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蜂类

膜翅目昆虫的演化支

花蜂类学名:Anthophila)是膜翅目蜜蜂总科下的一个演化支,与黄蜂蚂蚁是近亲,因能传递花粉及生产蜂蜜蜂蜡而知名。已发现的花蜂类物种将近2万个[1],广泛分布于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几乎在所有生长着开花植物的地区都能生存。牠们主要以花蜜为食,也会摄食花粉以补充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

花蜂类
化石时期:100–0 Ma
白垩纪晚期至今
澳洲无刺蜂Tetragonula carbonari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膜翅目 Hymenoptera
(未分级) 单距类 Unicalcarida
亚目: 细腰亚目 Apocrita
下目: 针尾下目 Aculeata
总科: 蜜蜂总科 Apoidea
演化支 花蜂类 Anthophila
异名
  • 蜜蜂型类 Apiformes

花蜂类的体型大小不一,最大的成员为切叶蜂科华勒斯巨蜂,体长可达39毫米,而小型无刺蜂英语stingless bee工蜂则不足2毫米[2]。最广为人知的花蜂类物种是西方蜜蜂,被大量饲养用于生产蜂蜜。北半球最常见的花蜂类是隧蜂,体型较小,容易与黄蜂和苍蝇混淆。

传粉

花蜂类会向开花植物传粉,是生态系统中主要的传粉者英语Pollinator之一。花蜂类会依其需求决定要采集花蜜或是花粉,尤其是一些有社会性的花蜂类物种更是如此。花蜂类在采集花蜜时也可以进行授粉,但在采集花粉时可以更有效率的进行授粉。据估计,人类的食物中有三分之一是依赖昆虫授粉,而其中大部分是由花蜂类,尤其是西方蜜蜂[来源请求]来完成。在许多国家养蜂人的工作已由制作蜂蜜转向为授粉管理英语Pollination management单一作物及许多野生及人工饲养花蜂类的大量减少,使得养蜂人会依季节而迁徙,而花蜂类可以依季节在有高度需求的区域进行传粉[3]

大部分的花蜂类身体有毛,而且会携带电荷,有助于花粉的附着。雌蜂会周期性的暂停食物采集,刷洗身体使花粉收集到花粉刷英语scopa (biology)中,大部分花蜂类的花粉刷是在脚上,有些是在腹部,蜜蜂的花粉刷已变成脚上的花粉篮英语pollen basket。许多花蜂类会在不同的植物中收集花粉,有些则只会收集一种或是少数几种植物的花粉。有少数的植物没有花粉,而是产生有营养的花油,就是由这种花蜂类收集并使用。有一种称为秃鹫蜜蜂英语vulture bee无刺蜂英语stingless bee是以腐肉为食,是唯一一种不以植物为其食物的花蜂类。花粉和花蜜常常会结合成另一种形式,可能是糊状的,也可能是坚硬的。会形成不同的形状(多半是类球面),存储在蜂巢的小空间中,该空间往往也有蜂卵。

新西兰的科学家发现有三种本土种的花蜂类会打开本土槲寄生Peraxilla tetrapetala的花蕾,这种花蕾不会自己打开,但蜜雀新西兰钟吸蜜鸟英语New Zealand Bellbird会扭转花蕾的尖端,此动作会使花蕾突然打开,使外界可以接触到花粉及花蜜。不过科学家观查南岛坎特伯雷区的本土花蜂类,意外的发现花蜂类会将花蕾的尖端咬掉,并将脚伸进花蕾中,偶尔可以让花蕾打开。可以碰触到花粉及花蜜,因此有助于在新西兰已渐渐减少之槲寄生的授粉,其他地方的花蜂类都无法打开为这类专为鸟类授粉而设计的花蕾[4]

花蜂类到花朵上授粉本身也有其危险性,像猎蝽或是蟹蛛都会藏在花朵中猎食粗心的花蜂类,有些花蜂类则是在飞行中被鸟捕食。开花植物上使用的杀虫剂也杀死了许多花蜂类,有些是直接中毒而死,有些则是因为食物中杀虫剂的累积而死。蜂后在春天每天会孵2000个蜂卵,但在觅食季节每天仍需要孵1500个蜂卵,大部分是替补每天的伤亡,其中大部分是因年老而死亡的工蜂。独栖蜂及原社会蜂(primitively social bees)一生中的生殖期是所有昆虫中最短的,通常雌性只生产少于25个后代。

飞行

M. Magnan在1934年出版的法文书籍《Le vol des insectes》提及:他和 M. Saint-Lague 将空气阻力的方程式应用在黄蜂的飞行,发现其飞行无法以固定翼的计算方式来解释,但“不应该对计算的结果与现实不符而感到惊讶。[5]”这导致一种常见的误解——花蜂类的飞行违反空气动力学原理,但实际上它只是证实,花蜂类的飞行不是使用固定翼[6]的飞行方式,需用其他飞行理论来解释,例如可以解释直升机飞行的飞行理论。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理·艾灵顿在1996年发现,昆虫翅膀形成的和其非线性效应是升力的关键来源[7]。在流体力学中,涡和非线性现象是众所周知的困难,因此对于昆虫飞行理论的理解进展也相当缓慢。

