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长片

粤语长片,指香港194070年代初制作的粤语长篇电影[1],多为黑白画质,大多以民间传说和市井生活、人生百态为剧情题材[2],节奏比较缓慢。剧情反映当时低下层人民生活的境况,主角通常为人正直,遭小人多番陷害,吃了苦头,得到同事、好友的同情、支持,最后雨过天青,受人敬重。亦有道德教育理念在其中,因而备受百姓欢迎。因这些片子能勾起市民美好的回忆,所以至今仍有人对粤语长片念念不忘。民间亦有称为粤语残片。所谓长片,按照电影节及电影奖项的标准,一般指60分钟以上的影片,60分钟以下,通称为短片(例如:鲜浪潮国际短片节)。

1940年代为发展期;195060年代为鼎盛之时,星光熠熠、人才辈出、佳作纷陈,每年摄制量达二、三百部,差不多每天便有一部粤语片诞生,产量非常惊人;1960年代末开始急剧转下。1973年,楚原重拍《七十二家房客》刷新票房纪录,之后许冠文许冠杰的《鬼马双星》、《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等喜剧大受欢迎,粤语片才全面走向复苏,甚至反过来压倒国语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要语言。香港电影自此改称为“港产片”。

限于当时的技术成本,粤语长片多为黑白画质,部分以彩色画质的,都冠以“七彩”二字于片名前,如《七彩胡不归》、《七彩满天神佛》等。

对于说粤语长者而言,粤语长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如同一日三餐,不可或缺。而部分港产片(如《新难兄难弟》)、港剧(如《难兄难弟》)等,亦常借鉴于粤语长片的经典元素。

历史

粤语片乃起源于地引入有声电影之时,自1930年代已有所出;上海的天一影片公司于1933年开拍首部有声粤语片《白金龙》,由薛觉先主演,导演邵醉翁邵逸夫长兄)与汤晓丹,香港首映一月票房超过十万元,大获成功。开创了粤语片先河。1935-37年香港拍摄了157部电影,全部是粤语片。因国民政府时期推行国语,1937年后还严令禁止拍摄粤语片为代表的方言电影,从上海南下香港的各大电影公司长期以来几乎只拍摄国语片[3]。多家电影公司组成的华南电影协会,发起大规模的“粤语片救亡运动”,迫使国民政府同意延迟三年执行。后抗日战争爆发,有关禁令不了了之。

因为粤语片,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香港影坛巨星,如谢贤吕奇萧芳芳陈宝珠薛家燕冯宝宝雪妮罗兰曾江胡枫周骢张英才林凤李香琴南红嘉玲等,至今仍有部分演员活跃于娱乐圈。

1950年代,第一代红星如吴楚帆任剑辉凤凰女吴君丽白燕张活游张瑛等主演爱情文艺伦理片,红线女芳艳芬邓碧云白雪仙堪称当年粤语片的四大花旦

1966年后陈宝珠萧芳芳的青春片热潮,谢贤嘉玲周骢胡枫薛家燕主演青春歌舞片、除了卢雨岐执导、邓碧云主演的喜剧,66至67年转而以时装动作片为主,由蒋伟光执导陈宝珠主演的《黑野猫》、《黑杀星》,萧芳芳主演的《女杀星》、《金丝猫》电影。

分类

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广东大戏。粤剧是颇受普罗大众喜爱的粤语长片的一种,大多粤剧艺人在当时都离开了戏台,到片场去拍电影。其中有以下著名伶人

  • 梁醒波:以身型肥胖、造型逗趣、扮演角色幽默而出名,行内人尊称为“波叔”。所演的粤剧电影多与“任白”合作,故他们的组合称为“任白波”。
  • 麦炳荣:天生一副“沙喉”和牛精过人,故人称“豆沙荣”和“牛荣”,其妻于素秋于占元之女,亦是一位粤语长片演员)。麦炳荣声线带有沧桑之感,不像任剑辉、林家声何非凡等的柔情腔调。著名作品有《凤阁恩仇未了情》。
  • 谭兰卿:同是以肥胖而成名于银幕上,戏行人称“六姑”。因其肥胖、嗓音大、样子看起来有点威严,所以多扮演恶家婆和包租婆。多与梁醒波合作。
  • 新马师曾:原名邓永祥,人称“祥哥”或“新马仔”。身材瘦小,多在粤剧电影中扮演正派人物、主角。其声线悲怆高亢,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尚有靓次伯(人称“四叔”,著名填词人黎彼得之叔)、任冰儿(任剑辉之堂妹,人送美誉“二帮王”)、刘克宣李香琴林家声何非凡罗艳卿罗剑郎、朱少坡、半日安等。

武术电影

接近一百部由关德兴饰演黄飞鸿的长篇功夫电影。起始为《黄飞鸿传》(1949年),完结为《黄飞鸿勇破烈火阵》(1970年)。

这一系列的核心人物为饰演黄飞鸿的关德兴和饰演与黄飞鸿敌对的石坚。此外,尚有一批璀璨的配角,如人称“华探长”的曹达华曾江张英才西瓜刨等名演员出演,在当时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神怪武侠片系列

