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信越南语Bùi Tín,1927年12月29日—2018年8月11日[1])是一位参加过越南战争越南人民军退役大校,后来成为异见人士,旅居法国

裴信
Bùi Tín
出生(1927-12-29)1927年12月29日
法属印度支那东京保护国河内市
(今越南河内市)
逝世2018年8月11日(2018岁—08—11)(90岁)
 法国巴黎
军种 越南人民军陆军
军衔大校
参与战争奠边府战役
越南战争
其他工作人民报》副总编

生平

裴信于1927年出生在河内市,父亲是高官裴鹏抟,长大后至顺化求学。他在1945年八月革命时成为了活跃的独立运动人士,支持在政治上对法国总督府施压,使其停止殖民统治并给予越南独立地位,于是加入了成立于1940年代的越南独立同盟会(越盟),胡志明武元甲都是该组织的元老级人物。裴信在这场运动中两面作战,不但凭借自己担任军报记者的文笔,同时也持枪以武抗法,在18岁时加入了越南人民军,也投入了1954年与法军爆发的的奠边府战役,他在战斗中成为伤员[2][3]

越战期间的裴信曾任职于北越的人民军参谋总部,并且因为得到了时任国防部长的武元甲授权,而得以参访收容美军战俘营、并与营指挥官会面、翻阅战俘档案,或是审问被俘美军[4]。他曾经在河内的火炉监狱和医院三次审问过被俘的美国海军飞行员英语United States Naval Aviator、后成为共和党参议员并竞选总统的约翰·麦凯恩[4][5][3]

1975年4月30日西贡陷落当日,他随着第一批坦克部队攻入了南越总统府——独立宫(今统一宫),并作为现场的北越高级官员接受了越南共和国(南越)末任总统杨文明无条件投降、见证了越战的结束[2]。当时杨文明见了入宫的裴信等人,表示自己已经准备交权越共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裴信只是冷言以对:“不存在你移交权力的问题,你的权力早就瓦解了,你也无法让出你不再拥有的东西”[3][6]

战争结束后,裴信转任越南官方喉舌——《人民报》的副总编,并负责《周日人民》(Nhân Dân Chủ Nhật)一版的编辑。他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对越南战后的政治腐败和对外关系上的孤立感到失望,1990年时也决定离开越南,到法国首都巴黎过着流亡岁月,并公开表达对越共高层和和越南政治体系的不满[3]

1991年,裴信涉入了越南战争战俘及失踪人员议题英语Vietnam War POW/MIA issue,当时创立不久的美国参议院战俘及失踪人员事务委员会英语United States Senate Select Committee on POW/MIA Affairs正在对越战时期的美军战俘事务展开调查[4]。裴信曾在华府杜勒斯国际机场会见前众议员比尔·亨顿英语Bill Hendon及国会一个委员会的助理罗伯特·C·史密斯英语Robert C. Smith,两人都以“越南尚有幸存战俘”的说词来说服他,裴信则认为这种意图无异于胁迫[7]。裴信在此事发生的三周后表示:“我可以说我知情的程度不会输给任何一位越南高级领导,而且我就以自己的看法直截了当的说了吧:越南已不再有存活的美军战俘”[4],在说完这段证言后,裴信与麦凯恩互相拥抱,媒体界纷纷以“一笑泯恩仇”式的标题来报导这段插曲[5]

2000年,裴信出席了美国公共电视网的《美国经验英语American Experience》所开设的一场谈话节目,他表示没有任何美军战俘在北越关押期间遭到拷问或动刑[8]

2018年8月11日于法国巴黎逝世。享年90岁。

著作

裴信曾写过两本书探讨自己的经历,一本为《跟随胡志明:一名北越大校的回忆录》(Following Ho Chi Minh: The Memoirs of a North Vietnamese Colonel,1995年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9],另一本为《化敌为友:一位北越人的战争观点》(From Enemy To Friend: A North Vietnamese Perspective on the War,2002年美国海军学会出版社英语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出版)[10]

名言摘录

  • “年轻一代是国家未来的寄托,而他们对传统伦理、道德和精神价值的混淆却正以惊人的速度恶化。”[11]
  • “越南战争的源头——即其全面而根本的性质,是属于两大意识形态的对立。有些人认为是社会主义对抗资本主义,其他人则觉得是极权对抗民主。此乃一场诞生于冷战的冲突。”[12]
  • “(美国反战运动)在我们的战略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战争中,我们的后方支援安全而稳固,美国的后方支援却十分脆弱。我们的领导每天都会从电台收听早上9时的世界新闻,追踪美国反战运动的发展。珍·芳达拉姆齐·克拉克等人对河内的拜访,使我们对自己面临战势逆转时的坚守能力更加有信心。当珍·芳达穿着一套红色越南服饰,在记者会上表示自己对美国参战感到羞耻、并且会跟我们一起奋斗时,简直让我们乐歪了。”[13]
  • “美式良知是美国从事战争时的一种能力,但我们将这种力量转移到自己这方。美国因为自身的民主而输掉战争,反对参战的舆论及示威游行使它无法凝聚胜战的意志。”[14]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 Vietnam communist war hero turned dissident Bui Tin dies aged 90. [2018-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2). 
  2. ^ 2.0 2.1 Bùi Tín. Vietnam: The Betrayal of A Revolution; Victims of Discredited Doctrine, My People Now Look to America. The Washington Post. 20 October 1991 [201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4). 
  3. ^ 3.0 3.1 3.2 3.3 越軍前高官眼中的解放軍,越戰和中越衝突. BBC中文网. 2013-10-10 [2014-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4. ^ 4.0 4.1 4.2 4.3 Hearings before the Select Committee on POW/MIA Affairs, United States Senate, 7 November 1991. See transcript pages 461 ff.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5.0 5.1 McCain, John; Mark Salter. Worth the Fighting For. Random House. 2002. ISBN 0-375-50542-3.  pp. 245–247.
  6. ^ Butterfield, Fox. Duong Van Minh, 85, Saigon Plotter, Dies. The New York Times. 8 August 2001 [29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0). 
  7. ^ Don Oberdorfer. Bui Tin: My `Detention' at Dulles. The Washington Post. 20 October 1991. [失效链接]
  8. ^ American Experience: Return With Honor: Online Forum. PBS. 15 November 2000 [7 Jul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9. ^ Amazon.com: Following Ho Chi Minh: The Memoirs of a North Vietnamese Colonel: Tin Bui: Books
  10. ^ Amazon.com: From Enemy To Friend: A North Vietnamese Perspective on the War: Tin Bui, Bui Tin, Nguyen Ngoc Bich: Books
  11. ^ 袁文靖; Senauth, Frank. The Making of Vietnam. AuthorHouse. 2012. ISBN 1477213120. 
  12. ^ From enemy to friend : a North Vietnamese perspective on the war /. [201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4). 
  13. ^ Vets With A Mission - Goodbye Ho Chi Minh. [201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9). 
  14. ^ Gen. Bui Tin Describes North Vietnam's Victory. Sgt Grit Marine Specialties. [201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