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市区(向阳区),是四川省邻水县下辖的一个区级行政单位,存在至1993年。
- 1951年6月邻水县行政区划时,县人民政府决定增设第六区公所。驻地设在福星乡(现长滩乡)高堰埂,下辖福星、人大、袁市、双龙4乡。1952年8月,第六区公所改称第七区公所,驻地迁到福星乡书坊(现长滩乡读书坝村),下辖袁市、福星、人大3个乡。1953年2月,增辖关河乡。4月.第七区公所管辖袁市、关河、大石、人和、长滩5个乡,9月,增辖新房、柏林两个乡。1954年6月,又增辖沙石乡。1955年3月,县政府决定将第六区(九龙区)公所所辖的黄陵、双龙两个乡划归第七区公所管辖。1956年1月,第七区公所撤销,柏林、关河两个乡并入袁市乡,为县直属乡;其余乡分别划归九龙区公所和丰禾区公所管理。1961年4月24日,县委决定将丰禾区公所所辖的双河人民公社、九龙区公所所辖的双龙人民公社和县直属的袁市人民公社划出,设置袁市区公所。驻地设在袁市人民公社场镇,1962年1月,增辖关河人民公社。1966年5月“文革”开始后,袁市区公所工作受到干扰。1967年1月,为了破“四旧”,袁市区公所改称向阳区公所。上海“一月风暴”后,区公所无法坚持正常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3月,在区人武部主持下.建立了向阳区生产办公室。代行区公所职能。“文革”初期.向阳区公所工作受到干扰。其职能被区生产办公室代替。1969年12月29日.经达县地革委批准.向阳区革命领导小组成立.实行。一元化”领导。1973年5月12日,经地革委批准.向阳区革组改称袁市区革命领导小组。“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各项工作还未完全理顺,袁市区革组仍然履行着行政领导职能。1978年5月,经地委批准,撤销袁市区革组,建立袁市区公所.并任命了正、副区长。
参考资料
- ^ 雷志远主编;中共四川省邻水县委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四川省邻水县组织史资料 1926-1987》.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08.第278-279、346、4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