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是由中国医学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

现有82个专科分会,43万余名会员,设有办事机构15个,建有医学图书馆1个,法人实体机构2个。

中华医学会的主要业务包括: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编辑出版医学期刊及书籍、音像制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等。[1]

历史

1910年,伍连德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1913年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创立,但只是个地方性组织。

中华医学会于1915年2月5日,伍连德颜福庆等21位医生在上海发起创建。1915年11月,会刊《中华医学杂志》在上海创刊。

1915年8月5日至12日,中华医学会、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博医会、江苏教育会及教育部的代表共24人在上海举行医学名词会议。1916年2月12日,乘中华医学会召开大会之际,中华医学会、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博医会、江苏教育会江苏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医药专门学校等的黄炎培俞凤宾聂会东(J.B. Neal)等31人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医学名词审查会”。1916年8月7日在江苏教育会会所召开医学名词审查会第一次审查大会,公推余日章为主席,审查通过解剖学名词1200余条。1917年8月27日,经教育部批准备案“医学名词审查会”,并给与1000元补助金。1918年,“医学名词审查会”更名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参与团体增加到十多个,工作至1928年被南京国民政府取缔。[2]

中华博医会

1932年4月15日,“中华博医会”并入中华医学会。

1886年,传教士医生在上海成立中国教会医学联合(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中文简称博医会),并于1887年出版发行英文版《博医会报》(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规定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具有证书,服务应宗教团体的医师可成为正式会员;毕业于欧美医学院校的非宗教团体的医生可成为名誉会员。1890年5月,博医会在上海举行第一届会员大会,译述西医书籍时有很多名词和术语的统一问题是会议的中心议题。这次大会决定成立一个名词委员会负责统一医学名词的工作委员会。由嘉约翰任主席,成员有:威尔逊(WmWilson)、亨特、多斯怀特(A·W·Douthwaite)波特(H·P·Porter)高似兰(P·B·Cousland)。1894年出版了《疾病名词词汇》、1898年出版了《眼科名词》和温天谋编辑的《疾病词汇》、此外还有惠特尼的《解剖学词汇》和波特的《生理学名词》等。1901年名词委员会首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理学和药物名词。1904年,名词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讨论、审定了病理学、内科、外科和妇产科的名词,校定和增补了1901年编辑的名词。同年12月,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讨论药物学和细菌学名词。名词委员会参与了科技术语委员会审定元素和化学名词的工作,并曾致函中国教育会(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要求加快物理学名词的审定,由于物理学名词不统一也将直接影响到医学教育,如教育会提不出标准的物理学名词,博医会将编辑自己的物理学词汇,使之能与医学教科书相统一。同时博医会也要求教育会广学会(The Diffusion Society)在它们的出版物中,凡涉及医学的名词,都应采用博医会审定的标准名词。依据审定的名词翻译出版了一批教科书,如《格氏解剖学》、《哈氏治疗学》、《欧氏内科学》等。1908年5月,名词委员会在统一了医学各科名词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英汉医学词典》和中文的《医学字典》,并提呈教育部。[3]1910年东北鼠疫大规模流行时,清政府曾通过英国驻京使馆的医员葛莱向博医会寻求帮助。

从1922年起,非基督教运动冲击下,1923年博医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决定把名称中的Missionary一词删除。[4]

历届大会[5]

届次 时间 地点 当选会长 会长照片 大会图片 备注
成立大会 1915年2月 上海 颜福庆  
第一届 1916年2月7日-2月12日 上海市青年会殉道堂 伍连德    
第二届 1917年1月21日-27日 广州 伍连德    
第三届 1920年2月 北平 俞凤宾    
第四届 1922年1月 上海 刁信德    
第五届 1924年2月 南京 牛惠霖    
第六届 1926年2月 上海 刘瑞恒    
第七届 1928年1月 北平 林可胜    
第八届 1930年2月 上海 牛惠生    
第九届 1932年9月29-10月5日 上海市爱文义路李斯德医学研究院大讲堂 牛惠生     合并后第一届
第十届 1934年3月31日-4月7日 南京市 林宗扬   合并后第二届
第十一届 1935年11月2日-4月8日 广州市博济医院 朱恒璧   合并后第三届
第十二届 1937年4月1日-4月8日 上海市国立上海医学院 金宝善     合并后第四届
第十三届 1940年4月2日-4月5日 昆明市金碧公园昆华医院新址 金宝善   合并后第五届
第十四届 1943年5月11日-15日 重庆市歌乐山中央卫生实验院礼堂 沈克非     合并后第六届
第十五届 1947年5月5日-10日 南京市中央卫生实验院 朱章赓   合并后第七届
姚克方  
第十六届 1950年8月23日-26日 北京 傅连暲   时称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大会
第十七届 1952年12月 北京 傅连暲   时称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大会
第十八届 1956年7月 北京 傅连暲   时称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大会
贺彪
钱信忠  
白希清
第十九届 1984年2月 北京 吴阶平  
第二十届 1989年2月 北京 陈敏章
第二十一届 1994年3月 北京 陈敏章
第二十二届 1999年4月 北京 张文康
第二十三届 2005年4月 北京 钟南山  
第二十四届 2010年4月 北京 陈竺  
第二十五届 2015年12月 北京 马晓伟  
第二十六届 2021年5月 北京 赵玉沛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