限于技术、成本等因素,这一系列影片的特别效果多利用人手绘制。著名的武侠片有《如来神掌》系列,共拍了七部,其中五部由曹达华于素秋主演;两部由曾江雪妮主演。此外,还有《白骨阴阳剑》、《仙鹤神针》等。

文艺伦理片

1950年代,受“左”思想影响,加上当时“粤语片大清洗运动”(为摒除粤语片粗制滥造而发起),吴楚帆张瑛张活游白燕紫罗莲等21位电影工作者于1952年成立了“中联影业公司”,以提高粤语片水准为己任,并制作了许多思想较进步的电影,如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等。其他著名的电影有:《危楼春晓》、《大雷雨》、《紫薇园的秋天》、《钱》、《人伦》、《香港屋檐下》等。

青春歌舞片

一般以男女爱情为剧情,片中通常有歌有舞,如《影迷公主》、《姑娘十八一朵花》、《莫负青春》、《我爱阿哥哥》等。代表人物有陈宝珠萧芳芳吕奇谢贤胡枫雪妮薛家燕曾江周骢等。

喜剧片

喜剧片因适宜广大市民观看,亦迎合男女老少的口味,所以出产较多。1950、60年代,喜剧片的代表人物有:新马师曾邓寄尘梁醒波郑君绵等,配角也是逗笑之人:高鲁泉、矮冬瓜、周吉西瓜刨、俞明等。

风月片

1970年代初,由于粤语片粗制滥造,在国语片、欧美片的左右夹击下,粤语片不得不推出一些所谓的“风月片”(不算暴露,仅是露出肩膀或露出乳罩,仍时有物遮掩)。这个时期,粤语片演员有:谭炳文郑君绵沈殿霞杜平、俞明、周吉李香琴等。

在这个时期,亦造就了一代“奇女子” ─ 狄娜

文化

1940至60年代的电影,虽多在片场摄制,但偶尔亦会透过外景说故事。实景拍摄有意无意间记录了许多现今已消失或变化的地标,如启德机场、前九广铁路火车总站、雍雅山房、荔园皇后戏院等,旧戏院门前的烤鱿鱼、炒栗子等小贩摊子均是影迷美好的回忆。旧戏院不单建筑设计独特,外墙悬挂一幅幅巨型手绘画电影广告画,手工的精细度令每间戏院显得独一无二。巨型油画由数十块木板组成,在没有电脑科技的协助下,十分讲求画师的功力。随着大型戏院逐步改建为迷你戏院,加上电脑喷画技术日益先进,至2000年,全港戏院已弃用手绘电影广告画。

教育

粤语长片还肩负道德伦理的教育,宣扬诚实、守望相助价值观,由于当时父母都要外出工作,小朋友从电视吸收这些知识。此外,海外华人从粤语电影中联系祖先文化,当地华人第二代从电影中认识中华文化及生活习俗,起了沟通的功能。

饮凉茶看电视

1960年代,当时丽的电视和无线电视在每天早、午、晚均有粤语长片时段,如果家中没有电视机的话,则唯有到凉茶铺去。当时,凉茶铺大都设有一部电视机,挂在高高的墙上,只要花一、两毫港币,喝一杯凉茶,便可坐两小时,看一出长片。

七日鲜

1950年代,由于市场蓬勃,供不应求,“七日鲜”是指从开镜到拍摄,到后期剪辑、配乐、冲印等一些制作周期短的作品。而这里的“七日”并非一个实数,而是一个形容时间很短的虚数,如1950-60年代时,因为好些作品从开机拍摄到上映仅有一个星期时间而被称为“七日鲜”[4]

1950年代时常的出现这样的“七日鲜”状况,跟当时的电影环境有很大关系。首先,一部电影的一般制作时间为十天,超过十天就要额外加钱;其次,电影菲林十分昂贵,摄影机等也是昂贵器材,所以浪费不起,加上当时有四条电影院线专门放映粤语片,但不管影片有多好,一般只是上映五天,因为院商不希望制片商看到电影很卖座上映周期长而提高价钱对他们无利,于是他们联合抵制制片商;第三,如果一部影片不卖座的话,可能仅是上映一两天就被院商要求“下画”或者“包底”(即不管影片的上座率如何,院商都将得到一定数额的收入),而影片发行公司则往往以新戏代替上映。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香港电影在年产量上急剧增长,其中不乏粗制滥造的作品,只要有大牌明星压阵,便有一定观众,不愁票房,于是电影公司加速开拍,不理质素,但求货如轮转,尽快上马,结果出现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也导致了1950年代中期的“粤语片清洁运动”。

