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震公
韩震公(爪哇语:Kyai Ronggo Ngabehi Soero Pernollo或Surapernala,1720年—1776年),华裔爪哇贵族、官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官员以及盟友[1][2][3][4][5][6][7]。他创立的拉森韩家穆斯林分支是东爪哇历史上著名的士绅门第[6]。
基艾·朗哥·雅贝依 韩震公 Soero Pernollo | |
---|---|
爪哇东角警长 | |
任期 1764—1776 | |
选区 | 荷属东印度爪哇东角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Han Tjien Kong 1720年 荷属东印度中爪哇拉森 |
逝世 | 1776 荷属东印度东爪哇 |
民族 | 印尼华裔 |
亲属 | |
儿女 |
|
父母 | 韩松公(父) |
居住地 | 荷属东印度东爪哇 |
职业 | 警察总长、港务长 |
宗教信仰 | 伊斯兰教 |
韩震公于1720年出生于荷属东印度中爪哇港口城市拉森,父亲韩松公(1672年—1743年)是来自大清福建省漳州府天宝的移民;母亲身份不详,但至少有部分土著血统[2][6]。他有四个兄弟,包括弟弟甲必丹韩尾公(1727年—1778年)[2][6]。
韩震公在未知日期皈依伊斯兰教,随后采用爪哇语名字“苏洛·帕尔诺罗”(Soero Pernollo)[1][2][3][6]。
十八世纪中叶,韩震公迁往当时正由荷兰东印度公司、马打兰苏丹国和峇里土邦孟威争夺的边陲地带东爪哇[3][4][6],并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高级官员亨德里克·布雷通(Hendrik Breton)的下属。布雷通曾担任南望府尹,于1763年升任爪哇东角商馆长(Opperhofd van den Osthoek),并于1768年受委加入强大的东印度委员会[6]。在此期间,韩震公一直是布雷通的得力助手,他首先担任三艘商船的船长(gezaghebber),然后担任东爪哇最重要的商业转口港——泗水的港务长[6]。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巩固对爪哇东角的控制同时,于1764年任命韩震公为伯苏基暨帕纳鲁坎警长,并向他授予爪哇贵族头衔“雅贝依”(Ngabehi)[3][4][6][7]。在任期间,他在1767年至1768年的荷兰—布兰邦安战争中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提供军事情报,帮助荷兰人取胜[3]。他的影响也使得韩尾公先后于1768年和1777年获得伯苏基和帕纳鲁坎的租约。
1776年,韩震公去世。他的两个儿子韩三公和拉登·苏洛·阿迪威克罗莫(Raden Soero Adiwikromo)在任官期间(尤其是在1806—1815年法国和英国占领东印度群岛期间)颇有声望[1][3][6],另一个女儿则嫁给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盟友,漯水苏丹帕库纳塔宁拉特一世(1812—1854年在位)[5][6]。他们的后代在东爪哇的殖民管治中也大有作为[1][5][6]。
参考
- ^ 1.0 1.1 1.2 1.3 Zhuang, Wubin. Chinese Muslims in Indonesia 1st. Singapore: Select Publishing. 2011. ISBN 978-9814022682.
- ^ 2.0 2.1 2.2 2.3 Setyautama, Sam. Tokoh-tokoh etnis Tionghoa di Indonesia. Jakarta: Kepustakaan Populer Gramedia. 2008: 79 [17 February 2016]. ISBN 978-97991012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8).
- ^ 3.0 3.1 3.2 3.3 3.4 3.5 Margana, Sri. Java's last frontier : the struggle for hegemony of Blambangan, c. 1763-1813. Leiden: TANAP. 2007: 210–236 [17 Febr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1).
- ^ 4.0 4.1 4.2 Rochkyatmo, Amir. Babad Basuki: suntingan teks dan terjemahan. Jakarta: Pusat Bahasa, Departemen Pendidikan Nasional. 2002: 59, 109 [17 February 2016]. ISBN 97968528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8).
- ^ 5.0 5.1 5.2 Salmon, Claudine. La communauté chinoise de Surabaya. Essai d'histoire, des origines à la crise de 1930. Archipel. 1997, 53 (1): 121–206 [17 February 2016]. doi:10.3406/arch.1997.33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Salmon, Claudine. The Han family of East-Java. Entrepreneurship and politics. 18th - 19th Century. Archipel. 1991, 41: 53–87 [17 February 2016]. doi:10.3406/arch.1991.2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
- ^ 7.0 7.1 Tijdschrift voor Indische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Vol. 13. Batavia: Koninklijk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 1864: 263 [17 Febr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