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血
食用血(英语:Blood as food)存在于许多文化之中,它们通常会与肉类食物做搭配结合。食用血也常常被制成血肠,可做为酱汁的增稠剂,以及防腐的盐腌手法,亦可制成汤品。[1] 食用血的来源通常来自于驯养动物,而处理方式,通常是在驯养地或是屠宰场将动物的血管开口,并在第一时间将血液流入容器,使其可以被迅速食用或做进一步处理。由于在多数文化之中,这些驯养动物通常是被宰杀的,因此有些文化之中,血液是一种禁忌食物。
烹调方式
香肠
血肠,或是黑布丁,是一种常见的香肠,可以用任何动物的血液填充至肠衣或其他可填充物,直到厚度足以在冷却情况下成功凝结即可。猪和黄牛的血液是最常见的。典型的可填充物包括脂肪、羊脂、面包、稻、大麦和燕麦片。而制成的产品包括爱尔兰羊血肠、墨西哥血肠、黑布丁、血肠、血舌肴肉、东欧黑布丁(波澜黑布丁)、义式猪血肠、西班牙血肠、芬兰黑香肠、爱沙尼亚黑布丁、以及各式的石香肠。
松饼
血松饼出现在西班牙加利西亚、波罗的海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常见的制成产品为牛血松饼(瑞典称之为Blodplättar、芬兰称之为Veriohukainen、爱沙尼亚称之为Veripannkoogid.)!
汤品、炖煮、酱汁
血汤和炖煮,都是以血液作为清汤的一部分,常见的制成产品有波兰血汤、炖猪血、解酲汤、芬兰血汤、猪杂汤、越南鸭血和斯堪尼黑汤。 食用血也可做为酱汁的增稠剂,常见的制成产品有法国血鸭、红酒炖鸡、越南鸭血。而食用血亦可增添肉类的风味,像是血鸭饭。
固化使用
食用血可以被制成固态的原料,可以在使用前先行凝固,或是透过料理的过程中加速其凝固的过程。在匈牙利,猪只在早晨被宰杀后,猪血会与洋葱拌炒作为他们的早餐。在华人地区,常常以猪血或是鸭血制成血豆腐,亦有使用牛血和鸡血。食用血可以很简单地在凝固后,直接切成块状来做料理,常见的料理像是在爪哇岛以猪血或鸡血制成的的萨伦(Saren)。血豆腐可以在咖喱面和毛血旺中发现。在藏区,犛牛的血液是一道传统美食。[2]
生食
在有些情况下,生血在无经过其他处理的状态下,会被直接当作原料使用。生血通常不会被单独来食用,而是会被添加进饮料或是菜肴之中。唯一一个较特殊的例子是:因纽特人会生饮海豹的血液,它们的传统相信这可以带给他们健康。[3]
宗教用途
在天主教会中,包含东正教会、东方正统教会、以及部分的圣公宗,相信在圣餐礼中的圣礼,参与者必须摄食耶稣象征性的体和血。1662年圣公宗公祷书的共融后祷告便形容圣餐为“精神粮食”,而许多的基督教派也会象征性地进行圣餐礼。
然而,没有一个基督教派是以真正的血液来进行圣餐礼的,即使是相信圣餐变体论(相信无酵饼和葡萄酒经神父祝圣化成基督的体血)的基督教派也是。饮用真实的血液,事实上在被认为是犹太教及基督教圣经一部分的利未记中是被明确禁止的。“奉献之言”,其中包含耶稣在最后的晚餐对十二使徒说的话,对于那些出席晚餐的人,无论对十二使徒或门徒来说,都是令人惊讶的,甚至是不安的,尤其是最后的晚餐刚好在逾越节成为逾越节晚餐。因此在耶稣死后,饮用血液的禁令便在耶路撒冷会议被确立,并记载在使徒行传之中。
而其他的宗教或传统信仰会饮用真血作为仪式的一部分。在一些异教传统、撒旦崇拜、部分美国原住民、以及巫毒教传统中,都被记载确实有饮用真血的传统,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是人血(通常是自愿的情形)。血液本身的象征和饮酒的行为在这些传统之间是不同的:在异教徒的传统中,许多信众会将信众的血液滴入一杯酒中并喝下,象征信众的连结性远远大于干亲的意义;在巫毒教中,各种血液包括鸡血、山羊血、甚至是经血,都是法术和魔药的常见成分;而撒旦崇拜类似巫毒教,是一种模糊的集合式传统,通常是与撒旦神话和哥特式的变态图像有关,像是吸血鬼的喝血行为,但这些所谓的“仪式”原本是哥特小说作家所发明的,但其因旨在制造读者的厌恶和恐惧,而违反了基督教教义。
文化考量
一些文化视血液为禁忌食物,在亚伯拉罕诸教中,犹太人和穆斯林便禁止血液的食用。在新约圣经中,血液食用的禁止是在耶路撒冷会议中确立的;(使徒行传 15:19–21)而这个禁忌也确立在希腊正教会中,[4]圣经律法和共融亦同。
在尼日利亚的伊博族并没有明确禁止食用血液,但多数人厌恶并拒绝食用具有血腥味或未煮熟的肉类食物(像是寿司上的生鱼片和一分熟、三分熟或五分熟的牛排)。宰杀家山羊、家牛或其他动物在伊博族的习俗中,会在颈部开一个小口,并使大部分血液从伤口缓慢流出,这个做法可能与早期与欧洲接触并影响的伊博族犹太信徒有关。许多伊博族人无论是在杂货店亦或超级市场中购买何种形式的肉品,都会习惯用水将肉品的血液洗出后再行使用。
而血液的禁忌会渐渐深植在各个文化中,其实是受到摄食足够大量血液会中毒的事实所影响。[5]
相关菜式
非洲
在马赛人传统中,小牛血是传统饮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依些仪式像是割礼或婴儿出生等特殊场合之后。[6]
亚洲
在中国大陆、台湾和一些东南亚地区,凝固的鸡血、鸭血、鹅血或猪血在饮食中可常常发现,像是中国大陆及台湾的血豆腐常制成汤品,或是泰国的泰式猪血汤(Tom Lued Moo)和泰式辣血汤。而食用血也常常见于面食之中,像是金面。[7]在台湾,著名的猪血糕便是以猪血和糯米制成的,常以蒸、炒、或是以火锅料的方式呈现在料理中。
在韩国,人们会食用以解酲汤,配料通常有血豆腐、韩式糯米肠、泡菜、冬粉、葱等等。