吃云吞面的导演

粤语片圈中传出过“云吞面导演”的故事,据说有位导演拍戏,喊了一句“开麦拉”(Camera)之后便出外吃云吞面,演员自己对着镜头演戏,待导演吃完云吞面回来后才喊“停机”。一顿云吞面,一个镜头直落,戏也差不多拍了一半。这当然是笑话成分居多,不过亦说明了当时粤语片的粗滥程度。

电视台播放

1970年代中,电视机普及香港家家户户,香港两个免费粤语电视频道,即无线电视翡翠台及丽的电视一台(后来先后改称亚洲电视中文台、黄金台、本港台 ,已于2016年4月2日停播),常于深夜及部分日间时段反复播放粤语长片[5][6],其后多次削减。此外,香港电视台也有播映“国语长片”(台湾出品为主)及“英语长片”。

1980年代起,粤语长片的播放时段,一般为平日上午约10时(学校假期期间或会暂停播放)、部分星期六下午约1时、每晚深夜约1时后,深夜时段更常会连续播放两套。1995年11月6日起,无线不再在日间播放粤语长片,深夜的播放数量亦多次削减。

2015年亚洲电视因陷入财政困难而出售近六百套粤语片版权,部分由无线电视购得。[5]

至今,粤语长片仅在无线旗下的收费OTT平台MyTV SUPER粤语片台 24小时不间断播放,其他所有电视频道基本上不会播放。

衰亡

粤语片经过光辉灿烂的1950、60年代后,1970年代在国语片及欧美片的左右夹击下,加上电视的普及化,一众粤语片演员纷纷转投电视节目,《欢乐今宵》这一个大型综合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战后新一代成长,观众水准提高,粤语片未能追上时代转变,反而国语片调节口味迎合粤语片观众,而观众对国语片的水准亦较有信心。加上谢贤吕奇萧芳芳陈宝珠当红,大部分影片差不多都是他们主演,观众看腻了,也是转看国语片的原因之一。及至台湾片在香港受欢迎,一些戏院改为放映台片,好些片商舍弃粤语片,转拍国语片,令情况每况愈下。此消彼长之下,1960年代末,国语片的数量已凌驾粤语片。粤语片渐渐招架不住,走向衰落。

幸好1970年代新生代电影人冒起,新浪潮电影将粤语电影潮流再现,不过大家不再称为粤语片,改称“港产片”(纵然片中对白仍为粤语)。“粤语片”正式完成历史使命,退出舞台。但不少港产片情节,对白,场面,其实都有着粤语片的影子,都可以寻到粤语片的痕迹。

粤语长片的声画品质残旧,加上节奏缓慢,年轻族群普遍认为老土残旧,以及粤语中“长”、“残”读音相近,所以也常被戏称作“粤语残片”。[1][7][8][9][4]

评价

后世的电影配乐家金培达指出粤语长片的价值:“这些现在看来非常老套的桥段,相信是根据当时的生活实况而编写的,亦得到当时的观众共鸣。常说香港能有今日的成就是因为前人的努力,但只有这些残旧的影象和故事,才能让我感受到一点他们的挣扎和奋斗。”[10]

参看

参考资料

  1. ^ 1.0 1.1 吕书练. 新書分享:《昨日的影 今日的光》 楊紫燁以粵語片劇照說香港故事 | 香港文聯.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 2022-11-16 [2024-09-02] (中文(香港)). 
  2. ^ 梁伊琪. 九十後◯◯後影迷沉迷粵語長片 致力設法保育:每個年代的香港都值得理解. 明报周刊. 2023-10-25 [2024-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21) (中文(香港)). 
  3. ^ 郑子宁. 为何唯独粤语能与普通话分庭抗礼. 东言西语. 兰州: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20-01: 105. ISBN 978-7-5468-1493-3. 
  4. ^ 4.0 4.1 许知远. 十三邀 2 “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 2021.01. : 36. ISBN 978-7-5598-3344-0. 
  5. ^ 5.0 5.1 粵語片記港史空白. Yahoo News. 2015-03-03 [2024-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2) (中文(香港)). 
  6. ^ 方俊杰. 悼于素秋 悼粵語長片. am730. 2017-05-26 [2024-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02) (中文(香港)). 
  7. ^ 周清海. 附录 从“大华语”的角度谈语言. 君子之交 忆李光耀先生.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22-01: 155. ISBN 978-7-5001-6280-3. 
  8. ^ 陈然; 刘勇. 中西合璧的电影艺术. 陈然, 刘勇 (编). 香港商住旅游指南. 北京: 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6-01: 158. ISBN 978-7-80064-425-2. 
  9. ^ 魏国安著/. 粤语长片. 这里是香港 香港人的地道香港味.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2-04: 187. ISBN 978-7-5637-2370-6. 
  10. ^ 金培达. 粵語長片(一) 時代的痕跡. 一刻 the moment. 香港: CUP Magazine. 2007: 44. ISBN 978-988-99504-3-9. 

外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