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鉴(1883年—1959年),季明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文史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马临之父,曾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马鉴
性别
出生1882年
 大清浙江省宁波府鄞县
逝世1959年5月23日(77岁)
 英属香港
教育程度
儿女马蒙马临
父母马海曙
亲属马裕藻马衡马准马廉
经历

生平

⾺鉴⽣于1882年,⼗七、八岁时,放弃科举功名⽽投入南洋公学。1925年7⽉,年过四⼗的⾺鉴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杜威教授深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之后返回北京,出任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并担任国文系主任。⾺鉴为破除科举的窒碍,特意开创格局,延聘新⼀代学者⽂⼈,如容庚、郭绍虞、沈尹默、俞平伯、钱玄同、⾺裕藻、谢婉莹(冰⼼)等任教燕京⼤学中⽂系。[1]

1935年⾺鉴教授应许地山邀请到⾹港⼤学任教。1941年,许地山逝世,教授一职由1940年到学院履新的史学大师陈寅恪接任,系内行政事务则由马鉴掌管。日占时期,马鉴返回内地,在成都燕京大学任教。战后1946年5月重返香港大学,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至1949年8月退休。[2][3]

⾺鉴在任系主任期间,深觉中⽂系仍宥于记诵式之学习,倡议改⾰为系统的研究⽅式,奠下了中⽂学院的课程规模。⾹港英殖时期,教育独尊英语,⾺鉴教授在⼤学入学试中提⾼国⽂程度的要求,从上⽽下,使中⽂得到应有的重视。为了破除⽂化隔膜,⾺鉴教授认为中⽂系的其中⼀个⽬标是沟通中西⽂化,他除在课程规划上下功夫外,亦著⼒推动⽂化交流,包括艺术展览、中英⽂化协会活动、中西学者学术演讲等。[4]

⾺鉴退休后仍担任中英⽂化协会荣誉会长,积极组织活动。1959年5月,⾺鉴病逝香港养和医院[5][6]

家庭

⾺鉴有兄马裕藻马衡,均为著名文史学者。马衡在1933年至1949年出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院长。[7]马准为文学家及风俗学家,弟马廉为民俗学家及藏书家。

马鉴夫人郑心如,长子马咸、次子马蒙、三子马豫、幼子马临,长女马彤、次女马彰、三女马彬、幼女马彦。其中次子马蒙曾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幼子马临为著名生物化学学者,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8]

藏书

有藏书斋名“老学斋”,藏书多达一万五千余册。[8]

  •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蔡元培

参考文献

  1. ^ 中文學院簡史.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九十年 (PDF).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工商晚报》,1949-06-04,页4
  4. ^ 桃李不⾔,蹊徑垂蔭:馬鑑教授、馬蒙教授 (PDF).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馬鑑教授 昨晨病逝. 香港工商日报. 1959-05-24: 6 [2023-09-01]. 
  6. ^ 《华侨日报》,1959-06-13,页10
  7. ^ 故宮與港人有淵源. 众新闻. 2017-01-01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8.0 8.1 馬鑑在港大. 文汇报. 2005-05-04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