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札萨克和硕亲王

哈密札萨克和硕亲王,俗称哈密回王,是清代新疆统治哈密地方的回部王公。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直系后代。哈密回王一系从清中期掌管哈密扎萨克旗(哈密回旗)直到1930年代哈密旗被新疆省政府废除。[1]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廷始封哈密头领额贝都拉札萨克一等达尔罕,其始祖木罕买提夏和卓东察合台汗国首任可汗秃忽鲁帖木儿七世孙。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于哈密编立扎萨克。因其扎萨克准用红,故哈密旗又称为哈密红旗。“王以下俸银、俸缎如蒙古内外札萨克”[2]:68

1727年,额贝都拉晋封镇国公。1729年,晋封固山贝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赐贝勒品级。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晋封玉素卜多罗贝勒,赐郡王衔。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诏世袭罔替。道光十二年(1832年)晋封多罗郡王。1853年,赐亲王衔。同治六年(1867年)追封和硕亲王中华民国成立后沿袭不改。清末民初,哈密多次发生反对哈密亲王的平民暴动。塔兰奇在1907与1912年两次反抗。

1930年,新疆省主席金树仁下令废除哈密王制,改土归流。次年,哈密爆发生大规模民变和加尼牙孜等人乘机崛起,成为马仲英进入新疆的直接诱因。在哈密暴动后,尧乐博斯曾试图拥立沙木胡索特次子聂滋尔但失败了,他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去世,聂滋尔的长子伯锡尔在同年继承头衔,很快他被捕并被送进监狱。1951年,他在狱中去世。[3]

哈密扎萨克和硕亲王世系[4]

世代 姓名 年份 备注
第一代 额贝都拉 1697年-1709年 康熙三十六年,授扎萨克一等达尔汉。四十八年卒。
第二代 郭帕 1709年-1711年 额贝都拉长子。康熙四十八年袭扎萨克一等达尔汉。五十年卒。
第三代 额敏 1711年-1740年 郭帕伯克长子。康熙五十年袭扎萨克一等达尔汉。雍正五年晋镇国公。七年,晋固山贝子。乾隆五年卒
第四代 玉素卜 1740年-1767年 额敏长子。乾隆五年袭扎萨克镇国公。十年晋固山贝子。二十三年赐贝勒品级。二十四年,封多罗贝勒,赐郡王品级。三十一年十二月(1767年1月)卒。
第五代 伊萨克 1767年-1780年 玉素卜次子。乾隆三十二年袭郡王品级扎萨克多罗贝勒。四十五年卒。
第六代 额尔德锡尔 1780年-1813年 伊萨克长子。乾隆四十五年袭郡王品级扎萨克多罗贝勒。四十八年诏世袭罔替。嘉庆十八年卒。
第七代 博锡尔 1813年-1867年 额尔德锡尔子。嘉庆十八年袭。道光十二年晋多罗郡王。咸丰三年赐亲王衔。同治五年回变被执,不屈被害,同治六年追封和硕亲王
第八代 卖哈莫特 1867年-1882年 博锡尔子。同治六年袭扎萨克和硕亲王。光绪七年卒,无嗣。
第九代 沙木胡索特 1882年-1930年 卖哈莫特侄。光绪八年袭。民国4年加亲王双俸[5][6],民国19年6月6日病故。

参考文献

引用

  1. ^ 高文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637页
  2. ^ 李国栋、李洁. 哈密的札萨克旗制.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河南省周口市: 周口师范学院). 2005, (2005年第4期): 68–70 [2024-08-26]. ISSN 1671-9476. doi:10.3969/j.issn.1671-9476.2005.04.022 (简体中文). 
  3. ^ 哈密回王更替,哈密政府网,于2011-11-4查阅. [2011-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5). 
  4. ^ 《清史稿》卷二百十一 表五十一/藩部世表三
  5. ^ 《政府公报》民国4年2月25日第1005号
  6. ^ 1915年2月26日《申报》第15099号 第2页

来源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