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树声
陆树声(1509年—1605年),字与吉,一字维吉,号平泉,又号无诤居士、长水渔隐、适园主人、九山山人、大歇生等,直隶华亭朱家村(今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陆树声 | |
---|---|
大明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 |
籍贯 | 直隶华亭县朱家村(今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 |
族裔 | 汉族 |
原名 | 林树声 |
字号 | 字与吉,号平泉,又号无诤居士、长水渔隐、适园主人、九山山人、大歇生等 |
谥号 | 文定 |
出生 | 正德四年(1509年)二月初九日 直隶华亭县朱家村(今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 |
逝世 |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直隶华亭县朱家村(今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 |
配偶 | 娶李氏 |
亲属 | (弟)陆树德 (子)陆彦章 (孙)陆庆曾 |
出身 | |
| |
经历 | |
著作 | |
|
生平
本姓林[1],少时种田,有空便读书,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式庚子科应天乡试第五名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联捷会试第一,殿试位列二甲第四名,复姓陆。改庶吉士,二十四年十二月服阕授编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回乡,后被起用为南京国子监司业,四十三年五月升左春坊左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十月回坊,仍兼翰林院侍读、管理诰敕,四十四年十月升太常寺卿、管南京国子监祭酒事,四十五年十一月升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以疾不能赴任,乞在籍调理。二年三月起原职,七月称病不能赴任,三年四月准回籍调治养病,十二月起复,恢复陆姓,以原官掌詹事府事,教习庶吉士,四年四月称疾不能赴官,仍赐之告假。
万历即位,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起升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万历元年(1573年)赴任,十二月五疏乞休,赐驰驿回籍,病痊起用。万历三十三年七月卒,享年九十七,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事迹
陆树声的同乡徐阶与同年高拱先后为首辅,他无意逢迎,多次称病辞官不就,反倒使他的声望和影响力大为提升。张居正当国,欲加以结纳,用后进之礼主动上门拜谒,陆树声却不假辞色,使张居正失望而归。
后因个性刚直,得罪宦官,遭到宦官以小手段戏辱,连上几疏辞官。张居正告诉其弟陆树德说:“朝廷就要任用平泉为相了。”暗示要其留任。陆树声得知后说:“一个史官,曾离开朝廷二十年,难道还希求宰相之位吗?以虚假的礼遇笼络我,有何益处?”不久,终辞官归里。[2]
著作
善饮茶,著有《茶寮记》、《煎茶七类》。又有《清暑笔谈》等,收于《陆文定公集》。
佚闻
亲属
曾祖陆庭训。祖父陆兰,义官。父林鹄,字九霄,别号志梅,本姓陆,林为母姓[4]。母沈氏。严侍下。兄林树芳。弟林树德。
参考资料
- ^ 《万姓统谱》载,陆树声,原姓林,名林树声,后改姓陆。《阅世编》载:树声自幼鞠于母家,随母姓为 林,居松江府青浦县林家角。后改为陆姓,其后裔为陆姓。
- ^ 《明史·卷216·列传第104·陆树声》:万历改元,中官不乐树声,屡宣诣会极门受旨,且频趣之。比趋至,则曹司常事耳。树声知其意,连疏乞休。居正语其弟树德曰:“朝廷行相平泉矣。”平泉者,树声别号也。树声闻之曰:“一史官,去国二十年,岂复希揆席耶?且虚拘何益。”其冬,请愈力,乃命乘传归。
- ^ 《枣林杂俎·卷48》:陆树声 华亭陆平泉先生,以侍郎予告南还。值孝廉舟竟前,其僮曰:“我相公官不止此。”陆徐呼其僮入舟,谕曰:“相公他日不为我官,但我前日曾经为相公官。”
- ^ 徐阶,《封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志梅林君墓志铭》:君讳鹄,字九霄,别号志梅,陆姓,其曰林者,从其外氏也。始君考馨翁娶于林,凡生三子,君最幼,甫三月而孤。母舅槎轩君,属其子浩之其后。槎轩父子相继卒,陆亦中落。两家之孤寡,与其婚嫁丧葬之事,皆仰给于君。于是时,君以孝义有声于乡着甚。及君益长,喜读书能诵说古今,言铿铿可听,又喜施与罊所有无吝色,故君虽自处峻,乃乡之人,莫敢望焉。
嘉靖辛丑(1541)子树声会试礼部第一,遂举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封君如其官。吴之俗,缙绅父兄子弟,往往藉声势广交接。君独不入城,府郡大夫,有终三年未及识君者。编修既仕,则欲复其姓,数跽以请。君流涕曰:汝他日自为之,吾不忍也。编修重违君志,不果。今年春,将举翰林之有文行者,授**二王经,予与大学士李公,首以编修荐疏且上,而编修得君书心动,即乞归省。予益贤之,比至则君已卒。君故有箧,常置案间,疾革指而言,曰:吾所存惟是。编修泣发之,独遗言一纸谆谆,欲其子孙,仕者为良臣,居者为良民而已。嗟乎,人死乃间真性,若君者,其平生为善,岂有所矫饰耶。
君世居华亭,曾祖讳某,祖讳某,考讳某,字某,乡人称之曰:馨翁,配沈氏,先卒,赠孺人。子男三,长树芳,次即编修,次树德,乡进士。女二,嫁奚日新,张绍。孙男三,壑,国子生,埜,庠生,元寿。女六,曾孙男二女四。君生弘治庚戌三月十八,卒以嘉靖壬子四月六日,享年六十三。卒之岁月日,编修与其兄弟葬君葑澳塘之原,与沈孺人同圹,而以学宪莫君状来征铭,铭曰:不知其生观,其死不知其身。观其子,盖古之论人,而吾之所以三叹而铭君者,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