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

豆科相思子属的植物

鸡骨草学名Abrus pulchellus subsp. cantoniensis英文名称:Prayer-beads[1],别称广州相思子广东相思子 大黄草黄头草黄食草黄仔强猪腰草 红母鸡草小叶龙鳞草 细叶龙鳞草 假牛甘子山弯豆 石门槛地香根[2][3],是豆科相思子属的一种植物[4],常见于中国华南地区,具清热利湿、益胃健脾的功能。因本种首先发现于广州白云山,故而有广州相思子之称[5]

鸡骨草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 豆目 Fabales
科: 豆科 Fabaceae
亚科: 蝶形花亚科 Faboideae
属: 相思子属 Abrus
种:
美丽相思子 A. pulchellus
亚种:
鸡骨草 A. p. subsp. cantoniensis
三名法
Abrus pulchellus subsp. cantoniensis
(Hance) Verdc.
异名

Abrus cantoniensis Hance

分布

分布于中国泰国等地。中国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份。多生长于海拔约200米的山地、疏林或灌木丛[5][6]

形态特征

鸡骨草是一种爬藤植物,高约1-2。主粗壮,长约60厘米。深红紫色,枝条细直平滑,幼枝密披白色或黄褐色柔毛,老时柔毛脱落。羽状复叶互生,偶数小叶6-11对,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膜质,小叶柄短,先端截形,有小锐尖,基部浅心形,叶脉向两面凸起,表面披疏毛,背面披糙伏毛,长约0.5-1.5厘米,宽约0.3-0.5厘米;托叶线状披针形,成对着生。花为总状花序,腋生,蝶形花小,聚生于花序总轴的短枝上,长约6毫米;萼钟状;花梗短;花冠淡紫色或紫红色,突出;雄蕊9枚,与旗瓣贴连,合生成管状,上部分离;花柱短,子房近无柄。果为荚果,长圆形,顶端具喙,扁平,披稀疏的白色或淡黄色糙伏毛,果熟时浅褐色,长约3厘米,宽约1.3厘米。种子矩圆形,4-5颗,成熟时黑褐色,有明显蜡黄色的种阜,中间有孔,边缘具长圆状环[3][4][6]

医药用途

鸡骨草的种子有毒须除去豆荚后,干燥全草入药。中药名为鸡骨草,始载于《岭南采药录》,味甘、苦,性凉,无毒,归心、经,中医归类为清热解毒药疏肝药,虚寒体弱者慎用。药材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有清热利湿、疏肝止痛、活血散等之功效,主治胃痛风湿骨痛黄疸肝炎乳痈、跌打瘀痛等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鸡骨草具抗炎、保肝、促进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则应用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瘰疬、外感风热、蛇咬伤等治疗上[3][4][5]。鸡骨草为中国岭南民间常用草药,常作为汤料凉茶之用[5]

药材鉴定

本品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豆荚及杂质后晒干;多缠绕成束状;根圆柱形或圆锥形,质硬,表面有细纵纹,分枝长短粗细不一,直径约3-15毫米;根茎短,结节状;茎丛生,长藤状,灰棕色至紫褐色,直径约1.5-2.5毫米,最长可达1米,幼枝纤细,棕红色,疏短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长圆形,背面披糙伏毛,长约8-12毫米;气微,味微苦[7][8]。本种载录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定为中药鸡骨草的法定原植物来源种,主要透过性状、粉末特征等鉴别资料,以控制药材的质量[5]。传统经验则认为以根茎结节、茎叶全者为佳[7]

化学成分

鸡骨草全草含生物碱三萜类三萜皂苷类蒽醌类等化学成分组成,如相思子碱(abrine)、胆碱(choline)、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甲醚(physcion)、鸡骨草二醇(cantoniensistriol)、槐花二醇(sophoradiol)、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等[3][5]

参考文献

  1. ^ Abrus cantoniensis[永久失效链接]香港植物标本室
  2. ^ CFH物种信息卡中国自然标本馆
  3. ^ 3.0 3.1 3.2 3.3 鸡骨草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6-08. 意古中医
  4. ^ 4.0 4.1 4.2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5. ^ 5.0 5.1 5.2 5.3 5.4 5.5 《當代藥用植物典 4》. 萧培根. 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 2007年8月: 第2-4页. ISBN 978-988-99226-3-4. 
  6. ^ 6.0 6.1 中国植物志[永久失效链接]第126页
  7. ^ 7.0 7.1 《常用中藥材鑑別圖典》. 赵中振、陈虎彪. 万里机构. 2010年1月: 第450页. ISBN 978-962-14-4150-8. 
  8. ^ 《香港中藥材圖鑑》. 赵中振.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2003年10月: 第424页. ISBN 988-97448-1-3. 
  • 昆明植物研究所. 廣州相思子.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1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