. 【生物考古】狗狗可能起源自東南亞. 台大科学教育发展中心. 2016-01-06 [201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中文).
- ^ Marc Bekoff; Dale Jamieson. Ethics and the Study of Carnivores. Animal passions and beastly virtues.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1-59213-348-2.
- ^ Hazard, Evan B. Order Carnivora. The mammals of Minnesota. U of Minnesota Press. 1982. ISBN 978-0-8166-0952-9.
- ^ 15.0 15.1 Dewey, T. and S. Bhagat. 2002. "Canis lupus familiari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4-10-23.", Animal Diversity Web. Retrieved 6 January 2009.
- ^ S. G. Pierzynowski; R. Zabielski. Biology of the pancreas in growing animals. Volume 28 of Developments in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1999: 417. ISBN 978-0-444-50217-9.
- ^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S.). Ad Hoc Committee on Dog and Cat Nutrition.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dogs and cat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6: 137. ISBN 978-0-309-08628-8.
- ^ Smith, Cheryl S. Chapter 6, Omnivores Together. Grab Life by the Leash: A Guide to Bringing Up and Bonding with Your Four-Legged Friend. John Wiley and Sons. 2008. ISBN 978-0-470-17882-9.
- ^ Pajic, Petar; Pavlidis, Pavlos; Dean, Kirsten; Neznanova, Lubov; Romano, Rose-Anne; Garneau, Danielle; Daugherity, Erin; Globig, Anja; Ruhl, Stefan; Gokcumen, Omer. Independent amylase gene copy number bursts correlate with dietary preferences in mammals. eLife. 2019-05-14, 8. PMID 31084707. doi:10.7554/eLife.44628 .
- ^ Fascetti, Andrea J.; Delaney, Sean J. (编). 7. Applied Veterinary Clinical Nutrition 1. Wiley-Blackwell. 2012: 76. ISBN 978-0-813-80657-0.
- ^ 存档副本. [2017-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1).
- ^ Murphy, L.A.; Coleman, A.E. Xylitol Toxicosis in Dogs.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Small Animal Practice. 2012, 42 (2): 307–312. PMID 22381181. doi:10.1016/j.cvsm.2011.12.003.
- ^ 存档副本. [2017-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 存档副本.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 ^ 汉藏比较研究和上古汉语词汇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梅祖麟
- ^ 狗出汗吗(英文). [2013-06-26].
- ^ Three Genes Combine for Seven Coat Types in Dogs[永久失效链接], Coat Variation in the Domestic Dog Is Governed by Variants in Three Genes -- Cadieu et al., 10.1126/science.1177808 -- Science, 研究发现狗毛基因 同种狗可拥有不同皮毛 环球科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The tell tail clue to a happy dog... they wag it to the lef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MailOnline,2010年1月30日
- ^ 《生活中最常见的谬误:嗨!都在胡说些什么》 (德)瓦尔特.克莱默等 p63 青岛出版社
- ^ Ashley Prichard. Awake fMRI Reveals Brain Regions for Novel Word Detection in Dogs. Front. Neurosci. 2018-10-15 [2020-05-09].
- ^ Sanny K. Chan. Dog and Cat Allergies: Current State of Diagnostic 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 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18-02-01, 10 (2): 97–105. PMID 29411550. doi:10.4168/aair.2018.10.2.97.
- ^ Bill Hesselmar. Pet-keeping in early life reduces the risk of allergy in a dose-dependent fashion. PLoSOne. 2018-12-19, 13 (12). PMID 30566481. doi:10.1371/journal.pone.0208472.
- ^ 台灣狗醫生協會. [2012-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 ^ 知庸. 人民日报刊文谈狗肉节:狗既是伴侣也是食材. 新浪新闻. 2014-06-23 [2014-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3).
- ^ 狗狗一聞就知患癌 準確率達93%. 苹果日报. 2015年8月13日 [2015年8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7日).(繁体中文)
- ^ 闲话狗皮膏药--中国数字科技馆. www.cdstm.cn. [2020-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 ^ 中国狂犬病死亡人数居各传染病之首. 生命时报 (新浪新闻). 2007-09-03 [2014-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 The History and Misconceptions of Dominance Theory. [201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3).
