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介入性研究
非介入性研究(Unobtrusive research),或译非侵入性研究、暗地调查法等,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在不惊动调查对象的前提下,进行资料搜集工作,[1]从而避免“主体反应”(subject reaction)问题。在社会科学领域,由于研究对象是人,人们得知自己成为研究对象后,往往会试图迎合研究者,而做出非预期或非常态行为,影响研究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研究者改以不惊动研究对象的方法搜集资料,包括隐瞒身份以便进入特定场域、分析研究对象的公开资讯,或暗中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等。[1][2]:424
非介入性研究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尤金·韦伯等人于1966年在《非介入性方法:社会科学的非反应性研究》(Unobtrusive Measures: nonreactive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这本书中提出。在这本书里,韦伯等人借由观察人们留下的线索进行调查。举例来说,要知道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展览品为何,比起发放问卷,观察展览品前地毯的磨损程度,也许更能反映真实情况。[2]:424-425如同其它研究方法,非介入性方法同样要面对信度与效度的问题;研究者并非随意观察,而是透过严谨的研究设计来了解社会行为。[2]:425
参考文献
- ^ 1.0 1.1 戴维·贾里; 朱莉娅·贾里. 《社會學辭典》 1998年繁体中文译本. 台北市: 猫头鹰出版. 1998: 725. ISBN 9579684626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Earl Babbie.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第13版. 台北市: 圣智学习. 2013. ISBN 978986584006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