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国贤(1917年2月20日—1954年4月16日),是一位出生于台湾桃园戏剧从业人员与艺术工作者

1940年代的宋非我与简国贤(右)

简国贤在战后屡屡以闽南语编作戏剧讽刺接收当局,并在二二八事件发生后加入共产党地下组织,最后遭当局逮捕并以《惩治叛乱条例第二条第一项判处“唯一死刑”。[1][2]

2013年,他的姓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当局镌刻并镶嵌于无名英雄广场

生平概略

反抗

简国贤在毕业于开南商业学校后前往东京大学哲学系就读;由于向往基督教人道主义贺川丰彦净土宗亲鸾上人的精神,他在京都寺院中向西田天香日语西田天香苦行了一段时间[3]

返回台湾后,他经常为放送剧日文编写剧本,并在其中控诉日本帝国殖民统治与台湾人民所遭受的欺凌侮辱剥削大东亚战争爆发后,他更编写《阿里山》一剧以对抗皇民奉公会戏剧表演控制与干预[3]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简国贤与宋非我合作组成圣烽演剧研究会。1946年6月9日,圣烽演剧研究会的独幕剧《壁》首度公开演出;该剧以反应战后台湾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鬼”的情形引起热烈回响,但受到警察当局以“挑动阶级斗争”的罪名强迫停止,剧团因此形同解散。[4]

1947年,简国贤在二二八事件发生前编写《赵梯》(简国贤曾解释“赵梯”为台湾闽南语“该打”的谐音)的剧本并分送给国立台湾大学师范学校的读书会成员阅读;但是,原先预订在2月27日的共同排演因二二八事件发生而被迫取消。

逃亡

二二八事件发生后,他的妹夫刘永流在桃园大溪斋明寺遭军警包围射杀身亡[5];当时,简国贤已是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国民党政权的强力缉捕之下,简国贤在1949年流亡至桃园十三份地区,又在当年8月组织瓦解且当地遭清乡后逃亡苑里镇,辗转于大安溪中上游寻找安身地点;他曾在三义乡鲤鱼潭帮人烧炭,也曾在台中县后里乡土城村及位在大安溪出海口附近的永安村帮人养;最后,他在1953年于台中县大里乡特务逮捕

处决

1954年3月,简国贤被以《惩治叛乱条例》第二条第一项判处死刑,并预定于同年4月10日执行。宣告判刑后,简国贤仍持续读书习惯;当时,他曾表示:“能在死前多用功一点,多了解真理一点,比白白的死更有价值。人应该知道生的意义与死的价值,那死就没什么可怕的。而死的价值就是为国家、人民做很多事而牺牲不管谁是统治者,国家还是由人民组成的。”

在被枪决之前,简国贤脱下衣服送给狱中难友,为他所信奉人道精神做了最后实践。

参见

参考资料

  1. ^ 欧素瑛. 〈演劇與政治:簡國賢的戲夢人生〉. 台湾: 国立台湾图书馆. 2013-12 (中文(台湾)).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issue=被忽略 (帮助)
  2. ^ 簡國賢. archive.is. 2017-05-08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8). 
  3. ^ 3.0 3.1 簡國賢與臺灣戲劇 (PDF). archive.is. 2017-05-08 [2017-05-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5-08). 
  4. ^ (PDF). archive.is. 2017-05-08 [2017-05-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5-08). 
  5. ^ 陈铭城. 〈蔣介石:桃園匪諜為何較多?〉. 台湾: 民报. 2015-07 (中文(台湾)).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issue=被忽略 (帮助)
  • 蓝博洲. 〈寻找剧作家简国贤〉. 《幌马车之歌》. 
  • 汪其楣. 《壁》. 《国民文选—戏剧卷I》. 玉山社. 200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