在菲律宾,一道人气美食炖猪血(Dinuguan)会以辣椒调味,传统会配饭食用。而在菲律宾北方,传统会以炒的方式并加入醋收干,而此料理方式在北方会称为dinardaraan。
在寮国和泰国依善地区,一款生肉沙拉拉帕是以生绞肉为主,并以辣椒调味,最后再浇上一层血液。缅甸掸邦掸族汤面和依善地区金面的一些菜式变化会加入切丁的血豆腐。[7][8]
在印度南部的淡米尔纳杜邦,炒羊血(raththam poriyal)是道常见的早餐和午餐料理,通常会加入羊胃、羊肠并以姜、蒜、丁香、桂皮、辣椒粉、辣椒果、芫荽、孜然、火葱和椰子粉调味。这道菜在马杜赖和刚古纳杜邦十分常见。
在印尼,特别是在北苏门答腊省的巴塔克人,猪血会与刺花椒混和,作为萨克桑(Saksang)的调味料。
在越南,猪血豆腐会加在顺化牛肉粉中吸收汤汁的味道,也常与粥搭配。
欧洲
在英国、爱尔兰、和一些共和联邦国家的食物“黑布丁”,是用食用血加上谷物及香料制成,有时也会加入燕麦。血肠在挪威、瑞典、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甚至是波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西班牙、克罗地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乌克兰、法国都很流行。
在威尔士蒙哥马利郡,鹅血会在圣诞节的时候做为糕点塔的原料之一。[9]
在爱尔兰,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至十九世纪以前,都存在取用活牛血的习惯。活牛血被认为是对抗人传牛疾病的预防措施,且其与奶油、草药、燕麦和肉类混和,亦是紧急提供营养的食品。[10]
在瑞典,斯堪尼黑汤是以鹅血制成,且传统会在圣玛尔定节前夕食用,特别是在南方的斯堪尼地区。其他还有许多著名的美食,像是黑布丁、牛血松饼、血蛋糕和血面包。
在芬兰,猪血会与牛奶、面粉和糖蜜混合后制成血松饼,通常会搭配越橘果酱一起食用。[11]
在北德国,传统会以猪血加上醋、香料和糖制成德国血汤,通常会加温食用,或用玻璃瓶保存。不同的生活型态、或是不同的调味方式,都能是这道汤品成为独特的餐点。[12]
在葡萄牙,一些北方的地区像是米尼奥有着一道传统血汤血糊(Papas de sarrabulho,Papas意思是糊状物,而Sarrabulho则是葡萄牙炖血)。血糊是以猪血加上鸡肉、猪肉、火腿、莎乐美肠、柠檬、面包制成,并洒上孜然增添些独特气味。血糊在冬天比较常见,因为这是一道大的菜色,且在葡萄牙南方比较少见。而葡萄牙黑布丁在葡萄牙也同样非常有名。另一到葡萄牙传统美食血鸭饭,会以鸡肉或是兔肉,加上牠们本身的血夜制成,有时亦会加入醋提味。
在西班牙,西班牙血肠是以猪血加上香料、脂肪、以及一些蔬菜制成。在南方的安达鲁西亚的著名美食洋葱拌血(西班牙语:Sangre encebollada,巴伦西亚语为Sang amb ceba),是以凝固的鸡血或猪血加上洋葱拌炒制成。[13]
在意大利,猪血巧克力糊是以猪血、巧克力、糖、松子、葡萄干和牛奶制成,亦可进一步制成布丁。[14][15]
墨西哥、南美洲及美国西南部
如同欧洲一样,血肠也在墨西哥、美国西南部(墨西哥血肠)、秘鲁(辣血肠)、智利(马普切血肠)、阿根廷、乌拉圭、以及波多黎各(西班牙血肠)都非常受欢迎。在哥伦比亚桑坦德省的西部,西班牙炖肉便是以山羊血煮米。某些地区的墨西哥人会把塞满猪血和蔬菜的山羊胃当作美食佳肴。在巴西,葡萄牙的传统美食血鸭饭在当地也非常有名。在厄瓜多尔,一道传统美食血马铃薯炖汤,便是在马铃薯炖汤上洒上山羊血。
来源
- ^ Davidson, Alan.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Food. 2nd e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81-82.
- ^ Ma Jian, Stick Out Your Tongue Chatto and Windus London, 2006.
- ^ Borré, Kristen. "Seal Blood, Inuit Blood, and Diet: A Biocultural Model of Physiology and Cultural Identity." Medical Anthropology Quarterly 5 (1991): 48–62.
- ^ Karl Josef von Hefele's commentary on canon II of Gangra NPNF2-14. The Seven Ecumenical Councils. [2010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0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otes: "We further see that, at the time of the Synod of Gangra, the rule of the Apostolic Synod with regard to blood and things strangled was still in force. With the Greeks, indeed, it continued always in force as