- ^ The Evolution of Dogs and Dog Training.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17).
- ^ Young, Julie K.; Olson, Kirk A.; Reading, Richard P.; Amgalanbaatar, Sukh; Berger, Joel. Is Wildlife Going to the Dogs? Impacts of Feral and Free-roaming Dogs on Wildlife Populations. BioScience. 2011-02, 61 (2): 125–132. doi:10.1525/bio.2011.61.2.7.
- ^ Vanak, Abi Tamim; Gompper, Matthew E. Dogs Canis familiaris as carnivores: their role and function in intraguild competition. Mammal Review. 2009-10, 39 (4): 265–283. doi:10.1111/j.1365-2907.2009.00148.x.
- ^ Meek, Paul D. The movement, roaming behaviour and home range of free-roaming domestic dogs, Canis lupus familiaris, in coastal New South Wales. Wildlife Research. 1999, 26 (6): 847. doi:10.1071/WR97101.
- ^ Gehrt, Stanley D.; Wilson, Evan C.; Brown, Justin L.; Anchor, Chris. Population Ecology of Free-Roaming Cats and Interference Competition by Coyotes in Urban Parks. PLoS ONE. 2013-09-13, 8 (9): e75718. doi:10.1371/journal.pone.0075718.
- ^ 冯娜. 大熊猫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免疫研究 (博士论文). 吉林农业大学. 2017.
参考文献
- Kennel Club Books' Website 400 titles on dogs.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817141938/http://www.lsu.edu/deafness/HearingRange.html
- 2Alderton, David (1984). The Dog, Chartwell Books. ISBN 0-89009-786-0.
- Donaldson, Jean (1997). The Culture Clash. James & Kenneth Publishers. ISBN 1-888047-05-4 (paperback).
- Milani, Myrna M. (1986). The Body Language and Emotion of Dogs: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Physical and Behavioral Displays Owners and Dogs Exchange and How to Use Them to Create a Lasting Bond, William Morrow, 283 pages. ISBN 0-688-12841-6 (trade paperback).
- Pfaffenberger, Clare (1971). New Knowledge of Dog Behavior. Wiley, ISBN 0-87605-704-0 (hardcover); Dogwise Publications, 2001, 208 pages, ISBN 1-929242-04-2 (paperback).
- Shook, Larry (1995). "Breeders Can Hazardous to Health",The Puppy Report: How to Select a Healthy, Happy Dog, Chapter Two, pp. 13–34. Ballantine, 130 pages, ISBN 0-345-38439-3 (mass market paperback); Globe Pequot, 1992, ISBN 1-55821-140-3 (hardcover; this is much cheaper should you buy).
- Shook, Larry (1995). The Puppy Report: How to Select a Healthy, Happy Dog, Chapter Four, "Hereditary Problems in Purebred Dogs", pp. 57–72. Ballantine, 130 pages, ISBN 0-345-38439-3 (mass market paperback); Globe Pequot, 1992, ISBN 1-55821-140-3 (hardcover; this is much cheaper should you buy).
- Thomas, Elizabeth Marshall (1993). The Hidden Life of Dogs (hardcover), A Peter Davison Book, Houghton Mifflin. ISBN 0-395-66958-8.
- Vilà, Caries; Savolainen, Peter; Maldonado, Jesus E.; Amorim, Isabel R.; Rice, John E.; Honeycutt, Rodney L.; Crandall, Keith A.; Lundeberg, Joakim; Wayne, Robert K. (1997). Multiple and ancient origins of the domestic do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cience 276, pp. 1687–1689.
- Dr. Jenette Thomason. "Dogs are Carnivores"
延伸阅读
[编]
外部链接
- (英文)维基教科书:如何选择并照料您的宠物
- (英文)维基教科书:狗类饲养
- 主要育犬协会的狗种列表:
- 美国犬业俱乐部 AC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联合犬业俱乐部 UK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对美国犬业俱乐部没有分类的宠物狗而且只有美国的品种,进行了分类和识别
- 世界犬业联盟 FC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国际宠物标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澳大利亚犬业理事会 ANK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伦敦犬业俱乐部 LKC
- 新西兰犬业俱乐部 NZK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