舸
历史
古代人民在应官府征集服役或进行大型土木工程期间搬运土石时会运用船作帮助。而当时他们所用的民用船正是舸。[注 2]
民工即服徭役者在古代大型土木工程建造的过程中自备船只。他们驾驶着盛满土石的舸在河流中航行时因为会出现无数土石船争先恐后、互相追赶的场面。后人以成语“百舸争流”来描述此情况[注 3]。在历史上“百舸争流”确曾出现在共工治水、大禹治水和修建皇城宫殿等场面。而于军事上舸则发展成小型快速攻击舰“走舸”。走舸行动灵活,来往自如。水军可利用它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例如在三国时期,孙吴统帅黄盖带领数十条由蒙冲、斗舰和走舸组成的船队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批船队。[1]
走舸船艏上有半圆形的棚架,棚上有弩窗箭孔以便攻击敌人。艏前宽尾窄,艉两头突出似鱼尾,并建有可隐蔽类似小型碉堡式的船舱。甲板上两侧就建有弩窗箭孔“女墙”。走舸的两舷有桨孔。[注 4]
注释
- ^ 见清朝《康熙字典》对“舸”的解释:《唐韵》《集韵》古我切《韵会》贾我切,音哿。《说文》舟也。《扬子·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古今注》孙权时名舸为赤马,言如马之走陆也。《左思·蜀都赋》弘舸连舳。《注》大船曰舸。”。
- ^ 唐朝桂阳刺史鱼孟威于其著作《桂州重修灵渠记》中记述了舸可以用作修筑河道基础建设之用。该史事发生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60年):“余自黔南移镇于此,舣棹岭首,备观其事。试询左右曰:“向时何不疏凿版筑,而使艰阻如是耶?”则末校刘君素前曰:“远事固不可指明,近事又非不知。修渠必去民病,然其柰迩来屡以迎送轩,供亿师顿,名募补卒,犒赍征夫,帑藏且殚,闾井亦蠹。故无以兴疏凿版筑也。”余固为父慈于子,孰有子病,而为家贫,不求医救子,是知长吏所当子民也。今民涂炭若是,又何缘帑藏且殚而无暇救之。须是约公费,积刀布,召丁壮,导壅塞,以平民病也。因召君素: “若能主张乎?”君素唯之,遂领其事。凡用五万三千余工,费钱五百三十余万。固不敢侵征赋,必竭其府库也。不敢役穷人,必伤其和气也。皆招求美财,标求善价,以佣愿者。自九年兴工,至十年告毕,其铧堤悉用巨石堆积,延至四十里,切禁其杂束篠也。其斗门悉用坚木排竖,至十八里,切禁其间散财也。浚决碛砾,控引汪洋。防厄既定,渠遂汹涌。虽百斛大舸,一夫可涉。”。
- ^ 毛泽东于1925年创作《沁园春·长沙》。词中写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成语“百舸争流”正是由此而来。其引伸意思是指竞争激烈的场面。
- ^ 资料出自元朝胡三省于《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给予的注释:“杜佑曰:‘走舸,舷上立女墙,置棹夫多,战卒少,皆选勇力精锐者,往返如飞鸥,乘人之所不及。金鼓旗帜,列之于上,此战船也。’”。而清代魏源的《圣武记》卷十四也有类似的描述:“曰走舸:舷立女墙,多桨如飞。壮士径进,绝流出奇。或火或挑,急遁勿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