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涅阿斯纪
维吉尔创作的古罗马史诗
《埃涅阿斯纪》(拉丁语:Aeneis,发音:[ae̯ˈneːɪs] 或 [ˈae̯neɪs];英语:Aeneid,发音:/ɪˈniːɪd/ ih-NEE-id),或译埃涅阿斯记、伊尼亚斯纪,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于公元前29年至前19年创作的史诗,叙述了埃涅阿斯在特洛伊陷落之后辗转来到意大利,最终成为罗马人祖先的故事。
维吉尔的作品 | |
原标题 | AENEIS |
---|---|
翻译者 | 约翰·德莱顿 盖文·道格拉斯 萨里伯爵亨利·霍华德 谢默斯·希尼 艾伦·曼德尔鲍姆 罗伯特·菲茨杰拉德 罗伯特·法格尔斯 弗雷德里克·艾尔 萨拉·鲁登 |
写作日期 | 公元前29–19世纪 |
体裁 | 史诗 |
国家 | 罗马共和国 |
语言 | 古典拉丁语 |
主题 | 史诗集成、特洛伊战争、罗马的建立 |
韵律 | 长短短六步格 |
出版日期 | 公元前19世纪 |
媒体类型 | 手抄本 |
行数 | 9,896 |
上一部作品 | 农事诗 |
全文阅读 | |
英语维基文库中的《埃涅阿斯纪》 |
史诗共9896行,分十二卷。按故事情节可以分成前后两部分,各六卷。也有人把它分成三部分,各四卷。分成两部分的理由是前半仿古诗人荷马的《奥德修记》,写埃涅阿斯的流浪;后半仿《伊利亚特》,写埃涅阿斯与图耳努斯的战争。分成三部分的理由是第一部分以特洛伊的陷落和狄多的悲剧为中心;第二部分是过渡,写埃涅阿斯到达意大利、结盟、准备战争;第三部分写战争。
传说中的埃涅阿斯是特洛伊王子,是爱神阿佛洛狄忒的儿子,曾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出场。他和罗马的联系在之前是模糊的,维吉尔将特洛伊的毁灭、埃涅阿斯的逃亡和罗马的建立联系起来,写成了震撼人心的罗马史诗,解释了布匿战争,颂扬了罗马的传统精神。
版本
原版
比较重要的校勘版有:
- R. Mynors, P. Vergili Maronis Opera, Oxford Classical Texts, 1969
- G. B. Conte, P. Vergilus Maro. Aeneis., Teubner, 2009
比较重要的翻译、注释有:
- G. P. Binder, Vergilius Maro: Aeneis. Ein Kommentar, Trier: 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 Trier, 2019
外部链接
- 《The Aeneid》 - Standard Ebooks
- Template:Perseus – Latin text, Dryden translation, and T.C. William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eus Project)
- Gutenberg Project: John Dryden translation (169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utenberg Project: J. W. Mackail translation (188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utenberg Project: E. F. Taylor translation (19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utenberg Project: Rolfe Humphries translation (195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airclough's Loeb Translation (1916) StoicTherapy.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mplete)
- Fairclough's Loeb Translation (1916) Theoi.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ooks 1–6 only)
- The Online Library of Liberty Project from Liberty Fund, Inc.: The Aeneid (Dryden translation, New York: P.F. Collier and Son, 19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and HTML)
- LibriVox中的公有领域有声书《The Aeneid》