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公羊传》和《榖梁传》均把仲婴齐和子叔声伯混淆为一人[4],而《公羊传》甚至因此提出了“为人后者为之子”的理论,把仲婴齐当做公孙归父的儿子,后世儒学均采纳该说,成为濮议和大礼议的理论基础[5]。
参考资料
- ^ 《史记索隐·鲁周公世家》:又系本遂产子家归父及昭子子婴也
- ^ 2.0 2.1 《春秋·成公十五年》:三月乙巳,仲婴齐卒。
- ^ 《春秋经传集解·成公十五年》:宣十八年,逐东门氏,既而又使婴齐绍其后,曰仲氏。
- ^ 啖助《春秋集传辩译》:二传不知时有叔肸子公孙婴齐
- ^ 李衡眉 张世响, 《从一条错误的礼学理论所引起的混乱说起──“礼,为人后者为之子”缘起剖析》, 《史学集刊》 (第04期), 2000年, (第04期): 78–82 [2022-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