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鹎

鹎科鹎属鸟类

白头鹎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又名白头翁白头鹄仔台湾话pe̍h-thâu-khok-á[2],是鹎属小型鸣禽,冬季北方鸟南迁为候鸟,台湾亚种台湾留鸟,平均寿命约10到15年。白头鹎常见于东亚台湾西半部与东北部低海拔地区,中国大陆则是在长江南部的大多地区,以及香港琉球群岛八重山群岛冲绳等),性格活泼,不甚畏人。吃昆虫种子水果,属杂食性,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后头部)白色极为清晰醒目。

白头鹎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鹎科 Pycnonotidae
属: 鹎属 Pycnonotus
种:
白头鹎 P. sinensis
双名法
Pycnonotus sinensis
Gmelin, 1789
蓝色:现存(繁殖), 粉红色:现存(留鸟), 紫色:现存(非繁殖)
异名
  • Muscicapa sinensis
赵佶(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卷描绘的白头鹎

种加词sinensis”之拉丁语意为“来自中国”。

分类

白头鹎于1789年由德国博物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他修订并扩展的卡尔·林奈的《自然系统自然系统正式描述。他将其归类于鹟科鹟属Muscicapa),并创造了双名法Muscicapa sinensis[3] 种加词为现代拉丁语的“中国”。[4] 格梅林的描述基于法国博物学家皮埃尔·索内拉特于1782年描述的“中国绿色食虫鸟”。[5]模式产地被限制为广州[6] 现在,白头鹎是32种被归入鹎属Pycnonotus)(该属于1836年由德国动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博伊厄创立)的物种之一。[7]

目前确认四个亚种[7]

 
一只白头鹎停留在一棵生长于中国福建省霞浦县古岭下灵山寺的马尾松上,身后是霞浦县城

特征

常成群出现在平原区灌木丛、丘陵树林地带,以及校园、公园、庭院、行道中的各种高高的电线与树上。台湾的赏鸟人士常将白头鹎、麻雀斯氏绣眼合称为“城市三宝”,在上海白头鹎也与麻雀、中国黑鸫珠颈斑鸠并列为“四大金刚”,两者都突显白头鹎在其分布地区是常见的城市鸟。

白头鹎体长约17到22公分,额至头顶纯黑色而富有光泽,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耳羽后部有一白斑,此白环与白斑在黑色的头部均极为醒目,老鸟的枕羽(后头部)更洁白,所以又叫“白头翁”。背和腰羽大部为灰绿色,翼和尾部稍带黄绿色,颏,喉部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显的宽阔胸带,腹部白色或灰白色,杂以黄绿色条纹,上体褐灰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使上体形成不明显的暗色纵纹。尾和两翅暗褐色具黄绿色羽缘。虹膜褐色,嘴黑色,脚亦为黑色。幼鸟头灰褐色,背橄榄色,胸部浅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长居于山区、阔叶林、公园、树林中,以果树的浆果和种子为主食,并时常飞入果园偷吃果实,还会吃嫩叶嫩芽,尤其是蝴蝶兰的嫩叶嫩芽,偶尔啄食昆虫。初开始营巢繁殖,白头鹎在进入繁殖期后会聚集在树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群聚的现象,到夏末秋季冬季时就消失了。

习性

白头鹎喜欢将巢筑在相思树榕树上,在都市中常见以枯草或芒草穗筑碗形阳台花木、树丛盆栽之中, 每年春天三月到五月是白头鹎的繁殖期,这段期间,如果见到一只白头鹎单独站在突出的枝头或是树顶上高声鸣叫,过不了多久,另一只白头鹎飞过来,两只鸟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牠们在互唱情歌了。繁殖期每一对白头鹎会建立牠们的领域,其范围面积小,巢通常筑在离地面不高的杂木林或树丛上,雌、雄鸟共同育雏,通常一季繁殖1到2次,一窝产3到4枚,繁殖季节几乎全以昆虫为食。幼鸟需要经过大约十天到两个星期的孵化才能破壳而出,再经过大约十天到两、三个星期的喂食,就可以出巢。

与乌头翁的关系

台湾特有种乌头翁是一种外型与白头鹎极为相近的鸟类,最主要的差别为乌头翁头顶黑色;白头鹎头顶白色。乌头翁只分布在台东花莲恒春半岛。原本此二物种各踞台湾东西,壁垒分明,[11]然而由于交通因素和不当放生,白头鹎逐渐进入了乌头翁的分布地域,并和其杂交产下具有共同特征的后代,使乌头翁生存出现危机。[12]

分布

 
台湾亚种,摄于台北市

白头鹎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北至中国大陆沈阳[13],南至海南岛香港台湾越南北部,和日本琉球群岛八重山群岛冲绳等)。台湾亚种为特有亚种。常见于低海拔地区的树上。

图片

参考文献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ycnonotus sin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2018: e.T22712643A132100908 [20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8-2.RLTS.T22712643A132100908.en . 
  2. ^ 白頭鵠仔-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022-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3. ^ Gmelin, Johann Friedrich.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1, Part 2 13th. Lipsiae [Leipzig]: Georg. Emanuel. Beer. 1789: 942 (Latin). 
  4.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357. ISBN 978-1-4081-2501-4. 
  5. ^ Sonnerat, Pierre. Voyage aux Indes orientales et a la Chine, fait par ordre du Roi, depuis 1774 jusqu'en 1781 2. Paris: Chez l'Auteur. 1782: 197 (French). 
  6. ^ Mayr, Ernst; Greenway, James C. Jr (编).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9.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1960: 233. 
  7. ^ 7.0 7.1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Rasmussen, Pamela (编). Bulbuls. 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13.1.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January 2023 [21 May 2023]. 
  8.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白头鹎指名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9.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白头鹎两广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0. ^ 白头翁(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 formosae Hartert, 1910. 台湾物种名录. 台湾: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台湾)). 
  11. ^ 颜重威. 台灣的野生鳥類(一)留鳥.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7. 
  12. ^ 林, 瑞兴. 臺灣原生鳥類的保育挑戰─外來種引起的雜交 (PDF). 自然保育季刊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 [2022-08-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07). 
  13. ^ 白头鹎分布区进一步北扩至沈阳 白头鹎分布区进一步北扩至沈阳. 《动物学杂志》.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 [201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070905/http://www.tdes.chc.edu.tw/nature/bird/bbc1.htm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