their Euchologies still show. Balsamon also, the well-known commentator on the canons of the Middle Ages, in his commentary on the sixty-third Apostolic Canon, expressly blames the Latins because they had ceased to observe this command. What the Latin Church, however, thought on this subject about the year 400, is shown by St. Augustine in his work Contra Faustum, where he states that the Apostles had given this command in order to unite the heathens and Jews in the one ark of Noah; but that then, when the barrier between Jewish and heathen converts had fallen, this command concerning things strangled and blood had lost its meaning, and was only observed by few. But still, as late as the eighth century, Pope Gregory the Third (731) forbade the eating of blood or things strangled under threat of a penance of forty days. No one will pretend that the disciplinary enactments of any council, even though it be one of the undisputed Ecumenical Synods, can be of greater and more unchanging force than the decree of that first council, held by the Holy Apostles at Jerusalem, and the fact that its decree has been obsolete for centuries in the West is proof that even ecumenical canons may be of only temporary utility and may be repealed by disuse, like other laws."
- ^ Is It Safe to Drink Blood?.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Craats, Rennay. Maasai. Weigl Publishers. 2005: 25. ISBN 978-1-59036-255-6.
- ^ 7.0 7.1 Khao Soy Tai or Shan Kao Soi by Sao Tern Moeng. [2017-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Cooking Northern Thai Food – Khanom Jeen Nam Ngeow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年3月25日,.
- ^ Goose Blood Tart. National Museum Wales. [2017-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 T. Lucas, Cattle In Ancient Ireland, pp. 200 -217, Boethius Press, 1989, ISBN 0-86314-145-5
- ^ Glossary of Finnish dishes. [2010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Schwarzsauer
- ^ Archived copy. [2011年12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2月3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Wilson Trotter, Carol Christopher. The Whole Hog: recipes and lore for everything but the oink. Pavilion. 2012: 259. ISBN 9781909108370.
- ^ 歐美音樂劇演員對台灣一見鍾情?😲第一次來台灣的故事令人超感動😭. [2019年7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2月2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