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名命名的恒星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少数恒星是以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在天文学中,根据公认的天文学命名惯例给天体命名是很常见的。大多数恒星都没有被赋予专有名称,而是依赖于恒星目录中的字母数字名称。然而,几百个名字要么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名字(通常来自阿拉伯语),要么是频繁使用的历史名字。
此外,许多恒星都有目录名称,其中包含其编译器或发现者的名称。其中包括格利泽(Gliese)、沃夫(Wolf)、罗斯(Ross)、布兰得利(Bradley)、皮亚齐(Piazzi)、拉凯勒(Lacaille)、斯特鲁夫(Struve)、格隆布里奇(Groombridge)、拉兰德(Lalande)、克鲁格(Krueger)、梅耶尔(Mayer)、维斯(Weisse)、古尔德(Gould)、鲁坦(Luyten)还有其他人。例如,沃夫 359是由马克斯·沃尔夫发现并编目的。
各种私人组织声称收取费用为人们命名星星,但这些名称仅在其自己的出版品中使用,不被科学界认可。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认可的名称
为天体命名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工作,通常人名只在有严格的标准之下,用于行星表面特征的命名。例如:水星上的坑穴,是以已经过世的著名音乐家、艺术家、画家和文学家来命名。但是,小行星的命名是由发现者提出,再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审核,因此有以神话人物、图腾、地名、杰出的天文学家、时尚的音乐家、晦涩的历史人物,甚至是发现者的亲朋好友,而成为有趣的收藏品。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不为恒星命名,而且也无意为恒星命名。固然,有专属名称的恒星很少,但天文学家不会,也不需要使用这些名称。不过,有些私人公司明知没有法律上的地位为任何恒星命名,而且不可能提供保证,却会收取费用为有需要的人替恒星命名。
以人名命名的恒星可以粗略的分成两组。第一组主要是旧有的,或是一些独特的恒星,经由一些方法的联系,直接的命名。第二组则较为隐晦,虽然也是一些特别的恒星,但通常不是直接的命名。
直接的命名
这一小部分恒星通常都因为有独特的特征而有其重要性,因此都是用来尊崇发现其特性的人士。
- 阿格兰德星:葛罗姆布里吉1830,是史蒂芬·葛罗姆布里吉发现的。弗里德里希·阿格兰德在1842年发现它有高自行运动。
- 阿格兰德2号星:拉兰德21185,是邻近的红矮星。弗里德里希·阿格兰德在1857年发现它有高自行运动。
- 巴德星:是蟹状星云中的中子星。沃尔特·巴德最早指出它与超新星之间的关联性。
- 巴纳德星:已知自行最大的恒星,是巴纳德在1916年发现的一颗红矮星。
- 白塞耳星:有一段时间被认为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白塞耳在1838年以视差法测出其距离,但通常仍称为天鹅座61星。这颗星也被称为 皮亚齐的飞星,因为朱塞普·皮亚齐指出它是测量距离(视差)的合适候选者。
- 范·比斯布罗克的星:是一颗很小的恒星,也称为VB 10或沃夫1055 B。它是乔治·范·比斯布罗克于1944年发现巨大的红巨星沃夫1055 A的一颗伴星,且是当时所知质量最小与最暗的星。这个系统也称为格利泽752(Gliese 752)。
- 凯雷尔星:是经由法国天文学家罗杰·凯雷尔等人的研究,确认为的极贫金属星。
- 查尔斯的心脏:猎犬座α星,虽然只是三等星,却是猎犬座内最亮的星。拉丁文(Cor Caroli)原文的字义是用来纪念任何一位名为查尔斯的英国国王。
- 赫歇尔的红星:造父四(武仙座μ),是一颗红巨星,威廉·赫歇尔首度描述它红的颜色极为显著。
- 欣德的红星:天兔座R,是一颗长周期变星。约翰·罗素·欣德发现他是肉眼可见全天颜色最红的恒星。
- 茵内斯星:LHS 40[1], 这是以比邻星的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一颗高自行的恒星。在1930年,鲁坦将这颗恒星列为第五接近我们的恒星系统,但它的想法是错误的,这颗星距离我们41光年。
