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 (清朝武官)
吴英(1637年—1712年),字为高,号愧能,中国福建晋江人,后来迁居莆田[1]。因为幼时易姓王,又称王英[2][3]。原为郑成功部将,后来降清,曾随施琅一同征台,并在施琅离开台湾后继续留守[1]。后来官至福建水师提督,授威略将军,死后赠太子少保[1]。李绂曾为他写〈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公墓志铭〉[4]
生平
吴英出生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1],《清史稿》记载他幼时曾被海盗抓到岛上并改姓王[3]。他原是郑成功部属,后来在康熙二年(1663年,永历十七年)于泉州降清,不久授予“守备札”[1][2][3]。次年参与福建铜山岛之战立下军功,加都司佥书衔,不久又授浙江提标都司[2][3]。
三藩之乱发生时,他随浙江提督塞白理转战各地,因屡建战功而升为提标中军参将[2][3]。康熙十八年(1679年)击败郑经部将刘国轩,升为同安总兵,后于康熙廿二年(1673年)调为兴化总兵[1][3]。之后他随施琅攻台,并在施琅离开台湾后仍继续留守[1],并在留守期间进行东宁天妃宫的改建[5]。
康熙廿四年他觐见康熙帝,于该年三月廿三日(1684年5月7日)陛辞,并提出在台进行屯田等建议[1][3][5]。之后吴英移镇浙江舟山,后来升为四川提督[1][3][5]。此后吴英先以军功加左都督,授世职“拖沙喇哈番”,后叙平定台澎军功,又进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1][3]。
康熙卅六年(1696年)调为福建陆路提督,翌年改为水师提督[1][3]。康熙帝南巡时,曾向他询问海盗之事,因回答得当,不久授予威略将军,仍掌水师提督之事[1][3]。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逝世,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1][3]。为纪念其事迹,于台湾府城东安坊曾建有吴将军祠[1],现址为新建国戏院[6]。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来源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郭启传. 吳英. 台湾记忆. 国家图书馆. [2014-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 2.1 2.2 2.3 许毓良. 〈吳英〉. 《臺灣歷史辭典》 四版一刷. 台北市: 远流. 2006-09-25: 343页. ISBN 957-01-7430-7.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列傳四十八〉. 《清史稿》.
- ^ 李绂,《穆堂初稿·卷之二十五》
- ^ 5.0 5.1 5.2 蒋维锬. 【附錄二】〈臺南大天后宮淵源新考〉. 《全臺祀典臺南大天后宮簡史:全臺媽祖首廟》. 全台祀典台南大天后宫. 2012-03: 94-97页. ISBN 978-986-88106-0-0.
- ^ 施添福. 〈吳氏家廟〉. 《台灣地名辭書:台南市》 第21卷. 台湾: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9-02-01. ISBN 9570233702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