加州理工学院Michael Dickinson和其同事在2005年在高速电影摄影[8]及模拟蜜蜂翅膀的巨型机器人[9]的辅助下,研究西方蜜蜂的飞行。其分析表示升力的来源是由于“短暂断续的翅膀摆动,在翅膀拍击及改变方向时的快速旋转,以及非常高速的翅膀摆动频率所组合成的结果”。翅膀摆动频率一般会随着翅膀的尺寸变小而提高,但蜜蜂翅膀摆动的幅度很小,摆动频率约为每秒230次,比翅膀大小只有80分之一的果蝇(每秒200次)要快[10]

真社会性和半社会性蜜蜂

各种蜂的生活习性不同,有的是独居生活的,有的是有各种群居形式,发展最高形式是像蜜蜂熊蜂无刺蜂真社会性分工聚居[11]

有些花蜂类群中,群居的雌蜂均为姊妹,且其中有劳动的分工,则称为半社会性(semisocial)分工聚居。

蜜蜂类与人类

 
蜜蜂幼虫是爪哇的一种食物
 
西班牙列伊达阿韦利亚德拉孔卡曾使用的纹章

花蜂类也在许多民间故事中出现,被政治理论家视为人类社会的典范。专栏作家比·威尔逊认为蜜蜂群居的印象“从古代到现代都有,包括在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时,在维吉尔塞内卡时,在伊拉斯谟莎士比亚,在托尔斯泰,以及像伯纳德·曼德维尔卡尔·马克思等社会理论家也是一样[12]。”在一些象征勤劳的场合也会出现花蜂类。

虽然花蜂类叮人很痛,而且昆虫一般会有害虫的刻板印象,但人类对花蜂类的评价很高,大部分是因为是授粉者又可以生产蜂蜜、其群居性,以及其勤劳的特质。花蜂类是少有常用在广告中,且带有正面特质的昆虫,多半是用在含有蜂蜜的产品中。

古埃及,花蜂类是代表下埃及的土地,法老会称为“莎草及蜂的王”(莎草代表上埃及[13] ,例如树蜂衔即为一例。

北美虎头蜂属虽和花蜂类有许多差异,但还是容易误认为花蜂类。

虽然蜂刺英语bee sting可能会造成过敏者死亡,但若未被惊扰时,花蜂类本质上是没有攻击性的,而且有些花蜂类完全不会刺人[14]。人类对花蜂类的危害可能更大,因为花蜂类会被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影响,甚至因此受到伤害。像在2006年时北美发生的蜂群崩坏症候群就有可能是因为杀虫剂气候变化电磁辐射等因素造成[14]

印尼人会将蜜蜂幼虫和饭一起吃,一般会和切丝的椰子肉一起混合,包在香蕉叶中再蒸熟。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 Danforth BN, Sipes S, Fang J, Brady SG. The history of early bee diversification based on five genes plus morpholog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October 2006, 103 (41): 15118–23. PMC 1586180 . PMID 17015826. doi:10.1073/pnas.0604033103. 
  2. ^ Sakagami, Shôichi F.; Zucchi, Ronaldo. Oviposition Behavior of Two Dwarf Stingless Bees, Hypotrigona (Leurotrigona) muelleri and H. (Trigonisca) duckei, with Notes on the Temporal Articulation of Oviposition Process in Stingless Bees (PDF).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Science Hokkaido University Series Vi. Zoology. 1974, 19 (2): 361–421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3. ^ Honey Bee Die-Off Alarms Beekeepers, Crop Growers and Researchers.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7-01-29 [201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7). 
  4. ^ Kelly, Dave. Native Bees With New Tricks. New Zealand Science Monthly. April 1998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7). 
  5. ^ Ingram, Jay The Barmaid's Brain, Aurum Press, 2001, pp. 91-92.
  6. ^ Cecil Adams. Is it aerodynamically impossible for bumblebees to fly?. The Straight Dope. 1990-05-04 [2009-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3). 
  7. ^ Secrets of bee flight reveal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illips, Helen. 28 November 2005. Retrieved 2007-12-28.
  8. ^ 存档副本. [2012-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8). 
  9. ^ Deciphering the Mystery of Bee Fligh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ltech Media Relations. Nov. 29, 2005. Retrieved 2007, 4-7.
  10. ^ Douglas L. Altshuler, William B. Dickson, Jason T. Vance, Stephen P. Roberts, and Michael H. Dickinson. Short-amplitude high-frequency wing strokes determine the aerodynamics of honeybee flight.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5, 102 (50): 18213–18218. PMC 1312389 . PMID 16330767. doi:10.1073/pnas.0506590102. 
  11. ^ Engel, Michael S. Monophyly and Extensive Extinction of Advanced Eusocial Bees: Insights from an Unexpected Eocene Diversity. PNA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1-02-13, 98 (4): 1661–1664. JSTOR 3054932. PMC 29313 . PMID 11172007. doi:10.1073/pnas.041600198. 
  12. ^ Wilson, Bee. The Hive: the Story of the Honeybee. London: John Murray. 2004. ISBN 0-7195-6598-7. 
  13. ^ Clayton, Peter A. Chronicle of the Pharaohs: The Reign-by-Reign Record of the Rulers and Dynasties of Ancient Egypt. p. 23. Thames & Hudson. 2006. ISBN 0-500-28628-0
  14. ^ 14.0 14.1 大馬生態學:蜜蜂日(下篇)‧蜂絕人亡?農藥致蜜蜂變笨迷航. 光明日报. 2014-12-14 [201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