- 卡普坦星:雅各布斯·卡普坦在1897年发现的次矮星,被发现时是自行最大的恒星,目前则仍是第二大的。
- 开普勒星:这是超新星SN 1604,虽然不是约翰·开普勒发现的,但他做了详尽的研究。
- 克热明斯基星:波兰天文学家沃伊切赫·克热明斯基(Wojciech Krzemiński)于1974年发现的一颗蓝超巨星,属于半人马座X-3波霎的一部分。也称为HD 101065,是一颗恒星。它的谱线显示异常高丰度的镧系元素。
- 鲁坦星:以发现者威廉·雅各·鲁坦(Willem Jacob Luyten)为名的另一颗红矮星。
- 范马南星:范·马南在1917年发现的白矮星,这是被发现的第三颗白矮星。
- 普拉斯基特星:加拿大天文学家约翰·史坦利·普拉斯基特在1922年发现的联星,总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00倍,是已知的联星中最重的。正式名称是HR 2422,位于麒麟座。
- 樱井之星:也称为人马座V4334,日本业余天文学家樱井幸雄发现的慢新星,相信其前身是一颗的红巨星。
- 舒尔茨星:这是一对晚期的M型矮星(M9.5)与T型棕矮星(T5)的联星系,是拉尔夫·迪特·舒尔茨(Ralf-Dieter Scholz)在2013年发现的。它有很大的视差,但相对极小的自行,并被推论在70,000年前以近距离(0.82光年)飞掠过太阳系。
- 史登之星:是一颗巨星,以克利斯·史登的名字命名。这颗恒星以其高分辨率的光谱观测而闻名。
- 塔比星:KIC 8462852,是在天鹅座中有着极度不寻常光变曲线的一颗F型主序星,被以Tabetha S. Boyajian的名字命名。它被推测是已经发展出戴森球的外星文明。
- 蒂加登星:这是最近的例子,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近地小行星追踪计划在2003年发现一颗暗淡的红矮星,被冠上领导这个小组的天文物理学家Bonnard Teegarden的名字。
- 第谷星:超新星SN 1572,与开普勒超新星一样,以研究者而不是发现者的名字命名。
另外,有许多恒星是以它们被收录的星表编号与作者的名字结合命名的。例如马克斯·沃夫发现的沃夫359,虽然没有明确的以发现者命名,但单单标示他的出处,也无异于以发现者命名了。
(注:在小说《共和国》出现的潘朵拉星和瑞纳星不是真实的星名)
隐喻的命名
有些恒星的名称并未取得正式的命名,但它们以一些方法列入星表或载入星图中,于是得到了认同。
最早的例子是1814年出现在巴勒莫星表中的两颗星:Sualocin(瓠瓜一,海豚座α)和Rotanev(瓠瓜四,海豚座β)。最后,它们被辨识出是天文学家皮亚齐的助理Nicolaus Venator的名字以拉丁文倒过来拼写的拼音,但是不清楚两人中是谁如此做的。
在近代,太阳神计划为了进行天文导航的训练,必须列出肉眼可见恒星的名单。古斯·葛利森不知道她们都有传统的名称,就恶作剧的列入了三个星名:Navi(仙后座ε)、Dnoces(大熊座ι,上台一)、和Regor(船帆座γ,天社一)。这些名字只使用在这个计划中,绝大多数天文机构依然使用传统的名称。
这三个名字是源自阿波罗1号组员的名字:
- Navi:是Ivan的反转,是Virgil Ivan "Gus" Grissom的中间名。
- Dnoces:是Second的反转,暗示著Edward Higgins White, II。
- Regor:是Roger' '的反转,是Roger Bruce Chaffee的首字。
传统上的名称可能也隐喻或暗藏了一些名称,因为多数恒星名称的起源在语源学上仍不为所知。
营利性的"命名"
国际星辰注册和其它恒星命名公司向公众出售"恒星的名字"。从天文学家的观点来看,企业将星星卖给民众并取名称是诈欺的行为,因为这些公司所卖出的星星与名称不会获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认可,所以它们没有官方的地位[2]。这些公司已被敦促[谁说的?]:必须在顾客购买前充分提供资讯给顾客,充分披露和告知他们买的是什么。但是天文学家有时不忍透露真相,因为这些星星的名称通常都是以当事人感情上的重要人士命名的,例如,纪念过世的子女。
参考资料
- ^ Innes' star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sim-id. [2020-10-15].[失效链接] - ^ Buying Stars and Star Names.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5-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